地形学第一回项目“麒麟铺”6月8日四方当代美术馆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094   最后更新:2015/06/03 11:33:5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colin2010 2015-06-03 11:33:54

来源:798艺术

长征空间空间图


I ART:请谈谈长征空间参加艺术博览会的情况。

梁中蓝:长征空间主要会参加两个品牌的艺术博览会,Frieze Art Fair 和 Art Basel。Frieze Art Fair 有两个城市纽约和伦敦,而 Art Basel 有三个城市巴塞尔、迈阿密和香港。了解长征空间的人都会知道,这两个品牌的艺术博览会我们已连续参加了很多年。


五月初要参加的是Frieze New York,会展出三个艺术家,有汪建伟、展望、杨少斌,这将会是一个相对聚焦的呈现。这三位艺术家都各具特色,每个人的作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讲都十分具有代表性,所以出现在艺术博览会的长征空间,会有绝对的亮点。


接下来的香港艺术博览会,我们的策略是以一个群展的形式呈现。从两方面来讲,首先,香港是我们空间藏家以及各种资源比较多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基本上会带上所有的艺术家,然后以一个大群展的面貌在博览会上出现;另外,香港艺术博览会一定是亚洲区域的一个焦点,这里面不仅会吸纳大陆、香港乃至亚洲一些优秀的画廊,同时还会有一些西方的画廊来此拓展义务,这种情况下,藏家这个群体可能也是一个国际化的,所以我们这样做的目的,还是想把推广做到最优化的状态。


I ART:长征空间现在的藏家资源如何?国内博览会与国外博览会的藏家群体有什么不同?

梁中蓝:在早期,还是西方的藏家比较多,而现在的情况是国内与国外各半,国内的藏家数量现在正在上升的趋势。外界对国内藏家的印象,会认为投资心理的比较多,比较看重市场走向,较少关注作品的学术性。而当大环境有了足够的稳定性,这样的现象就自然少了。现在更多的国内藏家,都会从接触当代艺术着手,逐渐才形成买家,是一个喜欢到收藏的过程。比如有个与我们关系非常稳固的藏家,他与我们交谈时说,他会非常享受收藏的这个过程,并不是仅仅想要“拥有”。在他收藏的过程中,首先要仔细了解这个艺术家,从他早期的作品开始,几乎每个系列的作品以及画册都要考察很久,之后再做收藏的决定,他在这个过程中会非常投入,而且还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热爱,是真的对作品产生兴趣,并认同了作品的学术价值。这样的藏家正呈现一种越来越多的趋势。其实这类型的藏家也是当代艺术圈的一份子,他们可以跟你谈当代艺术,甚至会有很多学者都没有发现的新观点,他们与艺术家也成为了好朋友。


而对于艺术博览会来说,某一地点产生的藏家群体肯定不同,这肯定会有一个地域性的划分,而长征早期的国外藏家比较多的原因,除了大环境的关系,也跟我们在国际上所做的大力推广有关。

张慧《蓝图》 双联 布面丙烯


I ART:长征空间所代理艺术家的情况如何,年轻艺术家占的比例似乎不多?

梁中蓝:我们现在总共代理了十八个艺术家,而七零末到八零初之间的就有四个,这个比例已经不算少。长征空间代理艺术家的情况可以先从卢杰所做的“长征计划”讲起,“长征计划”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环境的一个大事件,同时也让“长征”形成了一个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卢杰结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而从那以后,这当中的一些艺术家,也就成为了我们的代理艺术家。卢杰当时的定位就是在当代艺术环境中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它一直寻求着一个前进动力,这可能也是一种当代的精神,更是长征的一种精神。


而对于长征空间与艺术家的关系如何,也会体现在卢杰的这种凝聚力上,他不光是画廊的负责人,其实之前做过很长时间的策展人,而且通过“长征计划”在国际上也交往了很多在学术圈地位很高的朋友。也就是说,卢杰的所做不是限于国内的,而且比较国际化的,所以对于国际艺术圈的趋势他接收的很快,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可以说他的标准是国际化。长征空间一直以来,都是站在国际化的视野里面去思考问题的。整个艺术圈里面所有的层面,卢杰都有高程度的了解,对艺术家的创作、瓶颈、工作上的方方面面他也十分了解,还有在市场角度以及美术馆角度上来说,以及与藏家处理的关系上来说,他都非常精通。所以他和艺术家之间能达到平行上的沟通,也就是艺术家会感觉到,他领导的团队会理解到艺术家本人的需求的,可以在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发展。这就是我们与艺术家的合作情况。


I ART:长征空间与合作艺术家的关系如何?

梁中蓝:长征空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合作的艺术家不仅仅反馈给长征空间的是一个作品,很多时候,他们已经融合进了长征空间的品牌精神,这是双方的共同进步。艺术家在我们机构得到了不同层面的支持和推广,同而也有了新的思维;我们也如此,通过跟艺术家的合作,通过他们的理念,通过他们对当代艺术的思考,我们也在不断的进步,是代理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I ART:请谈谈与空间合作的艺术家汪建伟的情况,他将在古根海姆举行个展,作品系类也将会被永久收藏,长征空间是否为此做了相关工作?

梁中蓝:汪建伟在中国当代艺术环境的成绩已经没有人去怀疑了,但是他是较晚才和画廊合作的,而产生代理关系是跟长征空间才有的,所以相对来说在不论在市场上或国际上推广的力度都还有成长空间。与长征空间合作后,上述两方面自然成为工作核心,至于他与古根汉姆合作,我认为长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我们国际上的声誉,准备工作上则是辅助艺术家与策展人和美术馆间交流。熟悉汪建伟的人都知道,他的创作和理念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档案古根汉姆肯定会放在靠前的位置去考虑。这个项目的荷兰策展人汤伟峰一直以来也都很关注汪建伟的工作及发展。汪建伟对自己的艺术工作很清晰,一步一步稳重地推进,他的创作的发展都有迹可寻,这些特点,相信古根汉姆那边肯定也都看到了,所以展览的安排,就会有进展。

展望《假山石 No 150》 不锈钢高234×90×75cm  242×100.5×87cm 234 242×100.5×300cm


I ART: 请谈谈与长征空间合作的艺术家郭凤怡。

梁中蓝:在长征计划时期,郭凤怡就是我们认为不可多得的瑰宝,民间艺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标签,就像当代艺术也是个标签。将郭风怡在一个当代艺术的语境呈现,并不是说企图将当代艺术的标签贴到她的作品上,而是认为她的作品能给当代艺术带来一种刺激,引起思考。其实去年威尼斯双年展就是当代艺术作品与自学或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它们被安排在同个空间内,这样的场景会激起一个特殊的思考。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当代艺术越走越尖端,而所涉及的也是一个小的群体,那当代艺术也慢慢变得产业化,产生了一些“标准化”的东西。比如一个标准“当代”艺术家的学历,他会进入美院去学习,会再考研究生或者博士等,然后开始与一些策展人合作并得到了一些画廊的关注,接下来不断发展,得到了一些画廊的代理,机构的支持等,之后他们的作品会建立一个很稳定的收藏群,比如美术馆收藏或者藏家收藏等,这一个个步骤不论是国内或国际似乎都成了职业艺术家的范本。


而在这个点上,自学成才这种形式为前者这种模式提出了疑问,同时也对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提出疑问,什么才是艺术?这类型艺术作品很大的程度是一种难以用理性解释的东西,可能是特殊情感的一种抒发,它并不是教出来的。而威尼斯双年展把这个东西提到双年展的环境去说,或许是一个提问,当代艺术慢慢缺少这种比较直觉性的东西,而这种直觉是不是也很重要?我觉得卢杰一开始把郭凤怡带到当代艺术的环境里面去展示,并不是说定义了她的作品是当代艺术,他最终的意思还是想让大家去思考这类型的作品对当代艺术的语境带来的刺激。


I ART:长征空间在今年会主要推哪些艺术家,有什么展览的安排吗?

梁中蓝:画廊内的展览并非推广艺术家的唯一途径。每一个代理的艺术家都是需要推,如果只从画廊展览的角度去分析画廊推广力度其实是很狭隘的,毕竟一年只有12个月,展览的期限都是固定的,所以在非常赶的情况也只能做5、6个展览。但是比如像汪建伟在古根汉姆举办个展这种情况,也是一种推广,某种程度上力度甚至比画廊展览要高。其他艺术家也都会得到其它的推广方式,比如六月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我们在主画廊区的展位会推出刘韡的个展,艺术家为了这个展览创作了全新的作品。同时,在六月美国TAMPA美术馆的群展上,还会呈现黄然,胡向前,徐震的作品,这些工作都是在有效地推广艺术家。


至于近期展览计划,长征空间会在在4月19日举办张慧的个展,将会展出二十余件全新的画作,是时隔两年艺术家持续不停工作的成果,会非常精彩!(采访:王珍 撰文:王泽 图片提供:长征空间)

[沙发:1楼] guest 2015-06-08 16:37:49
牛逼单位。

这小文章,写得好。
[板凳:2楼] guest 2015-06-09 09:13:08
引用guest的发言:
牛逼单位。

这小文章,写得好。
卢杰亲自来顶帖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