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艺术的无尽交迭
发起人:xiao2  回复数:0   浏览数:2336   最后更新:2007/05/09 06:46:22 by
[楼主] xiao2 2007-05-09 06:46:22

热钱不断,带动国际市场延烧
文│王玉龄

  国际艺术市场从2001年的谷底,慢慢攀升而上,到2005年底,则开始热力十足,2006 年开春之后,市场指数就一路翻红上扬。依照目前的国际政治情势和亚洲经济发展持续大幅成长,特别是「金砖四国」的强大经济成长势力,所造成的国际上热钱滚滚、到处流窜的现象,可以预见今年的国际艺术市场将会持续火红翻升。

摄影行情看俏

  就2005 年的国际艺术市场的趋势而言,当代艺术的交易应该算是最红、最热的,而且在短短几年内,价格的翻升倍数也是令人咋舌。这是因为全球财富的增加和科技网络的发达,信息的传递更迅速,因此作品价格增加的倍数也更快、更多。同时,也由于每年越来越多人加入收藏的行列,收藏家们穿梭于艺术博览会拍卖场讨价还价,在收藏的人多,好作品少的情况下。也致使价格持续攀升不降。
  以目前最热门的收藏品来说,行情最俏的当属摄影作品。根据法国「Art Price」艺术信息网的研究报告指出,从1996 年摄影开始进入拍卖市场以来,至2006 年底为止,摄影作品的价格指数大约上升262%,至于雕塑和绘画作品大概在156%和158%之间;不过,这是因为之前就一直有再增值,所以涨幅较小。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惊人的投资报酬率。其中摄影作品拍卖成交量最高的是美国摄影艺术家普林斯(Richard Prince),今年才57岁的他,光是2006年的作品拍卖所得即高达470万欧元(约新台币2亿元),其中一件《好消息,坏消息》(Good News, Bad News)的作品就创下120万美元的天价。

艺术基金风行

  去年还有一个值得观察的国际艺术市场趋势,即是因为当代艺术的惊人投资报酬率,国际金融界纷纷成立许多新的艺术投资基金。根据曼哈顿艺术顾问威斯翠(Thea Westreich)表示,除了已经启动的基金之外,还有许多非正式的理财管道,为客户投资艺术品。尽管这股热潮在基金界当中延烧,不过,对于连艺术品都被基金纳入生财之道,怀疑论者还是持保留的态度。
  事实上,还有另一种比较小型、比较有弹性的艺术基金正在形成中,即是收藏家和艺术投资者组成的小型联盟,通常是由业者和几个想要投资的朋友客户集资而成,由于这样的基金不受英美金融法令的管制,因此数量与日俱增中。这些人出现在全球各大博览会的会场上以便了解艺术市场的利基,他们戴着棒球帽、穿着球鞋、举止神秘,画廊业者也渐渐开始认识这群新兴艺术基金募集者。然而,艺术基金的成立是否能够对
艺术市场发挥正面的效益,还有待时间与市场的考验。
  另外,近年来,许多跨国企业也投入艺术收藏的行列,塑造企业的精致文化的品牌形象。例如奔驰汽车集团的艺术典藏,有1,300件艺术品,最近还将多件大型公共艺术收藏放置在柏林市中心供民众观赏,对企业声誉形象和品牌营销非常有帮助。此外,德意志银行则拥有超过五万件的收藏,以纸张作品为主,是全球当代艺术规模最大的收藏。这些企业的收藏价值是无法估算,而且是国际艺术市场买气的一股稳定力量。

拍卖市场热气逼人

  2006年国际拍卖会上,可以说热闹滚滚。特别是当代艺术市场的部分,成交量和金额都远远超出过去的几年,改变了以往以现代艺术为主力的拍卖市场现况。特别是几位天王级的艺术明星,顶着他们的光环,作品及可卖到高价。例如美国当代艺术家昆斯(Jeff Koons)光是春秋两拍就有880万美元的成交金额,称他为当代艺术市场明星,当之无愧;另一位大明星就属被称为不列颠艺坛鬼才的赫斯特(Damien Hirst),其所创作的《母与子,分离》的鲨鱼标本在纽约拍卖价格逾千万美元。
  根据「Art Price」的调查,就2005年整年的当代艺术国际拍卖纪录来看,国
际当代艺术的拍卖价最高的前100名的排行榜中,欧洲艺术家有39位,美国艺术家占24位,中国艺术家竟然也在今年突然大量攀升,一共有24位艺术家进入前100名的国际拍卖高价排行榜,其中的榜首是位居第11名的张晓刚,因为他去年的拍卖成交金额即已超过200万欧元(约新台币8,500万元)。
  国际拍卖市场预测,由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将持续大幅成长,在加上2008 年中国奥运的效益影响之下,将会有更多的热钱来炒作中国当代艺术,因此,今年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进入排行榜。

交易热络的艺术博览会

  2006年的国际艺术市场上还有一个很热的话题,就是画廊忙着到世界各地参加博览会,而且是不论欧美的「巴塞尔博览会」(Art Basel)、「斐列兹博览会」(Frieze Art Fair)或是亚洲的「北京艺术博览会」、「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Korea International Art Fair)、「东京博览会」(Art Fair Tokyo)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卖得超好。2006年短短一个月内,从9 月底开始的「柏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ArtForum Berlin)、10月初的「巴黎国际代艺术博览会」(FIAC)、10月底的斐列兹博览会、「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Cologne),欧洲的这四大博览会像是接力般的让全世界的画廊、收藏家、媒体根本没有时间偷闲。四个博览会共吸引了25万名观众,总成交额约新台币59亿元。2006年这些博览会也频传佳绩:科隆艺博会翻新十年来最多参观人数,巴黎的FIAC艺博会则再创销售佳绩。从这几个全球数十个指标性的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可以观察到去年的艺术景气和市场的趋势。去年巴塞尔博览会成交量超过上亿欧元,依旧稳坐销售量冠军的宝座,超过30个国家、300 家画廊参与;至于吸引了7 万2,000参观人次,估计成交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去年成长了1,000万美元,科隆艺博会已稳坐销售亚军的国际博览会,远远胜过来势汹汹的劲敌斐列兹艺博会,仅次于钻石级的。
  德国画廊最密集的科隆市是欧洲收藏家最集中也最熟悉的交易菁华区,科隆艺博会的开始便是取地利之便,因为这里直接连结了义、法、比、荷、卢森堡和摩纳哥等国的交易市场和收藏达贵。
  同样是强调以当代艺术为重点,科隆艺博会胜过伦敦的斐列兹艺博会是必然的。因为在这里虽然强调当代和新秀区,但创造高成交额的还是那些现代艺术经典作品,如开价320万欧元的夏卡尔(Marc Chagall)作品、220万欧元的莫内(Claude Monet)作品、开价160万欧元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诺尔德(EmilNolde)的油画《向日葵》;还有市场抢手货,如普普大师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德国大师级艺术家利希特(Gerhard Richter)等人的作品。现代经典虽是科隆艺博会的票房保证,却也是它让人有一成不变之感的原因。
  和许多博览会一样,西班牙「马德里当代艺术博览会」(ARCO)也有失去新鲜感的危机,为了拉回寻找新作和激励的收藏家,ARCO今年也更加着墨在新兴艺术家和近期作品。除了吸引新生代收藏家的注意力,ARCO也吸收了公共收藏的经费,刚扩建完成的Reina Sofia美术馆就在ARCO上花掉120万欧元购买艺术品,ARCO本身的基金会也投入17万欧元。不同的文化刺激使西班牙艺术更加多元,同时也使西班牙画廊产业走向国际平台。
  今年的FIAC展期中,法国总理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也到现场,并且宣布将对艺术家实施新的税制,预计可以使艺术家在创作的前五年免去50%左右的税额,甚至开始考虑调整授权金的执行细节。期待因为新的政策,带来法国艺术市场的苏醒,也让FIAC更有能力和其它博览会竞争。此外,为了加强法国的国际艺术市场竞争力,法国政府更是在去年底宣布,将挹注1亿欧元帮助振兴法国当代艺术市场。
  至于有高规格展览服务水平的「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Art Basel MiamiBeach)才成立没多久,不过在展览效益和销售成绩方面的成长惊人。今年共有195家杰出画廊参展,比例以美国画廊居多。亲至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从去年800位增加到1,000位,超过100个博物馆团体莅临参观,3,000位来自14个不同国家的UBS瑞商华宝银行专属贵宾(UBS一直是巴塞尔艺博会的主要赞助),开幕日拥入6,000人,会期间共有185架私人飞机停留,比去年增加了40%,而根据AXA艺术保险公司报告,估计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会场内艺术品总值约20亿美元。
  尽管国际顶级博览会不断扩张,它们服务的重点也是守在顶级收藏家的市场;不过,不少规模较小、趣味大众化或以新手收藏家为对象的博览会,赶搭大型博览会的便车,如跟着巴塞尔的「Liste 新秀展」、曾经跟着巴黎FIAC 的「Art Paris」、跟着德国科隆等级不同的「art.fair Koln」和「科隆艺术家博览会」(Kolner Kunstmarkt),及今年加入科隆艺博会的「数字与录像艺术博览会」(Digital & Video Art Fair,简称DiVA);和「多伦多国际艺术博览会」(TorontoInternational Art Fair)一起的有「另类艺术博览会」(Toronto Alternative Art Fair,简称TAAFI)、和斐列兹艺博会同时的有「低价艺术品博览会」(Affordable Art Fair London)。也有被新的博览会遮去锋芒的博览会,如被斐列兹艺博会抢走地位的「伦敦艺术博览会」(London Art Fair)和被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鸠占鹊巢的「迈阿密艺术博览会」(Art
Miami)。

亚洲新兴市场的热潮

  在佳士得今年刚落幕的秋季拍卖会里,「亚洲当代艺术」及「20 世纪中国艺术」两场拍卖共创下5 亿多港元的成交额,打破历年来同类拍卖最高总成交额的世界纪录,显示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等「金砖四国」成员的作品行情看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