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15 吕楠摄影作品展
发起人:两点五万  回复数:0   浏览数:1921   最后更新:2008/01/31 06:29:29 by
[楼主] two万五 2008-01-31 06:29:29
“本来”本来主义者六人油画展

本来
几个本来主义者的视觉宣示
----杨小彦

何建成在两种几乎互不相关的对象中行走,一种是飘忽不定的自由云彩,另一种是超空间的狂迷想象。邓箭今则永远在做有色彩的温软之梦,当他看着你时,你甚至可以在他的眼睛中发现女性的倦慵与微吟。陈海只要躲在画室里,他就始终眯缝着向远处眺望,在他的眺望中,自然简约为天与地两块,而在两块当中,则是又涂又刮又铲的偶发痕迹。车健全则正好相反,虽然他也对天地有无穷的遐想,但他的遐想中却常常浮现着范宽、董源、巨然、王蒙的远古墨迹,虽然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伟大的山水营造者的风格放进自己的主题中。王维加绝对不做空旷无垠的想象。难以想象他的对象是如此地渺小,他那些以日常昆虫为对象的信手涂抹,即传达着行进速度不一、色层厚薄错落的笔触与色层,同时又表达了退让以至于独守的枯寂心境。还有一个刘荣坤,热爱绘画甚于自身的人,他的画与其说来自思考,不如说来自反思考。这一点颇像表现主义者所做的那样,什么都没有一种带品味的情绪更重要。
他们是如此地不一致,每个人就是每个人。他们是如此地不交流,独处而自恋地从事着绘画这种工作。他们甚至不讨论彼此间的异同,寻求其中的根由。他们是朋友,同事,老师,他们更是自由分子,我行我素的家伙。然后,他们走到了一起,把平时积累的画作拿出来。他们不太理会大行其道的潮流,不明白主流次流的意味。他们本来就这样生活,这样创作,这样思考,这样嬉笑,这样闲聊,现在也只好以本来的面目,以个人本来如此、不得不如此、应该如此的本来的作品示人。
在潮流胜过个人的所谓艺术自由年代,人们恐怕早就忘掉了什么叫“本来”。为了名声,为了市场,为了满足,人们更把“本来”驱逐出去,而以面具示人。
艺术成了一副面具。这就是今天的艺术现实。
现在,这六个本来的人走到了一起。如果硬要说他们有面具的话,“本来”就是他们的面具,用以宣示本来的命运。如果勉强说成主义,那就叫做“本来主义”罢。反正今天主义正多,多这么一个也不算多。
当然,本来就没有“本来主义”。艺术本来只是一种玩耍,一种情绪,一种职业,一种感触,一种需要,一种关怀,一种看法,一种解释,一种爱好,一种本来,而不是主义,更不是面具。
原来如此。本来如此。
2007-8-中山大学康乐园


[attachment=8072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