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逸论《在图像面前》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311   最后更新:2016/07/07 09:40:25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babyqueen 2016-07-07 09:40:25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潘慧敏


艺术家陈维

导言:艺术家陈维的作品多以其剧场化的摆布,和手工造景的语言而广为人知。这些观念化的摆拍作品消弭了现实与影视、风景与梦境的边界。陈维在大学时期的专业是摄像,还做过实验音乐。他在那个时期认识了很多人,陆陆续续和一些艺术家做展览,也帮别的艺术家做一些声音和摄影的工作,一来二去算是进入了艺术圈。“所以我这十多年还是蛮顺利的”,陈维表示,“跟很多身边年长的朋友相处,也得到了很多启发。”边学边做,转眼间十多年就下来了。从自身专业拍摄开始,录像、照片、装置……“最开始什么都做,慢慢的就更是将注意力放在摄影和装置上。”

  近期,深圳盒子艺术空间举办的第七回展“暗示之轮:隐喻的年代”当代艺术展中,一部时而响起铃声的老式座机,在商场的白盒子中不经意的响起。这是艺术家陈维其中的一件装置作品,本次他展出了四件作品,以摄影、装置为主,这些作品又向大家讲述着怎样的故事?

陈维《长青苔的房间》,2011,喷墨打印,150X180cm

陈维《雨伞(金色)》,2011,装置,105X105X120cm

雅昌艺术网:请您谈谈这次参加展览的作品?

陈维:这次参展的作品分别在两处,楼上盒子空间展出两件作品。一件装置作品差不多是三、四年前的作品,另一件摄影作品,我当时选了很多比较新的作品,后来我发现新的摄影与装置作品在这里展出并不是十分契合,后来与策展人郑念缇商量选了这件作品,她作为策展人自然有她的选择,我一共做了三、四个方案供选择。这件摄影的作品标题为《长青苔的房间》,设置了一间很小的画室,画布颜料与满屋子的青苔,这是一个关于做不出作品的作品。因为我有很长时间做不出作品,但我当时就想,可否用做不出作品的这个状态去创作做一件作品,因此才有了这个摄影作品。

  另一件装置作品是由一把雨伞和钢针作为材料,雨伞被尖锐的钢针穿透,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在破与不破之间,它在雨伞常规看似可能是挡雨的,但把雨幻化成钢针的时候,当把它戳破的时候,就会呈现另外一种状态。我觉得那种状态有不一样的、所谓的美感。它也是一个悖论的小说,伞中有雨。

陈维《无题(皮衣)》,2013,喷墨打印照片,60X48X120cm

陈维《家庭电话》,2011,装置,250X250X125mm

  另外一组在楼下盒子里展示的作品是《家庭电话》和《皮衣》。当时为这个展览我特意选了这两件作品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将盒子空间作为客厅的一个局部。《家庭电话》是一部电话机装置,数字拨盘被铜盘锁扣锁住,无法拨打但可以接听,听筒里是一段缓慢的口哨声。这里有自己所谓的体验之后,有点像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式教育那种管制的关系。那为什么不能往外打、拨,当我问爸爸为什么把电话锁了,爸爸会说“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明白吗?”这种感触很深,所以历史跟现在有时候是交错的,很多局部的、细微的东西,把它放到大的环境里好像它是又重合的。《皮衣》是一幅小尺幅的照片,身着旧皮衣的半身肖像。当时做《家庭电话》这件作品是讨论所谓的家庭关系,里面加入了比较诗性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中年男人在吹口哨,好像有一种很遥远的距离感,但它没有语言。那个皮衣也是可以跟那个感觉放在一起的,这次的布置比较像一个家庭的感觉,一个家庭的片段。我希望大家能关注到那个电话机声音响起来,能感受到只能接听,不能往外打的这种感受,那是这件作品真正的用意。很多人会认为我是在做自己的童年,当然这是我的一个出发点,我要表达的不是这个童年的事情,可能是现在的事情。

陈维《在浪里#4》,2013,收藏级喷墨打印,150X187.5cm

陈维《彩墙》,2015,收藏级喷墨打印,120X150cm

陈维《夜巴黎》,2015,收藏级喷墨打印,150X187.5cm

雅昌艺术网:我们知道你早年是做实验音乐创作,后面你怎么会转向做艺术创作?

陈维:从2001年开始做乐队,最早在大学里开始做乐队,几年后就觉得不满足于做乐队。由于长期受困于乐队的配置问题,就是必须要三、四个人在一起,后来发现一个人的话能做什么,后来就变成做电音,但还是在一个音乐的框架下去做。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去做一个音乐的创作,后来因为看了很多一些书,听了很多别人的意见。包括那时候有接触到艺术展览和艺术家,其中约翰·凯奇一个作品《4'33''》,就是把钢琴家坐到钢琴前,打开琴盖,默坐4分33秒。然后起身,向观众鞠躬意。这件作品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到2003年尝试用电脑开始个人的声音创作,也逐渐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声音艺术上,另外也得到了很多杭州艺术家朋友的鼓励,所以很自然的就开始了创作,并且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展览。

陈维《路边的马列维奇》,2016,钢、LED屏幕,16X16X16X202cm

陈维《前所未有的自由(一条广告)》,2016,霓虹灯、铝架,80X80cm

雅昌艺术网:您个人感觉在创作中就不能太受局限?

陈维:我当然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的开放。因为从乐队到声音再到视觉的艺术创作,其实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寻找适合自己方式的过程。当然之前的这些创作和工作也都影响了我现在的创作。

雅昌艺术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做摄影创作?

陈维:从2005年开始。2006年第一次做摄影灯箱参加上海moca的群展。

雅昌艺术网:您善于攫取日常生活的片段,然后再将它们重组成一个个关于当代都市生存环境的疑问和困惑,您是如何去整理其中的碎片化?然后再如何进行合理搭配?

陈维:其实首先不是如何整理,还是自己与生活与外部的关系,很多东西都是很自然的出现或者说停留,它们可能是发现,也可能是问题等等,之后才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一步的去认识它们,通过网络和书本资料或者再有一点道听途说。然后它们转化为自己的素材,用作新的创作中。

雅昌艺术网:创作中作品的色调和场景您又是如何去把握?

陈维:我会有一些色彩上的偏好,比如各种绿色和灰色,但现在的创作我更喜欢各种色卡来做试配。场景大多数都可以在生活,网络或别的媒介里找到原型,我会再调整,做一些加减法,尽量让事物的信息更加准确。

雅昌艺术网:谢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