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塞尔照片随便贴
发起人:天x  回复数:24   浏览数:4615   最后更新:2007/07/03 15:29:12 by c_webb_0
[楼主] 西安文献001 2007-06-30 09:47:59
请点击收看 [url]http://www.tvix.cn/v/?v=AyouLkBnITS


西安文献展访谈001号:彭德访谈
(以下岳路平简称岳,彭德简称彭)

纺织城艺术区的风水


岳: 彭老师你应该很了解纺织城艺术区的状况,因为据说最开始是你去发现了这个地方的?

彭:是有人向我推荐那个地方的,当时是”江苏画刊”准备在西安搞一个点,也是一个创作基地.就问我在西安地区有什么类似于798的工厂,一个废弃的工厂,把它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心.其中一个就提到了这个半坡.

岳:你去过那吗?

彭:去过一次.

岳:感觉怎么样?

彭:感觉很好,

岳:听说当时你从风水的角度看那个地方是宝地?

彭:因为半坡遗址就在那里,半坡遗址的损毁不太明显,你比如说从7000年以前到现在,那里的地壳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那是风水宝地.当然是风水宝地的另外几个条件就是它有2条水, 浐河和灞河,从左右向下流,形成一个类似于三角洲(的地形),当然它不是洲.后面是白鹿塬,再后面是终南山,一直绵延到昆仑山,这是我认为最好的风水宝地.所以我一看就觉得那个地方特别有发展潜力.

岳:但之前你跟我说过风水会因为时空的改变而转变,古代是吉地到现在可能就会变成凶地,这个你以前也说过,对吧.

彭:那当然,你比如说西安,就是整个长安从周到汉唐都是一个风水宝地,但是到了现在这种风水宝地的内涵变了,为什么呢,因为它背后有一个很高的终南山,把空气挡住了,左右又有山岗,中间相当于是一片谷地,那么谷底就不适合废气的排放,比如说汽车尾气,烟尘,所有现代工业的废气都排不出去,所以我认为古代的风水宝地到现在都是凶地.但是半坡不同,半坡左右都没有岗,比较开阔,它也不在西安市的中心,而在边缘地带,那个地方的空气明显要比市区好的多,所以我一看就觉得那个地方有发展前途.

纺织城的环境

岳:那能不能具体讲一下纺织城那个地方比较微观的一些环境,刚才讲的是比较宏观的,比如说你进入纺织城里面后会有什么感觉?

彭:相对于市区来讲那个地方比较安静,不吵杂,比较适合做艺术.另外那个厂房的院区特别大,如果能利用起来,将来可以是一个艺术基地.

岳:原先以为那个地方不好具人气,没想到第一批人去了之后,就像点火装置一样,很多人接着蜂拥而至,(彭:现在有多少人?)现在应该一共有三个区,样房已经装修完成,其他还在装修,第四个区正在开始筹建.每个区大约都是十几个空间.所以现在可能就有四十个左右的空间,已经很成规模了.虽然还没有向外公布信息,但每天已经有很多人到那里去参观,现在和以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以前觉得没有人会关注,现在却觉得关注的有点过度.

彭:恩,它属于灞桥区,灞桥区的区长原来是长安区的区长,这个区长曾经把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各个部门的领头人物,也有搞批评的,那就是我,大概有那么7,8个人吧,准备在长安建一个艺术区,建一个艺术家村,后来到终南山的山边,那个地方也可以作为第二个方案来实施,但是我感觉那些地方不会成气候,因为都是名家.凡是想作为一个创作基地的地方首先要有灵气.必须要一些年轻的艺术家进驻,如果名家白手起家去做一个画家村,那么充其量每年他们到那去比如一个暑假,平时就非常冷清,就形成不了气候,所以我比较看好半坡这个地方.

西安当代艺术的方向

岳:我觉得现在我们有很好的硬件,但是我们也明白,整个中国来看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硬件都不缺了,甚至过剩,但软件是很缺乏的.作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来说,可能理论建设的指导会非常关键,所以大家都很想听听彭老师怎么看在西安发展当代艺术.

彭:西安当代艺术我没有深入的思考,但我觉得这个地方的潜力非常大.原因在于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发祥地,这个地方应该有跟他匹配的当代艺术,但很可惜因为经济落后.近20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史非常迅猛的,而西安这个地方相对而言还比较沉寂.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这种状况不会持久.另外北京上海包括南方的当代艺术他有明显的西方化色彩,这样的当代艺术不可能持久,必须要转换.我说的当代艺术包括2支,一个是以旧式前卫为主的,带有某种学院色彩的,它属于当代艺术,或者属于我们以前说的前卫艺术,但是他的方式都是手工,比如说国油版雕或者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它都是手工绘制或以人作为载体的,这是一种形态,另外一种就是数码艺术.

岳: (指向访谈拍摄者)就像他们现在做的,晚上拿回去转成数字文件,马上就可以在网上播出来.

彭:对对.影像艺术应该是介于数码艺术,多媒体艺术和学院前卫艺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我说的是那种纯粹虚拟的数码艺术,完全以数字来合成的,我觉得那是21世纪的艺术形态.这一点将来西安还是有希望的.我主要看好的是西安的文化资源.它的文化资源和其他比如说上海的文化资源是绝不相同的,和北京的文化资源也有相当的距离,和中国南方都不大相同.就这一片资源还没有被充分的发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当代艺术里面中国的色彩越来越鲜明,西安有这个优势.

国际视野和中国艺术真身

岳:刚才你说的上海北京,他们的当代艺术有强烈的西方色彩,正好我们现在第一次的展览是在6月底到9月底,这个时间正好也是世界两大展览是在6月到9月.一个是威尼斯双年展,是侯翰如策划中国部分;还有卡塞尔文献展.当然这是一个巧合,但是正因为这个巧合,我们想深入探讨一下.当前很多艺术家被认可基本上都是从海外的展览做起,然后返回来在中国生效,所以有西方的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的权力,另外也是因为收藏家主要来自西方.还有,之前你也说过像蔡国强的”威尼斯收租院”也是一种旧式前卫, 因为在现在的三大展(威尼斯,卡塞尔,圣保罗)现在探讨西安我们也需要提升到一个全球视野,正好现在有一个时间对应点,想听听你的看法.

彭:当代艺术史就文化在发表意见,至少是以艺术对区域文化发表一种意见,是具有穿透力的.西安地区是中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地区.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西安是农业文明的一个核心地区,一直到现在还没消亡.现在中国在转型期间,农业文明的后腿一直拖着国家的转型进程,西安比较鲜明的体现了这种过渡状态,不像在上海,不管低头还是抬头走路,感觉和纽约没有太大的区别,西安就不同了,你一走到城乡结合部,就会很鲜明的感受到中国的印迹,西安的生活和上海北京都有相当大的不同,它更能直接的反映中国的文化现实,一方面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我来西安前在上海呆过三天,收到了一打名片,到重庆后收到了大概7,8张名片,到西安以后只收到了2张名片,其中一张还是在电梯里面一个上海人送给我的.西安的开放精神和开放意识不如上海,另外西安相当于一个大家庭,比如说一个学院,一个系,大家都是亲戚关系,一家子的关系,到了重庆就不同了,是一个圈一个圈,圈和圈之间没有往来,再到上海就没有圈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3种文化形态,很好的说明了现在的思维模式,文化气象和一些思维传统,上海就是比较典型的殖民地的文化氛围,是比较西方的,西安还是比较传统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里面,如果在此产生当代艺术,会产生非常强的张力,这种传统和当代的关系会拉的很远,把这种关系体现出来,又不使它产生断裂,对于中国的文化会产生非常强的创造力,它具有一种世界意义,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太多了.

岳:那我们分两个层次来说,首先比如三大展,你觉得在这些展里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能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当代艺术?第二,在北京上海的当代艺术实践,他的代表性又如何,有没有根性的东西?

彭:在海外的一批艺术家首先他们代表他们自己,另外他们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往前走的这20年里的一部分倾向,不是全部,第三点就是在海外一些中国艺术家是比较差的,代表的是西方的艺术趣味,和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我比较看好的四大金刚(谷文达,徐冰, 黄永砯,蔡国强),应该是我说的第一个类型,他们代表了这20多年来,中国比较有倾向性的艺术探索.国内的当代艺术,比如说前几天我收到在北京的一个第三届双年展的通知,是中国美协组织的,它没有什么具体的策展的思想,比较笼统,就是展示当代中国的一些比较新型的艺术形态,其中大部分还是带有一种学院色彩,或者说官方色彩,它体现的是一种包容,有明显的北京的政治挂帅的倾向.所以北京双年展应该是中国所有双年展里最没有创意,最没有思想,最不独特的大杂烩,我不看好它.上海的双年展做的很规范,很国际化,和上海的文化品位与传统很接近,它有它策展的思想,有它的关注点,有它的标准,这方面比北京的是要地道一些,但是西方色彩太浓厚,我觉得它也还不大行.

岳:那么就像你说的,海外代表了一部分,北京代表了一些很体制的东西,上海代表了西方,那么你觉得这些艺术还不够代表未来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那么你所设想的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什么样?

彭:他应该是有别于西方,首先在艺术方式上,因为中国古代的艺术资源在当代艺术家身上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当代艺术在形式上有几个源,一个是中国的本源,一个是西方的现代艺术作为一个参照,然后是自己的需求和渴望.这几个元素汇集起来可能会创造一个比较新型的当代艺术,既有别于西方,又有别于传统.这种追求很多艺术家也在探索,但(国内)还没有一个双年展能非常鲜明的体现出来,我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就是当代的,它既是要跨越国界,它可以对全球文化发表意见,它是具有穿透力的,做得好的话应该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就像在中国的地里长出来的庄稼一样的自然,而不是移植,不然就是西方艺术的中国版本,从创作的角度来讲意义不大.

纺织:专业的枷锁

岳:好.现在我们具体谈一下纺织城的话题.当时的纺织城是一个计划经济的产物,这样就导致对人才的培养也是专业化的,纺织学院就在旁边,实际上真个中国的教育体制模仿苏联是有原因的,专业模式速度快,应当是国家的要求本来是大学里一个系的成了一个独立的学院,比如纺织学院,石油学院.然后这些地方是直属纺织部或相关部门,结构是垂直的.现在进入美术学院的这些艺术家也是专业制度下的产物,这十年来没有什么改变,人进美术学院来学的也是技术,因为之前没有其他学科比如人文,哲学,心理学等等的熏陶,直接进入技术层面就像技校一样,纺织城也是这样,所以到八十年代开始就慢慢衰落了.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