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时代,中国美术馆新媒体展现场!解说!
发起人:velvetgolden  回复数:14   浏览数:3449   最后更新:2008/08/22 12:42:54 by guest
[楼主] velvetgolden 2008-06-09 20:04:18
话说,美术馆新媒体展,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好几十个。
加上嘉宾、媒体等等,下午的美术馆人山人海。
展览名《合成时代》,不过以展览的高科技含量来看,似乎叫做科技博览更加恰当。
作品30-40件,恕小编没有详细数,参展艺术家大部分都是科技研发小组的模式出现。
以3D互动游戏为构思的作品展其中1/3强,以此突出互动性和科技含量。
中国艺术家参展四位,其中比较熟悉的是缪小春和许重敏。

从展览作品可以看出:
老外和中国艺术家(不限于参展)在对待新媒体艺术有完全不同的思路,
或者更准确的说,不管中国和外国艺术家,在所谓的“新媒体”创作上分成两种不同的派别。
此展览的一派就是技术派,而另一派则是观念派。
不是一个路数一个玩儿法。
废话少说,上作品,解说。
喜欢在节假日游览北京科技馆天文馆的筒子们,欢迎亲临现场。

抱歉作品的名字和艺术家名字没有对上号,实在是外国人名字难记。
明天对着画册一一修正,请大家勉强看。


[attachment=97200] 
1  一个信息流遍布的透明漩涡,上面写满互联网符号,红色可以随电流加深或者变弱。
  但是,不要妄想字母会变噢,我等了十分钟他也没有变,就是一亮一暗而已。

[attachment=97202] [attachment=97201]
2  一个射击游戏,与电脑游戏不同之处在于,子弹不是消灭物体而是添加物体。
  比如打一枪就在目标处添上一棵树,再一枪添上一块大石头。
  不要妄想可以控制你射出的东西,它是随机的,而射击者每次挂掉都是被射向天空的大
石头砸死的(起码我玩儿的几把都是这样牺牲的)
  后来发现屏幕后面另有乾坤,一个由厨具,熨斗,鸡毛笔构成的机械装置在随着射击者
动作自动运转,但除了锅和勺子等等发出丁丁咣咣的声音,没发现其他作用。

[attachment=97203]
3  一个住宅区的360环视图,要想看到全部,观众要亲自就坐上椅子,转。
  可以选择不同的小区,但是不要妄想可以对画面有所改动。
  这个作品貌似会成为楼盘销售的新手段。

[attachment=97204]
4 一个磁力打碟机,转动按钮,圆盘内的铁屑和油会动。(应该是磁力作用,高深科技偶不懂),同时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仅次。

[attachment=97205]
5  一个半环绕屏幕,显示一些虚拟城市景观和细节(比如城市女郎的相片),可以通过一
侧的计算机屏幕触摸改变主题和景观。挺好的新墙面装饰系统。

[attachment=97206]
6  飞鸟要动!充气的飞鸟在一个铁丝上挂了一溜,随电力前后挪动展翅。
    不要妄想它们能飞出去,因为绳子穿着呢!

[attachment=97207]
7  这个说不清是什么,就是很多可动的坐卧人像,挤在一个屏幕上。
  不要妄想他们会听你的指令,我们快把屏幕按穿了,他们还是我行我素。

[attachment=97208]
8  超级棉花糖机器,一个机器在往一个梯子上吹棉絮状的东西,
  逐渐布满,成为大棉花糖一团。有兴趣可以去摸摸,但是不建议尝~

[attachment=97209] [attachment=97210] 
9  一个小空间,有摄像头感应器的飞艇悬浮其中,另几个黑色棍棍氢气球。
  飞艇可以感应并且撞向黑色物体,撞上后离开撞下一个
  (听说着黑衣的费大为在现场被飞艇猛撞)

[attachment=97211] [attachment=97212] 
10  摩擦发声装置,木箱底下布有感应器,用电子笔在其上画画,能产生声音。
    声音有四组,管风琴、人声、钢琴和弦乐。但不能控制音高,基本不能靠他谱曲。

[attachment=97213]
11  一串会动的病床,观众走过床边,床会自动起落升降,并发出之嘎吱噶声音若干。
    如果换到一个安静幽暗的通道,基本就是一个《寂静岭》的现场。
    题外话,本次展览艺术家不少适合去给好莱坞鬼片做道具师。。。

[attachment=97214] [attachment=97215] 
12  会喷水的粑粑……一个橡胶粑粑状的东西,手按之表面会出水……
    别奢望别的了,它啥也不会干。

[attachment=97216]
13 缪小春的照片壁画,同时放映他不断从云端掉落的3d录像。

[attachment=97217]
14  一个音画场域,半封闭的喇叭口布局,
    进入其中被巨大的噪音和画面不断下落的人体陷入其中,
    大概是要观众感觉啥是世界末日

[attachment=97218]
15  一个录像,没啥可说,听艺术家说是受星球大战的启发而作。
    不要奢望录像室外一圈铁笼子能有所作为,它就是一圈铁笼子……

[attachment=97219] [attachment=97220] 
16  吹泡泡的大型怪物机器,很复杂的机械传动设备,很黑的屋子。。
    总之,最后它就是吹了两个大泡泡,
    同时投影把泡泡当了幕布,放了几个女人、婴儿、手之类的段落。

[attachment=97221]
17  蔡文颖的光弧,制造一条射线样的东西,让它抖起来

[attachment=97223]
18 这个我没明白,就是投影各种字母,然后机械女声念,很星战。

[attachment=97224] [attachment=97225] 
19 凹凸不平的场地,白墙上画上黑色图案,
  图案大多是动物剪影,和纯洁、环保、邪恶本性等等有关。
  同时在空白处投影,一套机械人体运动的录像

[attachment=97226]
20 疯狂厨房,厨房很多东西会不受控制的动,比如门忽然打开,勺子自己转动。
  花盆在大家没注意的时候自己跑到了男厕所,特别汗。
  艺术家大概也是恐怖片道具出身。

[attachment=97227]
21  下沙,但是不是落地发现不是沙,是光的粒子。

[attachment=97228]
22  许仲敏的孩子爬坑,很多孩子在云团外头,爬到里头变成骷髅。
    其实他们没有动,动的是云,在耀眼的光下搞得观众头晕,以为他们爬了……

[attachment=97229]
23  光线声音装置,就是一架光线构成的竖琴,波动虚拟的光,可以发声。
    奥妙在于地上的垂直感应器。

[attachment=97230]
24 杜震君医生的手术台,踏上近前的毯子,杜医生们便围过来直勾勾的盯着你。
  离开毯子,杜医生就向后散去……颜峻拿脚尖来回踩毯子,把杜医生们累的半死。


[attachment=97231]
25 这个蜘蛛人似乎挂掉了,按解说,有人来的时候它会站起来走过来并且发声提问之类。
  但是我们对它来吼吼叫叫,加上拳打脚踢,似乎都不鸟我们,郁闷。

[attachment=97232]
26 这个大头可以跟你对话,只要输入你要问的问题,他可以回答……
  当然太专业的问题不行,比如你长鸡鸡么之类,丫就菜了。

[attachment=97233]
27 声场装置,据说,有人走过带动气流,这个东西会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指示你所在的位置云云。但现场人多,估计丫也晕了。

另外,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没有找到,或者是不好拍摄,或者不好解说,总体不全。
有兴趣自己去看的说。
[沙发:1楼] guest 2008-06-10 02:38:11
发铁辛苦!
[板凳:2楼] guest 2008-06-10 05:24:05
[s:326] XINKU
[地板:3楼] guest 2008-06-12 09:07:38
辛苦,啵一个 [s:304]
[4楼] guest 2008-06-12 13:52:42
嗯,解说的挺好。
[5楼] guest 2008-06-12 14:28:45
画画可以做乐的声音互动装置
2006年上海双年展学生展——包为跃作品!
装置吹泡泡打投影在泡泡上
2007年上海电子艺术节——石川作品!
[6楼] godecho 2008-06-12 14:31:12
  去看过了,MS很晕,MOMA就一个录像,搞的我围着美术馆找了鸟4圈才找到正确的电梯,之前还在那个根本不互动的红灯区研究了半天地图,汗啊,看着解说是什么鸟的作品看了半天木动,到我凑近了突然那个就折了一下,幸亏因为之前看过标签才理解成这个表示飞而不是需要保修充气。
[7楼] godecho 2008-06-12 14:33:15
另外那个蜘蛛是间歇性的发作,我去的时候正是亢奋期,来回蹦迪不止
[8楼] eattiane 2008-06-13 08:09:18
还有作品呢?发啊!继续.....
[9楼] guest 2008-06-18 15:26:58
撞车是一种自然规律
[10楼] guest 2008-06-18 16:02:05
这些作品很好。非常的符合目前人们对于思考对于艺术的承受能力。有那么点点技术,有那么点点题材,题材还都和环保,人性,生活有关。那么,艺术不是这样的还是什么样的呢?
艺术可以是这样的,肯定没有问题的。但这样的艺术是软弱的,是无趣的,是宫廷式的,是依赖于一种叫互动的体验而存在的。有时候在某个展览上看到一两个这样的作品的时候,总是一闪而过,因为这些作品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似乎都是一个人做的,很像上完课,周一交的作业,不同但是都是一门课。
没劲。
[11楼] 广耳石 2008-08-22 04:33:38
怎么说徐典了 我是她的校友 她出名了啊 发生了什么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