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 不要停下
发起人:art-大姨妈  回复数:43   浏览数:5774   最后更新:2008/12/29 01:56:55 by 水鬼儿
[楼主] art-大姨妈 2008-12-03 23:02:00
杭州的艺术杭州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它气候湿润,环境幽雅,人情温和,退有三面环山,进有发达的商业环境,与上海交通便利。长期居住在杭州,很容易为这种柔合的气氛所影响,这也是杭州的缺点,所谓:折桂觉陇下,悠然见长堤,在商业文化的影响下,杭州已经不再具备那种超然物外的气质,我们无法从那些历史遗迹中觉察到那种勇猛精进的精神,西湖水已经变成当地的特产,加饭酒,古树苍石已经变成顺滑的丝绸,本来不高的山已经变成一张巨大的席梦思,巨塔像玩具一样光鲜,每逢春秋,整个地面都是软的,你可以随时躺下。

住在这里久了会让你发疯,走在路上你会幻想炸弹就落在四处,将那些精致的画面撕个粉碎。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温柔的力量可怕,很快没了脾气,杭州的艺术氛围无疑也受到影响,就连上海的艺术家来到杭州,过几天都会觉得难受,扬言杭州太舒服安逸,待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不敢多留。其实杭州的艺术气氛何其浓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培力老师组织的85新空间和池社,已是艺术圈人尽皆知,20年来,活跃在北京上海的很多艺术家,都是从杭州出去的,而且影响很大。现在杭州的艺术家也不比上海少啊,且分解为好几个团体和工作室,可惜的是,这些艺术家之间缺少实质性的交流,甚至连聚在一起的时间都是很少的,相互之间缺少合作,在市场的影响下,大家各管各的,在上海北京两地流窜,其实这也不能算作是问题,只是大形势下的必然。然而大家所合作的画廊不同,圈子也渐不同,生出团体气质,形成不同语境,大家所在乎的东西也开始不一样了,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甚至从穿着打扮可以分辨不同圈子,他们一部分专注在摄影,一部分专注在影像,还有装置,动画。相互讨论的内容很有限,更多是器材,灯光,资源。但这已经是很可贵了。

杭州空气中凝结着一种让人心痒的气息,也许是分久必合,从2006年底开始,艺术家邵一在一次展览上(没事当代艺术展)找到我,说要和我谈谈,在这之前我和邵一早有接触,特别理解他那种着急的心情,这也暗合我的期待,在当时气氛的影响下,有一种把杭州掀个底朝天的气势,但这种激情很快淹没在2007年的各种遭遇之中。困难来自于当初念头之强大和信心之不足之间的落差悬殊,以及在概念模式影响下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讨论中,几个人所关注的是展览活动本身的突破性,和其他展览之间的差异不同之处,如何在形式上往前推进,邵一曾提出利用他工作室外立墙面做一次有关绘画的展览,2007年底还提出要利用机关事业单位的空间在2008年6月1号来做一次活动,艺术家分头去解决自己的空间和呈现作品的方式,实际困难可想而知,单位领导毕竟不是我们的同学可以分一只利群就解决问题。后来上海的活动《介入》出现后,我们逐渐放弃了这个想法,邵一这个时间早已事务缠身,身不由己,集不同的问题麻烦于一身。原来的种种设想,包括夫妻展、开辟滨江的一块半荒废火车维修站点都消失在无声中。

同时我和邵一因为展览关系都陷入了“制作费危机”,虽然我们都曾得到支持,当时的状况下是不可能得到持续供奶的,邵一2007年的很多创作计划因为耗资巨大被迫放弃,几乎没有做任何作品,2008的个展虽得到资助但很快就没有后续,在这同时大家也一直在谈工作习惯的问题,制作费已经成为一种障碍,在展览之前总会为这个问题感到头痛。展览与展览之间缺少工作的习惯,时间概念不是按照天计算,而是以展览为计算单位,1年可以变成5天或者10天,在空档中太多停留在对计划的设想中,想怎么样,不想怎么样,一切都是嘴上谈兵,一些有意思的想法都因为大计划而没有投入制作和尝试,之前的关于活动的想法也一直没有去尝试,交流也一直局限在几个人之中,和画廊之间的合作也在搁置中,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多数艺术家没有开始去工作,因为钱的问题大家都在等待中,想象中。方案没有推进,其实是影响很大的,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合作是以作品的不断向前推进为前提的,这才会产生互相信任的基础,制作费危机不是因为大经济环境的产物,而是不信任的结果。这个其实大家也心知肚明,艺术家也是有苦衷的,大家都有理由,问题是谁去做出牺牲。可笑的是,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画廊,所有的艺术家就要停止工作吗?

在种种不快和问题产生的同时,我与刚毕业的一些年轻艺术家因为皮埃尔提名展的关系有着频繁接触,他们是一个特别有活力且十分融洽的小团体,以双飞艺术中心冠名,食宿游玩在杭州著名的垃圾街区——联庄一区饭店街,在滨江一带他们以每夜饭后几场桌球而享有微名,如F4,其中以林科进步最大。后来他们搬到景江苑,住在一块。他们看似自由散漫但却以不同的方式对艺术创作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他们中间有些人如孙慧源、张乐华在学校时期就非常积极的参与展览的策划和组织工作,有着多次参展的经验,毕业前夕,上海艺术家徐震和杨振中等4位老师的课程也让他们深受裨益,其中李明在比翼的支持下在滨江拍摄了好几部录像作品,并在上海以个展的形式亮相。林科则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参与上海电子艺术节的活动,在技术方面也很突出。我和邵一也曾和他们一起打过台球,他们是很high的一帮人,在极嘈杂的环境下,他们能专心打球,杨俊岭还做过两个跟台球有关的作品,印象中就是在我们打球的地方拍的,几个浑身涂满肥皂泡沫的人在打台球。他们也是互为演员,帮助完成作品。在我和邵一身上的问题他们同样存在,等待着更多抛头颅撒热血的机会,拿到更多的制作费以补贴房租。

在这样的气氛下,有一次聚餐时我们又谈到了之前的各种失败的计划和想法,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更切实际的去做活动,当时的结论有:

1. 杭州缺少的不是好的展览,而是根本就没有展览,哪怕是差的展览,连一个遭人骂的活动都没有。
2. 大家都太想出效果,没有热情去组织一般的活动,怕出丑,缺少勇气去做小的想法。想得太多动手极少。
3. 太注重展览本身,忽视了活动中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交流量的积累所产生的动力和可能性。
4. 不要去选择好作品,而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最差的想法也找到一个呈现的机会。
5. 我们要活泼泼的聚会而非僵硬的展览,更像是去打一场台球。

饭后我们就定下了计划,第一次活动《小制作》在邵一的工作室开始,小制作是一个大主题,可以说从展览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极烂无比的展览,但这种烂让人放松,自由,大家很开心,亲身体验烂,面对烂,感觉那种辛辣尖锐的味道,这跟去看一个差展览感受不同。很快参与者中就有人提出过度的包容会降低活动的质量,但邵一和我都心照不宣,这就是现在的基础,我们要的是让大家放松的去交流,而不是去策划一个展览,大家把自己的真性情拿出来,把不愿在其他展览上做的想法做出来,而且让大家看到,接受别人的眼光。

邵一为了让大家放松,在第二次活动中干脆提出xx+烧烤的形式,这次也是三次中人数最多的一次。在第三次活动《打折》中,交流的积累已经在起作用,活动以极高的效率进行,场地的选择,活动名称,海报设计,都是双飞一手包揽,当晚又定下两个活动,录像接龙和自助。这让人兴奋。

不要停下,就是我们活动的最大要求,我们强迫自己在紧张中制作、思考、参与、交流,以自身所具有的有限资源为前提来保持创作状态。没有好坏,我们让参与者以最直接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呈现自己的想法,没有犹豫的时间。

活动还在继续,敬请期待!
龙卷风来喜,兼职鲜蛋超人中
[沙发:1楼] guest 2008-12-03 23:57:24
热血得挺好的,生命在于运动,顶一个
[板凳:2楼] 老康 2008-12-04 00:25:45
辽源,深夜看到这篇看的我心里暖暖的。比看一些枯燥的艺术理论强万倍,杭州的气氛现在通过小制作已经活跃很多了,大家加油。以后慢慢人多起来了都会回杭州的。
[地板:3楼] guest 2008-12-04 00:48:39
这是一个非常朴素和实际的基础。祝走好。
[4楼] guest 2008-12-04 11:21:19
147919
[5楼] guest 2008-12-04 14:52:16
不要停!
[6楼] guest 2008-12-04 17:17:28
停不要!
[7楼] guest 2008-12-04 17:59:28
要不停!
[8楼] guest 2008-12-04 20:22:00
做作得很自然
估计我们这群人在artbaba发这样的一个帖子上来,又有哗众取宠之嫌,因为我们看起来几乎总是在artbaba上叽叽喳喳的,还很没档次,(当然,在这里一哥和辽哥不能算)。以至于这样正经地写一段文字都来别扭了。
“做作的很自然”,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上海本土乐队-顶楼马戏团(刚解散,原来由陆晨梅二他们搞的)早先一张唱片的名字。常常觉得用它来形容一下我们的状况就很贴切。从老早在比翼做的“N524”,到比较关键的“未来未来”“走着瞧”等等展览,以及相应的我们在公众场合的刁样,和在artbaba上的唾沫四溅,可以搜罗你脑子里对我们的印象关键词如:轻浮,油滑,功利,自大……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私底下都是低调的孩子,一碰头就狠骚……
年轻人总是在被定义的,本来自己就没什么方向,一点外因就受很大影响,到底走不走下去,身边的人就起着作用。做当代艺术这个事情,本就不靠谱,难得几个能玩得上的哥们,见到的时候,心底里就亢奋得很莫名,刁样就出来了。其实我们常常在一起只是玩,瞎玩,玩最俗的,根本不聊艺术相关事宜,但为什么和你玩呢,也许因为•••我们都暂时在一起做那种叫当代艺术的东西•••。这事听起来就已经很做作了,我们习惯了,就挺自然,拿来壮胆。
就这样,小制作活动,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未来未来之后到小制作
未来未来是在去年12月在施勇徐震的“指导”下做的。到现在竟然都一周年了,真够快的。我们夏天做完毕业展,一直到9月到北京做完皮埃尔的展览之后,算是真正和美院脱离了,而无论怎样,“未来未来”和“走着瞧”这2个小展览都在我们身上留下影子。
那要做下去毕竟还是要有的办法,邵一和辽源发起了小制作。当时我感觉其中有2个意思:第一是现在的艺术逐渐呈现2种对比,有的艺术家使劲做宏大场面,有的艺术家的作品细腻而敏感,呈现的方式四两拨千斤。无疑我们在创作上更需要后一种类型的积累过程---方向是找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第二个意思是,我们需要一个方式,让材没有料费不是问题,让没有展览空间不是问题,让没有创作状态不是问题,甚至,让没人理睬不是问题。

双飞艺术中心顶。
[9楼] guest 2008-12-04 21:16:06
杭州年轻艺术家有种非主流的精神存在……
[10楼] guest 2008-12-04 21:36:51
张同学的闻踩还是不错滴……
[11楼] guest 2008-12-04 22:07:50
好,是张?张是谁
杭州啊,是不错的地方。但确实有那中架子,放不下,面子,放不下,更严重的是思想的架子。生活的架子。打开了很快也会被收回来。灵光一现的艺术,那种冲击不如说被自恋化的严重。在子宫壁中碰撞出温暖的东西,有一点温度,但离不开这个母体,而这个母体,在历史的深度渐渐窒息的时候,没有人发现它,反而努力用回忆恭维它。哪怕和自己呆一会儿在这里也是不允许的。权威在历史的某处象幽魂飘荡。杭州冲着一个熟悉确定的方向走去。在这里的人可以继续躺在席梦思的草地上想着远方。
[12楼] guest 2008-12-04 22:21:53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8-12-4 20:22:00发表的:
做作得很自然
估计我们这群人在artbaba发这样的一个帖子上来,又有哗众取宠之嫌,因为我们看起来几乎总是在artbaba上叽叽喳喳的,还很没档次,(当然,在这里一哥和辽哥不能算)。以至于这样正经地写一段文字都来别扭了。
“做作的很自然”,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上海本土乐队-顶楼马戏团(刚解散,原来由陆晨梅二他们搞的)早先一张唱片的名字。常常觉得用它来形容一下我们的状况就很贴切。从老早在比翼做的“N...[/quote]

谁写的呀,马甲也不穿,小心冷到了,写的这么好,怕什么
[13楼] guest 2008-12-04 22:34:12
顶 牛逼
[14楼] guest 2008-12-04 22:50:50

“我们需要一个方式,让材没有料费不是问题,让没有展览空间不是问题,让没有创作状态不是问题,甚至,让没人理睬不是问题。”

这段话牛逼的让人嫉妒。你们肯定能玩出精彩的。
[15楼] guest 2008-12-04 22:53:35
姨妈隐藏的够深啊!
[16楼] guest 2008-12-04 23:46:48

一线上的牛比大艺术家总体上给我们这一圈子一个印象,喜欢笼统的来评价一帮人,所以我们能猜到我们这帮人老是把自己的帖子顶得很高,我们这帮人在开幕室上总是成群结队,堵在桌子旁边一堆吃相,会给别人厌恶感. 于是才会有张同学说的"脑子里对我们的印象关键词如:轻浮,油滑,功利,自大……" 这个就像是一个父亲不明白孩子在疯什么,只知道全盘否定的给上一句呵斥.其实,父亲哪里会知道孩子的乐趣,或许孩子在挨骂的同时,心理还是暗喜着回味刚才的快乐,尤其是志气相投的哥们在一起了,气场也壮大了,话题也多了,想起储云的一句话:"是什么使我们产生彼此相互理解的热情,也许,我就是我们,我们本身是一个奇怪的幻觉。 " 我们都有着了解对方的热情,自己打完飞机了还要迫不及待的与大家分享快感,本能上很单纯的将自己抛出去而已,这样是更容易受伤的. 也没有必要需要上下一代都相互了解,又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只需要大家都心平气和的看待事情的发生,当你对一个人怀有厌恶感的时候就想想他熟睡时的样子,无辜和自然纯洁.你们也曾年轻张狂过,我们也会老去斯文,一开始就出生在少林寺的小和尚看到乳沟几吧照样会勃起的,该经历的我们坦率的经历,只等时间和经验来教训自己,那样才是自己在学习.
[17楼] guest 2008-12-05 00:04:59
楼上的,你不服不行啊
[18楼] guest 2008-12-05 00:45:45
参加小制作也是可以不想这么多的,“跑步俱乐部”,“土比咖啡俱乐部”,“非艺术家居留项目”,“为压力人事解压”,治疗脱发……每天都在发生开心的事情,小制作就是个能让每个个体找到自己喜欢的状态,我觉得这样不错哦,蛮厂吊的哦~
[19楼] guest 2008-12-05 01:04:39
啊!有男性健康俱乐部吗,有没有关于男士装逼形象设计打造的项目?
[20楼] guest 2008-12-05 01:06:11
突然吹来一股认真的风气啊!啊特爸爸的好现象。
[21楼] guest 2008-12-05 01:29:52
我还是想在这里废话一些吧,是想告诉一些没来过小制作的人
每个月都会有一篇由大姨妈带来的小制作报道,就像是一个例假
作品也是良莠不齐,估计很多不太清楚的朋友们会对这样的作品,或者现场不屑一顾,或者心里冒出了一句sb之类的话语
没关系,慢慢来,小制作就是在不温不火的状态里慢慢的向外面发出信号,持续的发出信号,我们可能会遗漏很多想法点子,那些
因为在群展中迫不得以或种种其他原因被搁浅下来的想法,或者又是自己小小的懒惰而使一些可能性流走了,不再存在,只归结在想象中了.
所以,小制作就是一个平台,我们不提出要求,不审核你的方案,你能完全不顾及的实现你想做的,然后拿过来现场交流分享,有问题可以跟朋友讨论,
问题也可能出现在展示的同时,这就是你得到的经验,用一种勤快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兴奋状态,不仅兴奋了自己也鼓舞了大家.
最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小制作只是一个小圈子,但不会发展成一个固定不能进入的圈子,大门随时开放,我们不停的容纳,一切对创作有最本真
最单纯的冲动的人都能进来,小制作欢迎您
[22楼] guest 2008-12-05 03:37:16
一个策展人加一个画廊,一个大方向喊出去,可以给人一个很“合法”的感觉。其实我以前还是挺喜欢“合法”的感觉的。一个洁白的空间,一堆不知道哪来的老外,门口几行英文字,雷焦人的标题。这是N个艺术家投标做展,不过鉴于个人成本低,见效快,最近几年大家也就乐此不疲了。只是最怕每次进去一瞅,就剩一个标题了。策展人见不到艺术家,艺术家见不到项目负责人,所有问题所有优点一块倒进煤堆,黑摸黑找也找不着了。一个人办展更是拼勇气跟经验,前边是人,后边是媒体,一千个决定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压在一个人身上,不光得把挤出来的房租往外撒,单单是青春体能也经不起整年整年的消耗,有些时候最需要的重点也不得不被回避掉了。当然小朋友们最怕的还是大人们的话语权,有力也就没处使了。

偏安江南挺穷挺懒,其实这种小情调还是挺“非法”,挺“山寨”的,但是不一定讨人喜欢。就像多年以前楼下那帮炸蚂蚱,玩泥巴的小屁孩,想要全面自主,却又不想承担婚姻。有些必须的又有些不必需的,要什么不要什么有些时候也不全是自己说了算。话说回来其实只要一起玩就行,看不惯的可以说出来,说不得的可以做出来,做不得的慢慢想,想不好每个月有个地方交流。谈不上什么聚会,说实在这里没有高脚杯,一哥工作室的椅子短缺问题也是值得商榷的。不过我对此还是有点感悟,有了椅子人就懒,懒了就不想动,不想说,不想做,不想想,不想交流了。【其实一堆男女坐在一起也是很尴尬的.....】.

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问题某些时候碰上别人的问题偶然撞出来的其他问题,就像有些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当成自己的敌人一样,也可以说在这些时候一块钱比一万块更有效,语言技术比技术更有效。自恋自残久了,找几个哥们通一通,通了,确实比死磕有效。
[23楼] guest 2008-12-05 10:02:42
楼上在理,说得好,
[24楼] guest 2008-12-05 17:20:47
先顶下再说
[25楼] guest 2008-12-05 17:51:31

你们的前一代老艺术家面对你们这种情况不得不假装虐待你们抽打你们不理你们谁理你们谁就是害你们。因为他们比你们更深深的感受到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伤害,但是没办法,每一代的成长都必须建立在不理解不待见不爽不舒服的基础上。所以,小子们,努力折腾吧。让道理去死让太阳熄灭。
[26楼] guest 2008-12-05 17:52:02


你们的前一代老艺术家面对你们这种情况不得不假装虐待你们抽打你们不理你们谁理你们谁就是害你们。因为他们比你们更深深的感受到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伤害,但是没办法,每一代的成长都必须建立在不理解不待见不爽不舒服的基础上。所以,小子们,努力折腾吧。让道理去死让太阳熄灭。
[27楼] guest 2008-12-05 18:59:24
我要每个月来一次 顺便叽叽喳喳
[28楼] guest 2008-12-05 19:12:10
希望你和月经一样来的准时
[29楼] guest 2008-12-06 00:05:06
你们有作品图片吗?能不能传点上来看看。
[30楼] guest 2008-12-06 01:24:20
楼上的姐姐,可以在artbaba搜索“小制作活动”。或者去博客吧:http://blog.sina.com.cn/xiaozhizuo
[31楼] guest 2008-12-07 23:34:04
好文章呀,没想到辽源有这么好的文采,我是辽源得幼儿园同学,好崇拜哦
[32楼] guest 2008-12-10 14:07:52

[quote]引用楼主art-大姨妈于2008-12-3 23:02:01发表的:
杭州的艺术杭州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它气候湿润,环境幽雅,人情温和,退有三面环山,进有发达的商业环境,与上海交通便利。长期居住在杭州,很容易为这种柔合的气氛所影响,这也是杭州的缺点,所谓:折桂觉陇下,悠然见长堤,在商业文化的影响下,杭州已经不再具备那种超然物外的气质,我们无法从那些历史遗迹中觉察到那种勇猛精进的精神,西湖水已经变成当地的特产,加饭酒,古树苍石已经变成顺滑的丝绸,本来...[/quote]

正常
[33楼] guest 2008-12-10 14:31:43
09年就靠他了
[34楼] guest 2008-12-10 14:41:27

谁都可以参加吗?
[35楼] guest 2008-12-10 15:50:56

ding
[36楼] guest 2008-12-11 20:52:13
男女老少国内国外白天黑夜古往今来高官百姓色狼淫娃美女野兽都可以参加!
[37楼] guest 2008-12-11 20:56:25
超级日你妈
[38楼] guest 2008-12-11 20:57:29
超超急
[39楼] guest 2008-12-11 22:44:33
男女老少国内国外白天黑夜古往今来高官百姓色狼淫娃美女野兽都可以参加吗?
[40楼] 小红豆Luqi 2008-12-12 00:47:36

这个有点好玩的嘞~
[41楼] guest 2008-12-19 14:11:11

[42楼] guest 2008-12-23 00:46:59
生生声声
[43楼] 水鬼儿 2008-12-29 01:56:55
才气的才气的
hi,bab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