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较:央美,国美,川美,哪个更强?
发起人:艺术初学者  回复数:3   浏览数:1988   最后更新:2009/07/11 21:42:20 by guest
[楼主] 艺术初学者 2009-07-11 12:06:50
美院对当代艺术影响力度的抽样分析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央美院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美术院校毕业生纷纷要离别母校和莘莘学子即将报考的时期,美术院校在艺术行业的角色和地位引人关注。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只走过短暂的二三十个年头,但在它时间轨迹里的每一瞬间似乎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夺泸定桥”的态势在发展。无论是“批评家时代”,还是“策展人时代”,每一个小“时代”都迅速的上台然后下台,让人觉得下一个什么时代的来临似乎都不是什么问题,于是预测,预言就多了。

  大概在2003年前后在画廊、艺术区大规模兴起之后,美术学院在当代艺术教育方面也有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中央美术学院(简称央美)、中国美术学院(简称国美)、四川美术学院(简称川美)等美术院校表现颇为抢眼。

  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相继设立了新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系,四川美术学院在架上绘画的表现火热,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当代艺术在美术学院被正式提上日程。在过去几年来火热的市场里,以三大美院为首的美术院校迅速成为当代艺术的人才基地、学术摇篮和市场基础。本文通过描述当代艺术在三大美院发展情况,抛砖引玉,旨在剖析当代艺术在美术院校的发展进程、学术地位和市场吸引力。以期对正在复苏的当代艺术市场和学子们报考提供一个借鉴。




点击放大查看比较




 
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美院各有千秋
 
 

  中央美术学院
 
  千禧年之后的北京,画廊、艺术空间空前强大,在北京,每一周都有数十个当代艺术的展览开幕,在最频繁的时候甚至一周有几十个展览,这是无法想象的一种场面,甚至连欧美国家都赶不上这样的节奏;当然这种展览的密度在2009年有所下降,经济危机给艺术市场带来的冲击并不小。这些艺术空间、画廊大部分都聚集在朝阳区,这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莘莘学子在周末看展览可谓方便之极。就这种状况而言,他们是泡在当代艺术展览现场的一份子,幸福得不得了。另一方面,这么多的画廊、艺术空间也带来很多相关专业的就业机会。
 
  北京也是全国各地艺术家的朝圣地,把工作室安放在北京相信会是很多艺术家的理想创作条件,这样也会带来更多的被挖掘的机会。从过去的圆明园画家村,东村这样的乌托邦艺术村,到现在的各大艺术区艺术家工作室:798、环铁艺术区、草场地、东营、费家村、索家村、一号地、黑桥、宋庄……艺术家的选择越来越多,艺术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工作室的房租价格也跟着不断飙升。要知道,光聚集在宋庄的艺术家就有上千个,这几乎是一个奇迹,以后也将会是个传奇。
 
  中央美术学院也因上述有利因素开发了相关当代艺术系科,吕胜中在2002年开始酝酿在中央美院成立实验性艺术工作室,在潘公凯和戴士和的支持下,于2003年成立了“实验艺术工作室”,到2007年发展为“实验艺术系”,成为与造型学院油画系等并列的独立科系。与此同时,艺术管理、艺术设计等新专业也逐渐在美院里活跃起来。目前中央美术美院的学生中,只有20-30%在学习传统的艺术创作专业,60%在学习相关的设计衍生专业,还有10%的在学习从美术史论衍生出的新专业,如艺术管理等。
 
 
 

  中国美术学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以激进的态势推进当代艺术的进程,当时就读于各个传统学科的学生纷纷不“安于现状”,搞起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当代艺术,从黄永砯、吴山专、谷文达、张培力、王广义老一辈85新潮,89艺术大展崛起的艺术家到后来的邱志杰、杨福东、耿建翌等。几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代艺术大事件都跟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有关,无论是“厦门达达”,89中国艺术大展,还是录像艺术的兴起都不能绕开这些艺术家们。
 
  中国美术学院更是早早在2001年9月建立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其基础上,2003年6月正式成为独立的“新媒体系”。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新媒体艺术为教学方向的专业系科,设有摄影、录像、网络、动画、声音、互动装置艺术等课程。
 
  另外因为当代艺术系科的早早建立使得中国美术学院的综合艺术系出版了国内第一套系统的当代艺术教材,这套教材共6本。教材在整体的编著中,更强调了对于造型基础与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的关联。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异常活跃,但艺术各学科教学依然异常薄弱,艺术教材的缺失一直困扰着各大美术院校师生以及美术教育者,更给艺术的后继发展埋下了潜在的危险。而且艺术的创作思维上的感性以及创作方法上的技巧性,也与传统教材说教式的枯燥与理论化的晦涩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套教材将晦涩的理论用比较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大中专院校的教材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独有偶,作为国美教育配套的网站——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给教学提供了后备基础。这个展示中心的很多工作围绕ART218网展开,ART218网在过去的几年间一度成为当代艺术家和对当代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最热衷的网站,而甚至综合艺术系和新媒体艺术系的部分课程都是在这个网站完成学习的,迄今为止,这个网站已经建立了庞大的资料体系和及时的当代艺术新闻动态,很多有教育价值的学术讨论也在这网站发生。
 
 
 
 
  四川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界大概对四川美术学院的印象就是:这个地方怎么出了这么多的画家?早期罗中立《父亲》的名声大噪,到后来艺术家张晓刚屡创拍卖最高记录,油画就成为了四川美术学院的主打。似乎现在要列出到底出了几个画家已经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定会漏掉这个漏掉那个的,数量太惊人了。可以说,在四川美术学院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命中率是全国院校当中数一不数二的。
 
  也因此,四川美术学院的所在地重庆黄桷坪成为画廊老板、藏家最频繁出现的地方,他们无一例外的到黄桷坪搜集年轻艺术家,其态势以“地毯式搜索”来形容都不为过,大概都是相信出了那么多老一辈的画家,年轻人也肯定会接上的,因此谁都想分一杯羹。
 
  每年不断增多的年轻艺术家需要工作室创作,坦克库艺术中心、501艺术仓库等应运而生,它不仅提供给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师,还提供给年轻艺术家或在校生。虽然四川的艺术家有不少在北京和成都的,但更多的年轻人还是习惯于黄桷坪的生活气息和四川美术学院自由的创作气氛,因此工作室实际上是布满了黄桷坪街道的明处暗处。随着艺术中心的发展,在黄桷坪也相应出现了一些供于展览的空间,有时是艺术家工作室,有时则是一些新出现的小画廊,或者独立艺术空间。
 
  此外,川美所在地有着活跃的生活和艺术气息,各式各样的展览节目也成为当代四川美术学院的一大特色之一。其中有“罗中立奖学金”,有“开放的6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还有活跃的坦克库艺术中心,它们都是展示和狂欢的场所。另外,在校外校内,各种黄漂或在校生的展览也是层出不穷,极为活跃。比如,最近举办的“我们2009——黄桷坪年度艺术展”,规模包括在校生和黄漂艺术家在内达到一百多人。这里需要特别交代一下的是,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办的art-here艺术数据网的出现。该网属非赢利性学术网站,收集了大量的传统及当代的美术史图片,建立了图库,还收集了大量文集及批评文章,促进了学术的拓展和交流,它的作用类似art218网之于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在以上所述三大美院的发展脉络似乎是清晰可见,它们的发展其实无一不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美术学院的原来分科清晰的艺术教育在当代艺术介入之后也不再是不可改变的惯例,当然各大美院都开始尝试恢复通才教育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通过设置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来实现不同专业的艺术通才教育,涉及设计、人文、史论、艺术基本功等,通过跨专业的学习,学生实现不同领域的相互借鉴以及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目前,全国重点的几所美术学院的新专业,比如艺术管理、艺术设计、实验艺术、多媒体艺术等,这些艺术专业具备很强的当代性和个体性,同时与艺术市场有着直接的联系。学生既可以坚持个性化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表现方式,还可以提前了解艺术市场的信息,积累艺术圈广泛的人脉,还可以顺带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与毕业后的工作问题。而美术学院早就不只是单纯为专门培养艺术家为主要责任虽然是一个事实,然“美院培养不出艺术家”的论说也是不攻自破的。

 

 
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美院
 
 
 
 
三大美院之隐忧
 
 
  7月的到来,随着各大美院纷纷上演毕业大展好戏,年轻艺术家们迫不及待的“试水”市场,正式与当代艺术大家庭接轨。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忧的部分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当代艺术教育还不够完善的地方。
 
  “整体上看,央美今年的作品跟去年一样,比较重视技法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作品。但是与往年有个不同的,这次的作品里比较“当代”的更少了。”毕业于央美的年轻人如是说。央美的教育频频被专家指出落后的倾向,很多学生都认为央美的教育比较限于对技法的研究,没有从思想上给学生更多的启发。随着央美这几年的就业率持续下降,以及出产艺术家的命中率低下,央美的精英教育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如果说川美是比较自由的学习状态,那岂非川美就不存在问题了?川美硕士,年轻批评家王志亮在看了川美2009年的国画系毕业展指出毕业展的作品体现了川美国画系创作中观念性强的特点。但从总体上来讲,作品还是有一些过度强调图式性。王志亮谈到国画避免不了市场,但即使这样创作却不应该首先考虑市场,就像艺术品收藏,投资者不能以短期赚取利润来投资当代艺术,而是应该抱着对艺术的热爱来收藏艺术,况且最后,获益的通常还是持有长线投资态度的收藏者。“如何利用市场和规范市场,是现在最紧要的问题。”王志亮说:“在国内的美术院校中,川美的国画系不算强系,因为它没有国美、央美、南艺等学院师承关系的束缚。所以,国画系的创作相比来讲就少了一些束缚。但是,现在问题是,国画系的作品更多是在延续川美油画系的创作逻辑。而对于水墨的实验,则无人涉及。”川美艺术家一直被诟病的则是太“符号图式化”,就连近亲成都双年展也在今年宣称不考虑遴选“大头娃娃”图式的作品参展,成都双年展的策展人冯斌提到市面上的“大头娃娃”图式的泛滥让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长征空间的主人卢杰则认为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太“糙”,他把问题指向了美术院校的艺术教育,指出了美术院校教育的封闭性和对立性。“这个糙不是说一个杯子做精致了就不糙了。理念和艺术史的关系,和材料,和美学,和语言,和物件本身,和呈现方式所叙述,和所策划,所言说的方式之间关系的粗糙。当然我们企图要独立的书写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史,把这种粗糙也说成一种理性,也可以这么去说,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是能不能在一个完整的,不糙的情况下再去‘糙’呢?那是不是就能“糙”的更好呢?”卢杰如是说,他还指出美院教育太过于把系和系之间孤立,把不同的材质孤立,把不同的工作室孤立,把不同的文化课知识孤立,是在走一种很闭塞的道路,哪怕有人创新了,又是另起炉灶,而另开的那个系统也不完整,所以都是绕着走,原地打转,没有进步。卢杰认为即使是新媒体系和实验艺术系,它也有国油版雕的那种孤立及对立的矛盾,而这种孤立问题会造成学生对美学,对艺术史,对批评,对制作,甚至艺术家对生涯的经营都会有问题。
 
  不少美院学生等到出了学校才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学艺术史的教不了书,学画画做不了策展,办不了展览,卖不掉作品。然而先前连续几年的艺术市场的强势爆发似乎一下子解决了困惑,学生在毕业展上就立马被画廊相中签约的例子更是屡见不爽。然而在卢杰看来却是未必,他认为作品的单一性造成“糙”的问题,比如绘画的多元,全部在学院里看不到,单一性的对架上绘画的认识是美院教育存在的问题。在相应的美术史论,艺术管理专业同样存在着问题,一个硕士研究生在央美上了三年书只到过一次798艺术区,其余的时间都献给图书馆来查阅文征明史料的情况在卢杰看来是极为荒唐的。

[沙发:1楼] guest 2009-07-11 12:39:11
都不强!楼主脑瘫!
[板凳:2楼] guest 2009-07-11 14:12:15
都是骗钱的
不如去达芬村做的学徒工
[地板:3楼] guest 2009-07-11 21:42:20
楼主脑瘫!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