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艺术的场所精神—2009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实验艺术讲座
发起人:fateel  回复数:4   浏览数:2853   最后更新:2009/11/12 18:03:57 by 眼镜兄
[楼主] fateel 2009-10-22 17:17:02




录像艺术的场所精神
Video Art: Site vs. Narrative
——2009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实验艺术讲座




为全面支持中国实验艺术的发展,促进中国实验艺术的创作和教育,中国美术学院将在仇浩然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10月起,定期举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实验艺术讲座。2009年度讲座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美术馆、Artforum杂志协办,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本讲座旨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开放的学术胸怀,呈现世界范围内实验艺术创作、理论以及策展诸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这些领域的实验性思考和讨论。本讲座力求以中国美术学院为核心,建立一个实验艺术实践、研究与教育的国际性学术共同体,同时也为中国实验艺术打造一个世界性的交流平台。

2009年度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实验艺术讲座的主题定为“录像艺术的场所精神”。我们特别邀请了国际著名影像艺术家阮初芝淳(Jun Nguyen-Hatsushiba)先生作为主讲人,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共同分享他的创作和经验。阮初芝淳先生196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目前工作、生活于越南胡志明市。他先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和马里兰艺术学院取得艺术学士及艺术硕士学位。曾在森美术馆(东京)、罗马当代艺术馆、维也纳艺术馆等举办个展,其作品屡次入选各项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他的电影深入探究了越南的民族历史和民间记忆,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面貌。

本次活动亦专门邀请了国际嘉宾权威杂志Artforum主编Tim Griffin先生作专题讲演,探讨当代媒体与艺术现场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两位国内学术嘉宾:著名媒体艺术家汪建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他们将与主讲人一起,围绕以下学术主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研讨议题如下:

1.录像艺术是否正日益成为一种美学化的艺术?
2.面对诸种新媒体的挑战,录像艺术靠什么来担保其实验性?
3.多屏影像的“时间空间化”能否催生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
4.录像艺术如何在媒介与现场之间拓展自我的边界?
5.录像艺术家如何面对叙事与观念之间的紧张关系?
6.录像艺术的理想体验空间是影院还是展厅?这两个场所各自提供了怎样的可能性?又具有怎样的限度?你如何看待录像艺术的电影化倾向?
7.是否存在一种录像艺术的亚洲方式?



活动程序:

时间:2009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除特别注明外)

10月25日下午2:00——4:00,Jun Nguyen-Hatsushiba 影片播放。
浙江美术馆国际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10月26日下午2:00——4:00,Jun Nguyen-Hatsushiba 影片播放。
浙江美术馆国际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10月27日晚6:00——9:00,公开讲座,讲演者Jun Nguyen-Hatsushiba,由仇浩然介绍。研讨嘉宾:汪建伟。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10月28日晚6:00——8:00,公开讲座, 讲演者Tim Griffin,由Philip Tinari介绍。
10月28日晚8:00——9:30,主题讨论,研讨嘉宾:Jun Nguyen-Hatsushiba、Tim Griffin、张献民。由高士明、Philip Tinari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10月29日下午2:00——5:00,研讨班(参加者为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艺术策展系研究生),由沈立功、姚大钧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
10月29日晚6:00——9:00,公开讲座:“绝对少数派”,讲演者张献民,由杨劲松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免费入场。

10月30日下午2:00——5:00,研讨班(参加者为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艺术策展系研究生),由高世强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





附: 讲演人简介



阮初芝淳 于1968年在东京出生,目前生活与工作在越南胡志明市。他在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后在马里兰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阮初芝淳曾在东京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美术馆举办过个展。他的作品参加了众多的双年展,其中包括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阮初枝淳的视频作品旨在探索越南的历史和越南民族的特征,这些作品涉及到越南战争后船民的遣返问题。


汪建伟 1958年出生于四川,是中国杰出的影像和装置艺术家,甚至还扮演着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的角色。在他的录像作品中,艺术家本人经常以旁观者的角色出现。在他的作品《循环•种植》(1993-1994),他用镜头记录了田间播种、耕种、收获的全过程。在1999年作品《生活在别处》中,他又记录了耕地如何被征用、而农民如何被迫流入城市。汪建伟还通过记录与北京城市居民、地产开发商、承包人和政府房地产调控管理者的对话,探究了北京的高楼大厦建设何以如此兴旺。汪建伟让自己加入到作品中,挑战着艺术和真实生活的边界线。汪建伟目前居住并工作在北京。


张献民 中国著名影评家 自由知识分子。南京人,1964年出生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1985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学士、比较文化学士学位,后赴法国留学,于1987年获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1987年至今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并在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其他机构或大学兼讲电影课程。在教学之余,积极参与中国独立电影的创作与推广。在学院教授的课程以剧作为主。张献民对中国电影体制及电影局的某些具体政策、措施多有批评。




中国美术学院
展示文化研究中心
2009年9月9日



 

[沙发:1楼] guest 2009-10-23 01:38:10
好诶~报告厅
[板凳:2楼] fateel 2009-10-28 01:49:53

三潴画廊的姣姣小姐在为大家介绍艺术家





第一天讲座现场








上图从左至右: 阮初芝淳 仇浩然 汪建伟




[地板:3楼] 眼镜兄 2009-11-12 18:03:57

记忆和评论,大家都来
10月29日 星期四 张献民`讲座
张谈得很散漫。第二天唐南南在车上告诉我,后来我帮着总结了三点,学生们才算有点明白他讲的是什么。
我帮着归纳的三点是:一,人的本性是双重的,既要确认自己的独特性,又要分享和共鸣;二,创造者应该甘于少数派;三,但是应该争取一种相对少数派,而不是绝对少数派。

我提出,少数派和多数派的划分恐怕不是可能一刀切的。常常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是社会性的划分标准,那就存在着标准松紧的问题。标准紧一点,就只有自己一个人,稍微松一点,就可以有一个知音,那就是高山流水模式。再松一点,差不多能喜欢的,都算是理解,那就是相对少数派了。标准再松一点,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不允许我存在,我已经很满足了,我认为他们能够允许我存在,也可以算是理解我,那就变成了多数派了。

后来转入“独立电影”把“DV运动”排除在外的问题。问他:为什么不走Youtube道路?
似乎排除的界限是:是否追求“黑暗中的集体仪式”,也就是观影模式。
[hr]
10月30日  星期五
在展研和张献民的内部座谈
张献民谈到电影经验,改变了人际关系。我帮助给出的例子是好莱坞的正反打。我们的方式则是肩并肩,面对同一个世界的,分享关系。
高士明推崇郑波的“新公共艺术”,就是一对一的社会交流。我说,这也可能是绑架和工具性地利用人们,完成精英的姿态表演,长征已经有这样的嫌疑。
我和张献民都比较同意级差梯度的模式。高士民显然是在幻想一种刺破现有权力体制的革命
我的长江大桥计划也在寻求刺破。在介入干预和龟缩之间穿刺,试图将介入和修身融为一体。但是,我现在存在的危险是被美术馆展出体系绑架。

其他交谈中,大堂提出所看到的陆杨作品的刺激,和我的总体模式所教出来的学生的模式化问题。我谈到我是从后感性走到总体艺术的,病理性创作的不批判不足与构成长期的发展。没有深谈。其实那还只是表面的。九阴白骨爪效果一看之下惊人,但是容易在小我的病理感觉里面打转。我的方法要的是打通小我大我,使自我处在一种可发展的状态立面,去承受更大的残酷和痛苦。成为黯然销魂掌---带动自己所有人生和情感,以及历史经验的全面投入。像志远的长江行走,才是一种真正的狠。 [hr]阮初枝淳的百米冲刺工作坊
10月30日  星期五
高士明强调了场所,对着天安门冲刺和对着一座无名的坟墓冲刺。
孙善春大谈跑步技术和跑步哲学。但是,最后得出结论是:只有亲身跑步的人才能理解。
阮初解释:冲刺百次,录像叠合在一起之后,变成超人飞行时的徐徐的影响,个人的物理存在就消失,只剩下一种纯精神性的身份。这样就可以和地点中的各种亡灵建立起联系。
高士强作为有经验的录像艺术家,质疑阮初的录像效果和行为的原意之间的断裂。
在我看来,坚持奔跑,是为了通过体力的耗尽,进入类似于禅的空白状态。将此称之为纯精神状态,是勉强可以的。但是说那个虚的影像有记忆唤醒能力,则是牵强的。
我建议学生:从路径、目标、方式、精神状态、记录模式等五个不同的层次,进行自己的思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