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被逼出走
发起人:搞大了  回复数:0   浏览数:1993   最后更新:2010/03/23 13:15:04 by 搞大了
[楼主] 搞大了 2010-03-23 13:15:03
来源: 南都周刊

      地价的上涨,画廊、酒吧的不断涌入,让798艺术创作空间几近全无,而金融风暴更是直接将许多艺术家“逼”走
 
 
2009年冬天,北京798艺术区。摄影_小陆
 

黄锐身穿中式服装,手持一把阴阳伞,声援朝阳区被逼迁的艺术家。



   利益的驱动剂,让798屡次遭遇拆迁风波,虽然最后凭借声望被保护下来,但是,地价的上涨,画廊、酒吧的不断涌入,让798艺术创作空间几近全无,而金融风暴更是直接将许多艺术家“逼”走。

   南都周刊特约记者_ 李健亚 北京报道 

   身穿一套中式服装,手撑一把阴阳伞,站在一个写着“CHINA·拆那”的八卦内,自2009年12月29日启动的“暖冬”计划,黄锐都会以798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每一次抗议活动之中,声援北京朝阳区的艺术家们。

   此时,距离黄锐撤出798已经2年多。吊诡的是,当年为维权,黄锐退出了798。   维权,似乎成了艺术家的一种命定。即使如798这般全国首屈一指的艺术区,在成长过程中,依旧屡次遭遇拆迁风波。只不过幸运的是,798凭借在国内外取得的声望而受到重视,被保护了下来。
   然而,在商业、名利各种纷争的卷席之下,艺术还是与798渐行渐远。隐藏的纠纷一触即发,地价的上涨,画廊、酒吧不断涌入,让798艺术创作的空间几近全无。而2009年的那场金融风暴,更是直接将许多画廊“逼”走。

   短暂的胜利

   2007年12月19日,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李象群,看到一则消息后,“欣喜若狂”。
   那天,798工厂被列入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公布的《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中,至此798摆脱了多年来盛传被拆迁的传闻。   追溯798艺术区的发展,可以从“现代书店”老板罗伯特2002年入驻开始。那时,罗伯特以0.65元/平方米/天的租金,租下了798工厂区的回民食堂。事实上,早在罗伯特之前就有文化人入驻798。1998年,中央美院雕塑系就在此租借空间创作了一幅卢沟桥的浮雕,工作完成之后就走了。
   不过,从罗伯特开始,798有了气场。此后,艺术家黄锐、李象群、李松松、肖鲁等也看中了798厂房+艺术的独特氛围,涌到这里。到了2003年四五月份,798初具艺术区雏形。
   798工厂内,包豪斯建筑风格突出,工业与艺术相得益彰。李象群分析说,“以前艺术家比较集中的地方,像宋庄等地位置比较偏远,而且属于内向型的,相比之下,798是开放和外向的,是展示给大家看的,所以能留得住艺术家们。”
   “七星集团一开始把厂房廉价地租给我们,是对闲置厂房的一种利用。”李象群回忆说。事实上,798成为艺术园区,并不是规划中的事,由此便有了2004年798拆迁风波。
   2004年,是北京房价高速上涨的起点,四环内的楼盘售价翻了一番。在此带动下,七星集团准备将798工厂出售,引进开发商建公寓。这个传闻,让已经聚集在798工厂内的艺术家们很紧张。
   此时,身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李象群正好要去参加北京市两会,就代表200多位艺术家递交了一个提案——《保留一个老工业的建筑遗产、保留一个正在发展的艺术区》,建议暂停计划中的大规模拆建行为。
   与此同时,在黄锐、徐勇等人牵头组织下,艺术家们不断用艺术活动,“再造798”、“第一届大山子国际艺术节”等等,为798增加艺术园区的价码,让其由一个德国包豪斯厂房华丽转身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直至世界知晓。
   这一艺术家特有的维权行为,显然结出了善果。2006年,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报告中明确了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方向。一时间,搞研发、要合作的都涌进798。   此次的成功,也让李象群认识到人大代表还是颇能起些作用。他说,自己最初还挺不愿意当这个人大代表,“当时还没意识到社会责任。”
   2007年,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的公布,更是让798有了一保护伞。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温宗勇曾明确指出,凡列入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的建筑,原则上不得拆除。建筑工程选址,应该避开优秀近现代建筑。确因公共利益需要不能避开的,应当对优秀近现代建筑采取迁移异地等保护措施。
   “有利的方面是,798是个城市空间,进入保护名录后,这个正在呼吸的空间得以存在。”艺术家黄锐说,50年来,已经有两代人生活在那里,现在由于列入保护名录,798作为确定主题形态得以保存,对于城市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黄锐出走

   798成为国际和本土资本最宠爱的文化前哨,也注定因此受其累。大量的画廊看到798所滋生出的巨额利润,纷纷涌入其中。
   2005年是画廊进驻798的高峰期。海外、台湾、内地等艺术机构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升温,纷纷加快在北京扩张的脚步。意大利的“常青画廊”在798开业,台湾的“帝门画廊”在798C区开幕,“北京公社”、“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相继进驻。
   伴随着画廊的大进军,酒吧、餐饮、时尚机构,追逐着利润来到了这里,满街望去全是商业形态。李象群着急的是,画廊、酒吧等经营场所,正在挤压艺术家的生存空间。艺术区的核心——艺术本身和艺术家,能否被保住,也被打了大大的问号。而这一切的核心还是房价问题。“现在我们不知道798里面到底是干什么的?798内商业味道越来越浓,一天一个味。”李象群说。
   房价从最初的0.6、0.8元/平米/天涨到1.8元/平米/天再到3.5/平米/天,这种几倍几倍大跨度的增长,让艺术家从心理上无法接受,有艺术家选择了直接的对抗。
   黄锐是最早入驻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之一,也是过去三届“大山子艺术节”的主要策划者。这个“星星画会”成员活动组织能力极强,在众多798活动中成为领军人物之一。
   2006年11月,黄锐收到七星集团的通知,要求他在2007年1月10日之前搬离现在租用的房间。为此,黄锐和几个艺术机构负责人,于2007年1月10日宣布成立798艺术区租户大会。这个类似于业主委员会的租户大会,是希望通过集体互助的力量来维护艺术区内各空间的合法权益。在黄锐他们的构想中,租户大会将向798的物业部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媒体及时地反映和沟通区内租户的权益问题,组织租户维护各方的权益,特别是区内众多较小的艺术空间的权利应得到尊重,从而寻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机制。   黄锐说,自己和七星集团争,不是为工作室去留,而是关注物业要把艺术区带往什么方向,到底是导向商业化还是保持艺术区本色?
   但抗争的结果,以黄锐退出798告终,2007年4月28日,798内举办的大山子艺术节变身为“798艺术节”,总策展人也由原来的黄锐变成了朱其。
   在黄锐看来,因为房价问题,798已经不适合成为艺术实验的空间,“798曾经以艺术实验获得了新的活力,然而艺术实验要求在空间中形成张力,要进行新的解释,但现在的798已经不适合了。”
   对此,李象群也表示,虽然涨价提租是必然的趋势,但不应当这么快。现在的798对于艺术家来说,自我没有再生可能性了,因为地价的提升,新的艺术家已经无法介入这个空间,将其作为创作空间。
   与黄锐一样,此后,一些艺术家也主动选择了离开,向798周边的草场地、酒厂、环铁等艺术区转移。苍鑫与他的几个邻居都已经在别处租下了新的工作室,将798的工作室纯粹用作展示,而他原本的室友摩根则已经完全搬去了环铁。


   郝光的失败

   与主动选择撤出的艺术家不同的是,郝光的离开有点被迫。他原本是不想离开798的。
   2007年11月以来,798艺术区七星中街多次开挖,引起郝光等艺术家不满。2008年10月,在公开信《吁请北京市领导关注798的种种问题》中,艺术家郝光列举了物业“哄抬房价”、“巧立名目,非法收费”以及“野蛮施工”、“不让车进门”等问题,也带动众多艺术界人士发文响应。
   郝光称,798的房价近两三年以5倍甚至10倍的速度增长,而且房租合同改成一年一签的方式,也令一些画廊根本没法安排长久的计划。
   这封公开信,让郝光与798物业矛盾进一步激化。2009年春节前,郝光发现自己在798的工作室无缘由地被封,“物业都没有给我任何通知,就把我工作室给封了。”
   2009年1月31日,在经过工作室时,郝光又发现,自己的工作室被砸了,“这事肯定与物业有关,跟每次他们砸时一样用的是砖头,他们先打开自己封的木板墙,再用两块砖头砸9厘米厚的玻璃门。”让郝光更愤怒的是,自己在法国时画的普罗旺斯系列油画也被拿走了三张。
   郝光称,此次被砸事件,与之前自己一直曝光物业黑幕有关。而另一方,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勇利则表示,郝光与物业的纠纷属于一般的经济合同纠纷,郝光自去年5月起就没有交房租。为此,七星集团将郝光起诉至北京仲裁委员会。
   最初郝光还是挺有信心的,“物业方前没有保证水、电、气、暖的正常供应,而我们之前签订的合同中有一条指明:甲方(指物业)如不能保证租赁房水、电、气、暖的正常供应,乙方有权拒交费用。”郝光认为,如果自己赢了,798内所有艺术家都会去打这个官司。
   然而,郝光还是失败了。面对这样的结果,郝光倍感意外,自己是由于798物业存在租金、物业管理不善等问题,才不交租金以示不满,“这样的裁决显然没有考虑到我拖欠背后的原因。”
   郝光最终只能离开798,“不跟他们去维权了,我已想好要去藏区做慈善事业,画巨幅的画作。”

   寒冬出逃

   郝光的维权有点匹夫之勇,798内的20多名艺术家的联合维权,则在金融危机下,将798地价问题更加放大。
   此次的金融危机,让曾经被国际资本热烈追逐的中国当代艺术直线下降。有些艺术家“蒸发”了,即使是张晓刚、方力钧等大腕的作品也频频流拍。而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镇的798也进入冬眠期。画廊明显放慢了办展的脚步,而798内房价高涨问题,却像顽疾一样困扰着艺术家和画廊。
   李象群在798内设立的0工厂艺术空间与物业签订了5年合同,2008年合同到期,重新签时涨了近3倍,“这还是因为我是最早的租户。”而此时合同也只是一年一签。   为此,2009年3月,0工厂艺术空间的李象群、东八时区书店的罗伯特还有安妮等2004年前入住798的艺术空间代表及艺术家,与七星物业进行了谈判,希望就租金和租约年限问题做出新的调整。
   安妮指出,郝光所批评物业的众多问题都存在,而最中心的问题则是房租太高,“物业坚持涨房租,从最初的0.8元/平米/天涨到现在的6元/平米/天。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一时的,现在市场已经退回到2003年的状态。”
   与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维权相比对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寒流之下,画廊也选择了退出。798街道上的公告栏内一段时间以来,冒出很多出租转让艺术空间的信息。
   在这些转让信息中,通常写着:798艺术区内,临街,黄金地段。而这些转让艺术空间原来也在798内做画廊,只是近段时间由于经济原因,决定撤出798。“千年时间”画廊经营者张思永说,千年时间成长了10年,此次的金融危机对自己的画廊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周围的朋友开始撤出798,“经济形势那么不好,798还要涨租金,一些新进的画廊准备不足,卖不出作品,自然就往便宜的地方搬。”
   这次的抗争似乎也取得了成果。2009年6月18日,在北京市政协主办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上,798艺术区建管办主任陈勇利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为保持艺术区的特色,798将保护和扶持符合艺术区发展的文化艺术机构,在租金和租期上进行补贴,额度在租金的30%至40%之间。但记者了解到,有些艺术家认为物业并没有在优惠政策上做到位,“明明说在2009年给我减3个月的租金,但不知为何我交的是全额的。”
   而金融危机过去,地价、房租上涨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个困扰798的痼疾,也许将永远困扰着798园区内的艺术家和画廊。出走,成了摆在面前的唯一出路。

   “一批批的艺术家都走了,与早前相比,艺术家只剩下了五分之一,”李象群,这位798的早期租户无奈地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