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观理论看埃利亚松与艾未未
发起人:我是海宝  回复数:0   浏览数:1893   最后更新:2010/04/30 02:40:36 by 我是海宝
[楼主] 我是海宝 2010-04-30 02:40:36
从景观理论看
埃利亚松与艾未未

德波综合式景观有五点要素:1不断革新的技术2.国家与经济的结合3.普遍化的隐秘状态4无可置辩的谎言5永恒的当下。

永恒的当下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历史的淡薄与对未来兴趣的丧失。永远的当下沉迷陶醉在短暂的狂欢之中。如果追述会现代性人文主义社会世俗化这一历史过程,从一开始解放人回归当下而后造成的混乱,随之再对超验的回归,发展到景观社会不失是一个绝佳的社会结构。在此时即成功世俗化也在景观集权下控制住个体。从德波之后的鲍德里亚看,主体与客体在意识上是存在的,而包德里亚之后连客体与主体的意识也不复存在。

回到埃利亚松的作品,最直接的体验就是最近在油轮斯的感觉即真实。一切幻相转化成真实与存在。这就是如同典型的好莱坞式的造景感受对现实短暂脱离。这个不存在任何历史与时间感的视觉奇观也就难免得出“从感官上接受而从理性上是需要抵制的”。埃利亚松非此作品如此,其实作为“泰特十年”以来引以为豪的“气象计划”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现实与存在其实无非是景观化里面另外一种抽象的存在。作为前景观社会里个人亲自的体验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历史与逻辑的视觉奇观对解放人,对个体存在感的唤醒起不到丝毫作用。这种幻象与佛教说的“一切现实即幻相”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归结点上是有很大不一样的。一个是对人之外超验的回归,非景观是对真实个人存在感的唤醒。但是就现实而言两者都是对现代性世俗化的一种反抗。

在景观社会只有观众没有当事人。以行动来打破单向的交流,从当下的行动中回归到前景观的民主、逻辑以及存在。艾未未在此时针对当下的一切行为,究竟是一种新的“围观”还是一种切身的“行动”。从这些行为过程、产生、结果来看更像是一种新的“围观”。同样是无法实现对历史与逻辑的归属。对于埃利亚松式的视觉“奇观”要从理性上拒绝,同理对于艾未未这样的社会化“奇观”是不是也该拒绝?

当代艺术之称谓一直在强调当下,这种称谓是否就是对景观“永恒的当下”的一种回应?作为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产生出的景观社会人从马克思那里“被剥削者”演变成现而今的“消费者”。在全球化下催生出来的“帝国”模式下更惊讶全球如同新的奴隶社会。艺术以解放与创新为责任。达达与超现实主义分别从生活的两头尝试作出反抗,90年代的关系美学似乎是从交流沟通上顺着情景国际的思路延续下去。但是是到今天“当代艺术”以整个学术界的堕落一起堕落成对“永恒当下”的迷恋

当代艺术究竟是个圈套,还是一个可以突破的裂隙?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