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力量
发起人:江南笑笑生  回复数:3   浏览数:2714   最后更新:2007/01/30 03:10:49 by
[楼主] 江南笑笑生 2007-01-27 11:14:09

网络的力量

作者:karma

转自威尼斯网络双年展论坛

从人类民主的历史来看,群体智慧高于精英的个体智慧。这一群体智慧优越论,源于古代的雅典,后来也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预设。

说群体智慧优于个体精英智慧,并不是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不是说几亿大众就比爱因斯坦更懂相对论,许多知识必须是从经过常年训练的专家那里产生。群体的优越性在哪里?那就是判断力,就整体而言,没有比公众的判断更好的判断。现代的陪审团制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之上。

互联网的繁荣,又从另一层面提出了群体智慧优越的问题,即群体智慧不仅有最好的知识判断力,甚至在知识创造上也有独到之处。网上的免费百科全书WiKipedia就是一例,这一百科全书完全是群体智慧的产物,所有辞条都由网民义务撰写和修正,当网友发现某个辞条不全面或有错误时马上可以上去修改,整个百科全书维持着一种匿名、义务、开放的系统。最近有媒体将这一百科全书和世界上最有名的几部百科全书比较,发现WiKipedia的质量基本上不让于人,要知道百科全书是一个大买卖,只有最有实力的出版社才敢操办,而且每次投资巨大。要请在特定领域最有权威的专家撰写,然而世界学术权威的全明星队和一群名字都没有的网友竟打了个平手,群体智慧之厉害可窥一班。

当然WiKipedia只代表着群体与专家平起平坐而已。那么匿名的群体比专家优越在什么地方呢?群体因为人数众多,比专家更有精力、更敏感、视角更丰富、覆盖面更广。专家没有想到的问题,先被网友炒热,更重要的是匿名的群体可以大胆地提出和讨论许多专家所忌讳的问题。

世界上所有的专家都生活在复杂的人际脉络和利益关系之中,有些话不便明言。我们的社会是个背靠背的匿名的社会,但垄断话语特权的人,却生活在一个面对面的小圈子里,当他们对大众说话时,必须顾及这个小圈子的利益。互联网所创造的舆论,超越了知识人生活的小圈子,逼着大家面对本不愿面对的问题,拓宽了公共话语的领域,这也是群体智慧的优越之处。

以上文字摘自薛涌的《草根才是主流》一书。薛涌先生说的小圈子现象在中国艺术圈同样存在,少数“艺术精英”把持着艺术的话语权,各类双年展上都是些熟悉的面孔和他们那些似曾相识的作品,门户之见小圈子意识非常严重,艺术创作往往是迎合少数评论家、策展人的个人趣味,或为利益驱使追逐市场卖点,在表面的繁荣下是创作思维的模式化、艺术理想的沦丧。改变现状是中国艺术的当务之急。

当代观念艺术的特征使作品创作的技法手段更加多元化,不同媒介不同方式的运用使艺术观念表达更加充分,严格的传统艺术技法训练不再成为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这使得公众智慧可以参与艺术创作。

互联网充分体现了群体智慧的力量,现在通过网络以举办“威尼斯网络双年展”的形式,使广大艺术工作者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关心热爱艺术的人们可以共同探讨艺术话题。

同时“威尼斯网络双年展”将陪审团制度引入艺术活动,由大多是非艺术专业的各界文化人士组成的观察团将对这次活动报名参展的作品进行评判,这些非艺术专业的观察员比艺术圈中人的视角更丰富、知识面更广、文化上更多元,他们的判断力是当代艺术更需要的艺术评论。

艺术的小圈子已经被打破,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旧的游戏规则理应废止。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相信凭借网络的力量“威尼斯网络双年展”将向传统的“威尼斯双年展”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沙发:1楼] realimp 2007-01-28 07:14:13
大陆把Wiki给封了。
所以怀疑网络的力量有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大,在大陆。。。 [s:68]
[板凳:2楼] guest 2007-01-28 07:54:41
[quote]引用第1楼realimp2007-01-28 15:14发表的“”:
大陆把Wiki给封了。
所以怀疑网络的力量有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大,在大陆。。。 [s:68][/quote]

同意~
[地板:3楼] 明末清初 2007-01-30 03:10:49
FENG LE !! [s:74]
不张扬的我行我素者,冷静富诗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