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吓着我 这个尤伦斯
发起人:自生自灭  回复数:2   浏览数:1807   最后更新:2011/02/25 17:32:42 by guest
[楼主] 自生自灭 2011-02-24 11:03:52
来源:今日艺术网

热情有多高,恐惧也有多深。想当初,瑞士人乌里·希克偷偷地吸纳中国当代艺术,大家莫知莫觉,等到一觉醒来,面包都焦了。后来,尤伦斯夫妇联手收购四大天王的作品,大家认为他们发疯了,看走眼了。果然呢,张晓刚们的画硬是被他们炒到天价。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他们买什么,国内的收藏家就一路跟进。看来画价一路疯涨,不怕高价,就怕拍不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神话就此诞生。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

  春节期间,人家都在议论本山大叔和魔术里的金鱼,收藏家们却为尤伦斯纠结不已。因为尤伦斯宣布:将把他对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管理权移交给某些“长期合作伙伴”,并与这一艺术机构拜拜了。同时,他们还将“阶段性”地抛售自己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据可靠人士称,首批共106件作品将于4月份在香港苏富比上拍。

  这一坏消息意味着什么?在商品市场上,出货就意味着套现,就意味着这个商品很难有升值空间了,意味着掌控定价权的收藏家不再看好这类商品,与期货、股票、黄金等不同的是,抛出者在近阶段也不会再买进。

  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即将崩盘”的猜测不胫而走,弄得不少艺术品收藏家过年也不太平。

  乌里·希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贡献,有目共睹,因为他的背景不一样,中国人对他是敬佩的,相信的,但他早几年也开始抛出了,大家闷声不响。这次尤伦斯出手了,为何动静这么大?关键是背景不一样啦!他们的出手,更像是一次胜利大逃亡。但冷静一想,他们在20年里悄悄地购进中国当代艺术,一步步将张晓刚们捧到五彩祥云之上,中国当代艺术有今天,能一笔抹煞这个努力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懂得这个理,就不必对他们横加指责了,收藏或投资,只要没有恶意操控市场,都不算阴谋。

  还有艺术界人士认为他们在中国的运作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先收藏、后办展,最后拍卖,继而利用所获得的资金转战印度,这种行为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是一个很纯粹的学术机构,而是有很浓重的商业目的。正是这个“转战”,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让中国收藏家们很受伤,有一种接烫手山芋的味道。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情人节那天发表声明,向中国的围观者们耐心说明了尤伦斯基金会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 CCA)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机构。基金会关于艺术品的收藏、展示和出售并不会影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日常运营与长期发展。声明还理直气壮地表示:“收藏本身是一项流动的行为。”并很严肃地强调:“几年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取得重大进展,并采取了多种积极方式,建立了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运营模式。”“尤伦斯先生和夫人仍将关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并继续丰富其收藏。”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还能怀疑他们的良苦用心吗?

  不过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在接受媒体采访说:我认为此次事件中对国内美术馆是一次警醒。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少人都呼吁相关部门拿出钱来收藏,但是由于各美术馆没有固定的收藏资金,所以国内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被国外收藏了。这意味着,国内美术馆错过了许多这样的机会,让外国人把好东西拿走了。

  此次尤伦斯把作品拿出来拍卖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可以让相关单位“补上这一课”,把一些重要藏品收回来。但在经济上的花费就肯定远比当年尤伦斯收藏时要贵得多。这给我们提了醒,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赶快“下手”。

  但是,政府有关部门会接受这个不大可能出政绩,却很可能被厚诬为“文化汉奸”的建议吗?一般的思路是,我有钱不会直接从画家手里买嘛?
[沙发:1楼] guest 2011-02-25 15:10:30
相关部门,该下手的不下手,下手了的没实力,最后还是因为相关部门的相关某领导让事儿黄了
[板凳:2楼] guest 2011-02-25 17:32:42
极内部消息:据说七星集团正考虑接手管理没有尤伦斯的UCCA空间,继续做展览,并出租场地。名字不改,但七星寄希望通过找赞助和租场地来维持空间运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