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弓用檀香弥漫威尼斯的中国馆
发起人:自生自灭  回复数:4   浏览数:1994   最后更新:2011/05/20 00:16:12 by guest
[楼主] 自生自灭 2011-05-18 10:24:51
来源:东方早报

艺术家原弓在上海公布了他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方案。作为入选艺术家之一,原弓将和潘公凯、杨茂源、蔡志松、梁远苇这另外的四位艺术家一起,在威尼斯双年展中代表整个中国艺术。

  整个威尼斯双年展以“启迪”为主题,中国馆的主题则是“弥漫”,这两个主题给艺术家创作已经预设了前提条件。并且,中国馆总策展人彭锋的策展方案更为具体,他将中国馆的作品设定为以花、茶、香、酒、药五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当代的艺术表达。对于这个高度符号化的策展方案,原弓认为他的作品不仅很好地回应了“启迪”和“弥漫”这两个主题,并且在形式上很有中国意味。

  简而言之,原弓打算将威尼斯军械库——中国馆所在地,用雾气笼罩起来。每隔半个小时,整个军械库就会有一次“弥漫”的大雾。为此,原弓雇佣了20个人的技术和安装团队,40组喷雾装置可以在15分钟之内让中国馆里伸手不见五指。此前曾经有过不少类似的作品出现,比如一位名叫安·维罗妮卡·让森斯的西方艺术家,就曾经让美术馆的展厅里充满浓雾,由此观众内心被触发的是紧张、迷茫等情绪。但原弓的作品不会,因为现场还会播放中国古筝的乐声,这天籁之音对于可能担心恐怖袭击的观众会是一种安慰,而且浓雾是有气味的——中国式的檀香,让人安宁。根据原弓估算,每半个小时他的超声波自动喷雾装置就要制造出超过6000立方米的雾气。在长达半年的展期中,原弓所创造出的这场浓雾的总体积,不知能否完全覆盖威尼斯。

  但这件名为“空香”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一场大雾天气,也不仅仅是檀香、古筝一类的中国符号,它有深意。原弓表示,策展人彭锋选择“弥漫”这个词语来与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对应非常贴切。道家美学即是如此,因此“弥漫”和“气韵”是有关的,而“气韵”概念是中国美学的广泛范畴。其实他最初的方案更为惊人。他原本希望,在威尼斯广场上,用浓雾把整个圣马可广场都遮起来,看起来像是一场魔术,也像是让“威尼斯飘起来”。因为牵涉到文物保护问题,这个方案没能通过。对此,原弓觉得有点遗憾。
[沙发:1楼] guest 2011-05-18 21:12:11
狗屁
[板凳:2楼] guest 2011-05-18 22:27:03
这在1999年的比利时馆已经做过了,那是一位艺术家代表他的国家。让人进入后失去了尺度。那是一种看不见的弥漫。心里的迷漫。比利时是一个可以把艺术家印到钞票上的国家,(马格力特),我们的国家是用关系呈现在国家馆中。这是典型的国家馆特征,国家馆就要代表国家,同时也要像这个国家。这里面是这样一些综合体:领导,派系,商人,师生,关系户。五种气味的弥漫。“五味”正好代表了今天的中国,至于艺术不重要了,老栗曾说过:重要的不是艺术。膨大策展人也是当之无愧的人选,他的气质中弥漫着另外五味,无知,无耻,无畏,无羞,无脸。而原先生的雾已经不是山寨了,而是山寨了的山寨,用苍鑫大师的语录就是: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寨。这个想法孙原彭禹大师早在顾振清大师2004年西安策展中山寨过了,顾大师 孙彭大师这样的山寨高手知道山寨有一条死律:不要在原版的家乡山寨,一定会被灭的。原先生也不要遗憾,圣马可广场存不住机器制造的雾,更存不住山寨,这里几百年的东西,是真的。不象当代的中国拆真的建山寨。人家那是客气没通过,因为他们不管国家馆,这叫干涉内政。所以人家没告诉你已经有人做过了。别遗憾!老天爷一年之中造很多次雾和气味,他老人家已经早了几十亿年了,不缺您这次。但中国馆缺,但技术是不容易的,每半小时造一次,也就骗骗去不了的观众吧。能在开幕式的三天能做到就实属不易了,赶快派照片记录吧。这又体现了这次国家馆贴切的代表:骗。你想膨大策展人的思想就是代表国家,真准。有什么还能与这样贴切的策展媲美的呢?想想我们的生活在添加剂的国度,这弥漫的气味是各种添加剂的语言产物。膨大策展不愧是学哲学的。大象无形。
已经捧的金狮了,天意市场有的是,塑料喷金,挺像的。
[地板:3楼] guest 2011-05-18 23:58:58
谁想被代表?
[4楼] guest 2011-05-20 00:16:12
可惜啊,因为爱未未,西方策展人,勃物馆已将不光顾中国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