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广东美术馆与时代美术馆不期而遇
发起人:粤无艺  回复数:0   浏览数:1608   最后更新:2011/08/25 11:14:30 by 粤无艺
[楼主] 粤无艺 2011-08-25 11:14:30
      几天前,揭秘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之后,很多观众对三年展启动展中的“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表示不明其意。据资料,“元”字出于英语的meta。元问题是比普通问题更进一层,通常涉及本体论和知识论,比如社会学的元问题其实不是讨论社会现象,而是讨论社会学这个学科的问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俞吾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哲学的元问题是什么是哲学。
  照此推断,9月22日即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广州三年展启动展的主题“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中的元问题,是否也是在追问什么是美术馆?或美术馆自身的问题?

  在此之前,首次采访罗一平时,其便表示,将“对美术馆由传统模式向当代模式转换的文化逻辑进行诸多‘元问题’的追问。”而在人们追问美术馆的元问题时,罗一平又进一步解释道:“广州三年展将在三年之中,举办一些列持续深入的学理探讨,思考当下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与尚未发生的艺术表达,在现代性这一全球话语背景下的最新动向。既然‘拆’与‘建’意味着文化解构与重构的历史过程,那么,从美术馆自身出发,寻找当代文化精神指徵与创造活力的源头,即寻找“美术馆”的异质时空及其日益消弭的边界,则迫在眉睫。”在侧面的回答中,或许可以理解为本次广州三年展启动展的“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与“什么是美术馆”的主题猜想多数是吻合的。

  而广东时代美术馆初定在9月11日举办的展览“一个‘非’美术馆”,策展人蔡影茜曾同样表示,此展览将探讨一个美术馆的各种可能性。即“‘美术馆’既是发问的主体,又是问题的主语。我们没有答案,却希望邀请艺术家、艺术团体和观众来提出更多问题,或模拟各种非标准化答案:美术馆对‘可见’或‘不可见’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和中介?什么是美术馆的场所和物理形式?发生中的艺术史是不是就是历史?这种历史在美术馆中如何被呈现?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对所谓‘美术馆’并没有清晰的定义和认知的语境之下,美术馆的叙述和想象会不会有其他的可能?”以上可以看出,在蔡影茜一系列的问题背后,也同样隐藏着一个“什么是美术馆?”的本体追问。

  这两个不期而遇的展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主题概念上,两个展览同是以美术馆作为讨论的主体,或许有语言概念上的追本与外延偏向之别,但都有关于美术馆自身的“边界”与“可能性”。那么这两个同在9月且仅相隔10日的南方展览,在那个重量级展览扎堆、热闹非凡的9月,将吸引艺术界多少目光?两个展览之间将有多少维度的交集?敬请期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