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岛达男:闪烁的瞬间
发起人:自生自灭  回复数:0   浏览数:2053   最后更新:2011/09/05 12:25:38 by 自生自灭
[楼主] 自生自灭 2011-09-05 12:25:38
来源:Hiart

文:吴亚男
摄影:董林



宫岛达男的作品一向有种高科技的冷感,数字1到9以一种物理的状态规律的跳动,数字或说它所暗喻的时间不为任何理由而停滞;他的作品述说著一切事物总是处于变动发展的过程之中,世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正是因为事物总是在变,日常的每一瞬间才有闪烁的那一刹那。
到底何谓时间?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困惑着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及诗人,苦思冥想都无法得到完整正确的定义。物派艺术家宫岛达男倒是给了我们一个融合感性与理性的回答:“时间不是用来想的,时间是用来过的”。

科学与感性两者毫不冲突地并存着

趁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个展〈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无形无常)的布展空闲,宫岛抽出时间与Hi艺术做了个采访,彬彬有礼的他穿着布满数字的衬衫,那是与日本设计品牌“SOHP”跨界的服饰品牌。出生于1957年的他像个大学教授多过艺术家,实际上宫岛真的在日本东北工科大学教授设计工学院。对于文人,可以说没有感性就没有生活,而对科学工作者而言,没有理性就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就。奇妙的是,科学与感性两者毫不冲突地在宫岛作品上同时存在着,就像他本人能够与你聊古典音乐,却也能头头是道地分析起爱因斯坦的理论。或许因为他的左右脑发展够平衡,感而不纵,理而有节。
宫岛作品虽然总显得冷酷无情,人们对它们的感受却极端强烈;也或许是它们述说的是人们最忌讳的生死,计时器的跳动似乎倒数着我们活在世上的日子,因此如此撩拨人们的心。

宫岛利用计数器像码表一样来反覆计数,以数字代表时间,时间的反覆表现了循环。他于2004年创作的一件作品“时间之水”(Time in Time),防水处理过的LED小方块闪烁着数字漂流在水里,让人想起影像先驱Bill Viola曾经说过:“每个人必须打破界线,然后通过一种无形的门槛—水,以便进入世界。然而一旦化身,众人明白,他们的存在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必须最终背离生与死的表象,在水幕间往返,重复的周期没有结束”。时间驶入宁静的场域中,如同镜像般的带领观者往返于两个全然相对的影像世界。宫岛补充说到:“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人的生命如水一样相续不断”。他曾经在南北韩军事分界“38度线”一条河上,放置许多块数字LED,宫岛说:“希望供奉那些因为战事而逝世的人”。 水成为跨越生与死的媒介,漂流在水面上的数字象征着死亡与接引之花,最后停泊开在彼岸的那一端。“河”或是说“水”这种物体对于人们来说,成了祝诵祈祷的载体。

时间不是用来计算的,是用来过的

宫岛正经地告诉我说他的作品至始至终只有两个诉求,“和平”以及“乐观”。在这两个世界小姐的正面口号背后,我倒是比较相信二战后出生的宫岛心里作恶般地想给人们一个警世的作用。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一代很难再领会祖先流传下来的警世预言,所以不停地消耗我们所居住着的这块土地,如尤伦斯馆长Jerome在记者会上所说的,“这个展览同时揭示了我们社会的现象。最近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有自然灾害、科技灾难和金融危机等,在经济危机威胁的情况下,很多东西变得很脆弱,曾经很重要的欧盟经济体现在也变得风雨飘摇”。很多东西都是不稳定的,一直在变的,就像从一个时间穿梭到另一个时间,从一个空间穿梭到另一个空间。

尤伦斯本次展出的作品〈mega death〉(幻灭),使用2400个计时器创作而成,那是在20世纪最后一个威尼斯双年展也就是1999年创作的作品,宫岛说这件作品的创作理念是,“在佛教中人类的死亡不是完全的尽头,而是期待下一个来生期间沈睡的状态”。从生到死,每个人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好像每个人的生命在人类史中所呈现的不同的韵律。这件作品中会有几秒钟呈现全部黑暗的状态,宫岛表示,那是在表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所产生的一种全灭的状态。记者会上,宫岛提到这段时又补充,人类的暴力有时也可与这种大自然全灭状态相比拟,话锋一转,他说出:“我个人作为一个日本人觉得那段历史大屠杀非常不光彩,也不可原谅。我在这里仅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认为有必要向所有中国人至上十二万分歉意”。

这样一小段拖搞演出,虽然不全然与艺术有关。但是宫岛却提醒我们一点,人类的生和死本身是一段很美丽的韵律,但却有一段时间是呈现完全的灭绝,所以他在展场空间中设置了一个数字计时器,时时提醒我们这个绝对死亡时刻的来临。

曾有科学家说:“文明的终极只是人类彻悟宇宙的灵光”。而当今的科学理论是否已经达到领悟宇宙的灵光了呢?当生命的起源问题仍然是个困难问题,生命的世界是科学无法解决的。在科学家绞尽脑汁之馀,或许只有“顿悟”才能解决宇宙的真相。所以宫岛达男说,“请尽你所能的保持乐观,在你的生命里”。

Hi艺术=Hi 宫岛达男=宫岛

我想成为在未来救赎更多人灵魂的艺术家

Hi:作为一位艺术家,做艺术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就像你找到了一辈子的创作动力,你是什么时候想成为一名艺术家的?

宫岛:这是一个本质性的提问,非常好。如果问我是什么时候想成为艺术家的,是当我决定三个概念为创作出发点的时候。即便我是衣食不丰裕,但我有让我追求一生的创作题材。这个可能有点不容易,在日本,卖得好的艺术家并不代表他(她)就是一位好的艺术家;当然,能够卖的好是很好的事情,但能够叫好又叫座是非常困难的。更多的艺术家做临时工来维持自己的创作,这种持续维持创作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能因此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下,不断创作不断追求,这才是艺术家应该追求的状态。问我什么时候决定成为艺术家,我记得当时决定自己成为一位艺术家是当我看到塞尚作品的时候,顿时我觉得我的灵魂得到了救赎。他们活着的时候衣食不足,但多年岁月过去后却救赎了我的灵魂,因此我也想成为这样的艺术家。我认为理想的艺术家是即便我的状态是无法衣食温饱,但我想成为能够在经过岁月洗礼之后,在未来救赎更多人灵魂的艺术家。

Hi:为什么会以“数字”也就是计时器为你的艺术创作元素?

宫岛:计时器时快时慢,在永远的变化中。这体现了我创作以来所遵循的三个创作要素,就是:一,永远变化的,二,和所有东西都有关联的,三,是永远持续的。这是受到东方的儒家哲学和佛教精神的影响,归纳为一句话来说,就是要表现人和能量的无限可能性,宇宙的一隅和人类生命光辉都是很重要的元素,这一系列的创作就是透过计时器这个元素重新组合起来的故事。

Hi:尤伦斯本次展出作品中Hoto,是佛经里宝塔的日文读音。卡地亚基金会曾经赞助过一位艺术家Alessandro Mendini,他以卡地亚制造珠宝过程中所剩馀细碎钻石组成一座高塔;中国的孙原彭禹也曾经用人体脂肪造成一文明塔。圣经里的通天塔也有类似的主题,为什么人类会对于“往高空去”那么有兴趣?你觉得宗教对于人类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存在?

宫岛:Hoto是在佛教的法华经里其中一章的故事。宝塔品这个故事里所描述的是当时地面裂开,出现半个地球大小的一个巨大宝塔。宝塔由很多宝石构成的,外观尽显华丽灿烂,在佛经里所要表达的意涵是—这个巨大而灿烂的宝塔代表了人的生命,人类的生命也是如此光耀夺目。我透过这个作品所要表达的是,我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奇迹,我用了很多LED数位计时器,看起来极尽夸张,但是它所要表现的是生命的美妙。或许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很多人会自暴自弃地说,我既没有钱又没有能力,然而我就想通过这个塔表达,你就像这个宝塔一样,你是独一无二的美丽存在,这就是我的想法。在东方,塔的意涵是追悼死者的意思,比如佛塔供奉着舍粒子,是慰藉的载体;而在西方,人类联合兴建高塔,比如教堂,是希望能够通往天堂得到永生,两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馆长邀展时,正逢日本大地震之后,我很自然地想透过展示这件作品,来追悼在大地震的逝者。

Hi:听说你主修过古典音乐。从音乐作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趋势的变迁,固定的乐谱会因为不同时代的演奏者,使我们领会时代心灵的变迁。古典音乐里对您艺术创作起到什么样子的影响呢?

宫岛:我非常喜爱极简古典音乐,比如Glass的音乐就很棒。音乐是一种以时间为背景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它追求的其实跟艺术家追求的相同,都希望能够与观者或是听者产生共鸣。音乐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是音色,丰富的音色加上共鸣,我相信就能共筑出丰富的世界观。举个有名的例子,康定斯基就是以音乐元素来表现绘画艺术。时间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它随时会流失,即使是摄影师也无法拍到它,没有人能够准确的抓住时间。而我的作品是在动的,是与时间一起前进的,它能够把时间感表现出来。

Hi:去年你在伦敦Lisson Gallery举办过个展,当时的回馈是什么样子呢?你作品讲述的是universal language,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但是如果再分辨的更细一点,欧亚洲两边的人们对于生死主题有什么不同领会之处?

宫岛:欧洲人对于东方哲学一直有非常大的兴趣,Lisson的展览引起非常多欧洲人注意;但是由于生长背景根本上的悬殊,他们仅能理解东方哲学的表皮,对于生死轮回的概念,他们无法理解我们所说的“死了再活”的说法,呵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