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
发起人:自生自灭  回复数:1   浏览数:2124   最后更新:2011/09/13 11:36:17 by 自生自灭
[楼主] 自生自灭 2011-09-13 11:24:07
来源:新浪微博

@时代美术馆:时代美术馆#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1:卢迎华:美术馆是现代的化身,它不仅仅讲述过去的故事或者过去的艺术,它可以生产,与实践密切相关。美术馆是在探讨对于机构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
9月11日 21:32 来自 新浪微博

@时代美术馆:时代美术馆#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2:@邱黯雄:博物馆是随着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体系,在后来的艺术系统当中,它成为一个批判系统,包括作为对历史定位的一个价值系统。@未知博物馆 包含一个价值对另外一个价值的认同,它希望寻找一个新的价值方式。
9月11日 21:36 来自 新浪微博

@时代美术馆:时代美术馆#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3:@董冰峰 在中国现实条件下,不应该讨论机构空间等概念,我们有太多机构和美术馆,我们应该讨论地点,就是你们刚才所说的很具体的机构运作方式和当地的环境所发生的关系。
9月11日 21:41 来自 新浪微博

@时代美术馆:#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4:@鲍栋 在中国前提不明的情况下讨论机构的实践和机构制度的批判,可能不知从何说起,更多是要谈到政治文化等问题上。美术馆实际上是以既民族又民主的身份出现。讨论美术馆和艺术馆,显然是当地的经验、当地的人和整个生活系统发生关系的一面。
9月11日 21:45 来自 新浪微博

@时代美术馆:#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5:MoAA 为什么我们用复制品比用原作更和这个展览相关呢?因为这是一个当代的故事,原作的故事是过去的故事,当代的故事要用当代的作品来讲述。
9月11日 21:52 来自 新浪微博

@时代美术馆:#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研讨会-“形成中的机构”微博直播6:@刘鼎 在我们这个行业,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迷惘。这种迷惘是对于过去的不信任,也是对于未来的不信任。
9月11日 22:10 来自 新浪微博
[沙发:1楼] 自生自灭 2011-09-13 11:36:17
@董冰峰:讨论会上最有趣的一段,Berger与Djordjevic的争论。后者问你相信“艺术”吗,前者说我当然相信,后者马上说,我不相信,所以的意思是。讨论的题目是“形成中的机构”,实是对机构的反思和批判。我举的例子是前段的工作坊“一个当代艺术空间?”。左至右为@nikita影茜,Djordjevic,@邱黯雄。

9月12日 03:26 来自新浪微博


馬建剛MJG //@邱黯雄:嗯,其实争下去 //@雪糕我来了:就是刘鼎救场的那个争论。 // @邱黯雄 :艺术在中国没有类宗教的位置,西方的美术馆有点象教堂,进去的人都诚遑诚恐的。他的不信指向美术馆书写的艺术史。他用相信这个词来划分太简单,在今天的中国,就艺术行业的相信而言与其说人相信艺术不如说相信成功。 (9月12日 08:55)

Venus_nokan 开始是说复制品的问题,尤其是Benjamin说消磨灵光的那种,后来D说道复制品有趣之处是它有两个层面。但B指出的是,艺术品作为冲撞在意指系统的脸孔,它本来就有几多层面。如果纯粹因为二次行动就简单的认为复制品比“原作”优胜,那就是把过程凌驾作品的独立物性之上,那么艺术就被简化为一系列策略。 (9月12日 11:06)

王永刚的主题 //@萧昱://@Venus_nokan:但B指出的是,艺术品作为冲撞在意指系统的脸孔,它本来就有几多层面。如果纯粹因为二次行动就简单的认为复制品比“原作”优胜,那就是把过程凌驾作品的独立物性之上,那么艺术就被简化为一系列策略。 (9月12日 11:24)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