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场 “中国当代陶艺” 在线拍卖
发起人:art-爸-爸  回复数:0   浏览数:1769   最后更新:2012/03/30 16:28:18 by art-爸-爸
[楼主] art-爸-爸 2012-03-30 16:28:18
国内首场“中国当代陶艺”在线拍卖
将于2012年4月6日至4月8日在“HIHEY.COM在线艺术市场”举行
呈献逾 60件 拍品
总估价逾 350万元(人民币)
预展/拍卖时间:2012年4月6日至4月8日
网址:www.hihey.com/auction

“HIHEY.COM在线艺术市场”将于2012年4月6日至4月8日推出国内首场“中国当代陶艺”在线拍卖。这将是中国第一次通过线上网络艺术交易平台进行的当代陶艺专场拍卖。
据悉,此次HIHEY.COM征集到来自传统产区、高等院校以及当代艺术家,利用陶瓷材料进行创作的作品逾60件。作者均为国内当代陶艺创作领域的一线群体,具有深厚的学院专业教育背景。在创作手法上既包括利用传统手法进行当代艺术语言探索的观念性作品,也包含挖掘陶瓷材料特性进行再创作的雕塑和装置类作品。
在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将为公众呈现真正具有创造性、观念性的当代陶艺作品,摆脱只是因循传统国画系统进行材料转换的泥古之作。中国陶瓷艺术因其漫长的生产历史和传统,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然形成既有的审美逻辑。“重工、重装饰”以及“完美无瑕”成为唯一评判标准,传统国画的语言系统在近代以来更占据陶瓷艺术的绝对主流。“陶”和“瓷”作为一种材料,以及最终的烧成环节,其创作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却被长期忽视。伴随着80年代中期“美术新潮”运动的影响,艺术家们开始不断探索和实验,逐渐打破了既有传统的桎梏,无论从语言形式还是创作方式,边界得到不断扩展,并基于当代艺术的创作语境转化成为一整套全新的语汇系统。作为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传统观念的羁绊,其本身应有的价值评判系统被忽略或视而不见。直至2008年,国内某拍卖行率先推出“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其后各大拍卖行纷纷开始涉足。随着几年来的发展,当代陶艺版块俨然已经成为令市场和当代艺术收藏群体侧目的爆发性增长版块,价格持续走高,并创造出一系列惊人的成交记录。
本次,“HIHEY.COM在线艺术市场”推出国内首场“中国当代陶艺”在线拍卖,正是基于对市场形势的持续关注所作出的判断,为了让收藏家群体和市场更进一步认识到当代陶艺这一领域所独有的学术和市场价值。HIHEY.COM利用自身领先的在线交易平台,以最便捷、公开的形式,趣味性的交易模式,旨在共同推动这一市场版块的繁荣和发展。




《躺着的梅瓶》 作者:黄焕义(b.1960)
材质:瓷泥、高温釉
尺寸:48×17×30㎝
创作时间:2011
估价:19-24万元(人民币)
该作品借用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经典器型——“梅瓶”,通过改变其固有印象中的“稳重”、“挺拔”形态,将它扭曲、放倒,还原并凸显陶瓷材料作为“泥土”这一基本物理属性的形态特征,同时将传统釉下青花装饰作为符号和这一“非正常”形态拼接。把既有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审美趣味在看似随意的颠覆当中得以“解脱”。让我们重新认识到“陶瓷”材料作为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所产生的悖论关系。
黄焕义先生作为活跃在当代陶艺领域重要的艺术家,在1992年就以作品《渴》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成为我国首次进入国际性展览的陶艺作品。而后其创作的《圆梦》、《土说》、《可乐瓶》等均成为中国现代陶艺史上标志性的作品。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多次被中国文化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博物馆、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博物馆、韩国利川世界陶瓷中心及私人收藏。




《符号-另一种表述》 作者:彭赞宾(b.1974)
材质:瓷泥、高温釉
尺寸:46×8×39cm (除底座)×3件
年代:2006
估价:3-5万元(人民币)
此系列作品引发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文化下的思考。艺术家试图在“瓷”、“泥浆”所产生的独特物理语言和抽象表现水墨之间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觉形态。如何去吸收、解读和重构传统文化内核中的基本精神,以新的语言系统与当代艺术直接对话。作品透射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在当代语境下的一种文化意识上的转换过程和回归的姿态与愿望。
本件作品曾获得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彭赞宾先生作为当代陶艺创作领域中的青年艺术家优秀代表,在近些年的创作中,以陶瓷材料和当代水墨语言进行融合的创作备受瞩目。他非常敏感地在泥土、墨与水之间找到内在的精神关联,以及背后所体现出的具有东方禅意的审美系统在当代艺术中所具有的独立价值。



《静思之2》 作者:赵兰涛(b.1978)
材质:瓷泥,高温釉,金箔
尺寸:73×58×48㎝
年代:2011
估价:3-5万元(人民币)
《静思之2》以在陶艺创作中罕见的大体量和整体成型方式制作完成。周身施以传统影清釉料,缀以斑驳的纯金金箔。在影清釉料静谧安详的色泽和质感的映衬下,一男子若有所思黯沉地抱膝而座,釉料随着身体如汗液淌流而下又瞬间凝固,周遭喷薄而出的带刺莲花、莲蓬彷如男子思绪中纠结的种种无法言说的情绪……枯坐甚久,莲蓬都已开始凋落,而新的花朵却又含苞欲出。时间在此刻凝固,只听得见呼吸的暗涌如潮和莲花的滋滋生长……
赵兰涛先生凭借深厚的雕塑造型功底以及对陶瓷材料的熟练掌握,擅长以复杂的造型诠释不可触碰的情绪。他基于陶瓷材料的特性结合雕塑语言的探索在国内当代陶艺创作领域独树一帜,在近年国内多次重要陶艺展览中屡获大奖,并得到学术圈的一致认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