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死震惊海内外
发起人:堵得慌!  回复数:24   浏览数:4424   最后更新:2007/04/28 13:17:37 by
[楼主] 堵得慌! 2006-11-28 12:58:29
中国版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死震惊海内外
---
  11952-

2005年秋,北京的街头变地开始冷起来了,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偶尔可以看见从树上掉下来几片发黄的树叶,道路两边绿色的树叶也开始变地成熟起来。我很喜欢北京的秋天,喜欢北京秋天的颜色。
  11953-

就在我陶醉在路边美丽秋色的时候,我认识了这样一个家庭,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坐在路边乞讨的家庭。路上的行人很少,偶尔也可以看见行人从这位母亲和两个女儿的身边走过。在她们的头顶上方是棵很大的扬柳树,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有几片黄色的树叶从高空中跌落在她们面前。

  11954-

走近她们身边,我才看见这位母亲怀里抱着的小女孩已经在他*的怀抱中睡着了。孩子很小,尽管路边公交车发出的喇叭声音很响,但是这个孩子在他*的怀抱里睡地很舒服,好像路边的嘈杂和她没有什么关系。
  11955-

在这位他*的另一边,还有一个躺着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比妈妈怀抱里的小女孩大了很多岁。她们的面前放着乞讨用的罐子,在她们的背后还躺着几个饮料瓶和几盒快餐盒饭。
  11956-

看到我的到来,妈妈倒是没有什么反映,而这个小女孩的眼睛却老是盯着我手中的照相机。看着老是盯着我手中照相机的小女孩,我发现她的脸色发紫。于是就问孩子的妈妈是不是因为孩子没有吃饭饿着了,或者是衣服穿少了,可是孩子的妈妈却告诉我是孩子生病了。当我问道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孩子的妈妈无奈地告诉我,家里没有钱,只好来北京乞讨,要点钱后再帮孩子治病。孩子的他*的这些话让我感到很意外,也正是因为这些话,从而让我走进了她们的生活。
  11957-

其实在我走进她们生活之前,还有一些原因在里面。原先我会经常带着一些衣服和食物看望这个家庭,每当这个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个在路边小店卖土耳其烤肉的中年妇女,这位中年妇女告诉我,她们一家人都是骗子,白天坐在马路边乞讨,晚上她们就会住进大宾馆里面。她劝我不要帮助她们。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认识了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就是这位正在忙着收拾垃圾的中年人,也就是她们的一家之主。
[沙发:1楼] 堵得慌! 2006-11-28 13:18:12
  11958-

这个家庭的主人名叫杨汝才,今年31岁。据杨汝才告诉我,他有二个女儿,大女儿名叫杨丹,今年7岁。小女儿名叫周华,今年刚满1岁。在路边乞讨的母女三人就是他的爱人和二个女儿。他们一家来自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下庙大队雪楼西队小杨堂庄。每到天快要黑的时候,杨汝才就会放下手中整理废品的活儿,赶过去接他的爱人和孩子
  11959-

杨汝才后背背着的孩子就是他的大女儿杨丹,杨丹今年7年。据杨汝才介绍,杨丹从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中没有钱来治病,所以他们来到北京,目前只能*捡拾废品和乞讨这种生活模式攒钱,准备以后为杨丹动手术。可是如今他杨丹的病情已经恶化了,连走路都会觉得呼吸很困难,只能在爸爸和他*的帮助下勉强走路。
  11960-

第一次走进杨丹的家,我开始怀疑我眼前看到的情景。秋天已经过去了,冬天的寒冷也慢慢降临。看着小杨丹和他的家人就这样席地而睡,我开始担心会不会冻坏杨丹和她的妹妹。同时也开始怀疑路边小店卖土尔其烤肉的中年妇女说话的真实性。
  11961-

尽管我开始怀疑,但是我还是担心我眼前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一幕,也许他们还会有别的地方。带着这样的目的,我开始来验证她们是不是一直住在这个地方。有时候我自己也猜想,她们晚上肯定会偷偷摸摸地到宾馆休息。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也变成了杨丹的邻居,杨丹也成了我的好朋友。
  11962-

天气越来越冷了,有时候杨丹冻地直哭。每每到这个时候,杨丹的爸爸就会拉着杨丹的小手,来回在铁路边的小土路上慢慢走动,杨丹的爸爸告诉我这是暖身运动。杨丹和她的爸爸走的很慢,因为如果稍微走快一点,杨丹就会呼吸变得激烈。杨丹的爸爸伤感地告诉我,杨丹的心脏病已经到末期了。
  11963-

不知不觉和杨丹一家相处有一段时间了,看着我手中拿着一个黑色的照相机经常给他们家拍照,杨丹的妈妈就请求我给他们家照一张全家福。有一次杨丹的妈妈也问过我是不是记者,我告诉杨丹的妈妈我不是记者,我是来北京找工作的。近来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所以只好和他们一起暂时住一段时间,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我脸在开始变烫。
  11964-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小杨丹全家人的生活还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过着。每天早上,杨丹的爸爸就会背着杨丹来到他爱人和女儿乞讨的地方,然后杨丹的爸爸就开始忙着到处捡拾废品。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再把她们接回到住处。
  11965-

天气开始变地爱刮风了,有时候风中还夹带着泥土。杨丹的爸爸告诉我说,冬天真的要来了。小杨丹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只有一次小杨丹告诉我说,她好冷。看着杨丹通红的脸上挂着鼻涕,我只能把我的被子盖在杨丹的身上。
  11966-

由于被子送给了杨丹,我也只能告别和他们一起居住了。和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二个多月的日子里,我发现我自己成熟了很多。尽管时常被寒冷将我从梦中叫醒,但是我觉得和他们相比之下我很幸福。我会时常请杨丹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到路边的小饭店吃饭,一开始到路边的小饭店吃饭的时候,杨丹的爸爸妈妈不敢进饭店的门,他们担心身上脏,饭店会不把吃的卖给他们。
  11967-

杨丹最爱吃一道菜就是鱼香肉丝。每次到饭店吃饭的时候,杨丹一开始都不太敢吃,后来我才知道,每当饭店人多的时候,杨丹就会变地很小心。有一次饭店里面只有我和她的家人,这次杨丹吃了很多。第二天杨丹的妈妈就告诉我,可能是杨丹昨天在饭店吃的太多了,今天闹起了肚子。
  11968-

每次吃完饭,杨丹和他的家人都会经过火车道。火车道四周原本被钢丝围着,不知道是谁从紧围着的钢丝中开了一个很小的口,原本我们可以到前面路口绕过去,但是杨丹的爸爸不愿意多走路,就抄近路从这个钢丝中的小洞钻过去。每次杨丹的爸爸把小杨丹放下的时候,我可以看见杨丹的爸爸额头上的汗水。问及原因,杨丹的妈妈告诉我,杨丹的爸爸本来身体也很差,从小到大吃东西一直挑剔,饭也吃不太多。
  11969-

时间飞快地进入到11月,11月份的北京变地已经很冷。不过在寒冷的冬天里,还是可以经常看到晴朗的天空。每当天空晴朗的时候,我就让杨丹的妈妈把被子拿出来晒一下,这样会睡地舒服些。杨丹的妈妈告诉我不必拿出来晒,因为阳光直接就可以晒到被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杨丹的妈妈开心地笑了。
  11970-

每次在外为杨丹筹集手术款的时候,很多次我都真地想放弃。因为我跑了很多家慈善机构,但是最终都没有一家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好多次我都想放下,然后我不再和小杨丹见面,因为我害怕看到杨丹的眼睛。有一次我陪同杨丹的家人吃饭的时候喝醉了,醉酒后的我告诉正在吃饭的杨丹,我一定把她的病治好。然而屡次碰壁之后,我真地没有勇气去看望小杨丹。
  11971-

这个乞讨罐子是小杨丹的爸爸从垃圾堆里捡拾来的,听小杨丹的爸爸告诉我,刚捡来的时候里面有很多油漆,后来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油漆清除干净。每次我看见空空的乞讨罐子,我的心里就会很难受,甚至很多次我都想站在马路边去乞讨,来帮助小杨丹筹集动手术的钱。
  11972-

时间好像是个很守信用的人,不管你是急或者不急,它都会稳步前进,没有丝毫的停留。小杨丹的生活和刚开始我认识她们的时候一样,好像没有任何的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多了一个人经常来看望她。和杨丹相处的时间长了。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二个多月的过程。现在的杨丹和她的家人,都把我当做他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每当繁华都市安静下来的时候,我都会和杨丹的家人聊上一会儿。每次聊天的时候,杨丹都会呆呆地坐在旁边听。而当我们因为某些话题而笑出声的时候,小杨丹依然呆呆地看着我们不说话。不过小杨丹的妹妹比杨丹活泼了很多,时不时她会走到我的面前叫一声张叔叔,然后就害羞地躲进他*的怀里偷偷看我。
[板凳:2楼] 堵得慌! 2006-11-28 13:19:05
  11974-

附近的卖当劳一直在做促销,经常我会在不经意间收到促销的小气球。看着漂亮小气球,我舍不得丢掉,没有丢掉的小气球自然而然地成了扬丹的玩具。每次给杨丹小气球的时候,杨丹在手上拿上几分钟后就会递给妹妹。在妹妹手中的气球倒成了她的宝贝,就连早上刚起床的时候还会拿在手中。
  11975-

这天早上就在刚起床的时候,杨丹的病就突然发做了。可怜的小杨丹全身抖动着,呼吸很困难,就在杨丹呼吸最困难的时候,却从杨丹的嘴里清楚的说出“张叔叔救我”这几个字。
  11976-

杨丹在她的床上痛苦地挣扎着,在一旁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小杨丹的爸爸在一旁低头不语,而小扬丹的妈妈则拿着已经完全发黑的毛巾,不停擦着眼泪。杨丹的妹妹却好奇地看着发抖的姐姐。
  11977-

当我从杨丹他*的手中拿过毛巾,准备给杨丹擦掉脸上汗水的时候,我才看见洗脸盆里的水已经不能再用了。我要求杨丹的妈妈再打点水来给杨丹擦脸,杨丹的妈妈告诉我,这点水还是头几天下雨的时候接来的,现在已经用完了。
  11978-

第二天一早,我就匆匆忙忙赶过去看望杨丹,让我高兴的是杨丹现在好多了。看着我的到来杨丹的妹妹*在他*的身边高兴地笑了,杨丹好象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11979-

杨丹一直非常喜欢*在他*的怀抱里,看着从他们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杨丹的妈妈告诉我自从杨丹近来经常发病之后,杨丹一直吵着要坐火车回家。杨丹的妈妈告诉我过段时间就回家,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快要生了。
  11980-

北京的冬天下雨的机会不是很多,长时间不下雨,小杨丹家的日常用水就会短缺。由于长时间没有洗脸,小杨丹妹妹脸上的灰尘就开始聚集在她的脸上。
  11981-

这天天气暖了许多,杨丹手里拿着一些一毛的零钱要我带她到医院看病。看着杨丹渴望的眼神,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的这个要求。这些天我一直在期望着,一个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的自称是慈善家的答复。
  11982-

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我路过北京大学校园的时候,看见红红的标语上写着香港某著名服装公司的董事长将会来北京大学演讲他的慈善一生。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差点高兴的晕过去,这下杨丹肯定有救了。当我听完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后,第一个提出希望他来帮助杨丹。在满满听众面前我深深地向他鞠了三个躬,鞠躬的时候我流泪了,在我鞠躬的时候我看见了杨丹在对我笑。而后董事长要我等他的消息,当我在医院的大门口,给董事长的一个高级经理打了第5次电话的时候,我听到,要我以后不要在给他打电话的声音,此时,坐在医院的走廊上的我彻底地绝望了。
  11983-

绝望的我再次来到杨丹的家。从医院得知的消息,杨丹患得是一种先天性失缺心脏病,目前动手术大概需要2万元,我曾经请求医院把我做为人质来抵押,先为杨丹动手术的时候,耳边却听到一阵笑声。
  11984-

天气冷的厉害,一些朋友带着他们募捐来的衣服过来看望小杨丹。每次小杨丹穿上送来的新衣服的时候,都会努力地笑一下。
  11985-

在我的一再劝说下,我要求杨丹的爸爸妈妈把小杨丹带回河南民权老家,在家里等候我的消息。杨丹的爸爸指着紧锁在铁栏杆上面一张半新的自行车告诉我,这是他在北京唯一的家产了。是一个来中国的留学生回国的时候送给他的,他考虑如何把自行车带回老家骑。
  11986-

2005年11月28日上午六点,我就赶往火车站送杨丹和她的家人回家。到杨丹家的家要乘坐1487次开往郑州的火车,开车的时间是早上7点2分。杨丹的爸爸告诉我,他们昨天晚上就到火车站候车室休息了,因为这里面比外面暖和多了。
  11987-

火车上的小杨丹,看起来很高兴。尽管杨丹笑地很勉强,但是我还能看见她是真的高兴。杨丹的妈妈笑着告诉我,杨丹听说要回家时,高兴地昨天一晚上都没有好好睡觉。
  11988-

火车就要开的时候,杨丹低声地告诉我,她会在家里等我去给她治病。说这句话的时候,杨丹显得很认真,看着杨丹发紫的面孔,我自信地答应一定会去她家,把她接到北京来给她看病。听到我这句话,杨丹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了。
  11989-

7点2分火车准时的开动了,看着缓缓离我而去的火车,我突然感觉到我好像有些话和杨丹说,但是我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远去的火车我一个人呆站在火车站台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地板:3楼] 堵得慌! 2006-11-28 13:19:45
  11990-

小杨丹回家的这段日子里,我到处奔走。让我唯一高兴地是终于有一家基金会,同意接受帮助小扬丹。2005年12月23号,按捺不住兴奋地我拨通了小杨丹姥爷家的电话,通知小扬丹来北京动手术。可是奇怪的是,电话那头静静地。听我讲完后,电话那边传来令我吃惊地消息,说,小杨丹昨天晚上心脏病发作,已经死了,就在杨丹快要死去的时候,嘴里还说着张叔叔一定会来救她......
  11991-

小杨丹的离去,给了我很大地打击。一连几天夜里,我就象逃兵一样,偷偷摸摸地来到杨丹曾经居住过的家,喝醉后的我经常会听到杨丹说张叔叔会来救我的声音。2006年正月初二,在我的好朋友陈剑的陪同下,我来到了杨丹的家。到了杨丹的家,才得知杨丹妈妈在过年的时候生了个男孩。躺在床上的这位奶奶就是小杨
  11992-

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杨丹的爸爸,杨丹的爸爸看起来瘦了很多。当我把背包里的照片拿出来,给杨丹的爸爸的时候,杨丹的爸爸背着母亲,紧紧闭着双眼,眼角流出两行清澈的泪。
  11993-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来一次杨丹的家,很多时候我真想把杨丹这个名字从我的记忆中抹去。看着我包里面杨丹的照片,原本是想烧掉的。但后来杨丹的爸爸打电话告诉我,想要几张杨丹的照片作个纪念。
  11994-

见到杨丹他*的时候,她正坐在床上。按照当地的风俗,刚生完孩子叫坐月子。看到我的到来,杨丹的妈妈看起来很伤心,一直没有说话。不过杨丹的爸爸没有把照片拿出来给杨丹的妈妈看,怕她伤心。由于杨丹的妈妈刚生产,目前就只能住在民权县城一个废弃的工厂里面。从民权县城到杨丹的农村老家有30多公里,为了省钱杨丹的爸爸现在骑的自行车还是从北京带回来的自行车。
  11995-

房间里没有其它家具,一个煤炉在冒着热气。杨丹的爸爸的手可能因为路上骑车,冻地很冷,他一直把手捂在炉子旁。
  11996-

煤炉上的饭做好了,吃的是稀饭。吃饭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菜。杨丹的爸爸从床底下拿出一个罐头瓶,瓶里装的是满满的红糖。杨丹的爸爸挖了二勺红糖放到扬丹他*的碗里。
  11997-

杨丹的妈妈忙着把热饭吹凉,而在床旁边杨丹的小妹妹则吵着要吃饭。杨丹的爸爸告诉我,他的小女儿经常会问,她的姐姐到那里去了,为什么一直没有见到姐姐。
  11998-

就在我离开杨丹的爸爸他*的时候,杨丹的小妹妹举起她那粉红色的小手和我说再见。挥着手的杨丹小妹妹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着说,张叔叔来救姐姐了。
  11999-

就在我离开杨丹家的时候,我来到了杨丹的坟前,这里也是我的最后一站。杨丹的坟很小,在杨丹坟前长着一颗小树,光秃秃的小树上面开着一些树*,杨丹的坟上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雪。站在杨丹的坟前,我思绪很乱,不知道应该想些什么,或者说我该想什么。我的眼前是一个小土堆,而且还是一个很小的土堆,恍惚中我好像又看见脸色发紫的小杨丹在对我说“张叔叔一定会来救我。”
[4楼] 淡如烟 2006-11-29 06:28:48
没有了语言.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渺小.
淡淡如烟
[5楼] guest 2006-11-29 15:32:06
我们都在做什么???忙碌些什么??
[6楼] guest 2006-12-16 06:56:52
让现在的艺术家们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帮这些贫困的人民,少做一些平庸无用的垃圾艺术品。
[7楼] guest 2006-12-16 17:01:10
有道理哦
[8楼] guest 2006-12-17 10:07:56
看完这篇中国版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死 ,眼泪不自觉地流满了整个脸颊,看着女孩天真无邪的样子,现实社会的冷酷,只能呼吁社会多做一些慈善活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9楼] guest 2006-12-17 13:53:09
真的无法想象
在这个年代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人情是这么的淡薄呢?
[10楼] liufeng 2006-12-19 16:54:18
[s:52]
如果有远方,那就是我的方向
[11楼] guest 2007-01-02 04:12:37
[quote]引用第6楼guest2006-12-16 14:56发表的“”:
让现在的艺术家们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帮这些贫困的人民,少做一些平庸无用的垃圾艺术品。[/quote]

高氏兄弟什么时候请他们吃一顿?

请客吃饭何以成为艺术? ——高氏兄弟访谈
作者: 晓兰 [信仰之门/www.GODoor.net]  





  2002年2月4日是农历小年,这一天,前一时期被一些媒体炒得纷纷扬扬的行为艺术“拥抱”的作者前卫艺术家高氏兄弟在济南一家餐馆邀请了二十多位各行各业的人士与部分无家可归者共进晚餐过小年。本来请客吃饭在今天是最司空见惯的日常化行为,但由于高氏兄弟邀请的人员社会身份的复杂与差异使这次“请客吃饭”显得不同一般。参加这次会餐的除了无家可归者外,还有著名作家、艺术家、企业老板、小商贩、电视台编导、大学教授、研究生、小学生、杂志社总编、公司白领以及进城打工的民工。据说,高氏兄弟从当天中午开始向大街上的行人与正在乞讨的无家可归者发送请柬,但绝大多数受邀者没有到场,很多人都对他们的离奇行为心存疑惑,不理解他们的行为究竟是慈善行为,还是行为艺术?记者就有关问题对高氏兄弟进行了采访。
  
  问:请问你们为什么选择小年,而不选择年三十或初一做这次与无家可归者共餐的活动?
  答:小年做比较方便。年三十或初一做不方便,而且也显得太夸张了。
  
  问:你们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作品?
  答:你有没有发现在在许多城市沿街乞讨的无家可归者越来越多了?如果没有这个活动,大家虽然都在一个城市里,可能永远也不会坐在一起共餐、交流。行为艺术就是要使好象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使应当发生的事情发生。最近我们刚刚完成《中国前卫艺术状况》的编著,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在这本书中,无论是我们与批评家、策展人的谈话,还是艺术家的作品几乎都没有触及社会的边缘“底层”问题。这在我们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这样说仅仅表明我们对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状况的反省,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中国当代前卫艺术持否定态度。艺术家有选择自己艺术方式的自由,要求每个艺术家都去关心底层既不现实,也无道理。但“底层”毕竟是我们现实社会中一个巨大而难言的存在,在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底层”作为一个不能回避的当代问题理应在当代艺术中有所反映,然而却一直被后殖民的艺术名利场逻辑所遮蔽,这种状况与当代思想界部分知识分子对普罗大众生存困境的探究关注形成巨大的反差,显得前卫艺术家有些过于自恋了。
  
  问:你们这次会餐除了邀请无家可归者以外,还邀请了什么人?
  答:我们以不同方式向各行各业的人发出了邀请,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发送了大量请柬,但人们似乎都心存戒心,以为是什么圈套、玩笑或者是给酒店做广告我们通过电话邀请了作家王开岭、余杰、诗人孙磊、宇向、山东卫视编导王金明、张放、三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扬水华、艺术家韩涛、白丁等人,直接登门邀请了作家刘烨园、《青年思想家》主编杨守森、《走向世界》杂志社总编纪涛……我们还向一位市委官员发出了邀请。
  
  问:被邀请者都到了吗?
  答:那天毕竟是传统小年,在这一天,人们都愿意和自己的家人团聚,被邀请者当然不可能都到场。另外,我们发出邀请的时间比较晚,除了外地的王开岭和余杰是前一天晚上邀请的,其他人都是会餐当天发出的邀请。我们计划从设计印发请柬到行为结束限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所以大家从接到邀请到赶赴现场参加会餐的时间比较紧张。不过,特邀人员大部分都到了。
  
  问:你们把一些不同身份的陌生人聚在一起同桌共餐会不会使大家不舒服?
  答:实际上,我们也感觉有点不舒服,但“舒服”并不是我们这次行为活动的目的。与身份如此“卑微”的人同餐共饮,对我们这些仅习惯于从理念上、文本中关怀底层的人来说很可能是不舒服的,对任何一个习惯于养尊处优、充满优越感的有身份的人来说都可能是不舒服的,这种不舒服实际上是一种很复杂的体验,其中也包含同情、自责、尴尬、不适等等,这恰恰是作品所要揭示、触及的……
  
  问:关注“底层”当然是好的。但你们这种方式是否反而会对那些无家可归者构成某种伤害?
  答:你的看法与我们一位因故未能参与这个行动的朋友的看法相似,他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方式有问题,甚至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利用无家可归者做行为艺术活动,就象集权专制者利用大众的不知情愚弄大众一样,我们同样利用了他们的愚昧侵犯了无家可归者的人权。但我们认为“信息不对称”只是相对的,因为事先我们已经告送了他们我们的意图,他们来与大家共餐完全是自愿的。我们没有用谎言欺骗,没有用暴力或权力强迫,也没有非礼冒犯,怎么能说侵犯了他们的人权呢?实际上,那天晚上大家还是很愉快的,最后我们采访每一位就餐者,问大家从接到邀请到就餐结束有什么感觉、感想,几个无家可归者和民工表示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的尊重,一位无家可归者说他十几年没有喝到酒了……当然,我们也不能保证没有一点副作用,有时一只充满爱意的手也会对人产生伤害,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可能。
  
  问:到场的那些“有身份的人”有什么反映?
  答:大家还是都很富有同情心的。女编辑单雅丽小姐一直不断地给无家可归者和民工们倒茶倒酒;总编纪涛先生则热心地询问他们的经历,甚至会餐结束时还送给一位少年无家可归者一百元压岁钱;我们大家也都分头送给他们新年挂历和乘车的费用……
  
  问:是否也出现了一些尴尬的局面?
  答:当然。开始的时候,无家可归者与民工们都坐在那里都默不作声,而“有身份的人”坐下来就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这致使特别富有同情心的单小姐向我们提议应当调整座位,安排“有身份的人”和无家可归者、民工一对一地坐在一起聊一聊,以免冷落了后者。
  
  问:你们调整了座位了吗?
  答:没有。大家来了以后都是自己选择的座位,无家可归者和“有身份的人”很“自然”地分开象谈判一样分成了两排,这很真实。我们对单小姐说,如果你意识到有问题你就去和他们聊一聊,我们不想过多地限定大家,我们需要在行为记录片中呈现一种真实的状态。单小姐的热情确实使无家可归者们放松了许多。后来,其他人也用不同的方式对无家可归者们表达了某种慰问,在一起聊得挺热烈的。
  
  问:不过,这种安慰毕竟是短暂的,无家可归者的命运不会因为一次意外的会餐而改变,那么,你们的行为到底会有多少意义呢?
  答:从邀请到会餐,我们是把整个行为过程当作一次行为艺术实验来做的,它的意义显然应当主要是针对行为艺术系统而言的。我们不能夸大一次艺术行为的社会意义。这个行为无法改变无家可归者的命运,但我们希望通过现场交流,至少可以向无家可归者发出了一个信息:在这个繁华而冷漠的城市里,还有人关心他们;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传播向社会提示:当有人暴富或者走向小康,还有人无家可归,社会阶层的差异人为造成的交流障碍是有可能被打破的。当然,这只是希望,能做到哪一步,我们也不清楚。对于艺术的功利性与社会意义,我们一向既不刻意追求,也不有意回避。
  
  问:你们认为这次行为艺术活动与慈善活动有什么不同?与一般的请客吃饭有什么不同?
  答:慈善活动的唯一目的应当是行善,而对于这次“与无家可归者共餐”行为艺术活动来说,我们并不排除行善的因素,但我们作为艺术家感兴趣的主要是制造一个“事件”, 这个事件使人们构成一种短暂而特殊的互动关系,呈现了特殊场景中不同身份的人相处交流时的真实状况,进而使沉默无名的底层劳苦大众进入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视野。日常化的请客都有某种世俗的理由和目的,而我们这次请客是以艺术的名义,不过我们并没有在请客过程中预先设定很多与艺术有关的东西,甚至有意淡化所谓的艺术,或者说使艺术尽可能的日常化。我们在大街上向陌生的行人与无家可归者发送了一些请柬,请柬是用两年前我们在北京拍摄的一张乞讨的老人的照片做的,上面印上了一句话:“你愿意与无家可归者共进晚餐吗?”。这次宴请的邀请方式与人员组合与一般的日常请客有所不同,但在就餐的形式上没有多少不同,以至于到场的一位电视台的编导事后有些遗憾地说:本来以为能看到有裸体什么的行为艺术表演,结果却是凑在一起撮了一顿,感觉不大过瘾,不理解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问:那么,你们这次“与无家可归者共餐”作为行为艺术其艺术性何在?
  答:实际上,刚才我们已经差不多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次“与无家可归者共餐”行为的艺术性既在于它的日常性,也在于它与慈善行为和日常的请客吃饭的差异性。当然,你也可以参照它与以往已经发生的行为艺术的差异考虑它的艺术性。
  
  问:无论从行为方式,还是在观念和价值趋向上,你们这个行为都和以往的自虐和暴力化的行为艺术的确有很大不同。你们怎么看近来发生的这些行为艺术现象?
  
  答:大众传媒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传播了许多行为艺术家如何如何的狂怪,行为艺术如何如何的有害之类的舆论,大众根据这些舆论对行为艺术产生了一些这样那样的成见与误解。当然,行为艺术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行为艺术作为一种实验艺术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在问题之中的艺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时很难说清楚。
  
  问: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担心有人会说你们的行为有作秀之嫌?
  答:已经有人说我们是作“慈善秀”了。我们以不同方式做的“拥抱”行为也曾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我们有自己做艺术的逻辑与理想。如果我们与无家可归者共餐是作秀,那么博依斯当众给别人洗脚更是作秀,特丽莎修女照料临终的无家可归者是否也是作秀?怎样做才不是作秀呢?好在不是说我们作恶,说作秀就作秀吧!但愿大家都来作“慈善秀”!如果那样的话,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就有福了,我们也就不用以艺术的名义招人嫌了。




上网时间: 2002-12-11
来 源<
[12楼] guest 2007-01-07 05:32:09
这些东西与当代艺术有什么关系呐?
[13楼] guest 2007-01-10 13:57:49
[quote]引用第6楼guest2006-12-16 14:56发表的“”:
让现在的艺术家们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帮这些贫困的人民,少做一些平庸无用的垃圾艺术品。[/quote]

[14楼] 798art 2007-01-10 21:45:36
希望这样的故事尽量少一点发生,每个人都来关注身边的贫困者和弱势者。最重要的是,要发动身边的朋友和社会一起来努力。尊重生命,需要我们有所行动。
[15楼] guest 2007-01-11 10:16:50
多么和谐的朱门酒肉臭的社会,多么昌盛的路有冻死骨的盛世啊!!
,
[16楼] 张辽源 2007-01-29 16:19:34
顶111111
[17楼] mimi007 2007-02-02 13:11:37
顶你个肺啊!!!
[18楼] 三娃籽 2007-02-04 04:01:18
ai 希望工程白搞了啊
政府在喝茶吗???
      世界和平 人人快乐
[19楼] guest 2007-02-06 14:03:30
[quote]引用第18楼三娃籽2007-02-04 12:01发表的:
ai 希望工程白搞了啊
政府在喝茶吗???[/quote]

政府很忙,忙着8荣8耻
[20楼] guest 2007-02-18 15:48:32
[quote]引用第18楼三娃籽2007-02-04 12:01发表的:
ai 希望工程白搞了啊
政府在喝茶吗???[/quote]

开会呢
[21楼] guest 2007-03-06 16:50:24
悲哀
[22楼] guest 2007-03-25 04:19:59
[23楼] guest 2007-04-24 15:16:42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的自称是慈善家。??????????????????他妈的,纯粹是骗子!!!!!!!!!!!!!!!!!!!!!!!!!!!!![p:2]
[24楼] 流星 2007-04-28 13:17:37
看了只有深深的悲哀.常人已经很难理解社会底层的无奈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层的有钱人占有大部分的资源,越来越有钱.而社会下层的穷人们却越发的走投无路.咳~~
思想的性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