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转吴亮)
发起人:2007  回复数:3   浏览数:2022   最后更新:2007/05/23 06:55:29 by
[楼主] 2007 2007-05-15 19:19:53
2007年3月20日,孙良画展《纹身月亮》开幕。我非去不可,没说的,孙良是我的死党。杜尚定居纽约后,从来不去博物馆,但他会在周末的朋友画展上露面。向杜尚致敬。一个春风沉醉的下午(顺便再向郁达夫致敬),张江当代艺术馆,地铁2号线终点站,大街对面,路尽头,一幢小建筑空降在那儿,郁郁草坪和煌煌雕塑,均无历史凭据,再过十八年全是历史,昨天那儿还荒原呢。浦东,海市蜃楼啊。

我喜欢无凭据的一切,舍斯托夫有一本谈信仰和基督的书,书名《无根据颂》,令人呼吸急迫心跳加速,醉酒般的好。无根据,还要颂,这就丈量出我等凡夫俗子的距离。我们哪敢这样想?二楼的十字形展厅光线敞亮,摩登如斯,楼下空气里飘过来咖啡氤氲。穿戴时髦的和不修边幅的人们正陆续抵达,握手,脱外衣,签到,领画册。画册封面深蓝,上书“纹身月亮”四字,烫银,几乎人人手持一本,在展厅里晃荡,虚眼望去,场面居然有点诡异。一位美女迅速走近我,将一朵紫色的鲜花别在了我的胸前。她见我一脸狐疑,忙笑道:“你不认识我了吧,我是边平山的老婆。”想起来啦,啊啊不好意思。我一边敷衍,一边目迷五色四下张望,嚯,美女真多,可惜大半认识。知根知底,没戏。没戏也不错,瞧别人的戏,天下太平。哪里有艺术哪里就有可人儿,哪里有可人儿哪里就有未知,生活多美好!人越聚越多,到点了,我稀里糊涂地被边平山太太(她亭亭玉立主持开幕式,很遗憾我只能看到她的背影)推到前面,和几位头面人物站成一排:孙良(他是主角嘛)李旭(老弟现在是张江当代艺术馆馆长啦,中式棉袄,还刨了个光头,酷呆了)以及张江的城隍土地。开幕老一套,依次简短致辞,城隍土地敲锣打鼓,李旭承前启后,孙良最后答谢。我担心会轮到让我说几句,赶紧搜索枯肠打腹稿。结果剃头挑子一头热,我站在那儿还在胡琢磨,开幕式就收摊了。

上海这地方水深,比桃花潭水深得多。在门口,大家东一堆西一堆聊天。其实看画展就是为了会朋友,以艺术的名义。张平杰回来了,兴奋不已,“上海好白相好白相,”笑得很暧昧,不晓得他白相了点啥花样。1998年我去纽约,中间在他那儿住了一夜,我们先在东村瞎转悠,又是酒吧又是电影院的。张平杰个头大租的房间小,晚上睡觉必须打开卧室门,放出两只长脚搁在走廊上。当然上海好玩啦,到处是朋友到处有奇遇,纽约再好,也和你浑身不搭界,你是局外人。你不是加缪,不是贝克特,他们那种异乡感和等待感你不会有,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难道你还没有厌倦飘零……也有混出名堂的,谷文达突然站在我面前,听说他在江阴路买了一幢老洋房。我是捕风捉影的人,常有线人通小道消息给我,说不定哪一天可以写入艺术史,当然是野史啦,野史好卖,这年头谁还正经讨论艺术,全八卦。邬一名是例外,他居然很认真地要我现场评价孙良的画,难得难得。我说关于孙良我已经说得太多了。邬一名说他认为《奥菲莉亚》是伟大的经典,是啊,这还用说,我忍不住朝那幅画望了一眼,迷人的蓝色依然如此鲜艳夺目。让我想想,对,十几年前我就这么认为了,在孙良威海路马厩,浮生若梦,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哟!

我们留下来吃晚饭,浦东,一个陌生之地,只有人让我感觉亲切。我右手边坐着张平杰、王正、倪炎,左手边坐着陈烨夫妇,乖乖,都是孙良二十多年前在轻校的同学,我说我做你们的插班生吧,呵呵,时间真快,你们一点不老,不容易不容易,陈烨说我们以后要常聚聚,人生苦短啊,饭吃一顿少一顿。我说应该是吃一顿多一顿啊,倒计时太消极。陈太连连说对对对,要积极嘛。后来我们回家,车子过外滩,浦江两岸灯火璀灿,真是美好的夜晚啊,我突然有些感动,但没好意思说,怕人笑我肤浅。瞧,我多虚伪。

最后,说说艺术吧,关于孙良。我虽不迷信却也常常被迷惑,现在喜欢孙良画的人越来越多了,用一句郭德纲的口头禅就是:我感到很欣慰。谁还能不让别人喜欢的?喜欢,甚至是爱,可都是好事儿。艺术不是女人,你爱上了就不能让别人去爱(当然别人真要去爱你也拦不住),别嫉妒行不行,你还垄断哪。不过,艺术属于人民,这话听上去怎么那么别扭啊?

[沙发:1楼] guest 2007-05-16 03:13:19
物是人非
[板凳:2楼] guest 2007-05-16 09:15:47
已经不搭嘎勒。
[地板:3楼] guest 2007-05-23 06:55:29
吴也写的这么差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