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主题: 《地轴转移》 艺术家对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回想 开幕论坛(7月8日上午10点)
发起人:iceeye  回复数:0   浏览数:2674   最后更新:2007/07/06 13:08:36 by
[楼主] iceeye 2007-07-06 13:08:36
展览主题: 《地轴转移》 艺术家对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回想 

展览日期: 2007年7月8日至2007年8月8日
时间: 每日 10 am – 6 pm,艺术舘每星期三开於至晚上10pm
主办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舘 (MoCA Shanghai)
地点: 中国上海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
开幕论坛:7月8日,上午10点--12点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诚意邀请艺术爱好者及媒体朋友透过萌芽中的香港当代艺术探讨香港回归10周年。

《地轴转移》所指的是回归之后,祖国对香港的影响愈来愈显重要之际,影响了香港人对世界视野及创作灵感的转变。 两位策展人包括著名香港策展人张颂仁先生及中国美术学院的高士明教授邀请超过30名香港艺术家,利用在回归后十年以来的艺术作品,对香港文化在这段时期的发展及变迁作一回顾。

香港是一个公认的金融及商业中心,其在商业、娱乐事业及旅游业的成就,获得各界的肯定,但萌芽中的艺坛文化往往却被忽视。正当中国当代艺术正在迅速发展之际,《地轴转移》展览可说是在中国第一个全面代表香港当前艺术家作品的展览。希望藉这个展览,把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经验跟中国内地分享。

《地轴转移》还将焦点展出数个多媒体作品。其中有包括由洪强、谢淑婷这些知名艺术家创作的录影及概念装置作品,以及何兆基、曾建华及程展纬创作的新颖平面及摄影作品等。

展览主办机构:
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舘(MoCA)主办。

赞助单位:
展覽由龚明光基金会贊助,並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鼎力支持。


开幕论坛 opening forum:
7月8日(星期天)上午10点至12点,届时召开本次《地轴转移》展览论坛,两位策展人张颂仁和高士明将出席并主持本次论坛。部分参展艺术家将就回归后香港的社会情境,现实生活,艺术圈文化现象,创作状态等话题展现香港当代艺术的创造力。
张颂仁:艺评人兼策展人。自1980年代后期,张颂仁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不遗余力。策划的展览有:《后八九中国新艺术》(1993),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香港馆展览》(2001)等。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高士明: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本次活动需提前预约,请致电:+86 21 6327 9900-103/124,或发送邮件至:[email]education@mocashanghai.org

A panel discussion on Hong Kong: 10 years after the HK Handover
Look into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ith some of Hong Kong’s most incisive thinkers and observers - curators and artists from Hong Kong. Speakers include curators CHANG, Tsong-zung and Gao Shi Ming, and participating artists.

CHANG, Tsong-zung: Curator of the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Curator of HK Pavilion at the 49th Venice Biennale
Dr. Gao Shi Ming: Executive Directo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in Criticism and Art History at the Center for Visual Culture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Hang Zhou, Assistant Curator of 2004 Shanghai Biennale

Date:  Sunday, July 8th, 2007
Time: 10am – 12pm
Place:2F, conference Room  Mocas shanghai
Please book in advance and check in at the front desk. For booking and further inquiries please email us at [email]education@mocashanghai.org or call us at 6327 9900-124/103.

策展人言:

非东,非西,非南,非北,我正在此
——对于香港艺术的期待与祝愿

高士明

1997年至今,已经有十年之远。
本次展览适逢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可谓得其时哉。我们曾经梦想通过这个展览,对1997年“回归”以来的香港当代艺术状况进行一次“文化解读”,然而在今天,在展览即将开幕的时刻,我想我们所能够做的,只能是对于香港艺术生态之复杂性的一种主观的呈现。
事实上,本次展览不仅仅是当前这个全民庆典中的一项节目。它的缘起,已经有了一段短暂的历史。自2003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酝酿一项关于“后殖民亚洲”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旨在调查亚洲语境中的后殖民遗产,以及后殖民现实中亚洲的文化征兆与艺术实践方式。香港当代艺术是这个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香港是亚洲后殖民地图中的显赫地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思考后殖民文化-话语的最直接、最典型的对象和媒介。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实验室,是不同文化洋流汇合之地,是身份迷失之地,同时也是生态最复杂、养分最充分的地带。它是遗民与移民共同分享的乐园,是东西文化的杂交场,是语言、知识和信仰混杂、交织的人间世界。
香港是一个文化港口和驿站,是交流、聚散、转义之地;这里有多重的历史、复调的传统、南辕北辙的人生方向和理不清的未来。这是一个文化乱世,这个文化上的乱世正是香港文化现代性的一种智性体现——在多元文化的冲突和杂糅中,我们感受到的并非焦虑,而是悠游其间的快意。然而,伴随着这个文化乱世的,却是香港足以自傲的严谨的管理系统和社会秩序。正是文化上的混杂和社会生活的有序,才共同孕育了当代香港的文化现实。在这个现实之中,艺术家们终日面对的,是多元主义的欢喜与迷茫,是自由与管制的交错体验。于是,他们成为香港社会中熟悉的陌生人,都市丛林中的潜行者,“没有奇迹的日子”中的梦游人,无所不在的社会机制围困中的游击队员,严谨有序的管理系统中的漏网之鱼。
在我的经验中,97’后活跃在香港艺坛的艺术家们很少宏大的文化-政治论述,这一点与内地艺术家迥然有别。1990年代内地艺术家对于政治的表述和对于政治符号的引用,是以一种整体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为背景的,在其中时刻游荡着“集体主义的幽灵”;而近十年来日益泛滥的对于政治资源的消费,却又伴随着一种普遍的政治冷漠和现实关切的匮乏。但是对于香港艺术家来说,政治并不是超越个体的理念和话语,它被挽留在日常生活的汪洋之中,如张颂仁所言,香港艺术是“埋伏在生活里的艺术”。在当前充斥国际艺术大展的文化政治学景观中,这一点弥足珍贵。
长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管理学(Sarat Maharaj所说的multi-cultural managerialism)和国际大展中的“伪代议制”,共同打造了一种对于文化政治的漫无边际的表述,并且建立起了一种主导性的、泛政治-社会学的话语意识形态。国际当代艺术创作中更是遍布着种种“政治现成品”和“未经消化的现实”——对于我们不得不席卷其中的生活世界来说,这是一种过于轻易的滥用和消费。而中国当代艺术的智性思考则过多地纠缠于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的谋划,已太久地远离日常生活的地平线。这久违的现实、这原本是艺术创造之土壤的现实,已经越来越难成为当代艺术的表述资源与体验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整体论的泛政治-社会学话题中抽身,返回到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从横向的关系美学或文化战略中抽身,返回到纵深的对于周遭事物的经验?这是今日中国艺术家们需要慎重思考的命题。
与内地艺术家相比,香港艺术家的作品中少有知觉上的震撼、故做深沉的文化玄机,以及对机智的买弄。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日常的和微观的,并不长于制造视觉奇观。在他们的创作中,最打动人的,是一种在当代艺术中罕有的温情,一种细腻的体察,一种带着体温的良知。香港的艺术家们并没有被“艺术家”这个身份牵着走,他们没有把自己全然交付给当代艺术-政治表演的舞台,也没有刻意地进行针对艺术史叙述的语言实验,他们依然把自我保持为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并且由此进入一种纵深式的对于日常政治的体验与思考,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对生活世界的更加深入、细腻的经验,一种个体化的非意识形态自我的建构。
以上种种,是我对于香港以及香港艺术的个人看法。在与香港艺术界同仁的诸多交往之中,我深知香港文化生态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所以我不可能进行某种整体描述,而是着意于香港当代艺术实践对于内地艺术家的意义。在我看来,香港艺术恰恰可以成为内地艺术家含思自鉴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香港并非国际艺术界的焦点地带,国际策展人与批评家的目光大多聚集在北京等地缘政治中心,而在当前的文化意识形态话语中,香港艺术也难以支持起一个独立的文化表述主体。对于国际文化旅客来说,香港始终是一个适合留连其中的逆旅之地,一个文化进口-出口的中转站,而非可以归属其中的目的地(termini)。然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香港是一言难尽、五味杂陈的生活世界,是此时此地的家园,用于反叛与祝福、离去与归来。
1997年至今,已经有十年之远。三千多日的堆积,造成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中心的转移和视线的转向,也不仅仅是由母邦到祖国的变幻以及后殖民主体的构造和自我想象,更加重要的东西在这里尚未提及。香港作为中国版图中的多元文化实验室,提示了中国文化表述的“内在疆界”(inner frontiers),而对于这些疆界的考察,正在成为文化研究和艺术思考的重要内容。香港,这座承载着国人梦想与自我传奇的城市,终将超越其文化“中转站”的角色定位,成为世界当代文化艺术创造的一个真正的“目的地”。 这一点,关乎香港艺术家的自我想象与呈现,也关乎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
在此,我希望引用伊朗导演阿巴斯·库亚斯塔米的诗句,作为我对于香港艺术家朋友们的期待与祝愿:

非东,非西,
非南,非北,
我正在此。



2007年7月5日
于上海当代艺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