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卡里·厄普森(Kaari Upson)个展“庆幸的是你并不孤单”
发起人:蔷小薇  回复数:0   浏览数:1530   最后更新:2017/08/07 20:21:09 by 蔷小薇
[楼主] 叮当猫 2017-08-07 20:21:09

来源:Hi艺术 文:朱赫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群展“化学之爱”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群展“无幕可落”


2017年8月5日,当代唐人当代艺术中心798艺术区两大空间同时开幕两场展览:第一空间群展名为“化学之爱”,参展艺术家为卡娜,韩青臻,廖斐,刘雨佳,刘张铂泷, 致颖,石至莹,姚清妹,Yorkson。第二空间展览“无幕可落”由年轻策展人刘婷策划,参展艺术家为艾丽西亚·艾格特,陈子豪,乔治·伊恩·麦克马洪,凯利·多纳休,M.本杰明·赫恩登,迈克尔·查莱赫斯基,史蒂芬妮·麦克马洪。


第二空间的空间格局并未发生太多变化,而第一空间则被隔成若干小房间


为了配合展览,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第一空间的格局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因为参展作品为影像、摄影和小型装置,第一空间放弃了原本高十米的屋顶,展墙的高度维持在四米左右使空间与作品更好的搭配,完整的展厅被拆分为几间独立的小空间。

致颖 《慢跑》 双屏高清录像 一分钟每个  2014

致颖《梦魇》三屏高清录像 一分钟每个 2014


展览的题目“化学之爱”来自一本关于致幻剂的著作名称。象征着通过化学合成制品,在人体的内部攻克自我,让那些不真实的信息绕开视网膜及所有的感官,直抵大脑皮层。感官会因此变得敏感,整个人的节奏感也随之变得强烈。这类药品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而存在,但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人类所有工具的发明都是为了解放肉身,一种从外部介入身体的方式完成了对人类懒惰或者贪婪的本性的放逐,相比之下,药物通过与血液的化学反应而制造出的身心的放逐则在道德上处于下风。一方面是对自身显而易见的伤害,然后也可能因为这个行为的取悦仅局限于个体,作为一个公共化社会系统,无法接纳这种自我消费和放逐的形式。

Yorkson 《致伯约:战争是只存在于上帝和撒旦之间的》 混合媒介装置 2.35 m 2017

廖斐《材质No.5 》140×110cm×2 布面油画 2017


参加“无幕可落”的艺术家都来自美国,可以感受到他们作品的松弛和更加强烈的多元化。策展人刘婷认为:“展览由刘婷担任策展人,将展出七位生活、工作于美国的艺术家的作品。整个展览充满艺术家们以风格不一的绘画、雕塑与装置营造的诗意与惊奇,他们通过细节中的短暂、精致和脆弱,完成对秩序的探索。   在混沌中寻找规律,在规律里又放任随机,此次展览就是这样被置放在矛盾循环且无限的语境中的。这里,信息有从远古及自然而来,携带着图像、记忆、情感、孤独及其对自身的探索。每一位艺术家建立起时间线与空域并将观众引入进其特有系统之内。他们的创作都是自律之后的结果,不管是银针一根根挑出的曲线,手塑的千片瓷片,笔点下的斑驳星光,都充斥着对自身系统掘井式地求索。最终,都以创作的方式来慰藉探索旅途中的孤独。”

M.本杰明·赫恩登 《曲线7&8号》152.48 x 152.4 cm 亚麻布上银尖笔,石墨,明胶,大理石灰 2017

乔治·伊恩·麦克马洪  《逗留》990cm x 396cm x 411cm 塑料布,金属,木材,压钳 2017


迈克尔·查莱赫斯基将城市生活中本被遗弃的物件重新纳回压缩从而唤起观众对地域性的认知;史蒂芬妮·麦克马洪抽象画中层叠出现的直角和方块以求对应当下数码时代窗口化的阅读习惯;凯丽·多纳休的雕塑将毫无关联的事物重组(如部落图腾与戴耳机的女孩结合)从而挑战了人们固定僵化的意识形态。   陈子豪的作品构造神秘意味色彩的电子殿堂,微妙的空间扭曲、传导、密码和信息交换汇合在一起。悬浮的岛布满电子系统传导路径,几何形与秘塔携最终形成一个集合光的殿堂形象。画面中充满电路图般的数位脉络,指向对矩阵图像意义的探索。在细节里构建对能量的描绘,其中反复出现的光点,像神经元一样携带着密码,流动成富有指向性的形状。而以蓝紫为基础的色彩铺展开了雾状的光晕,揭示能量交流和其中不可思议的混乱与秩序,最后炽眼的光斑跃出混沌的靡晕,带动潮浊的气息一同震颤。凯利·多纳休陶瓷雕塑作品也构造了梦境一般离奇的空间,形态大小各异的雕塑群落如远古神话般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对于光的理解同样能从赫恩登的作品看到。他着眼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光学经验,在亚麻布石墨上用银针手画一条条蜿蜒的线条,最终创造出大量闪烁的光。

陈子豪 《电子殿堂 3》186cm x 148cm 布面油画 2017

史蒂芬妮·麦克马洪  《喷流》150 x 120 cm 木板油画  2015


两场展览都将持续至9月16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