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厦门肉食公司”:一场策展人与艺术家共谋的虚拟现实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717   最后更新:2017/02/09 17:01:55 by wangxiaoer97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02-09 17:01:55

来源:艺术界LEAP 文:V.Umansky


《西方对远东文化的补偿》,2012年,装置,混合媒介,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览现场


卡德尔·阿提亚:我想我做鬼要胜过做人

Kader Attia: I think I am a better ghost than I am a human being


相传15世纪末期,日本室町幕府的足义利政将军让手下将一只缺口的茶碗寄到中国去修补,拿回来的却是一只布满金属线粗陋黏合的“好碗”。这次令他失望的经历渐渐催生了日本的“金缮艺术”,即将破损的物件用金线进行修补,留住器皿曾经破碎的历史和可能沧桑的经历。


同样,“修复/补偿”(或根据不同语境作“修整、补救、疗伤”之意)这个概念也成为贯穿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艺术创作—尤其是《记忆的反照》这部作品—的主线。该词意指在一场战争终止后对受害方所遭受的伤害做出的赔偿—其形式可以是货币、精神或实物,欧洲人听到后就会想到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迫做出的资金、财物和设备的赔偿。 在亚洲人那里,它就有可能激活另一段记忆,也就是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明治政府从中国收取的2亿两白银战争赔偿。阿尔及利亚裔法籍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通过这部作品审视这些历史转折点,在2016年的马塞尔·杜尚奖中一举夺魁出。

《记忆的反照》,2016年,高清录像(截屏),48分钟


不过,面对这些国际政治事件,这位艺术家运用的是更为私密独特的视角。他提出,一边是个人的躯体“修复”,另一边是群体、国家乃至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需的“修补”,此二者之间的联系值得深究。他认为对“修复/补偿”概念的思考不容回避,于是向众多专家发出邀请,使艺术创作和后殖民研究进行跨界合作,展开对这个主题的研究。


“记忆的反照”之空间呈现形式就像一个迷宫。观众进入迷宫,然后跟随提示深入其中。展区入口给出了线索,但要等待展览的每一块拼图依次在观众的脑海中找到位置后,谜底才得以揭晓。宛如迷津的展厅实为人的“思想地图”的隐喻,也是艺术家思考的组成部分。这与2007年艺术家托马斯·赫什霍恩(Thomas Hirshorn)携手哲学家马库斯·斯坦韦格(Marcus Steinweg)创作的地图“艺术与哲学的友谊”如出一辙。

《记忆的反照》,“2016年马塞尔·杜尚奖”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


解谜之旅始于半张阿尔及利亚奥莱斯山区的传统馕饼:甫进“记忆的反照”展区,迎接观众的是一块缺失了一半的馕饼有机雕塑;下一个展室则展现了艺术家对十几个战争或袭击幸存者的访谈视频。他们都带着残缺的肢体,承受着如影随行的患肢的折磨。转过一个90度的直角弯之后,观众还会发现新的线索,其中就有一面特别的镜子,中间被抠掉蛋形的一大块(抠去的这块成了视频拍摄的道具),在角落中戏虐地斜视观者。到了最后的展室,这个迷宫般的展览空间的核心部分就忽然变得很开阔,展室中央11座混凝纸雕静立在台基之上。那是11个空盒子,隐约显现曾经被放置其中的事物的痕迹。放过什么已经不得而知,痕迹是唯一能够被捕捉的东西,而它们诉说的消失或空缺却呼之欲出。


作品带着我们所做的反思全程都关乎历史的冤魂、奴隶制度、殖民主义和种族灭绝等悲剧遗留下来的回忆,尤其关乎它们制造的心理阴影。卡德尔·阿提亚拍摄的访谈短片毫无疑问会让人想起克罗德·朗兹曼(Claude Lanzmann)的电影《劫难》。短片中,观众会再次见到切姆诺、特雷布林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铁轨,那些地方如今早已杂草芜没,唯有话语能够修补记忆。佛朗索瓦兹·维尔杰斯,任教于世界研究中心的留尼旺政治学家,力主赋予“修复/补偿”一词更灵活的词义。她说:“在我看来,’修复/补偿’应该充分体现在公共政策中:研究课题、教育主题、教材编写、文献中心等。”她呼吁建构起一个能让话语穿梭其中的后殖民文献体系。由此可见,卡德尔·阿提亚在自己去年10月新开张的咖啡馆举办名为“殖民地”(1)的展览开幕研讨会,请维尔杰斯来主持,也显然顺理成章。

《记忆的反照》,2016年,高清录像(截屏),48分钟


值得探究的是,欧洲和广大殖民地怎样将自己视作残体?又怎样去修补千疮百孔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给一部已经书写完毕的历史增补一个章节并不会改变其结构。卡德尔·阿提亚的选择是在伤痕上做文章。也许这就是作品的力量所在:创建“修补研究”,将某些群体的身躯遭受的不足和缺失具象化—黑人、酷儿、同性恋、集中营囚犯、塞内加尔步兵等群体所经受过创伤的躯体,被他们的和我们的历史冤魂附身的躯体。


卡德尔·阿提亚偶尔会谈到对这个主题兴趣的缘起。有一天一个朋友送了他一份礼物,那是一块非洲织物,上面绣有一块法国维希方格布片。艺术家心中一动,在拼接背后看到了一种重建的象征。自那以后,他用多种艺术形式思考这一主题,他的作品《破碎的脸庞》、2013年他在卡塞尔展出的装置《西方对远东文化的补偿》、正在展出的《记忆的反照》无一不是他对此潜心研究的成果。

《记忆的反照》,2016年,高清录像(截屏),48分钟


稍有不同的是,这一次拼补的痕迹比较隐秘,并非一目了然。卡德尔·阿提亚在这次的作品中再创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学著名专家拉玛钱德朗为治疗心理创伤而设计的实验。他用著名的镜像实验作为概念和视觉工具,旨在制造假象,让观众在观看视频的绝大部分时间内都误以为访谈拍摄的人物四肢健全,同时也由此帮助这些幸存者接受已经失去部分肢体的事实。作品在聚焦人们投向残缺之体的目光的同时,强调提出了身体“修复”和精神“疗伤”的必要性。发人深省的是,有少数语言与英语不同,(精神)“疗伤”和(身体)“修复”用的是同一个动名词(réparation—译注),其中就包括法语。

《记忆的反照》,“2016年马塞尔·杜尚奖”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


这两个维度在卡德尔的创作中合二为一。他对艺术形式精准的执着,成功地使二者的结合恰到好处。他力求赋予无形状的、非物质的、最令人无处躲闪的鬼魂以形式。奴隶制是飘在欧洲上空的最重要的鬼魂,这一点诚然已是共识,然而下一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究竟该怎样呈现鬼魂?两年,他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记忆的反照》这部作品,创作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被拍摄的躯体和他自己之间的距离极难确定—正如罗兰·巴特谈及镜头时所言,他就借用镜面来联结艺术家和鬼魂的各自躯体。其实这是阿提亚常用的手法,2014年他就借用过镜面来绘出边际虚无的世界。在当代,人们更希望磨平刀痕、抹去欧洲各大博物馆的陈列品所承受过的殖民世纪。我们的艺术家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提醒人们有必要保留带有缺憾的“修补”(痕迹)。他向所有人的眼睛呐喊不要对“看得见的伤痕”视而不见。他远离“建构—解构”的消费主义逻辑,拼接填堵、草草修缮,让我们与自己身上的恶魔握手言和。华盛顿非裔美国人博物馆和新近举办展览的臭名昭著的金边21监狱,都在向世人诉说沉重的历史。同样,卡德尔·阿提亚借助《记忆的反照》中所有的视频图像、雕塑、成品和话语,建起一座向被撕裂粉碎的受害者致敬的陵墓,也建起一座冤债的象征。

《记忆的反照》,“2016年马塞尔·杜尚奖”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


也许,当法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早在2001年写下这首诗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写的就是卡德尔·阿提亚:


后来人们听到他

他孤独地走在自己的声音里

仿佛赤身裸体

走向海滩

手执明镜

映出整片天空

天空的强大光束会在整片大地上

穿洞,补色。(2)


文/ 瓦朗蒂娜·乌曼斯基 Valentine Umansky

翻译(法译中)/ 胡瑜

————————

1. 展览名称本身带有中划线。

2. 伊夫·博纳富瓦,《弯曲的船板》,2001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