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种族、争议:威尼斯双年展背后的故事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042   最后更新:2017/05/12 09:29:16 by 另存为
[楼主] babyqueen 2017-05-12 09:29:1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虽说5月11日才是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正式开幕的日子,但圣马可广场早已热闹非凡。实际上,从5月8日金狮奖的评选日开始,威尼斯双年展就已经开始向全世界观众敞开大门。

  中国馆的策展人邱志杰把布展工作完成于5月8日,并于这一天开启首场现场展演。可见,邱志杰对于金狮奖有着莫大的期待和野心。我们期待着这片位于军械库最远端的风水宝地能够给国内艺术界带来好消息。

从圣马可广场沿着水边前行,过两座桥就来到了双年展。左转是军械库,中国馆的所在地,细看上图红墙上也有Arsenale(军械库)的黄色标示;继续前行是绿园城堡,则是英法美德日韩俄等国家馆的所在地。(摄影:陈志远)

如果是初次到威尼斯双年展现场,军械库展区的入口是一个不太容易寻找的地方,拐到窄窄的巷子里才能发现。(摄影:陈志远)

这里并不像绿园城堡Giardini那样真的像一个城堡那样美丽,却是一个能够看到意大利历史和传统建筑的地方。斑驳、沧桑却不失宏伟。(摄影:陈志远)

Arsenale(军械库)展区的入口并不起眼,就像是北京胡同里的一个不起眼的门面,但进去却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摄影:陈志远)

穿过高高矮矮的建筑、主题展和多个国家馆,想要走到中国馆,还有好几条巷子(摄影:陈志远)


如果你经过了一段白色石子路,不小心会灌一鞋小石子,那么中国馆就不远了(摄影:陈志远)

还记得徐冰的凤凰吗?2015年那两只从船坞里奋发起飞的凤凰,他们就是在这里展出,绕过这两间船坞,就到了东道主意大利馆和我们的中国馆。(摄影:陈志远)

在双年展正式拉开帷幕之日,我们的关注点当然凝聚于这场国际大展上的中国面孔和中国艺术力量,他们分别是来自中国馆的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与策展人邱志杰,声音艺术家杨嘉辉和著名行为艺术家谢德庆分别代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参展本届威双,耿建翌、关小、郝量、刘建华、刘野、周滔等6位艺术家参与了本届双年展主题展。

原来我们大爷大妈们买菜专用的小拉车也踏上了威尼斯水城,洋气(摄影:陈志远)

不息,就从这里开始(摄影:陈志远)


中国馆:生生不息

  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策展人的中国馆,本届主题为“不息”,想要呈现中国艺术家愚公移山式的、尊重师承关系的情怀。“我要的就是这种生生不息的东西,因为中国人是不相信‘不朽的’,只相信‘不息的’,太行山是不朽的,但愚公家是不息的,不朽的太行山碰到不息的愚公就废掉了,这是中国人的方式。”邱志杰在谈到展览主题时讲到。


进入中国馆,首先感受到的是汤南南的《铸浪为山》(摄影:陈志远)


绕进内部展厅,先来几张全景图感受下氛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供图)

(摄影:陈志远)


邬建安《白日梦树林》系列 (摄影:陈志远)

“合作”是邱志杰谈及的这次中国馆4位艺术家们的核心创作方式,4位艺术家之间相互交叉合作,就像互联网的关系一样,既有两人之间的合作,又有一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合作。仔细看下作品,是不是每一件作品都有两位以上艺术家的影子?


邱志杰为“不息”而画的地图(摄影:陈志远)

艺术家们的相互合作示意图

  对于艺术家们的作品,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展览的“引文”之作:姚惠芬绣的作品


不同版本的《骷髅幻戏图》和局部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供图)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供图)

刺绣的马远《水图》(摄影:陈志远)

  展览现场由两件重要宋画——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和马远的《十二水图》作为“引文”,这两件作品均为姚惠芬以上百种针法再现,作品涉及到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的构成,尤其是生死观和时间观,他们共同指向了“不息”的意象。


姚惠芬与汤南南合作的作品(摄影:陈志远)



邬建安《九重天》(摄影:陈志远)




邬建安《五百笔》(摄影:陈志远)

汤南南与汪天稳合作的《逍遥游》系列(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供图)

汤南南与汪天稳合作的《逍遥游》系列

  此次展览四位参展艺术家以一对三、二对二相互合作的方式参展,邱志杰本人也会与他们一同参与一场综合的表演项目,比如姚惠芬会参与汤南南《遗忘之海》和邬建安《崖山》系列的创作;而汤南南则会参与姚惠芬《精卫》的创作。汤南南会分别与汪天稳、姚惠芬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在此展中他们针对马远《水图》和山海意象展开新的创作。


最后则是走出中国馆之后,可以看到汤南南的作品所作的帐篷,当观众走遍了军械库的所有展厅,并逛完中国馆,想必这里的沙滩椅将会是他们的最爱。

展览现场中国馆策展人邱志杰在与观众交流

邱志杰说,中国馆辉煌登场了。(图片来自邱志杰微信)



中国馆展览现场观众在与作品互动

中国馆策展人邱志杰在向观众介绍中国馆内的艺术家师承

观众经过文献资料

  与往届中国馆截然不同,本届中国馆展厅特别设置了文献区,展示四位艺术家各自的师承,邬建安的老师是吕胜中先生,吕胜中先生的老师是杨先让先生和冯真先生,杨先让的老师是徐悲鸿,冯真的老师是苏联画家莫伊谢延科……汪天稳的恩师是李占文,李占文的恩师是李三喜,汤南南的大学老师是徐里……每一位中国艺术家,有着各自的师承,也都同时是一个教师。在这样一种雅俗新老之间重重叠叠的唱和以及代代相传、无穷尽的接力中,聚集起的是不息的能量场。当代的中国艺术,一脉相承,这是展览对于“艺术永生”的回答。

观众在现场体验毛笔写字

现场表演

现场表演

现场表演

现场表演

中国馆活动安排

开幕仪式

5月11日,15:00

LEAP FORUM

5月10日,14:00-15:30

多媒体皮影表演

5月11日,11:00及15:30

5月12日,10:30及16:00

与威尼斯大学亚非研究系共同主办

讲座及论坛

5月10、13、14日,11:00及16:00

《寻海记》

5月12日,14:00-18:00

工作坊

5月13日、14日,14:00

  在长达半年的展期中,中国馆不仅让观者在绘画、影像、装置、雕塑、行为、摄影与苏绣、皮影等多元展演形态中游走古今;还会通过多媒体皮影剧表演、皮影工作坊以及《全球沙滩考古计划》之《威尼斯》和《寻海记》等公众创作活动,不断充实和更新观者的多维体验。


(未完待续)


[沙发:1楼] babyqueen 2017-05-11 22:46:45
(接上)



回到圣马可,中国台湾馆总是圣马可广场值得一逛的地方。谢德庆,这个中国当代艺术界无人不知的行为艺术家,今年代表台湾馆来参展。(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陈允琦女士)

  谢德庆:“做时间(Doing Time)”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官方代表艺术家为谢德庆,展览以“做时间(Doing Time)”为主题,首次完整展现谢德庆数件“一年行为表演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他早期创作于台湾的未发表作品;而正是这些早期的创作,为他随后史诗般的行为表演作品奠定了基础。














台湾馆谢德庆展览现场,(以上现场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陈允琦女士)


谢德庆

  谈及此次参展威尼斯,谢德庆表示:“这次展览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展出我之前在台湾创作的很多从未公开过的早期作品,同时还能够给予我在纽约创作的‘一年行为表演’全新的理解。”


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1980 - 1981年(打卡)》(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Road Repair Tehching Hsieh 1973(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JUMp Tehching Hsieh 1973(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展览标题“做时间(Doing Time)”不只意味着谢德庆长时间的艺术创作投入,还蕴含着他的个人哲学和对艺术史的参与。他在创作其首个一年作品《一年行为表演1978 - 1979年(笼子)》时,曾在一个木制的囚笼中待了一整年。作为台湾馆的固定展示场所,历史上曾经作为总督府监狱的,沧桑的威尼斯普里奇欧尼宫(Palazzo delle Prigioni)用来承接谢德庆的展览作品将无比合适;在这里,观众能够更精准地去理解谢德庆关于自由和囚禁的气息。


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982(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一年行为表演1981 - 1982年(室外)》,谢德庆,1981 - 1982年(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Exposure Tehching Hsieh 2016(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1981-1982年(室外)》(图片来自Brunswick Arts)

  来自英国的著名学者和策展人艾德里安·希思菲尔德(Adrian Heathfield)作为此次谢德庆展览的策展人。据希思菲尔德介绍说:“‘生命刑期’远不是一次简单的陈列史。谢德庆的作品一直都在持久地审问文件、档案和表演之间的关系,即‘过去是可以停留在现在的一种方式。’”


杨嘉辉

  1979年生于香港、后完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音乐博士课程的的杨嘉辉,此次代表香港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独立策展人郭瑛(Ying Kwok)负责展馆策划,M+博物馆执行总监、首席策展人郑道炼(Doryun Chong)担任顾问策展人。这也是香港艺术发展局继2013年和2015年之后第三次M+博物馆合作威尼斯双年展项目。






杨嘉辉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2017新作《赈灾专辑》(图片截取自视频预告片,视频来自马凌画廊

  杨嘉辉创作的领域涉及录像艺术、舞蹈、装置艺术以及多媒体等。2015年5月,其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创作出的《Pastoral Music》在香港巴塞尔展出,探讨了艺术家在战争中的角色,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杨嘉辉将代表香港呈献最新作品《赈灾专辑》(2017),阐述了慈善单曲承载着悲剧留下的历史印记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以杨嘉辉为代表的声音艺术家群体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非常突出——包括土耳其艺术家代表塞弗迪特·伊莱克(Cevdet Erek,、冰岛艺术家代表艾吉尔·萨比杨森(Egill Sæbjörnsson)以及代表法国出征威双的现年53岁的艺术家夏威尔·威尔汗(Xavier Veilhan)。


(未完待续)
[板凳:2楼] babyqueen 2017-05-11 22:58:36
(接上)


  主题展:艺术万岁

  本届威双主题展分为九大板块,分别是艺术家与书籍、喜悦与恐惧、共通、地球、传统、通灵、狂欢、色彩、时光与无限。 关于双年展的策划,策展人克里斯汀·马塞尔在谈到时表示:“作为一名策展人,我每次去看双年展都会被震惊,一到现场我马上可以看到展览目录,然后将艺术家一个个对上号。如果不努力这样做,你几乎会忘记看到的所有东西。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双年展规模太大,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留在脑海中的情绪,他们自然会忘记大部分艺术家。这对双年展来说是灾难性的:到头来没有人记得艺术家与作品。我在建造这场展览时正是要避免这一点。”

  本届主题展有6为中国艺术家参加,他们分别是耿建翌、关小、郝量、刘建华、刘野、周滔等。其中艺术家耿建翌算起来是第二次参展威尼斯双年展,作为“八五新潮”的艺术家代表,耿建翌早在1993年就和丁乙、李山、王广义、王友身以及余有涵等艺术家参加了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也是中国艺术家首次进入威尼斯双年展。


艺术家耿建翌

展览现场(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展览现场(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此次耿建翌参与的是主题展位于绿园城堡的“艺术家与书籍”板块。这是展览的中心地带,艺术家通过书本的形式,来审视自己的实践,回味艺术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此次呈现了耿建翌近70余件“书”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了从1990年耿建翌第一个书系列作品《读物》,到90年代中期《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最后到2000年《浸泡》和《之所以为经典》。1990年至2000年左右,耿建翌进行了一系列与“书”有关的创作。在跨越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创作除了上述的作品之外,还有《阅读方式》、《36种打击》、《分解动作》、《直到磨平》、《虫食》、《书页》、《怎一个“的”字了得》等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在传统观念中,书籍往往被认为是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但在他的作品中,文字并不是重要的元素,因此在他的书籍的内容往往被消除,只留下书籍重点表现的人与书籍相关的阅读方式。


The Reason Why Classic Is (133) (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The Reason Why Classic Is (134) (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Ten Seconds Immersion (8-2) (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Reading Material (166-2) 读物 (166-2)-采用(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From the first page to the last page (1)(图片来自香格纳画廊)

  比如作品《浸泡》,装订好的空白书册被浸泡在有色液体中,颜色浸染到书页上,这样书页的四边就会染上自然形成的不同形狀的色迹。由于每一本书浸泡的時间不同,页边的颜色也因浸泡的时间不同而呈现出宽窄不同的痕迹,实际上,这也是时间存在的证据。



刘野

  与艺术家耿建翌同样在“艺术家与书籍之馆”参展的还有艺术家刘野,此次展出了他《Book Painting No.9 》、《书10号》等8件关于书的绘画作品。

  刘野,1964年生于北京,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院壁画系,1994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作品广为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收藏。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刘野是留学时间最长、对欧洲艺术传统了解最深入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的绘画中有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冲突感:在天真幼稚的儿童形象背后,承载着成人世界的复杂情绪。刘野关于书的创作始于2013年,《Book Painting(书本绘画) 》系列所包含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本打开的书。在该主题最初的几幅画中,书页是空白的,既无标题,也无文字,书的内容是个谜。同系列的其它作品则蕴含了一个线索:“包豪斯”是唯一能读到的词汇,映衬在色彩明艳的背景上,别无他物。书,原是象征信息,从而成为涵义的储库。然而,如此的刘野之书,它们裹藏着自己的秘密。正如这些神秘莫测的图像所显示的,这些物体承载着艺术家的个人异想。视线焦点虽神秘如谜,却引人入胜。与他所有作品所共通的是,刘野为图案所赋予的意义既是具体明确的,却也是难以捉摸的。


艺术家关小

  同为1983年出生的当代艺术家关小与郝量在军械库展区“传统”板块呈现他们的作品,具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从文学、诗歌等不同领域追寻那些珍贵的、甚至快要消失的传统。关小的作品位于32号展位,此次展出的是她2013年创作的录像作品《大卫》,关于这件作品,他在谈到时表示:“我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原本是想找一些经典雕塑,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雕塑的录像,我想到,大卫非常有名,应该很容易就找到,结果我在YouTube上翻了一百多页之后发现没有一条视频是可以用的,相反,我看到了大量观众随意拍的视频,他们去哪旅游,然后拍个记录一下。这些是品牌的乱七八糟了可以说非常可怕,拍摄这并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拍下来的也不好看,上传之后他们也可能不会在观看了,后来,我决定把所有这些看起来像垃圾的、本来是作废的素材放在一起,于是就制作了这件作品。”


《大卫》

  此外,她还强调:“这件作品放置在威尼斯,是策展人的意图,我在做这部片子的时候,文艺复兴或意大利的历史背景等因素是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的,在这件作品里面,我并没有把大卫这件雕塑或者任何一件经典雕塑当成是一种歌颂艺术本身崇高性的表现,这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这部片子讨论的重点,当然我对于艺术是有热情和信心的,但这并非与人本主义或创造性直接相关。”



艺术家郝量

  郝量的作品在35号展位,此次他展出的是《潇湘八景》,关于《潇湘八景》的创作郝量在谈到时表示:“潇湘首先是地理概念,有历史故事,然后是文化概念。当进入绘画的创作后,它的演变也很有意思,在一定时期是彻底从地理概念抽离开的,然而到近代又回到地理属性。古代绘画中,潇湘是有一个大的概念,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是关于自然观的问题。我为什么在展览前面放了一个牧溪的画,其实那个最能说明问题,就是到了傅抱石陆俨少他们绘的画,跟牧溪都还是同一个自然观,这个自然观简单来说,就是自然把人包裹着,所以人起点景作用,在自然当中是可居可游的,都是这一套,只是说情绪可能不一样,图式不太一样,内在是一样的。古代中国的潇湘绘画都很小,基本上都是手卷,讲究诗与画的关系,到我这儿是单张很大的尺幅,但实际上自然观是变小了,这些自然景色都是假象,没有哪个空间是一个正常的时空,山水都是折叠起来的,特别近观的一个空间和一个俯瞰的空间,平行在一个空间内,好像是很自然的过渡,其实这里头是不对的,好多比例是失调的,人也进不去这个山水。这个东西是我对当下感受的一种表达,当然这种感受还是要回到绘画本身。”


《潇湘八景-琳琅》

《潇湘八景》里的云(局部)

  至于为何会参加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他表示:“克里斯汀准备策划本届双年展之初,便找到了我,也大致交流了对我工作的看法,在她策展思路中需要体现我这类工作,她深知这种从传统艺术出发探索当代性的工作,是有危险性的,大部分作品会流于表面装饰,但她还是从我的作品中看到了开放性与强度,这可能是最吸引她的。再有就是她在求学之初去过台北故宫,也比较了解古代中国绘画艺术。”


刘建华

雕塑和装置艺术家刘建华与艺术家周滔的作品同在最后一个板块“时光与无限”中。这一板块围绕着时间和永恒的主题展开,试图回答一个问题:艺术从哪里来,它将驶向何处?艺术家刘建华生长于以陶瓷闻名的江西省,并在景德镇工作和生活了14年之久,早期作品多以陶瓷作为媒介,通过陶瓷坚硬与脆弱并存的特性隐喻现代人对物质的迷恋与不安,揭示出现代社会特有的精神特征。随着创作的深入,刘建华近年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利用与试验。

艺术家刘建华与本届双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克里斯汀·马塞尔(Christine Macel)在展馆现场佩斯北京供图

  2003年他曾代表中国馆参展威尼斯双年展,本次是他首次受邀参加主题展,展出作品“方”,关于这件作品,刘建华谈到时表示:“《方》是我在2014年创作的,大约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制作。我将工业质感的钢板与中国的传统材料陶瓷结合在一起,二者均‘火’的外力施加下呈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陶瓷在黑色的钢板上以金色液体的形式呈现,在陶瓷看似坚硬却脆弱无比的材料特性外,伪装出温和甚至炽热的、带有强烈的欲望感的液体状态,就像被物欲裹挟的心理状态。这种材料之间并存的对抗性与依赖性在纯粹的形式中得到体现,这种纯粹性也来自于人的内心对物质的一种理解和感应。”


刘建华作品在主题展“时间与无限之馆”中展出,佩斯北京供图

刘建华作品在主题展“时间与无限之馆”中展出,佩斯北京供图

刘建华作品“方”局部细节,佩斯北京供图

  而在讲到此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感受时,他表示:“这一次与2003年中国第一次在威尼斯双年展设立中国馆,与我当时参加中国馆的状态有很大不同,虽然当初最终因为非典的原因没有能来成,只是在国内完成了作品的呈現。这一次来参加本届威尼斯双年展,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准备、包括布展过程,感受到了威尼斯双年展悠久的历史和团队专业的工作方式——这和我以前的想象及有距离的观看还是不一样。有些事物还是应该要有深入的介入和体会,才会有更好的了解。”


艺术家周滔

  艺术家周滔此次参展的作品是他2017年的新作《凡洞》,他一直以来的工作都与地点有关,特别是近几年,都是在很多具体的地点展开工作,周滔称它为“地形”研究,他用两个简述来探讨这个“地形”是发生于何处。首先,这个地形不是发生在导演、剧本、演员、排演的这种技术系统搭建出来的“室内”的工作方式,不是“作者型影像”,也就是说我的创作不是根据大脑中激发的想象和图景来重新制作,而是直接发生在与现实相处的“室外”。


《凡洞》

  关于作品《凡洞》,他在谈到时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凡洞》,从人工山体的皴褶与源于自然‘山水’极为冲突的分裂感中开始,影像尝试发现它的地形。在新城开发区土地被全部连根拔起之后的傍晚,在宏伟蓝图开始实施的前夜,戾气下沉之后,地块重新聚合,这个时刻曾经发生在‘赵孟頫重新发现石头’的那个地面上,而今天所不同的是,往返行动欲将穿透科幻式的末世死皮,再次发现地面,重塑地形。”

  “如今,世界上充斥着各种纷争,艺术见证着我们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最宝贵的部分。艺术是反射、是个人情感、是自由、是基础问题的象征;艺术是最后的堡垒,是一座培育一种超前或退后的潮流和个人审美的花园。”策展人克里斯汀·马萨尔总结展览时讲到。

  对于策展人来说,她希望艺术本体重塑世界,虽然这个希望并不总能成功,但去构想一个可能世界的过程,是人类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导向具体的行动,至少可以保持希望的存在,这或许就是双年展重要的原因吧,也是艺术之所以重要的所在吧。

  (在此感谢威尼斯中国馆策展方、中国馆主办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理木堂创始人陈志远先生、Brunswick Arts陈允琦女士、香格纳画廊、佩斯画廊等对本文中现场与作品图的支持。)

[地板:3楼] guest 2018-02-11 07:49:1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