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Craig-Martin.Michael Craig-Martin.Michael Craig-Martin.Michael Craig-Martin
发起人:嘿乐乐  回复数:50   浏览数:26733   最后更新:2015/01/22 18:03:39 by 鞋带儿
[楼主] 转贴逗你玩 2006-09-08 07:34:23
主题阐述

任何经历过历史汰选而建立了自觉判断标准的艺术品类,都同时建构起它特定的观赏方式。自十九世纪以来,现代美术馆以其纯粹、明亮、中性的空间构造确立了一种“规范的”公共展示-观赏制度。美术馆的空间被规定为White Cube(白方空间),一种“白盒子”,它是一个可以替代教堂的建筑容器,也是特定意义构成的公共场域,不同类型的艺术实践皆可在这个圣殿般的空间中呈现为“作品”——个人性的观看主体膜拜、凝视的对象。然而,“白盒子”却从本质上呈现为一种隔离:将所有作品与它原本发生的生活世界隔离开来;将创作情境与观赏情境隔离开来;将审美体验空间与日常体验空间隔离开来。由于此隔离而生成的,是一种特定的凝注-沉思的意义空间(这也是Muse女神庇护下的Museum的源初涵义),同时也是一个将艺术对象化的空间。

“黄盒子”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发起,为应对“白盒子”机制而提出的一系列当代艺术创作与展示计划,旨在探索一种中国式的展示空间与观看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传统中国式空间的一种展示学探索,又是对文人书画精神的一种当代艺术的诠释。2005年,“黄盒子”计划在台北市立美术馆成功举办了“黄盒子:台湾当代书画展”,该展致力于在美术馆既有空间中再造一个中介空间,借以呈现出中国传统观赏经验的一些具体格式。在此基础上,“黄盒子”当代艺术与展示计划又将迈出关键的一步。

“小西门”是上海青浦区政府保护修建的一个古镇民居建筑群落,是目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传统/民间文化复兴、创意文化再生产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经过三年的努力,小西门传统民居群落保护修建工程已经胜利完成。藉小西门工程落成之机,中国美术学院协同亚洲艺术文献库(AAA)、《时代建筑》将在上海青浦区政府、上海市青浦区新城公司的支持下,举办“黄盒子?青浦: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大型学术展览。本次展览以中国式空间向当代艺术发问,拟邀请海内外20余位当代艺术家,以绘画、录像、摄影、装置、多媒体戏剧等多种实验艺术形式应对、演绎小西门的传统中国式空间。同时,本次展览还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10数位著名建筑师,采用现场制造、现成品重组、空间叠印等方式,在小西门民居群落中展示其作品及创意,探索传统空间与当代建筑的关系、表达与展示的关系,在中国式空间中检验、思考当代建筑的种种问题。

目前中国各地正在兴起一场修建美术馆的热潮,美术馆的空间营造是否一定要遵循规范化的观看制度?中国悠久而精深的观赏文化在美术馆的系统中是否尚有可为之处?古典的观赏经验对当代美术馆建筑的形态与空间探索具有何种意义?中国本土的空间和视觉实验以何种方式回馈世界?这是“黄盒子”计划指向的问题。小西门并非专为艺术展示设计的场所,它本是日常生活的建筑,今天,由于人们生活形式的改变,它成为我们难以回归的家园。在中国各地,许多像小西门这样的建筑或者消失,或者成为旅游业的秀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留中国传统建筑视觉记忆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意义和活力?本次展览将以小西门为研究对象和创作现场,使当代艺术走出美术馆空间,脱离“白盒子”中灯光魔术的保护,在传统中国式空间中探讨当代艺术与实验建筑的表现潜力,以中国的日常生活空间限定、激发当代艺术的创造形态,实现传统空间形态的意义更生。

青浦既是传统的中国水乡,同时又是当代建筑的重要工作现场,这一特定的文化格局使青浦成为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构的实验室,一个现实世界的“黄盒子”。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在中国式的空间中展示和思考当代艺术与建筑的诸种实验,我们相信,“黄盒子?青浦: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将为当代艺术创作与建筑文化带来一种新的思考向度与发展契机。

策展团队

高士明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颂仁
独立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胡项城
艺术家,小西门建筑群落艺术总监

组织机构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
协 办:《时代建筑》、《A+U》
承 办:青浦新城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文献协作:亚洲艺术文献库

学术研讨会

时间:2006年9月6日13:30至16:30
地点:青浦区小西门

本次展览期间,将邀请国际相关领域的重要理论家及艺术家赴小西门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将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该议题亦作为“黄盒子”计划向艺术界、建筑界同仁提出的一份问卷):
1.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与意义建构机制是怎样的?
2.怎样看待美术馆空间对艺术创作的支持与限定性?
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观赏文化与美术馆观看制度的关系?
4.你理想中的美术馆是怎样的?
5.如何理解“中国式空间”?它是否存在?
6.中国日常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创作是否可能?
7.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空间与经验的建筑学转化?
8.文化遗产的合法性?文化传统与博物馆对象、旅游业景观的关系?
9.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失落了什么?在遗产保护中我们失落了什么?
10.如何面对社会生活的博物馆化和对历史传统的破坏?
11.历史、传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2.怎样看待已经失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历史?
13.文化身份是现实还是想象?怎样看待建筑师对“普通城市”的焦虑和对可辨识性的欲望?
14.无建筑师的建筑、建筑史之外的建筑意味着什么?
15.如何看待青浦建筑实践及其视觉生产?它对青浦的意义?

参展艺术家

艺术家:

吴山专(汉堡-上海)、邱志杰(北京)、王冬龄(杭州)、梁志和(香港)、吴俊勇(杭州)、刘大鸿(上海)、刘韡(北京)、高世强(杭州)、Yondonjunain Dalkh-Ochir(蒙古)、叶放(苏州)、张慧(北京)、郑端祥(杭州)、朱玺(上海)、于彭(台湾)、Inga Svala Thorsdottir(冰岛)、楼笙华(杭州)、邱黯雄(上海)、薛君(北京)、孙逊(杭州)、白双全(香港)、郑在东(台湾)、倪柯耘(杭州)、廖文峰(上海)、谢曹闽(美国)、嬲小组、郑文昕(杭州)、Intravision Group(挪威)、小蓧顺子、胡 非非、总体艺术小组(北京-杭州)、色彩调查小组(上海)等。

建筑师:

Arata Isozaki、Benjamin Wood、David Chipperfield、泉本晋一、大舍建筑、张斌、马清运、刘家琨、张雷、Rem Koolhaas、J. C. Sancho Osinga-Sol Madridejos、文筑国际、王家浩、童明、李凯生、祝晓峰、张永和、郑湘竹、董晓波、某群众建筑师等。
[color=crimson][size=3][font=楷体_GB2312]逗你玩? 逗你玩 容易吗? 5~~[/font] [/size] [/color]
[沙发:1楼] 转贴逗你玩 2006-09-10 12:24:18
黄盒子:思考没有展览的时代


张颂仁

任何经历过历史汰选而建立了自觉判断标准的艺术品种都意味了特定的观赏方式。不同的画种有不同的追求:神道碑要求肃穆,信札须见性情。装饰欧洲教堂的油画在文艺复兴期为了结合建筑而发展出单焦点透视,以便画景溶入建筑的理性透视;可是两宋以来的山水立屏则由室内开向多焦点户外自然风光,因此执着于山水的三远透视观点。现代社会的艺术界一概以现代美术馆作为互相比试和面对社会大众的公共空间。换言之,今天在国际间得势的艺术(即当今艺术界的显学)必须因应现代美术馆的观赏形态,才容易被了解与被承认。可是中国书画的观赏形式与现代美术馆的系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书画的「现代化」除了因应时代精神之外,也必须顾虑这种美术馆的观赏文化。新一代的现代水墨和新书画为了配合这个现代的观赏系统,难免受到潜移默化,甚至刻意调整创作理念。新一代的水墨装置走向舞台化的趋势是最明显的例子。其实书画的观赏特征跟现代美术馆的观赏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要是单从观赏文化的地域性和导向性来思考的话,策展的介入应作为书画与现代艺术展览厅的缓冲和诠释,让倾向传统的书画作者不必考虑迎合现代西式观赏条件。「黄盒子」的概念,也是对文士书画精神的一个诠释,并把这诠释呈现成展厅的布置。「黄盒子」也就成了某种艺术观赏型态的关防,或是导引。那是为了化解另一种观赏导引的过滤网。

「黄盒子」的说法是因应现代展览厅的「白盒子」而提出的。「白盒子」(White Cube)是为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品而建设的陈示空间:纯粹、明亮、中性、无色无臭。同时,由于纯白空间缺乏衡量对比、作品容易显得细小孤单,所以作品慢慢趋向庞大壮观。这个观赏空间也逐渐愈长愈大,成了一个对四面白壁和天花板也表示抗拒的白光空间。当然,这样的空间也不能为所有成为显学的现代作品提供适当的服务。「白盒子」也是在调整之下演变成一个建筑的容器,不同类型的创作皆可在这里面自成一国。跟「白盒子」空间在物理上最无法调合的当然是抗拒外在光线的录像作品,而录像艺术的兴盛也让世人习惯了「白盒子」里面经常出现的「黑盒子」。既然「黑盒子」代表了另类观赏角度的合法介入,书画这种看似与西洋绘画同是平面艺术可是其实别有乾坤的画种也应自立一个合法空间。目前这个展览除了介绍几位壮年辈的画家外,另一个目的就是首次为「黄盒子」这个观念探讨一些具体的呈现格式,和整理一些理论的范畴,以期避免强势展示形态反过来喧宾夺主。

「白盒子」的形成是因应欧美现代美术发展的需要而来;「白盒子」承袭了西方十九世纪公立美术馆的型式,是新近向公民开放的公众文化空间,反映了当时对新兴帝国的中产社会和民族国家意识。美术馆所代表的公众文化空间意会了社会的集体认同文化价值,亦代表了社会认同的精神价值与追求目标。二十世纪的欧美现代美术馆所体现的现代主义价值观,继承了前代的浪漫主义和后来的前卫浪潮,粗畧地说是取代了传统的教堂而成为现代的精神中心。这个精神空间也代表了欧美的文化政治取向;它所允许容纳的作品必经过滤而呈现。现代美术馆跟博物馆与民族文化馆的差异在于后者的体系,后者的体系在接收外来异文化时可以套入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框架,不与现行本土文化相混。现代美术馆则象征了今天的精神文化取向,代表了新的历史轨迹。换言之,未来的历史在现代美术馆这里定位,甚至在这里发生。

「白盒子」的展厅又如何与书画文化不相容呢?书画除了属于不同观赏体系的美术,也被定位为「非现代」,也就是说「不能为未来定位」的精神文化。目前能够进入这个「白盒子」的笔墨作品基本还只有水墨装置一类,可是这种表现形式又对书画的精髓极片面地局限。在物理空间来说,「白盒子」跟书画相左的正是其纯净绝缘的空间,和那种超自然的纯粹光线。这种光线和空间是欧洲的宗教崇拜场境;天外的光、崇高无岸的空间。艺术品在此间听候膜拜。书画作品与赏玩者的关系跟现代美术馆的情境完全不同。文人书画里一个最常见的字眼是「玩赏」。「玩」讲究亲狎,人与物亲切有情,可亲而不独可畏。中国的「玩赏」讲究在时空里流连忘返,渐进佳境,而不要求震摄观众。相对来说,现代美术馆展厅的时间是休止的,它为永恒作解人;它的空间是人世外的,所以使人肃然敬畏。另一关键在于观赏对像。现代美术馆的渊源来自市民的公共空间,因此它面对的是一个抽象的「大众」。它让大众到此崇礼。文人书画的渊源是士大夫寄情之作,因此面对的观众是怀有相同抱负的同志,作品以个性感触个性;即使感时忧世,亦不以公共主题为标志。书画是面对个人读画者的。

以作品内容而言,由于书画着眼于生机灵动的天机生趣,故多写大自然而不涉世事史实,不同于欧美的历史或神话主题公共场所绘画。这跟现代美术馆的采光方式也有不切合处。射灯投射的效果是天外之光,是超越季节的神灵之光。书画的光影效果是山光水色,是让人立于风景中的光影。这种「立于风景中」的观赏型态在传统社会而言更是具体事实,不仅是象征的修辞。在没有展览会的时代,观赏的场所往往在于富家的园林,因此的确能够做到以画境来印证实景。即使一般稍有资产的人家,小院落和庭院一角的景致还是普遍的建筑要求,因此园中的风光天趣与藏品的情致可互相发明。有会于心时更无妨在作品上(或另纸)题跋赋诗。

题跋这个传统也是个只能发源在展览会时代以前的观赏特征。题跋这种观赏形式意味了观赏者与作品极为直接并很私人的关系,他或是物主、或为人所托、又或直接受作者邀请。题跋成为一个传统代表了书画界对作品的观赏历史的重视,并对作品的「完整」性提出有异于现代的立场。这立场是:艺术不可能凭空而立,而必依附于观赏才成立。而且观赏的角度因时而迁,一件作品须连带这段观赏史才算「完整」。作品有待观赏,当然指有识的观赏,犹如作者追求「意境」,须得「意会」的巨眼始完成作品的使命。作品不谈绝对的完成度;谈气韵,谈生动,都在强调生机。绝对的完成只能拒人于外,让人隔栏赞叹,而不能衍生新生。

以上种种考虑都建立在传统士人书画的创作和观赏型态上,若言此类型态在今时已在现实生活中成为边沿,只能主宰文化界,只代表对一种理想世界的向往,那么还不能否认惟有探讨传统文士以往的完整生态,才能厘清一些指标和范畴来讨论书画的问题。追求书画的作者今天尚大有人在,关于「黄盒子」的思考应该对新的书画创作有所裨益。

「黄盒子」既在「白盒子」内划地为界,又是承「黑盒子」的先例另立的新创,以「黄」为名也有说法。在中土文化而言,黄是正色,中土之色,也是五色中的地色。白与黑,一明一暗,都是绝对的境界;而且纯天光的「白盒子」乃「空」盒子,是「空」间;冥灭的「黑盒子」是「虚」位,所以容得影像的虚像。为书画而建的「黄盒子」则须不空亦不虚,不实亦不散,「黄盒子」虚得有时空,有物象,才可以聚得住气。

光与空间决定了物的造型,「白盒子」的纯粹使物的「正」空间与其外周「非物」空间(「负」空间)截然分割。也有论者(如赵广超)更认为西方造型主要依靠「负」空间,尤其对阴影的描述,以作「物」的定型。「白盒子」有赖洁净硬朗的背壁和聚光投射,最适宜表达物型清晰的展品。挂轴的轻柔可说是以本身的物型自定空间,那是可以自立于背壁和聚光以外的定型。反过来说,油画的「物质性」这个优势反而有赖画面的挺硬二度空间平面。挂轴这种型式与「白盒子」的展壁既不相融,因此隔离墙面悬空挂展更能体现挂轴的物体造型。

书画讲究玩赏,玩赏可以独赏也可共赏。于是「黄盒子」可以作独赏空间,甚至焚香啜茗;也应设为主客交汇处,以便画家或收藏者与观者对话。如果「黄盒子」是主客交汇处,那么「黑盒子」就是「他者」的场地,而「白盒子」是自我的镜面。

玩赏之惬于心不外是流连于好时光里,时光之好在于「得时」与「得意」。这「时」也是机缘,既得好时自应有所表示以为他日玩味,于是有题跋玩咏之事。一是与佳作结缘,一是与友朋会赏,跟识者砌磋互勉。可知书画的共赏不同于「白盒子」的公共空间。后者只可说是「公赏」,是公诸社会各界大众的,而书画的「共赏」则是与所谓「识者」共享的。把「共赏」与「公赏」两者之间的距离拉近是「黄盒子」的任务,这个任务除了提供书画与观者一种贴切的场所,进一步也应该考虑在现代展馆的机制内给书画特有的「雅集」创作型式提供陈示场所和合理评价。

「黄盒子」既是中介空间,以策展功能的介入呈现一种独特的观赏文化,其介入程度的深浅和采取角度适当与否都应考究。故此这个展览的策划是具体的尝试;为了敞开探讨空间,策划方案向几位同道征讨提议,有釆纳也有搁置,并列于后以备参考。

黄盒子设计总列

一.     结构设计宜以简略为主,尽量避免中式传统文化符号。
二.     避免直接干预作品内容:如避免用录像将书画内容局部抽离晃动,或用摄影放大等。
三.     戒避过于模仿传统建筑的结构。「黄盒子」不宜太繁重,要避免舞台布景效果。


一.     立轴虚悬式 
离壁凭空虚悬,轴首或须拉线下索地面以固定。虚悬利于表现柔质立轴的物体特性。











二.     标准「黄盒子」
画后墙壁如太高耸则应另筑一壁。观画人背后须立照壁或配座椅, 椅子可反映人的尺寸比例






三.     喻景
    观画人座椅背后布洞窗,窗外简略陈设草木或奇石
                                          俯视


          侧 视
  
三之一(赵广超补)
  为避免窗外景观过于实写,另一布景法是用灯光投影(竹影、蕉影)于窗外后壁。灯光尚可缓缓移动以成移影之效果。





四.     卷轴台
手卷的观看只宜个人把玩,每拉展一段的阔度不过两呎至三呎之距,但可往复赏玩,如在山水中游观。在
[color=crimson][size=3][font=楷体_GB2312]逗你玩? 逗你玩 容易吗? 5~~[/font] [/size] [/color]
[板凳:2楼] 转贴逗你玩 2006-09-08 18:25:40
以下是黄盒子的相关图片链接

[url]http://picasaweb.google.com/art218com/YellowBox
[color=crimson][size=3][font=楷体_GB2312]逗你玩? 逗你玩 容易吗? 5~~[/font] [/size] [/color]
[地板:3楼] 转贴逗你玩 2006-09-08 18:38:48
以下是现场图片链接;

[url]http://bbs.art218.com/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555&ID=45387
[color=crimson][size=3][font=楷体_GB2312]逗你玩? 逗你玩 容易吗? 5~~[/font] [/size] [/color]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