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纳画廊今年将于纽约开启第三个空间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627   最后更新:2017/04/12 21:45:10 by clclcl
[楼主] 蜡笔头 2017-04-12 21:45:10

来源:YT新媒体 温嘉宝@YT



旧家具店里偶得的士兵家书

祖孙三代的故事

马海蛟用影像作品照出了

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影子



2015年,马海蛟在杭州的二手家具店买了一张旧桌子。在清洗时,他在抽屉里发现一封家书。这是一个名叫李成的士兵写给爷爷李玉春的信,内容正好有一张稿纸那么长。他在信中劝爷爷不要看不起自己身体残疾的父母,要团结,不要搞“家庭分裂主义”。

信件-《家庭分裂主义》-2017


从这封家书开始,马海蛟虚构出一个家庭,用一个影像作品,从祖孙三代的角度,描述了一个家庭的“例外状态”。


生长在南方的李成独自到北方当兵。尽管他的大伯曾经在越南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他还是选择离开自己生长的南方小城,在北方肃杀的寒冬中,为一场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战争进行着训练。


影像截帧-《家庭分裂主义》-2017


另一边,他的父辈,爷爷和父亲的故事并置在一起。爷爷是个基督徒,刚刚去世。有眼疾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旧家具店,城里的店面正面临拆迁,他不得不搬到城郊农村去。伴随着李成的方言旁白,镜头缓慢的掠过爷爷当年体面的结婚照、拥挤的弄堂、有些佝偻的父亲,和他杂乱的旧家具仓库……

影像截帧-《家庭分裂主义》-2017

影像截帧-《家庭分裂主义》-2017


这部《家庭分裂主义》正在UCCA的展览“例外状态”中展出,整部影像作品几乎没有对白,只有“李成”的声音,慢慢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YT新媒体找到马海蛟,跟他聊了聊这个他虚构出来的家庭。


影像截帧-《家庭分裂主义》-2017


YT:“士兵”的故事是虚构的吗?


马海蛟:对,我虚构了一个家庭,但其中又有很多我个人的家庭经验和情感。我出生在北方,但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南方生活。我会把这种乡愁,或者说慢慢跟家庭之间产生的隔阂,附着到士兵身上去,让他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北方当兵。同时这部作品中的某些细节也对应了很多我生活中遭遇的事儿,比如片中说伯父在战争中去世,这其实是我一个亲人的真实经历。

影像截帧-《家庭分裂主义》-2017


YT:他的伯父已经在战争中去世了,为什么他还会去当兵?


马:这是个非常偶然的设置。我有很多亲戚当兵也是因为非常简单的理由。比如有个长辈在部队里当连长或者团长,如果他的亲戚、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觉得高考无望,家里又不能负担他走别的方向,就会觉得当兵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他们在部队里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但其实他们离真正的战争非常遥远。反而他们的父辈是经历过战争的,甚至在战争中去世。不同代际的人同为一个职业,但他们会遭遇完全不同的事,因此他们对这个职业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现场-《家庭分裂主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7


YT:为什么“爷爷”是个基督徒?


马:“爷爷”的原型是一个我两三年前在杭州接触过的人。他生活在弄堂里,却有很体面的结婚照,我当时很惊讶,问他后他告诉我说那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


信里李成说“爷爷”搞家庭分裂主义,看不起残疾的父亲。我就想象“爷爷”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年知识分子,只有知识分子才会那么挑剔自己家庭里的细节。所以我就把“爷爷”设定成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在六七十年代经历过文革。


YT:“父亲”的原型是谁?


马:他就是我买桌子的那个旧家具店的老板。他有眼疾,当他想正视你的时候,头一定是歪的,我觉得他的形象挺符合我所理解的信中的“父亲”。


YT:你按信上的地址找过那个地方吗?


马: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去找他们,想更多的从自我的感受出发。因为如果真的去找他,就有点像在拍一个纪录片了,或者会搞成我父母经常在电视上看的那种“寻亲节目”,好像不太对。


但我当时回杭州拍摄的时候真的去了信上的那个地方,那里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福利彩票店。我拍了5分钟它的营业景象,但后来没有呈现,这次的展示还是希望观众通过信件和影像来想象我所建构的一个当下的中国的家庭状态。

信封-《家庭分裂主义》-2017


YT:为什么作品中对话很少,大多是旁白;而且镜头以景物、场景为主?


马:因为信的末尾提到要组织一次家庭会议,朋友建议我可以模拟一个“调解家庭纠纷”的电视节目的现场,但我不是很喜欢,我也不擅长那种做作品的方式。我个人更偏爱带有影像美感的拍摄,我想在影像风格和质感方面也有我一向的坚持。就像不同的画家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一样。


之前的作品也是一样,比如在《马国权》那部片子里出现了很多烂尾楼一样的建筑工地,还有戈壁的场景,我觉得那些场景就是我所理解的马国权的生命状态。

马国权30岁在车祸中受伤,智力和记忆力低于常人,被迫离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2016年马海蛟围绕他拍摄纪录片。


还有正在Tabula Rasa 画廊展出的作品《远了,更远》,其中也没有演员,只是描述风景,有一个画外音。这是我前一段时间在荷兰驻留时的作品,当时特意在有迷雾的天气时,挑了空旷的场景去拍摄,用了一种极具乡愁感的语言方式。

《远了,更远》(2017)中,马海蛟虚构了一封难民在荷兰写给母亲的信,向母亲讲述着在荷兰的所见所闻。


YT:你喜欢在作品中出现很多虚构的成分?


马:都是在虚实之间吧。作品中很多内容我会虚构,但里面附着的情感性的东西是真的,是我个人的体会。比如《远了,更远》中难民所描述的乡愁,很多细节都来自于我自身的感受。当时在荷兰,眼前的风景很美,是你在北京根本就看不到的,但这眼前优美的一切会慢慢地给我带来一种危机感,因为它们不属于你,你在此只是一个客人。

现场-《家庭分裂主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7


现场-《家庭分裂主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7


YT:作为一个影像艺术家,什么电影对你的创作有影响?


马:很多,我在做这次作品的旁白时重看了侯孝贤《童年往事》中的很多片段,电影一开始对于家庭的描述缓慢而优美,是我所偏爱的表现方式。还有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撒旦探戈》中那种黑白横移式镜头也对我的影像美学有所影响。另外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讲述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再婚的妻子回家过周末的故事,没有大吵一架的场景,但整部电影可以让人感受到主人公跟父辈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情感。

影像截帧-《说谎的梦,说梦的谎》-人物与风景计划第二部作品-2015


YT:你接下来会有什么计划,会考虑拍一些叙事性比较强的作品吗?


马:顺其自然吧。我会有一些个人的长期计划,比如“人物和风景”,通过风景给我的感受去拍摄人物,然后并置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还有“人物传记”,我想围绕马国权生命的后三十年,每隔五年就去围绕他拍摄一部作品。有没有叙事性都顺其自然,但一定要保持自我情感真实的表达,不要做没有个人感受但看起来有模有样的东西,这是我对自我的警惕。


艺术家-马海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