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特美术馆拍摄的徐震纪录短片
发起人:BAAB  回复数:0   浏览数:1524   最后更新:2017/05/11 21:36:35 by BAAB
[楼主] colin2010 2017-05-11 21:36:35

来源:长征空间



“平面震颤”,2016,展览现场,长征空间,北京


2016年末,长征空间群展平面震颤中,苏予昕的绘画作品隐匿在展厅最深处的一个拐角之中,仿佛爱丽丝的兔子洞,引领观者进入一方由她构建的独特异象时空。2016年夏天,苏予昕从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UCL )油画系毕业,她的绘画灵动,在其细腻的外表之下,拥抱的是一种更为广阔的诗意。

苏予昕,《侧光》,2015

苏予昕,《完结》,2014


电影院是让苏予昕很着迷的一个场域,这是一个私密的个人记忆与集体经验相交汇的暧昧地带。她通过跳跃的色彩、断裂的逻辑和错置的空间,带我们抵达一个介于现实和虚幻之间的时空。

苏予昕,《镜子》,2015


苏予昕用跳跃的颜色与流淌的线条,调和出了具有流动性的风景,像是记忆中偶然闪现的片段,似曾相识而又神秘未知。

苏予昕,《原地》,2016


“水”是另外一个频繁出现在苏予昕绘画中的意象。在艺术家看来,水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形态,还与“颜料” 属性相似,这种用液态描绘液态,画了什么与怎么去画之间的平行关系,亦步亦趋,成为画布之上,一个连接图像与真实、画布内外的隐喻。


苏予昕,《盒里的风》,2016


在苏予昕的认知和创作中,身份的定义包含更宏大的叙事因素,比如时间。时间作为客观存在的抽象概念,同时既是感知也是想象,被主观地赋予不同的形态和样貌,成为人类真实经验和记忆最重要的攀注。她通过具体的意象,呈现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描绘一个个遗失了上下文的瞬间,呈现一个静态的图像,收纳、再编辑“流动时间”所具备的魔力。


在其创作脉络中,作品皆是从过去时间打捞起的碎片,在不断向前推进的时间流汇总遗失了上下文,又在被陌生的观众观看时,一次一次重新发明了自己的历史。

苏予昕,《无题(全都跟着走)》,2017

苏予昕,《三倍静态》,2017


除绘画以外,苏予昕的一个重要创作媒材是手制书。纸质书中,纸页的连结构成一种特定的叙事结构,随机、跳跃的观看方式为艺术家收纳 “流动的时间” 提供了一种绘画以外的路径;对于艺术家来说,手制书更像是一种互动更加频繁的魔法,而艺术家欣然乐见她的魔法可以因为观者的加入而完整,甚至创造出艺术家权威之外的、千人千面的惊喜。


苏予昕享受与不同媒介所特有的秩序和限制共同工作的过程,但无论是通过绘画、纸质书还是其他媒介,苏予昕更加着迷的,依然是探索时间作为一种能动的弹性结构所具备的魔力。“(Time) is an ongoing cascade that we can never identify. In the contrary, we are identified by it.” 艺术家如是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