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邝镇禧“远离那些石头”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617   最后更新:2017/05/15 09:35:19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babyqueen 2017-05-15 09:35:19

来源:画廊杂志


2017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里发生的“神话故事”!

作为美国代表艺术家,布拉德福特为2017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特别创作一组最新的装置作品。著名洛杉矶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以大型抽象绘画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探讨了建构在社会阶层、种族、和性别之上的美国经济社会,并深入研究了城市欠发达地区所面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跨文化的问题 。

2017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mark bradford“明天是新的一天”展览作品


在美国馆的圆形大厅里,bradford用一缕缕褪色的黑纸制作了作品oracle,这个作品既像是一个山洞,又像是一个圣坛,把建筑的内里变成了一个古老的岩洞,供古代的圣贤在里面传授真理。

美国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


布拉德福特1961年出生于洛杉矶,并一直在那里居住和工作。他从加州艺术学院瓦伦西亚分校(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获得了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布拉德福特的作品由拼贴构成,使用的材料包括海报、招牌、新闻纸以及特别的打印纸,通过随意地拼贴和组合这些材料,创造出了丰富的层次,并推动了抽象绘画的发展。


2017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mark bradford 《medusa》混合媒介  尺寸不定 2016

2017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mark bradford 《medusa》混合媒介  尺寸不定 2016


2017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观众们可以看见一系列巨大的画布,这些画作也是由褪色的纸做成的,纸是由艺术家亲手浸泡和成型,它们暗示着人和神的构造。

2017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展出作品


马克·布莱德福特的抽象绘画综合严肃艺术以及流行文化形成了一种超越一般视觉经验的、独立的美学语言。他的作品同时使用绘画以及拼贴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符号元素:废弃的海报和广告版,涂鸦和商标,以及来自他的另一个职业的,作为美发师用的烫发锡纸。

Mark Bradford  《The Devil is Beating his Wife 》 2003

Mark Bradford 《Rebuild South Central》 2015

Mark Bradford 《Fuhgitfulness 》 2012

Mark Bradford 《Seamonsters》2014

Mark Bradford 《Monster 》2009

Mark Bradford 《White Painting》 2009

Mark Bradford 《Across 110th Street》 2009


“马克的美国馆项目——既包括了墙内展览,也包括了‘合作共进’项目——展示了他独特的、用材料来揭示社会问题的创作手法,尤其是他对社会边缘人群的关注,”贝德福德说道,“就像马克在美国馆的作品将带来社会的改变一样,巴尔的摩美术馆也一直致力于将当代艺术带出高墙之外,融入当地社区。”

[沙发:1楼] babyqueen 2017-05-15 09:53:04
来源:画廊杂志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里的那些“大长腿”女人!

他与萨特同饮、嘲讽毕加索,与贝克特并肩散步……他的工作无处不在,但巴黎蒙帕纳斯大道上仅23平方米的工作室令人震惊。

1956年,贾科梅蒂与他的石膏雕塑在威尼斯双年展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的瑞士馆,是本届双年展国家馆中评价颇为不错的场馆,向来以优雅著称的瑞士馆今年依然延续着简约的风格,它同样拥有一个优雅的主题——“威尼斯女人”(Women of Venice)。
“向贾科梅蒂致敬”——这是本届瑞士馆策展理念的出发点,并早就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那么策展人如何以三位艺术家向贾科梅蒂致敬呢?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入口

早在2016年9月,瑞士艺术委员会及文化基金会就明确了这一展览主题,并委任菲利普·凯泽(Philipp Kaiser)为策展人。菲利普·凯泽则邀请了日内瓦出生的美籍艺术家卡罗尔·博夫(Carol Bove)和瑞士美国艺术家二人组合特雷莎·哈伯德(Teresa Hubbard)与亚历山大·伯奇勒(Alexander Birchler)共同打造这场优雅的展览。

菲利普·凯撒(Philipp Kaiser)

作为自由策展人,菲利普·凯泽最初在瑞士开启了其职业生涯,如今在洛杉矶工作生活,同时也与瑞士的艺术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此次“威尼斯女人”的策展理念是敏锐、多层次的,因为在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上,贾柯梅蒂从未代表瑞士参展国家馆,甚至即使1952年瑞士馆是由其弟弟布鲁诺·贾柯梅蒂(Bruno Giacometti)设计的,也没有例外。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致敬贾柯梅蒂

贾科梅蒂在工作中

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开展的同期,在位于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里,也举办着一场20年来首次最大规模的贾柯梅蒂回顾展,呈现近250件珍贵作品,其中就包括创作于1926年的早期作品“女人像(弗洛拉·梅奥)”。

贾科梅蒂在创作中

从早期作品《女人头像》(Head of a Woman)及1960年创作的标志性青铜雕塑《行走的人1》(Walking Man I),该回顾展将呈现贾科梅蒂50余年创作生涯的变革过程。此外,罕见石膏雕像及此前从未展出过的绘画作品也将展出。

贾科梅蒂 《黑色的安妮特》1962

贾科梅蒂《安妮特胸像4》1965年铸件

贾科梅蒂经典的雕塑形象

贾科梅蒂,行走的人,1960

贾科梅蒂的作品尤其是雕塑作品在两大国际拍卖行上都上拍过,也都刷新了相关的拍卖纪录:先是2010年初,其《行走的人》在苏富比伦敦的拍卖会上,以6500万英镑(1.043亿美元)的成交价,超过了2004年毕加索早期的油画作品《拿烟斗的男孩》创下的历史,以1.042亿美元刷新了全球艺术品拍卖纪录;2014年纽约苏富比秋拍,贾科梅蒂的《双轮车》以逾一亿(100,965,000)美元的成交价一举夺魁;之后,在2015年佳士得纽约“回顾往昔”专场拍卖会中,他1947年创作的一尊真人大小雕塑《指示者》,最终以1.41285亿美元达成了它的第一次成交,再次创下了雕塑作品全球拍卖的新纪录。
[板凳:2楼] guest 2017-05-15 22:17:38
来源:芭莎艺术 宋佩芬



英国国家馆展览现场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有195个国家,其中有85个参与了这届威尼斯双年展。当年拿破仑攻陷威尼斯时,在此搭建的绿园古堡,现在正是威尼斯双年展所使用的主场馆,今年一共有30个国家馆在此处……

今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许多国家探讨了难民潮、种族冲突、性别歧视等时事问题,也有一些探讨了国家的身份、现代与传统、艺术的本质、生存的意义等主题。


意大利国家馆,展览现场。


德国、法国、芬兰与罗马尼亚在这次双年展上的作品都非常精彩,但是除了那些赢得国际艺术评论口碑的国家之外,我们还希望介绍一些更感性,或具有超级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以及那些在严肃的题材中不忘注入幽默的展览。

澳大利亚国家


主题:《我的地平线》My Horizon

艺术家:崔西·莫发特 Tracey Moffatt


崔西·莫发特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经常探讨种族问题。她说自己之所以会从事创作,是因为出生在一个非常单调无聊的小镇,她无聊到必须自己编故事给自己听。



她的摄影作品就像一部电影的分镜,提供一系列图片让观者自行编造故事情节。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她展出了作品《身体的记忆》,透过诱人的光影来阐述一段有关她原住民身份,曾经担任过女仆的母亲的历史。

在另一件作品《行程》中,一位站在码头的男子,到底是在为朋友送行,还是在等候爱人的到岸?最后一张抱着婴儿的图片让人难免想起两年前被冲上土耳其海滩的叙利亚男童。



展览的主题虽然是《我的地平线》,由澳大利亚馆提供的资料袋却一点也不含蓄地印着“原住民的权利”、“难民的权利”等口号。


加拿大国家馆


主题:《逃出镜中的方法》A way out of the mirror

艺术家:杰弗里·法莫 Geoffrey Farmer


1967年出生的艺术家杰弗里·法莫,有一天收到了姐姐寄给他的信,信中有两张1955年拍摄但没有出版的新闻图片。图片上有一辆运木卡车与火车相撞,木头掉了满地。阅读他姐姐的信之后他才明白,开运木卡车的是他从未见过的祖父,因为这个意外受伤去世。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家庭悲剧从未被提起过,他的父亲也从来没告诉他为何自己没有父亲,为何他的家庭好几十年来都无法脱离这个悲剧的阴影。法莫收到他姐姐的信时,恰好手中正拿着一本亚伦·金斯堡的诗集,这个展览的题目《逃出镜中的方法》就是引自金斯堡的一句诗。

法莫将加拿大馆的屋顶及大半墙面拆掉,让整栋房子看起来像个破旧的废墟。他在一座老式的落地钟上插满了斧头、拖地刷等不同工具,落地钟好比一个受到攻击而充满伤痕的人。墙的另一边还有一个让动物喝水的水槽。

这是艺术家在瑞士一个农场发现的,他还很意外地在水槽内还发现了一块来自加拿大北部,努纳福特省内一栋被烧毁的学校的铁片。这个地方居住着85%的因纽特原住民,是加拿大原住民运动非常重要的据点。

由于靠近北极圈,居民非常稀少,这所学校是当地村民社交生活的重要据点,学校被学生放火烧毁,对整个村落打击很大。法莫从自身以及国家的悲剧作为出发点,来探讨如何疗伤。

像人们伤心的时候会流泪一般,加拿大馆的装置也不断地喷出水,用水来洗涤悲剧的伤痕。不仅仅是国家馆,法莫的《逃出镜中的方法》是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中最令人感动的作品。


冰岛国家馆


主题:《到威尼斯为非作歹》Out of Control in Venice

艺术家:艾吉尔·赛布永森 Egill Sæbjörnsson


冰岛馆位于朱代卡岛,这个岛屿在历史上是个犹太区,有机会到威尼斯,千万不要因为懒得搭船而错失了这个巨魔的艺术杰作。

根据策展人的解释,艺术家赛布永森和吴哥(ūgh)和渤哥(Bõögar)两位巨魔在9年前认识,结成好友。当赛布永森被挑选代表冰岛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时,他决定退居幕后,鼓励吴哥与渤哥发挥他们的艺术才华。巨魔是北欧神话中专门吃人的巨人,经常在儿童的噩梦中出现。

早在威尼斯双年展开始前一个月,吴哥与渤哥就到威尼斯做现场考察,追逐吞食观光客。在冰岛馆内,他们假扮成一件装置,由于装置和房间一般大小,到此参观的人毫无警觉地走入吴哥与渤哥的围攻地带,在专心观赏艺术装置时,不小心成为了吴哥与渤哥的点心。

“今年双年展主题是《艺术万岁》,强调了艺术家如何利用奇思幻想来创作,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建立想象中的宇宙。” 策展人史蒂芬妮·波特赫尔说,“我们都知道普京与川普,但是对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他们的人,如何确定他们真的存在?相同的,没有见过巨魔就能够否定他们的存在吗?在冰岛馆真实与幻想没有界线。”

像是被巨魔吞噬的观光客一般,到威尼斯双年展当然是为了看艺术,但是有这么多的艺术作品和展览,真的有办法看完吗?要如何保证欣赏艺术而不是被艺术吞噬?


伊拉克国家馆


主题:《荒废古老》Archaic

艺术家:群展


“Archaic”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古老”,另一方面则代表了“荒废”。伊拉克历史悠久,但是多年战乱,荒废到处可见。策展人利用了“Archaic”的双重意义,展出了古老的文物,并且透过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探讨伊拉克的荒废。


在此展出了几十件将来自伊拉克博物馆的馆藏,其中有些在2003年被掠夺,后来索还,也有些从位离开过伊拉克。由于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前往巴格达,伊拉克馆决定将这些古老的文物带到威尼斯展出。


同时,伊拉克馆还邀请了六位当代艺术家创作了新作,其中五位是来自伊拉克的艺术家,还有一位是比利时艺术家法兰西斯·亚力斯(Francis Alys)。亚力斯去年曾多次前往伊拉克,到巴格达与当地年轻艺术家交流;还前往伊拉克北部的难民营勘察,到摩苏尔前线拍摄与创作。


不同于绿园古堡或军工厂内的国家馆,伊拉克馆必须与古典的法兰克提宫殿配合,作品在玻璃柜中陈列,又增添了一层古老的面纱。

 

意大利国家馆


主题:《神奇的世界》Il Mondo Magico

艺术家:Giorgio Andreotta Calo, Roberto Guoghi,Adelita Husni-Bey


意大利馆在军工厂的最尾端,一贯参展艺术家的人数较多,但是此次策展人西利亚·阿列曼妮(Cecilia Alemani)却决定只邀请三位艺术家,“才能与其他的国家馆配合”。


《神奇的世界》来自一位20世纪人类学家的研究,他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难以预测的时代,经常需要求助于魔法或宗教仪式以安抚自己。阿列曼妮过去策划的展览经常带有玩耍的性质,艺术家安德瑞欧塔·卡罗(Andreotta Calò)将意大利馆的展厅变成像黑暗中的迷宫一般,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位艺术家是住在纽约的阿德丽塔·胡斯妮-贝伊(Adelita Husni-Bey),她用自制的塔罗牌为社区青年算命。


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罗伯特·古奥基(Roberto Guoghi)的《耶稣的形象》。他用有机材料,铸造好几个和真人大小一样的耶稣模型。完成之后将这些模型放在看起来像手术床一样的平台上。


由于这些雕塑是有机材料制作的,预展才进入第二天,雕塑已经像尸体般开始腐烂,像魔法般让人看得触目心惊。





瑞士国家馆


主题:《威尼斯的女人》Women of Venice

艺术家:Carol Bove,Teresa Hubbard,Alexander Birchler


《威尼斯的女人》是瑞士艺术家贾科梅蒂于1956年,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时所创作的一套雕塑作品。瑞士曾经多次邀请贾科梅蒂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即使瑞士馆是他的弟弟布鲁诺设计的,他还是屡次拒绝。


策展人以贾科梅蒂的作品命题,希望表达对贾科梅蒂的失落。与英国馆和美国馆比较,瑞士馆就像瑞士这个国家一样,小巧精致。


瑞士出生的美国雕塑家卡罗·波维(Carol Bove)的抽象雕塑的灵感也来自贾科梅蒂,录像艺术家特瑞莎·哈巴尔德(Teresa Hubbard)与亚历山大·毕尔赫勒(Alexander Birchler)共同创作了录像《Flora》。


Flora是一位美国女子,她在1920年代到巴黎学习雕刻,成为贾科梅蒂的恋人。他们还为彼此创作肖像,但是Flora的父亲因为生意失败,被迫回到美国。她不但没有钱继续从事创作,还要靠担任清洁女工维生,最终贫困无名地去世。




如果不是贾科梅蒂为她做的肖像,她可能在历史上烟消云散。录像用两个正反面的银幕,一面以黑白影片讲述她在巴黎的生活,另一面是彩色的纪录片,由Flora今年已经82岁的儿子谈论他母亲回到美国之后的生活。有许多展览探讨失落的感觉,但是很少能够像瑞士馆这般,在失落中寻找诗意。


英国国家馆


主题: 《荒唐》folly

艺术家:Phyllida Barlow


今年73岁的英国艺术家菲丽达·巴劳(Phyllida Barlow)虽然创作了一生,却在最近这几年才受到艺术圈的重视。展览的主题“folly”是“荒唐”,但也是英国花园内常见的具有装饰性,但完全不实用的建筑。




巴劳在英国馆外放置了好几个用细长的棍子撑着的庞大、形状不规整的球,进入馆中又立刻被好几个超高的图腾柱挡路,有些图腾柱上面还堆了水泥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砸到你的头。但是无须担心,因为这些水泥板其实都是保丽龙做成的。


除了基础的水泥色之外,巴劳的雕塑还涂满了五花八门的颜色,这些颜色其实都是威尼斯大运河畔宫殿外观的颜色。英国馆每一个展厅都有非常戏剧化的陈列,有些雕塑是直立的、也有不少倒塌、还有的悬在半空……


建筑物本身就有一个露台,巴劳又在这个露台上搭了一个小型,但是完全无法使用的露台,似乎对“艺术的无用”这个陈腔滥调开玩笑。虽然名字荒唐,但还是有严肃的一面。通过她的作品,观众会对空间产生新的感受,重新思考是空间主宰作品,还是作品主宰空间?





[地板:3楼] guest 2017-05-18 15:45:55
来源:HauserWirth画廊

「菲莉达·巴洛:folly」@ 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

5月9日,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已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作为英国代表,豪瑟沃斯著名艺术家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在英国馆的大型个展也成功开幕。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由克里斯丁·马塞尔(Christine Macel)担任艺术总监。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英国馆展览「folly」现场图。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菲莉达·巴洛:folly

Phyllida Barlow: folly

公众开放日:2017年5月13日- 2017年11月26日

双年展地址: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英国馆

                      57th Venice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British Pavilion


英国馆展览「folly」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英国馆展览folly现场图。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菲莉达·巴洛最为人熟知的是她的大型雕塑。在40年的创作生涯中,巴洛使用许多低成本的材料,例如胶合板、纸板、石膏、水泥、布料以及油漆等,创作了众多风格鲜明、体型庞大,大胆且极富表现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探讨了作品本身以及作品与周围空间的关系。


巴洛的艺术实践基于一种反纪念碑式(anti-monumental)的雕塑传统。她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得到灵感,以直接、随性的方式处理材料,并将这些平凡的材料化身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英国馆展览folly现场图。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能够代表英国参加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对我来说是极高的荣誉。我很惊讶,当然,也极为兴奋。为英国馆这样一个壮观的建筑空间去构思作品,对我是极为特别的一次经历。没有任何其他挑战比这个更为美好和让人振奋。


威尼斯双年展以其特定背景下的多样性而闻名,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超越了我最疯狂的梦想的,独特且激动人心的创作机会。”


——菲莉达·巴洛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英国馆展览folly现场图。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视觉文化总监、威尼斯双年展的选拔委员会主席艾玛·德克斯特(Emma Dexter)说道:“我非常开心菲莉达·巴洛能够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代表英国馆。巴洛令人震撼的雕塑和装置作品让世界范围的观众着迷和好奇。她的作品的规模让人印象深刻,选用材料和技法上又十分精巧和注重细节,这让创作与实验成为了她的作品的核心。通过自己的作品,巴洛可以戏剧性地转变每一个空间。我非常期待看到她为英国馆带去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 )作品。”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英国馆展览folly现场图。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关于菲莉达·巴洛


▲ 菲莉达·巴洛在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英国馆展览folly。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菲莉达·巴洛1944年出生于英国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Newcastle upon Tyne)。巴洛曾在切尔西美术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1960 – 1963)以及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Art ,1963 – 1966)学习。1960年代巴洛成为了斯莱德美术学院的老师,并从事教学工作四十多年,直至2009年退休。


巴洛现任学院艺术名誉教授(Emerita Professor of Fine Art)。2011年,巴洛成为了皇家艺术学院学术成员(Royal Academician),2015年荣登英国女皇新年授勋的名单(Queen’s New Year Honours),并因其在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




▲ 菲莉达·巴洛在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英国馆展览folly。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巴洛最近的个展包括2016年在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lle Zurich)举办的个展「样本」(demo);2015年在达拉斯纳什尔雕塑中心(Nasher Sculpture Center)举办的个展「约会」(tryst);2014年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的杜维恩委托创作展(Duveen Commission at Tate Britain)「码头」(dock);2013年在弗罗里达诺顿美术馆(Norton Museum of Art)举办的「囤积」(HOARD);2013年在得梅因艺术中心(Des Moines Art Center)举办的「卵石」(scree);


▲ 菲莉达·巴洛在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英国馆展览folly。摄影:Ruth Clark, 图片:豪瑟沃斯


2012年在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举办的「菲莉达·巴洛:围困」(Phyllida Barlow: siege);2012年德国亚琛路德维希论坛(Ludwig Forum)举办的「边缘」(BRINK);2012年在英国亨利·摩尔美术馆(Henry Moore Institute)举办的「菲莉达·巴洛:坏版本」(Phyllida Barlow: Bad Copies);2011年在德国纽伦堡艺术协会(Kunstverein Nürnberg)举办的「铸造」(Cast);201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BAWAG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街道」(STREET)以及2010年,她与艺术家奈丽·巴格拉米恩(Nairy Baghramian)一起在英国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举办的重要双人展览。


菲莉达·巴洛:folly

Phyllida Barlow: folly

公众开放日:2017年5月13日- 2017年11月26日

双年展地址: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英国馆

                      57th Venice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British Pavilion

[4楼] guest 2017-05-19 08:58:31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张天宇

【全景威尼斯2017】神秘的韩国馆:讲述Mr. K的一生与韩国的一个世纪



 如果说今年威尼斯双年展最优雅的是瑞士馆,最火爆的是德国馆,那最神秘的国家馆可能就是韩国馆了,因为不到开馆的最后一分钟,谁都不知道那位名叫“Mr. K”的神秘人会带给威尼斯怎样的一出好戏,毕竟过去半年,韩国始终处于极富戏剧性的政治变局中。

威尼斯双年展韩国馆入口处呈现的崔玄周装置作品“威尼斯狂想曲”(Photo by Casey Kelbaugh for Artsy.)

  威尼斯当地时间5月10日,策展人李大衡与观念艺术家崔玄周(Cody Choi)和李莞(Lee Wan,音译)携手打造的韩国馆正式揭晓,展览主题为“平衡力:滚石与山脉”。在此之前,李大衡曾表示韩国馆将“通过强调人性和心理复杂性的朴素方式呈现出一个半虚构的世界,以此表达对于现实的重构、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对于同理心和好奇心的触发”。


进入韩国馆内,李莞以“Mr.K”的千余张照片徐徐讲述韩国一个世纪的故事(Photo by Casey Kelbaugh for Artsy.)

李莞作品现场,Photo provided by the Arts Council Korea and Lee Wan.

  根据这个思路,以行为类作品著称的现年38岁的观念艺术家李莞在韩国馆中呈现了一份超级档案——1400余张个人照片档案一个匿名记者“Mr. K”的一生,同时也见证了韩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据说,这位“Mr. K”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名叫“金基文”(Kim Ki-moon,音译)的商人,他此前曾经做过记者,而李莞之所以会展出他的这些照片档案,其实是源于2012年在首尔市中心的一个跳蚤市场里,李莞非常偶然的发现了一个装满了照片的盒子。此前在谈及“Mr. K”这个项目的时候,李莞说道:“我翻阅过所有照片之后,久久不能释怀,呆坐在那儿很久,思绪万千”,他觉得这些照片是一种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讲述过去几十年韩国从发展初期到实现现代化成就的绝佳的叙事形式。


This image provided by Lee Wan

李莞作品现场,Photo provided by the Arts Council Korea and Lee Wan.

李莞作品现场,Photo provided by the Arts Council Korea and Lee Wan.

策展人 李大衡

  韩国馆策展人、现任韩国现代集团艺术总监的李大衡曾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在伦敦萨奇画廊策划系列展“韩国视角”,由此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当下的现实如此暗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排斥与憎恨,有很多无形的壁垒,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能够做些什么?”,李大衡在解释策展主题时这样补充道,“滚石与山脉的这个主题其实是一种积极能量的隐喻,它能抵抗、甚至推翻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压抑状态。”


艺术家 崔玄周

  与此同时,韩国馆另外一位代表艺术家崔玄周此次带来的作品名为“威尼斯狂想曲”,通过对拉斯维加斯和澳门这两座看似光鲜靓丽的城市的描述,批判渗透在当今艺术品市场的重商主义。呈现的作品具有跨文化学科的特质,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水墨以及数字艺术。作为一位已经在洛杉矶和纽约生活了近20年的首尔人,崔玄周的作品观念天马行空,有对大师罗丹的致敬,也有麦克·凯利和格哈德·里希特等当代艺术家的影子,作品探究的议题也涉及了文化社会化与同化性、亚洲西方化等方面。




崔玄周的作品,photo by Riccardo Tosetto and provided by the Arts Council Korea and Cody Choi. 

【独家】威尼斯双年展-韩国馆现场(摄影:史健)




























[5楼] guest 2017-05-24 22:37:50
来源:雕塑杂志


威尼斯双年展阿根廷馆内的女人和马

在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阿根廷馆内,一名女人轻轻地碰到一头巨大的白色马匹的鼻子。艺术家Claudia Fontes的大型雕塑作品,“The Horse Problem”和阿根廷馆位于双年展的阿森纳建筑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前生产中心。很久以前从木材,砖和铁制造,可以说这些建筑物只能由马力来建成的,这件作品也突出了动物对城市的潜在影响。

这个装置,其中还包含分布在两个中央人物周围的400颗白色岩石,灵感来源于19世纪的阿根廷国家地位虚构的文化图标。 阿根廷的文化身份被人为地建成,并以超现实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挑战他们,这些场景具有一种幻象的品质。"The Horse Problem”以一个闪光的方式,通过强调人类和马物种的命运,为我们叙述了如何与剥削相互交织在一起 。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诠释历史 。“The Horse Problem”由阿根廷国家美术馆馆长Andrés Duprat策划。










[6楼] guest 2017-05-25 22:27:37
来源:HauserWirth画廊

「马克·布拉德福特:明天是新的一天」@ 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 

5月9日,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已拉开帷幕。作为美国代表,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在美国馆的展览「明天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也成功举办。展览展出了布拉德福特的新作,聚焦多重叙述下充满矛盾的历史、艺术家本人对个人与艺术的反思,以及对现代美国所面临的危机的思考。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美国馆展览「明天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现场图。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在准备双年展展览期间,马克·布拉德福特与威尼斯一家社会非盈利机构Rio Terà dei Pensieri开启了为期六年的合作,帮助有犯罪记录的人重返社会、进行就业。这个名为“合作共进”(Process Collettivo)的长期项目旨在引起公众对司法系统局限性的认识。


这次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赋予了我一个为许多仍在苦苦寻求生活立足点的边缘人士发声的机会。因此,这个展览不仅是关于我的,也是关于边缘人士的。我与Rio Terà dei Pensieri的合作也是展览的重要部分,它为边缘人士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马克·布拉德福特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合作共进“项目(Process Collettivo)零售商店,意大利威尼斯圣保罗广场(San Polo)2559号。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贝德福德说道:“美国馆的展览以及‘合作共进’项目传达了马克·布拉德福特一直以来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和社会问题的双重兴趣,也正是因此,他成为了最能代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的艺术家。”


美国馆展览「明天是新的一天」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贫瘠》(Barren),2017,碎石砂砾,尺寸不一。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在展览「明天是新的一天」中,观众会欣赏到一系列布拉德福特创作的装置作品,这些作品的主题和意象来自于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希腊神话以及宇宙——观众甚至在进入美国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观展的体验。


在展馆的外墙上,有两块名为《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的水泥板,上面刻着一首由布拉德福特创作的诗歌,作为展览的预告。布拉德福特将展馆原先被古典立柱所环绕的入口改到了建筑物的侧口——实际上,这个入口曾经是供仆人们使用的。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跛足》(Spoiled Foot),2016,混合媒材 画布 木材 床单布 纸面石膏板,尺寸不一。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展馆内,一个表面铺满了红黑色印记的庞然大物从天而降,悬挂在观众的上方,将观众推到了房间的角落和边缘。这个巨型雕塑让我们在这个正在崩塌的,象征着“集权统治”的庞然大物面前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的脆弱与无力。


这件作品的标题《跛足》(Spoiled Foot)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火神赫菲斯托斯的故事,赫菲斯托斯因为天生就是跛足而被驱逐出了奥林匹斯山。而赫菲斯托斯同时也是艺术和创造者之神,是布拉德福特钟爱的神话人物。




 细节图。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跛足》(Spoiled Foot),2016,混合媒材 画布 木材 床单布 纸面石膏板,尺寸不一。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布拉德福特曾在母亲的美容沙龙中工作了几十年,当时他用很多杂志书刊的扉页创作了许多关于劳动、社会经济学以及政治主题的作品。在母亲的美容沙龙中,他遇到了许多黑人女性顾客,通过倾听她们的故事,布拉德福特学会了如何在面对打击时迅速地调整自己,懂得了倾听他人,培养了自己的同理心。在最近一次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布拉德福特说道:


“她们的生活起起伏伏,遇到重重难关,但她们却在我年幼时给予了我保护和支持,她们总是鼓励我振作起来,重新面对生活,一次又一次。”

——马克·布拉德福特


十多年后,布拉德福特重新使用了书刊扉页这个材料,这一次,他把这些空白页面变成了闪烁着黑紫色光芒的绘画;正如策展人西格尔所指出的,“它们的流动性和深不可测,体现了艺术家创新的创作手法——将纸张浸泡在大型的水盆中——这些作品也唤起了人们对于海洋以及海峡的联想。”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美杜莎》(Medusa),2016,混合媒材,尺寸不一。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对布拉德福特而言,海妖象征了个人层面以及流行文化中的诱惑、虐待以及女性的愤怒。环绕在绘画作品之中的是一件雕塑作品《美杜莎》(Medusa),作品由一连串漂白过的黑色纸锁组成。布拉德福特将美杜莎视为被海神波塞冬误解了的对象——他创造的美杜莎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恐怖骇人的样子,而是美丽且充满力量的。


▲ 细节图。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美杜莎》(Medusa),2016,混合媒材,尺寸不一。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甲骨文》(Oracle)是一件特地为美国馆的圆形大厅量身定做的装置作品。在这里,布拉德福特也步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就是在当代艺术史上,这也是前所未有过的作品。通过使用一捆黑白相间的纸,艺术家重塑了圆形大厅的内部空间。如同时光倒流,他把我们带回到了古老的岩洞,一个类似洞穴或是祭坛的地方,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情景之中。在这里,甲骨文向我们诉说着真理和预言。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美国馆展览「明天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现场图。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在展览的第四个房间中,艺术家在大型画布上探索着生物学与宇宙的关系。通过漂白商业用纸,手工浸泡并铸模,这些绘画暗示了生命的构造和宇宙天体。这些大尺幅的作品上的圆圈和线条,都让人联想到细胞、人体以及行星。据贝德福德和西格尔介绍:“这些绘画形象地体现了整个展览有机的创作过程。特别是《甲骨文》,凸显了生命的脆弱和奇迹。布拉德福特的作品常常针对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而这个装置作品则涵盖了所有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尼亚加拉》(Niagara),2005,彩色 无声,3’17”。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最后一件展品是布拉德福特创作于2005年的录像作品《尼亚加拉》(Niagara)。在当下关于”黑人身份“的话题持续得到关注、以及“珍视黑人生命”(Black Lives Matter)成为了全国热点话题的背景下,这件作品对于艺术家和如今的观众都具有新的意义。作品描绘了艺术家的前邻居梅尔文(Melvin)背对着镜头,渐行渐远。就好像1953年玛丽莲·梦露在同名电影中的一段演出一样。在这个视频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抽象无形的暴力,威胁着梅尔文会因为个人和性取向的选择得到报复。然而,他仍坚定地向前走着,走向一个新的明天。


最终,布拉德福特在艺术中找到了面对生活,以及整个美国社会所经历的政治动荡的勇气:“工作室是我历练成长的地方,它给予了我希望。我希望自己的绘画能够冲破政治的阴霾,具有高于政治的意义。无论遭到什么打击,我都能够重新站起来并超越它。人们对我说:‘这个就是你。’我总是能够再一次超越他人对我的定义。对我而言,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一本由格里高利·R·弥勒公司(Gregory R. Miller & Co)出版的全彩画册将与展览同步出版。


关于马克·布拉德福特


▲ 马克·布拉德福特肖像照。图片:艺术家


马克·布拉德福特1961年出生于洛杉矶,如今也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1995年和1997年,他在加州艺术学院(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获得了艺术学士学位(BFA)和艺术硕士学位(MFA)。布拉德福特最为著名的是他的大型抽象绘画,他的作品探讨了建构在社会阶层、种族、和性别之上的美国经济社会。通过多层次拼贴的绘画,他运用不同媒介去表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布拉德福特使用的材料包括海报、招牌、新闻纸以及特别的打印纸,通过随意地拼贴和组合这些材料,创造出了丰富的层次,并推动了抽象绘画的发展。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合作共进“项目(Process Collettivo)零售商店,意大利威尼斯圣保罗广场(San Polo)2559号。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马克·布拉德福特最新的个展包括2015年在哈默艺术博物馆(Hammer Museum)举办的「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2014年在玫瑰艺术博物馆以及2011年在阿斯彭美术博物馆 (Aspen Art Museum)举办的「海妖」(Sea Monsters);2008年在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Cincinnati Art Museum)举办的「地图和名单」(Maps and Manifests);2007年在惠特尼美术馆举办的「既不新也不正确」(Neither New Nor Correct);


2010年,「马克·布莱德福」大型回顾展由克里斯托弗·贝德福德策展,于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举办,后巡展至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Boston)、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以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 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合作共进“项目(Process Collettivo)零售商店,意大利威尼斯圣保罗广场(San Polo)2559号。摄影:Joshua White, 图片:马克·布拉德福特,豪瑟沃斯


布拉德福特的作品曾在众多集体展览中展出,包括2014年在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LACMA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2013年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2011年第十二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12th Istanbul Biennial),2010年的首尔双年展(Seoul Biennial),2008年的卡内基国际展(Carnegie International),2006年巴西圣保罗双年展(São Paulo Biennial)以及2006年的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 2009年,马克·布拉德福特获得了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颁发的“天才”奖(‘Genius’ Award)。

[7楼] guest 2017-05-31 21:26:50
来源:目刻时光


奥地利馆:献出你的身体,给你一分钟,然后......

身体问题由来已久。

关于身体艺术的讨论也一直都在。


在尼采看来,艺术张扬着肉体的本能冲动,肩负着生命的崇高使命,演绎着身体的形而上活动。


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主体、客体和媒介,探索她生存的物质和精神的限制。


而Erwin Wurm,他给了观众们一分钟的时间,让观众们按照艺术家的图文指示,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分钟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


那么,你是让身体在生命的颓废中变得更加暗淡、消沉与羸弱;还是在各种环境中做出调整,让身体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以获得全新的体验呢?


The Austrian team with Erwin Wurm, Brigitte Kowanz and Christa Steinle


为什么那个男人穿着木凳?为什么那个男人把他的头放在躺椅上?这是意外?还是意料之中?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随着奥地利馆的开幕,也意味着Erwin Wurm的“一分钟雕塑”(One Minute Sculptures)系列作品来到了第二十个年头。之前,我们曾在各种场合看到过艺术家的“One Minute Sculptures”。比如:


















一辆倒立着的汽车伫立奥地利馆门口(下图)。汽车是Wurm最喜欢的一个媒介,以此来表达流动和静止的主题,这也反映了时下大量移民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作品名为“静静地站着,遥望地中海,2016-2017”(下图)。游客们可以从一个楼梯爬上去,通过又暗又窄的一片区域最终到达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贾尔迪尼的风景尽收眼底,游客们被邀请根据wurm的指示,配合完成“一分钟雕塑”。


站在车顶看:

另一个角度: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视频中体会:



而后,游客们被邀请按照现场的指示配合完成“一分钟雕塑”:


在展馆内部,Wurm放置了一辆20世纪70年代的Caravan汽车,车身充满了洞和切口,以及有许多物体穿过了车身。该作品的名字叫做“仅关于一般的美德和罪恶”,它把住的地方比喻为有许多孔的房子,人们没有必要非在现场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即可。馆内的所有展品上都有一段文字或图形提示,告诉游客们他们该以什么样的姿势完成“一分钟雕塑”。








游客们爬上静止的卡车这个过程为他们带来了三重空间体验:身体上的体验、机器的体验和媒介的体验。由空间所带来的心理体验包括楼梯的束缚、草原的广阔,这样的对比就会激发出相应的情绪,即被监禁的感觉,或是对自由的渴望。结合当今全球化的移民问题,空间在心理和政治上的维度从来没有变得这么相关过。


通过这样的方式,游客们既体验了漂泊,也体验了定居的感觉,激发了他们对家这个话题的社会体验和心理体验。


展览现场图:










卡车内部:图画和文字被刻在移动的房子里面,这些图鼓励游客们在Caravan汽车上进行各种体验。。



在完成“一分钟雕塑”的过程中,Wurm使用图纸或文字指导参与者摆放物品(清洁产品,运动鞋,家具,水果),从而在创造雕塑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短暂作品的成功取决于Wurm方向的明确执行,他说:“一分钟雕塑”只有在公众按照艺术家的指示情况下行使自由意志,作品才能存在。















于艺术创作而言,身体在其中只是一个媒介、一个通道,由此展现出一种新的身体观念,以及与这种身体观念相联系的社会、文化观念。


现场观众们的体验:


















Wurm的作品总是值得一看。


“挑衅自己对不安全感的体验,从而把它们变成颠覆性的“思维雕塑”。


一分钟雕塑,能改变什么?

或许只有体验过了的小伙伴们才有真切感受。




关于艺术家


欧文·沃姆(Erwin Wurm)生于1954年。奥地利“荒谬”观念艺术家,大胆的Fluxus 流派拥护者。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开始推出他的雕塑概念。他将建筑、影像、现成品、摄影以及美术馆的参观者,整合融入到荒诞而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雕塑中。


欧文·沃姆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开始推出他的雕塑概念。在漫长的15年中,不停的探讨、实施并企图让雕塑的定义更为宽泛。在什么时候和场景下让我们认为这是雕塑?为什么这是雕塑?为什么这不是雕塑?这些问题徘徊在他的作品左右,展开的讨论和启发是广泛的。他将建筑、影像、现成品、摄影、美术馆的参观者,整合融入到荒诞而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雕塑中。进行“一分钟雕塑”的系列创作。通过这些幽默好玩的作品,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入,不需要严肃看待,不需要认真考虑,这是他作品的最核心。

[8楼] guest 2017-06-01 21:58:32
来源:芭莎艺术 宋佩芬


别去威尼斯双年展了,有名无实的国家馆都在这了!


人文馆内艺术家Ekin Onat作品《犯罪在灵魂中持续存在》(Crime is persistent in the Soul),图片提供:人文馆。

这是我们的第二篇关于威尼斯双年展的报道,特约记者宋佩芬在本届双年展中看到了有不少有名无实的“国家馆”,它们不像一般“国家”制度,不但不属于任何官方、没有国界,有些甚至展出“无形”的概念,可其精彩程度却不容错过!


传统国家馆多半聚集在双年展的绿园古堡与军工厂内,这些无疆界的国家馆却散布四方。哥特式的宫殿、中古世纪的教堂、大学的教室、运河畔的空地、游艇上的甲板……都可能被这些国际馆占领。要寻访它们,有时候比找到桃花源还要难。


南极馆——Antarctic Pavilion


展览地点:Palazzo Molin a San BAsegio,Ardiatica

                 Fondamenta Zattere Al Ponte Longo 1412

展览时间:直到7月30日


乍看之下,在南极举办双年展似乎是件很荒唐的事,因为根本不会有人去参观。这个由策展人Nadim Samman与俄罗斯艺术家Alexander Ponomarev合创的南极双年展在今年3月17-28日举行,在当时唯一的观众是当地的企鹅和海中的鲸鱼。


阿根廷艺术家Tomas Saraceno的作品《Aerocene》,在南极阿根廷研究基地阿尔米兰特布朗站的演出。图片提供:南极双年展。


但是,参与双年展的策展人、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哲学家们不仅仅为企鹅鲸鱼创作,他们还有非常严肃的目的——创造一个“上下颠倒的双年展”。南极双年展的团队完整地记录了全部过程,之后利用摄影、录像、装置的方式,在威尼斯的南极馆展出。


Akademik Sergey Vavilov研究船停泊在阿根廷Ushuaia港口时的大型投影,图片提供:南极双年展。


南极是地球最南,世界的极端,也是全球变暖的敏锐测温器。类似于其他以思路为主的非国家馆,虽然南极馆展出的方式有点杂乱,而且和南极这个诱人的主题有点距离,但是展出的宫殿、花园以及展览所探讨的内容,都是值得参观与思考的。 


厄瓜多尔艺术家Paul Rosero Contreras针对南极特定地区的干预作品《Arriba!》,图片提供:南极双年展。


很让人高兴的是,上海艺术家张恩利也参加了远征南极的团队。他将一个树脂制成的“恐龙蛋”放在冰天雪地中,拍摄了南极山水。




张恩利为南极双年展创作的《蛋》,摄影:Jean de Pomereau,图片提供:南极双年展。


摩洛哥艺术家Yto Barrada则将远征队吃剩的红菜头、腌洋葱当成染色的颜料,染出好几张“色香味俱全”的画布,在一片白雪中展出。


摩洛哥艺术家Yto Barrada的作品,摄影:Lisen Schultz。图片提供:南极双年展。


另外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是由艺术家兼工程师Joaquin Fargas与Maimonides大学共同创作的《结冰斗士》(Glaciator)。《结冰斗士》是一台太阳能机器人,它能够在冰雪中爬行,让雪快速结冰,来延缓地球变暖的速度。


《结冰斗士》像个乌托邦,充满了理想,但又非常实用。在欣赏美丽的花园宫殿时,了解艺术家以别出心裁的能力来治愈地球时,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阿根廷艺术家兼工程师Joaquin Fargas 的《结冰斗士》(Glaciator),Kaspersky Lab赞助。图片提供:南极双年展。


早餐馆——Breakfast Pavilion


展览地点:A plus A,San Marco 3073 
展览时间:5月10-12日


在双年展所有的项目中,早餐馆可能是最有营养价值的。策展人邀请一群国际设计师,将A plus A画廊的展厅换装成咖啡馆。在三天的预展中,三位艺术家有幸被邀请成为贵宾。


早餐馆以及Nathalie Du Pasquier的墙面作品

由M-L-XL设计的Lunatico长桌


到了下午,人们也可以来喝下午茶。“为了和一般的咖啡馆区分,我们将它称为早餐馆。由于在威尼斯,所有人都对“馆”的名称着迷。在这里,早餐是一个媒介,馆则是我们呈现的舞台。”早餐馆策展人之一的马可·卡玛帕尔朵 (Marco Campardo)告诉我们。


Oskar Zieta设计的凳子


卡玛帕尔朵与洛兰佐·梅森(Lorenzo Mason)在几年前创立了设计研究公司M–L–XL。他们和维也纳美术馆策展人卢卡·罗·品托(Luca Lo Pinto)共同策划了早餐馆的项目。


奥拉弗·尼柯莱用Jochen Holz设计的手工制造玻璃杯以及Olaf Rio Grande设计的盘子来供应他所设计的早餐。

食用早点的贵宾,Pierre Charpin创作了背景上的壁画。


早餐馆的三位艺术家都曾经用食物创作作品,一方面是行为表演,一方面他们表达了对食物的看法。伯格邀请她的母亲,一同在威尼斯烘培奥地利面包。维尔梅斯最近则出版了一本《牛角面包与建筑》的书,探讨在这个对生活品位痴迷的社会,同样的物体与材料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化。


维尔梅斯的水煮蛋与牛角面包早餐


“早餐馆在威尼斯双年展中最特殊的是,它的艺术能被食用,它的设计能被使用。” 卡玛帕尔朵得意地解释。



侨民馆——Diaspora Pavilion

 

展览地点:Palazzo Pisani Santa Marina

                  Calle de le Erbe

展览时间:直到11月26日


两年前,国际策展人论坛为11名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了资深艺术家的辅导,两年之后在威尼斯展出,让导师与学生们的作品彼此对话,这就是侨民馆的由来。


Nicola Green作品《Bata Bola》,2016年,图片提供:Izzy Castro。


“我们希望重生艺术家的身份,质询在传统的双年展中,让艺术家代表国家的概念。”策展人贝利说,由于传统的国家馆挑选艺术家的方式缺乏民主,“艺术家是谁决定的?他们要如何代表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重新思考国家主义的叙事方式,以不同文化的侨民做为主题。”

Nicola Green作品 《Bata Bola》,2016年,图片提供:Izzy Castro。


参展的艺术家虽然都住在英国,但却来自亚洲、加勒比海、非洲等不同文化背景,他们探讨了难民、移民以及被殖民的话题。相当引人瞩目的是修·洛克(Hew Locke)创作的一组装饰非常华丽的吊船——《在特提斯海上》(On the Tethys Sea)。


修·洛克《在特提斯海上》(2017)细节部分,图片提供:Izzy Castro。


洛克的父亲来自盖亚那,母亲是英国人,他从7-21岁都住在盖亚那。对他而言,船只是灵魂之舟,它可以协助你逃离危险,但也可能让你坠入险境。他指出,一千多年前,一群罗马帝国的居民为了逃离日耳曼与匈人的攻击,逃难到威尼斯,所以今天的威尼斯是难民所建的。


Barbara Walker 在墙上的碳笔画《Transcended》,2017年,图片提供:Izzy Castro。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或逃避不堪忍受的环境,总会像水流一般不停地移动。他在《在特提斯海上》的舰队上装满了吉祥物,来暗示目前的难民危机。


Libita Clayton 创作《Aqua Alta/Typical Political 》(2017) 的过程,图片提供:Izzy Castro。


国际知名艺术家因卡·修尼巴尔(Yinka Shonibare)的《大英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也是一件杰作。在一间书房内,艺术家将上千本书的封面包上了他最著名的蜡染荷兰蜡印花棉纺织品,书背还印了来自音乐、文学、电影、科学等不同领域,对英国生活、文化有相当影响力的移民。


Yinka Shonibare的《大英图书馆》,2017年,图片提供:Izzy Castro。


人文馆——Humanity Pavilion


展览地点:Campo San Vidal,Venice,Italy

展览时间:直到11月30日

 

人文馆位于艺术学院木桥旁的一栋民宅,以《反对意见》(Objection)为主题,展出了以色列及土耳其两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她们透过家居的环境,来探讨发生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压迫和迫害。


艺术家Michal Cole与Ekin Onat共同创作《Absent Presence》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名为《Top Gun》的作品,艺术家米卡·蔻尔(Michal Cole)用25000条领带,将整个房间及客厅内所有的家具全部包裹。领带是男性正式衣着的必需品,艺术家认为,领带还象征男子气概以及父权社会,领带被剪断相当于尊严被侮辱。




Michal Cole作品《Top gun》及艺术家本人


这25000条领带中,就有不少是蔻尔亲自从不同男性的身上剪下来的。虽然如此,但讽刺的是,要完成《Top Gun》这件装置,艺术家似乎还要依赖女性来缝制这个领带客厅。


Michal Cole作品《Top gun》


NSK国家馆——NSK State Pavilion

展览地点:Palazzo Ca’ Tron, IUAV University,

                  Calle del Forno 1960

展览时间:直到7月15日


在非国家的展览中,NSK是唯一将自己称为“国家馆”(State Pavilion)的。NSK是德文Neue Slowenische Kunst(新斯洛维尼亚艺术)的简写,这是在1992年,当斯洛维尼亚脱离南斯拉夫独立时,由一群不愿属于任何国度的人士所创立的。


Ahmet Öğüt为NSK国家馆设计的效果图。图片提供:艺术家本人以及NSK国家馆(2016-2017)。


笼统而言,NSK相当于无政府主义。虽然如此,NSK不但有自己的护照、货币,在柏林、里昂、伦敦等城市还有“领事馆”,目前人口15000人,绝大多数都是从事艺术行业,策展人小汉斯 (Hans Ulrich Obrist)与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都是NSK公民。


NSK国家馆颁发的护照,图片提供:NSK国家馆(2017)。

NSK State Pavilion LVII Venice Biennial,Zero Principal Bond Courtesy NSK State Pavilion,2017。


在威尼斯的NSK国家馆内有护照办公室,有意加入国籍的人均可申请,另外还邀请哲学家、评论家等前来,以演讲的方式来探讨迁徙、国籍、传统与身份等问题。这些演讲免费公开给NSK的国民,其他人则必须申请“临时签证”才能参加。


2015年在Ljubljana现代美术馆展出的NSK国家馆颁发的外交护照,摄影:Dejan Habicht,图片提供:Moderna galerija,Ljubljana(2015)。


研究馆——Research Pavilion


展览地点:Sala del Camino

                 Campo San Cosmo 621

                 Giudecca,Venice

展览时间:直到10月15日


研究馆位于朱代卡岛上一个环境优美的修道院中,与充满观光客的威尼斯本岛有很大差异。或许展出的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制作经费和经验,在视觉与感觉上,研究馆都令人想到在校生的展览,但是它仍然引发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Andrea Coyotzi Borja与 Sinem Kayacan的作品《#societybaby_ccbyebye_》 


这个展览强调,艺术的创作其实就是研究的持续。在双年展中,研究的主题围绕在讯息与概念的公开。柏林公约规定从2025年之后,欧洲所有的公立大学都必须将研究数据免费公开。参与的艺术家从这个主题出发,探讨智能财产的问题。


Bull.Miletic的作品《Venetie MMXVII (1500-2017)》


来自巴塞罗那的艺术家米赫亚·C·萨拉德利盖斯(Mireia C. Saladrigues)展出了一件精确复制的Google手推车,Google手推车是将博物馆的馆藏与展览数字化的机器。通过它,人们可以透过网络浏览馆藏,甚至虚拟感受展览现场。


Vincent Roumagnac的作品


艺术家萨拉德利盖斯虽然复制了Google的手推车,但是她的复制品没有Google的高科技技术,所以她的手推车只能够为研究馆提供虚拟导览。“我希望探讨的是创造虚拟现实的意义。世界到底可以被复制到什么程度?我的作品就是持续研究,希望透过创作来追求与探索。”


Behzad Khosravi-Noori与Rene Leon-Rosales的作品《Accessing Utopia》

研究馆的艺术家与策展人合照
[9楼] guest 2017-06-05 11:04:05
来源:HauserWirth画廊

艺术家采访:菲莉达·巴洛亲述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个展「folly」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已经在5月盛大开幕,作为英国代表,豪瑟沃斯著名艺术家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在英国馆的大型个展「菲莉达·巴洛:folly」正在展出中。

展览相关采访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英国馆展览「folly」现场视频。视频:豪瑟沃斯

视频中,菲莉达·巴洛讲述了自己作品的意义和隐喻,以及她对于雕塑的理解。

菲莉达·巴洛最为人熟知的是她的大型雕塑。在40年的创作生涯中,巴洛使用许多低成本的材料,例如胶合板、纸板、石膏、水泥、布料以及油漆等,创作了众多风格鲜明、体型庞大,大胆且极富表现力的作品。这些作品探讨了作品本身以及作品与周围空间的关系。

巴洛的艺术实践基于一种反纪念碑式(anti-monumental)的雕塑传统。她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得到灵感,以直接、随性的方式处理材料,并将这些平凡的材料化身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菲莉达·巴洛:folly

Phyllida Barlow: folly

公众开放日:2017年5月13日- 2017年11月26日

双年展地址: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英国馆

                      57th Venice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British Pavilion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