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艺术家刘娃体验如何用脑电波控制环境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979   最后更新:2017/07/28 20:26:26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07-28 20:26:26

来源:YT新媒体 吴小霜


刘娃相信

不管艺术家是喜欢还是厌恶科技

在当下这个时代都很难再与它脱开干系


“我的身体如同一个战场,外界影响和社会期待不断被内化,影响着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我也在试图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就像社会中的每个人一样不断的塑造新的身份。”


从几年前开始的《自拍系列》到今天正在展出的脑电波装置,刘娃从未停止从自身出发的探索。

刘娃,自拍系列-动脉,综合材料,100 x 140 cm,2017


今年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刘娃将创作形容为“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2016年开始的《自拍系列》(Selfie Series)就是一个极佳例证。借用当下流行的自拍语言,刘娃将摄影、绘画和刺绣、针灸、子弹壳等生活物品结合在一起,通过创作来反应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


随着时间的积累,系列在持续进行,并与艺术家一同成长。

刘娃,自拍系列-交界,综合材料,35 x 35 cm,2016

刘娃,自拍系列-角色,综合材料,35 x 35 cm,2017


在木木美术馆新展“锡人的心脏”中,刘娃的另一件创作《Still》依然和“自我探索”有关——但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呈现:她邀请观众戴上能够捕捉脑电波的EGG(electroencephalogram)头环走进昏暗房间,阅读记载着自己记忆碎片的故事集。


在阅读过程中,观众集中注意力所带来的脑电波改变将会触发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台灯逐渐明亮,书桌上的墨汁不再涌动,树叶停止摇晃,一切归于平静。观众读完书,随着脑电波的活跃度降低,台灯再次变暗,墨汁与树叶重新回到震颤的状态。

刘娃,Still,互动装置,2016

《Still》由艺术家刘娃(右一)、作曲家SamWu(左一)、钢琴家张楚晗(左二),以及脑波控制研发公司BrainCo合作而成


观众既是体验者也是表演者,通过自己的的意识控制着装置的明暗交替与动静变化,亦同时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心境和情绪上的改变。


刘娃说,科技的介入或许会让人感到新奇、不安,但书中有关自我的故事却坦诚、直白,宣纸甚至带来一种特别的脆弱感。她希望通过书的脆弱性去把人性的东西带进这件很有科技感的作品当中,让观众忘记这个环境其实是由机械驱使的。


当观众注意力集中时,墨汁将停止颤动


两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让人很难想象,刘娃是在3年前才开始确定自己的艺术家身份。上海的展览“全球定位”和北京的展览“锡人的心脏”,让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了她的创作。


今次,YT独家对话刘娃

邀请她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与和创作有关的心路历程


YT: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成为艺术家的?


LW:我从小就挺想当艺术家的,但就好像想当宇航员、科学家那种感觉,觉得艺术家非常酷。之前小学中学的时候也上过一些美术班,学画素描油画,但一直走的还是“文化课路线”。真的开始学习艺术或者对“艺术家”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是在进入大学之后了。


耶鲁是在大二结束的时候选专业,之前就会比较迷茫不知道以后应该干什么,当时做了很多实习,也“逼迫”自己去想、去做一些创作。大一暑假的时候做了一些与蜡、玻璃还有灯光相关的雕塑,觉得特别充实,那时就比较坚定了之后会做艺术这件事。

《肉》完成于2014年,这件以蜡,玫瑰刺与LED灯制成的装置作品在刘娃看来是自己第一件正式的艺术创作

《缝》完成于2015年,作品中的棉和弹壳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YT:大学之前,你一直在四中,而不是艺术类的高中。你觉得文化课的学习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LW: 我觉得对我来说真的是挺好的一件事。因为能给自己更多选择、更多可能性。先了解一下各个学科是什么样的再做决定,对自己更有说服力一点。


YT:现在的艺术家生活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样吗?


LW: 还挺一样的。很开心终于毕业了,之前上学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作业,还要参加社团活动,真正放到艺术上的时间还蛮少的。现在可以自己控制的时间比较多,可以一个人窝在家里宅一天做一些东西,觉得特别开心。


YT:平时会和谁去交流与艺术相关的事情?


LW:我好像和同学交流的比较少,和导师相对多一些。作品完成后我也会邀请大家来看、来尝试,但不是特别喜欢喝别人讨论创作思路。我觉得艺术是一个特别个人的事情,跟别人讨论就觉得它变成了别人的东西,这种互相影响其实没太大必要。作品做完了之后可以讨论有什么不足,看看能不能再改进。但我觉得不应该一开始的时候就跟别人分享。


2015年,刘娃在耶鲁大学校园中呈现表演作品《生命之树》


YT:为什么在创作中非常强调与观众的互动?


LW: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以后作品的趋势吧。我会觉得观众和艺术家之间是一个很平等的关系,不是说艺术家想要表现自己,输出一个内容观众就必须要看。艺术家的确应该有要输出什么的创作热情,但观众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比如在作品《Still》中,观众自己就是一个表演者,如果没有这,房间就是暗的,直到有人用脑电波去赋予作品生命,它才变得完整。


YT:所以你想要输出的是什么?


LW:输出一种可能性吧,一个让观众能在这有不一样体验的环境。你可以选择在这花几分钟看,但你也可以不看,无所谓。就是每个人可以有选择。

一位观众在木木美术馆现场参与作品《Still》


YT:《Still》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LW:我花了一整年时间来做这件作品,中间也经历很多变化。前半部分时间大都在想科技的可能性是什么,最初的想法是做个灯光装置,观众可以通过听音乐来提高注意力,然后旁边环境会有一些相应的变化。但后来我觉得脑电波这个东西对于大众来说已经是个很玄的事了,谁也看不见自己的脑电波,如果我再用一个特别玄的东西来表达它的话,那就感觉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了。


所以我想那就应该去用最日常的东西把它可视化,于是选择了树叶、还有墨汁。我也在不断尝试最快能让观众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阅读是几乎所有人都会的、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一个方式,那我想我就做一本书吧。


至于书的内容,因为我个人会觉得做艺术永远都是一个寻找自身定义的过程,一个掏空自己的过程。也是因为作为年轻艺术家资历尚浅,没有什么其他的可以挖掘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从能够做到的事情、从自己开始是比较好的。

最日常的东西成为了“脑电波”的可视化反映


YT: 书中的画和文字都是你创作的吗?


LW: 是的。画有照片原型,但其中大多数我当时就有很深的印象。文字的话,也没想过擅长不擅长写。但是写东西的确能整理我的思路,写完之后就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了。每次回头看自己过去的想法也挺有趣,有时候会觉得挺幼稚,有时候会觉得当时和现在想得一样,原来自己好多地方也没太大变化。

书中的文字和画作都与刘娃的记忆与经历有关

书中的文字和画作都与刘娃的记忆与经历有关

书中的文字和画作都与刘娃的记忆与经历有关


YT:你怎么看待艺术和科技的关系?


LW:艺术永远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它和时代息息相关。现在这个时代充满了科技,以后这个趋势可能会愈演愈烈,所以我觉得艺术肯定会和科技产生对话。无论艺术家是反感科技,还是想利用科技做些什么,肯定都会和科技有关。


就拿《Still》举例。在美国展览时我的导师很喜欢这件作品,但也有其他的艺术家就是单纯从科技角度来看待它的,对作品本身毫无兴趣,而是会想到互联网信息安全等问题。刚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受伤,觉得对方都没好好看我的作品就开始讨论FACEBOOK泄露个人信息什么的,但后来我慢慢开始理解,并不是每个观众都从小生活在被电脑和科技包围的时代。对我来说头上带个脑电波装置或许不会有任何反感,但有的人就会有被监视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同的理解和反馈也算一种好事。知道了有人不理解作品,那么我也能理解这种“不理解”吧。

在耶鲁展场,刘娃向观众讲解《Still》

在耶鲁展场,刘娃邀请观众参与到《Still》中


YT:最近网上会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创造艺术”的讨论,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LW:可能是和学人类学有关吧,我特别讨厌把什么东西都归类。艺术就应该是这样、科技必须是那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反向的…我不喜欢这种想当然的说法。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流动性的,1000年前对艺术的定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为什么1000年后的定义和现在就不能不同呢?有人担心假如以后人工智能取代了艺术家怎么办,但我是一个特别就事实说话的人,万一发生的事情,还没到那时候你现在想了也没什么用。世界那么复杂,有那么多可能性,是没办法理清每一条思路的。我觉得生活应该从简,做艺术应该从最简单的出发,你想去做什么就去做,遇到问题就解决,不用总想着“万一”、“假如”或者太遥远未来的事情。


YT: 除了纯艺术创作,你是否在做其他的事情?毕竟对刚毕业的艺术家来说,用艺术创作来支持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容易。


LW:肯定是很难的。我现在还在给一个电影公司做些电影美术方面的东西,也挺好的,不同的思路吧,有一些薪水,也希望能长期做下去。也会用之前存的压岁钱,哈哈。目前靠卖作品生存还不太可能,而且我不太希望太年轻就靠卖作品生存下去。比如说这个脑电波装置我就不想卖,要卖作品的话会给自己太多限制。


YT: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位艺术家给你带来了灵感?


LW:我特别喜欢Bill Viola。他的影像总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节奏很慢但每一帧变化都特别抓人,只要你等到最后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所以每一次看完我都会特别开心,有被惊艳到的感觉。

比尔·维奥拉 Bill Viola - Fig. 5, Emergence, 2002, high-definition video rear projection on a wall-mounted screen.


YT:你觉得什么样的艺术家是“好艺术家”?


LW:我个人觉得能做出动人的东西的艺术家吧。


YT:那你的目标是…?


LW: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能做出动人作品的艺术家。


YT:之前在美国上学,现在回到了北京,之间也前往了世界各地了解那里的艺术。如果让你选一个的话你会最想在哪个城市创作、生活?


LW: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读,能不能选择一个没有雾霾的北京(笑)。

艺术家刘娃


刘娃,1994年出生于北京,2017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人类学与艺术双学位。


目前,在上海的乔空间及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北京的木木美术馆都可以看到刘娃的创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