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杨心广个展——传统议题、难以言说的作品与创作瓶颈?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329   最后更新:2017/07/29 16:15:06 by 脑回路
[楼主] 脑回路 2017-07-29 16:15:06

来源:ARTYOO 文:张嗣


艺术家 杨心广


杨心广1980年生于湖南,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现生活与工作于北京。杨心广曾参加过“超有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1)、"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2)、“首届蒙得维地亚双年展”(乌拉圭,2012)、“第9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2)等大展。他的作品亦在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法国卢瓦河当代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展出。2015年他入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作品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参加同名展览; 同年他还被“第九届AAC艺术中国”提名为年度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曾被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 (巴黎和旧金山)、法国卢瓦河当代艺术基金会 (南斯,法国)等机构收藏。


不知林深

艺术家:杨心广

地点:北京公社


传统议题、难以言说的作品与创作瓶颈?  

文 | 张嗣

展览现场


杨心广个展“不知林深”中,作品《绿色》(2017)上近十米长的不锈钢板经工业搅拌机砂轮的打磨,表面形成很写意的雾霭纹样。强烈与柔和的效果由砂轮片新旧决定,好比中国画中笔毫劲健的新笔和老旧的秃笔能出不一样的笔墨。题目“不知林深”勾勒出的传统意象在《玻璃肠》(2017)、《空的方体》(2017)等中也能看到:因玻璃吹制术所限而断裂的玻璃肠刚好对应古典诗词中的“断肠”;柴棍子排列如柴扉,骨感粗粝,有古意。



《绿色》121×976×3cm 不锈钢、铝、油漆 2017年


此次展览可以引申的中国传统议题——因为威双中国馆的缘故,几天前在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从业者中进行了激辩。对大多数像杨心广(b.1980)这一代和更年轻的艺术家来说这并没有负担。他们对古代书画、文学、历史、民俗有泛泛的兴趣——当然会去看“四僧”展,在真正好东西面前发朋友圈;他们在创作中借鉴传统经验,有时只是抒情方式,就像“林”常常作为古人的精神载体出现。在没有外部压力、内心的民族主义情结或学术投机,也不是商业策略的时候,艺术家和传统的关系才是正常的。是否正面触碰“传统与当代语境”这类议题是个人学术选择,杨心广显然对此兴趣不大,“不知林深”四字甚至不概括这次展览,其中有关工业环境及身体的部分一直在“林”外。

杨心广在作品中强调了两方面的内容:有痛觉、痒感和想象力的人文气息;工业、自然材料中的物质性。他对材料的使用不强求逻辑和思辨,作品有难以言说的部分,但表达了当下的一些真实感受。他也没有刻意指向某个具体的观念,诞生出令人生厌的腐朽的偶像特征。相反,观众进入展厅还能有一种进林子里的感觉。


《玻璃肠》490×230×60cm 玻璃 2017年


也许可以从某种个人意志方面要求展览更加勇猛精进,或者猜想杨心广是不是遇到了创作瓶颈?今天艺术家的代际周期变短,画廊和艺术空间每周都在推出新人,并且其中的佼佼者身上的才华已经从另外的形态中溢出。十多年前,杨心广他们接受过一点最早的国内学院当代艺术教学又脱胎出来,很快进入当代艺术系统并一步一步推进至今。尽管他们的主体性还没完全的建立起来,但是肯定没有迷路——我们不知道林子有多深,但可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狗尾草》104×160×105cm 狗尾草、钢丝网、数码相框 2017年

《黑白树枝》 151×258×33cm 钢筋、铝塑板、玻璃钢、丙烯材料 2017年



撰稿人


张嗣


张嗣,1987年生于江苏吴江,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撰稿人、艺术家,生活工作于北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