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60年代波普艺术
发起人:新嘿  回复数:0   浏览数:2299   最后更新:2007/08/27 03:01:37 by
[楼主] 新嘿 2007-08-27 03:01:37

解读60年代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一种西方现代美术思潮。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波普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大众文化最发达的美国。美国的波普艺术与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有直接的联系,当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试图用新达达主义的手法来取代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他们发现发达的消费文化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视觉资源,广告、商标、影视图象、封面女郎、歌星影星、快餐、卡通漫画等等,他们把这些图象直接搬上画面,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波普艺术意味着抽象艺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完结,开始了后现代主义的新阶段。


体验波普艺术表现形式



波普艺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消费时代与信息时代的文化,并通过现实的形象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它抽象表现主义以其个人化、主观性、精神性成为贵族艺术而高高在上,只能在艺术界获得认同。

  波普艺术家则不断尝试反映当时工业化和商业化特征的新材料、新主题和新形式,表达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和流行文化而获得了大众普遍接受。

  波普艺术运动是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它打破了传统架上绘画的方式,通过借助运用大量的现代科技传播手段,确保强大的生产力和高效的传播速度。由于波普艺术产生的背景与战后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有关,这场运动基本是在形式主义圈子里探索,没有系统理论做指导。




汉密尔顿的作品更直接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他们并非对现实的讽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个普通者的姿态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使我们突然意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而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确经常被我们忽略。

汉密尔顿代表作品


劳森伯格受到作曲家凯奇的影响,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家应该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他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了作品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思拼凑起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在形式上开了“结合”艺术的先河。

劳森伯格代表作品


安迪·沃霍尔与其他波普艺术家相比显得更彻底,他完全取消了艺术创作中的手工操作观念,直接用制版印刷的方法把照片形象移到画布上。还应用了古典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视为大忌的“重复”,甚至于推向极端,可口可乐瓶无尽无休的排列,以及明星们的照片都成为了最好的创作主题和素材。这十分贴切的反映出了后工业时代的特征,现代工业正是这样每天重复着同一样东西。以直观的艺术形式代替了深奥的艺术。随着后现代艺术的推进,它同我们生活的界限也显得愈来愈近,可能我们无法意识到,但它作为我们生活和精神的组成部分已无法替代。




新达达主义是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的桥梁,这个名称的出现是在1958年1月的《艺术新闻》。1956年,就在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最火爆的时候,英国有个艺术家叫汉密尔顿,他用很多照片剪贴出一幅画,这在现代艺术中称为拼贴,题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此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波普艺术作品。

  作品把50年代欧洲中产阶级追求的生活方式:美男美女、录音机、电视机、吸尘器、浪漫电影…….这些东西用图片拼贴的方式放在一起。其中那个美男子像健美运动员一样,手上拿了了一个棒棒糖,一个巨大的棒棒糖上面的商标是“POP”,是这个棒棒糖的标牌,正好英文上“popular”,流行的、大众的、通俗的这个词的简化也是“POP”。


劳森伯格代表作品《驳船》



巨大的全景式作品《驳船》是劳森伯格创作于1962年到1963年,宽九米八,高两米,劳森伯格运用拼贴技术、丝网印,把大众图像和他的混合作品中的各种物品放进这幅作品,从而把两维平面绘画和三维雕塑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美国式艺术形式,画面还融合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泼洒、挥洒技法,恣意纵横,展示了美国60年代进入工业化消费社会后的社会景象,这里有太空世界的漫游,也有繁华都市的交通枢纽,运动和变化成为作品的主旨。新一代年轻艺术极力追求新的美学表现,在这幅作品中一览无余。

  观众可以在巨幅的图像重叠之中,体会美国60年代年轻艺术家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想象,一种努力突破艺术极限的革命性创新。


浅谈欧普艺术



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次使用“欧普”(Optical)这一名称是在 1965年,当时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一次主题为“眼睛的反应”展览会上,陈列出大量经过精心设计,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波纹或几何形绘画, 这些作品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事实上,欧普艺术就是要通过绘画达到一种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令人眩晕的光效应现象与视幻效果。欧普艺术家以此来探索视觉艺术与知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试图证明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也能激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视觉形象,以达到与传统绘画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出于这一目的, 欧普艺术作品摒弃了传统绘画中一切的自然再现,而是在作品中,使用黑白对比或强烈色彩的几何抽象,在纯粹色彩或几何形态中,以强烈的刺激来冲击人们的视觉,令视觉产生错视效果或空间变形,使其作品有波动和变化之感。它变幻无穷的视觉印象,以强烈的刺激性和新奇感,广泛渗透于欧美和日本的建筑装饰、都市规划、家具设计、娱乐玩具、橱窗布置、广告宣传、纺织品印染,以及芭蕾舞、电视观赏等到多种设计领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