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秦铃森 | 1229:历史的混沌与魔幻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1   浏览数:1196   最后更新:2017/08/17 22:39:45 by guest
[楼主] 开平方根 2017-08-10 22:28:28

来源:陌上画廊



陌上实验联合梓杰文化最新推出艺术家秦铃森个展《1229》已于2017年8月5日成功举办。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采用符号化的手段,构建出一个戏剧化的现场。使得拉斯普京的人物形象被后现代的手法意象化,拆解为承载大量文化信息的符号。杂糅而成的信息都在不断指向着与历史交织纵横的当下,现实意义在这一语境中转而成为悲剧性的类宗教启示录。本次展览由策展人王将策划,展期将持续至820

展览现场:

前言

文 | 王将

1916.12.29,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变革酝酿滋生的前奏,也是帝制腐朽衰败的尾音。拉斯普京的尸身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如同他生前神秘莫测的预言能力,死亡预示着罗曼诺夫王朝的倾覆。往日游走于国家内阁的风光,成为专制狂热者与社会主义者同仇敌忾的愤怒始因。世界飞速前进,铁路贯穿着荒寂的西伯利亚森林。王公贵族沉溺于来自西欧的时兴物件,却视而不见横死街头的乞讨者。战争实则国家末路的负重,迫于生计的民众只得靠暴力与出卖肉体糊口,无产阶级苏维埃成为人人口耳相传的诉求。庞大的沙皇帝国演变为愚昧、专制、落后与残酷的竞技场。再回想拉斯普京颠三倒四,疯魔癫狂的预言,不过是帝国专制灭亡的陪葬品。

此次项目,是艺术家秦铃森对“森罗万象”项目宏观世界观中一次精确事件的深化尝试,并在历史遗留的真相内,剥离忽视掉不切实际的猜想和神秘主义的触稍。历史所记录的都是确凿的真相么?还是扮演为政治服务的附庸?拉斯普京作为一个平凡的肉身,被夸大吹嘘出神秘主义的魔幻色彩,是否只是充当当时某一政治事件的合理化掩盖?秦铃森在本项目中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再发起,实则是再造了其神秘化的色彩。艺术家在本次项目中依然遵循以往对于“时间”场域的追问和探讨,通过清晰的策略使得意识形态的虚无缥缈被清晰呈现。拉斯普京所蕴含的丰富传记色彩引发了艺术家的无限畅想,使之将创作目标投向更具体性的实践。采用以往符号化的手段,构建出一个戏剧化的现场。人物形象被后现代的手法意象化,拆解为承载大量文化信息的符号。杂糅而成的信息都在不断指向着与历史交织纵横的当下,现实意义在这一语境中转而成为悲剧性的类宗教启示录。


开幕现场:


展览时间:2017年8月5日——2017年8月20日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 七星西街 陌上实验

秦铃森的艺术创作涵盖了架上绘画、多媒体影像、装置等。这位出生于90后的艺术家,对于艺术与各学科间相互交错的关联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其过往作品中能看到鲜活,并带有强烈视觉冲击的个人美学呈现方式。他尝试通过图像外物质背后的非线性关联,去触及那些模糊的非意识形态,直至次厚度边界。与此同时,将各个人文学科领域的元素和碎片化的物件,身体力行的重新组织、转化、隐喻并最终呈现。


关于策展人:

王将,独立策展人&观念艺术家、陌上实验主理人、On Space策划人之一。王将的艺术线索集中于:以怀疑主义作为思维工具,运用丰富的艺术媒介和形式向艺术系统发问,涉及策展批判、艺术史批判等。

[沙发:1楼] guest 2017-08-17 22:39:45

来源:陌上画廊


【艺论】1229 | 张理耕:“真相只是无形的污点”



“从现实的立场看,真相只是无形的污点,而对幻觉真相的观看模糊了‘现实’的轮廓。”

从大写历史的角落拾出碎片化的事件、经历和神话并植入话语关联和架构环节中,已不再是任何意义上对历史的革命。福柯的考古学方法已是老生常谈。“1229”现场浅埋着的历史线索实则直指当下——1229日这个拉斯普京最终被沉尸的日子恰是艺术家秦铃森的出生之日;拉斯普京与当下俄罗斯的帝国领袖共享着一个声音作为呼唤他们的讯号;十月革命恰恰过去了一百年整——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被切断的,然而试图以艺术之名对史实进行回溯并于此场域内寻求连贯一致的构成从而直观地获得某种认识却不得不说必将成为徒劳。应当看到,由文本叙述而构建历史并非是此项目的主线。即便艺术家所利用的历史概念是“大历史”的概念,即包括了经历与神话的成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症候,它没有明确地指向一个意义目的,也并非是某种意义的过剩或残渣。它的存在就是直接的在场,就是真实的存在。


拉斯普京尚未超脱轮回。他在展览空间进门处的动态影像里被注视于现代的红外瞄准之下;他亦被封印在芯片箱之内;在地下甬道里,他经由远处的尽头渡至现实的彼岸,重回尘世。对死亡与重生的模拟和展场内几何形状组成的阵法亦同时给予了对此崇高客体的复活和召唤的可能。被沉浸在水中的拉斯普京所具备的那股冲击力并非仅仅来自于这件装置的物质维度本身,它被注入了意识形态,成为对当下、对未来可见范围内将会发生剧变的世界的简洁、隐喻性、惰性的预先呈现。用神秘主义来描述此项目所散发的整体气质略微不妥。当在所谓后网络时代,此项目更像是界面。界面被虚拟和构建,遮掩着实体。还有一个听觉上的双关语实体(尸体)同样对应着展厅正中被浸入水中的身着红衣的人模。其后油画上的拉斯普京正在通过被无限放大的手势赋予人模以灵魂。姿态、肉身、身体在秦铃森的近期项目中,持续性地在场。有效象征物的现实状态与它所承载的意义形成了断裂性的并存。


艺术家像极了俄罗斯多年热播的电视节目《挑战通灵者》中的那些灵媒,通灵者(艺术家)和《黑客帝国》中带领主角进入“母体”的人无异。创伤性的事件使得人从象征秩序中脱离而出。我们目光扫向作品表面时被刺痛的感觉并非来自于“刺点”。我们过于依赖以刺点的方式来去感知视觉表面,从而懒惰地将秦铃森作品中的那些分散线索简单地归入神话叙述的逻辑当中,美其名曰是解读了符号。在主体与现实相关涉的层面之上,我们这一世代的情势紧迫而急切,艺术家的行动策略是要于此制造一个征兆、一种创伤。符号的团块已然像是一个实在界之物了,艺术家则与观众共享着趋近于拉康所谓“原乐”的快感。“1229”中的一个物件--透明的玻璃球令人联想起埃舍尔(M. C. Escher)手握着玻璃球的那幅自画像。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在球中观察到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边的全部世界。秦铃森今年的三个个人项目“类固醇的拟人化”、“森罗万象”、“1229”恰融合而成了一枚自我反观之球,此视觉形象模糊了“可见的”等级制度,将观看的空间呈现为现实和虚拟、内与外相互嵌合的结构。三个项目切出了一道通向实在的螺旋切口,庸俗的消费主义的批判则越来越稀薄,个别且具体的符号细读让位于整体性的弥撒当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