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年展:打造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平台
发起人:内鬼  回复数:0   浏览数:2251   最后更新:2008/02/18 04:07:53 by
[楼主] 内鬼 2008-02-18 04:07:53
上海双年展:打造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平台

发布时间:2008-02-14 10:13 来源: [url]www.ccdy.cn 作者:李凝

 

    上海双年展至今已经14年了,是个“大孩子”了。每届的主题也从关注艺术本身,转变得越来越富有人文意味,旗帜鲜明地关注当代,特别是中国当代。上海双年展也因这个特点,吸引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文化身份的人群。

    自从“双年展”变得越来越节日化,世界各地的艺术圈人士(包括喜爱的、从事的、操作的)都像候鸟一样迁徙: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大陆到海洋,从盆地到高山。但是这样的艺术迁徙过后,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到底有多少作品真正打动了观众,成为生命体验的共鸣?这是个问题。

    上海双年展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双年展之一。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从艺术角度,打造和上海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交流平台。随着自主创办的不断推进,很多话题自然就涌现出来。上海双年展在思考、在行动——不是附庸,而是带着自觉自省意味的。艺术界人士已达成共识:上海双年展是上海文化的机遇,更是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上海双年展创办之初,自然而然地利用上海文化传统来发掘本地特色——此时的双年展实际上还未跳脱“两年一次的主题性大群展”的外壳。但是随着主题的战略性变化,需要更深层的挖掘。于是试图从主题扩散出去,也希望参展艺术家及作品“述尔言,表予心”,这是文化的雄心。也正是这种雄心,促使上海双年展更加大胆地探索。

    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命构成,是艺术永恒的对象和话题,也是最终极的哲学命题。2008上海双年展第一次以“人”为主题,追溯当代人的文化身份,钩沉当代文化表层下埋藏的历史。展览环环相扣,20名艺术家围绕人民广场的主题创作、3个展中展的创造性构想、20名艺术家围绕大主题的创作,以及将散布在上海各个角落的作品,都将组成一个全新的双年展面貌。时代、生活、民众之间的关联在艺术作品里得到全方位地呈现。

    有人觉得,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上海双年展越来越不像“双年展”了。不错,因为我们在定义和打造一个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双年展。这个双年展不再仅仅是个两年一次、热闹非凡的文化节日,而更应该是一个连接世界的、有着中国文化主权的舞台。上海的视野越来越宽,包括策展人、学者、艺术家在内的所有前期参与者,早已不再满足于圈地为界、自娱自乐,把社会民众转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才是这个文化理想的终极意义。
无论如何,“开始”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系2008上海双年展助理策展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