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艾君:摸黑 闭幕 | 谨以此篇献给没去画廊的人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0   浏览数:1759   最后更新:2017/09/17 22:11:19 by 愣头青
[楼主] 愣头青 2017-09-17 22:11:19

来源:在3画廊


历时近一月,于艾君个展“摸黑”于9月16日完满闭幕。在这一个月里,除了在3画廊内部对于绘画的开放姿态以外,貌似外部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讨论。

于艾君“摸黑”   绘画征服“教堂”


在一个关于绘画的“高峰”论坛上,众前辈老师意见纷纷:赵半狄停留在“抽象”与“形象”哪个更冒险的问题层面。果然是历史包袱沉重,他们还没摆脱“抽象”与“形象”困惑;

陈丹青表示绘画很过时,他都多年不去画廊了!陈老师大概忘了,前卫的永远发生在现场而不是美术馆,在20世纪早期,私人画廊就成为思想碰撞和艺术实验的场所,反倒是美术馆与博物馆这些机构,通常用于陈列名家的陈尸而已,这也是名家之所以已经不能打动他的原因;

王兴伟说,“拿来”有道理!不过,我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是拿古典主义有理,还是拿野兽派有理?可能真的“带有很强的一种以现实为基础的选择”。

而冷军说,对于绘画,越不像绘画越好!我着实扶了一下眼镜;

还是喻红,一语戳到附中去了;

……

于艾君《箭猪》像远古时候残留在石块上的公牛头像那样跃然布上


趁着关于绘画讨论的“高峰”列车,我想再次表达一下:于艾君的作品,给予那些由于教条主义而不断变异的关于绘画的讨论“摸黑”一脚。他不固定画面,使得绘画从西方架上艺术的归类上解放出来;他不断的通过绘画作自我的表达,情感的、眼见的、想象的、陌生的、思考的……让绘画摆脱实用主义的僵化要求和风格主义的庸俗格式;更重要的是,绘画,作为一种被艺术家选择的表达方式,并不存在“绘画已经死亡”这种字面理解的尴尬境遇,自然也不存在”绘画过时“这种焦虑。

于艾君作品,连名称都好像生活中写下的一些诗句和喟叹!作品就是艺术家人生存在过程中无处不在的精神痕迹的证明。在生命蓬勃的表达欲望面前,美学教条和精神教条都不攻自破。

(文嘉琳 展评 | 从未失效的精神叙事 ——于艾君:摸黑

印着外婆肖像外轮廓剪影的《外婆的树丛》,化石般的树叶,平面、凝固与逝远的记忆


“高峰”堡垒垒完了,“摸黑”也闭幕了。

前辈依然焦虑,年轻人依然冒进。

在画廊工作的我,谨以此篇献给没去画廊的人!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系列作品现场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是艺术家根据80年代电影版连环画《霍元甲》剧照,虚构成一个新的故事。这件作品极具有私密情感和反思深意。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是在这些“小人书”的亲密陪伴下成长的,它们不仅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也塑造极具民族主义色彩的“英雄”偶像供孩子膜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岁月涤荡以后,艺术家重新来晒晾儿时的精神食粮,抖落出一连串模糊印记。显然,他不再沿用英雄化这个传统程序,而是建构了复杂而微妙的“人性”故事。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一: 秀芝在悬崖边被人追上了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5.5×242cm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二: 秀芝对着艾小鱼面门就打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5.5×242cm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三: 秀芝实在下不了手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5.5×242cm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四:秀芝一咬牙,两人又打了起来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6×241.5cm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五:艾小鱼眼睁睁看着秀芝掉下大海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5.5×242cm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六:艾小鱼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5.5×242cm

“霍元艾小甲鱼之奇缘”之七:艾小鱼找不到秀芝,以为她死了,十分痛苦  2016   特制聚酯纤维布上油画  165.5×241.5c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