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中国展览,外国艺术家竟然这样拼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732   最后更新:2017/10/19 22:35:27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7-10-19 22:35:27

来源:Hi艺术 朱赫


如何接触西方艺术?如何观察著名或者非著名的西方艺术家?这是始终纠缠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话题。如果真的被西方风格的艺术打动,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对于西方的效仿学习是否与山寨复制表述的是相同含义,引进西方艺术是否意味着对传统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背离?当我们处于同样的平行的世界,颠覆与超越成为新的问题时,我们又该怎样面对来自西方的艺术?

这些问题并不好回答。事实上我们确实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复杂而彷徨的时期,但积极的人又从来不缺乏希望,并在践行之中寻找充满各种可能性的道路。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群展“无幕可落” 乔治·伊恩·麦克马洪  《逗留》990cm x 396cm x 411cm 塑料布,金属,木材,压钳 2017



2016,中国国际艺术展元年


2016年被许多人看作国外艺术家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展览元年。在美术馆层面,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贾科梅蒂回顾展无论是展览规模还是最终呈现的质量都堪称经典。龙美术馆也引进世界知名的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展览“无相万象”,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则请回了1985年曾亮相过中国的劳森伯格,将艺术家体量最大的一件作品《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完整的在中国呈现。几场展览均筹备了相当一段时间,最终不约而同的在2016年呈现,也使这个年份的重要意义被凸显出来。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

劳森伯格《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 1981年—1998年),该作品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本次展览为该作品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展出。


在画廊层面,国际画廊利用其自身优势继续向中国推介国际艺术家。但不同以往的是,2016年国内本土画廊开始成规模代理外国艺术家,并为艺术家举办个展。偏锋新艺术空间恩里科·巴赫个展“如果·但是”,Cc基金会与art021同期开幕的托马斯·泽普展览“临界问题和一些可能的解决方式”等展览都将本土画廊、机构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

詹姆斯·特瑞尔 《Orca(蓝色)》尺寸可变 单墙投影 1969 龙美术馆展览现场

詹姆斯·特瑞尔 《Gard(浅蓝)》尺寸可变 角落投影  1968 版权归属詹姆斯·特瑞尔,致谢佩斯画廊 图片提供:龙美术馆



到了2017年,这股风潮则更为猛烈,龙美术馆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创造了龙美术馆观展人数和门票收入的纪录,并且引领了上海当代艺术的新风向:使独特、时尚、具有美感的视觉艺术进入都市青年一代的视野与生活。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说:“打破国籍界限,实现国际化,是龙美术馆的目标。站在美术馆自身的内容构建和发展战略上,与国际著名的艺术大师合作是一个非常谨慎和必然的结果。”策展人唐泽慧认为:“就国外艺术家而言,确实最近两年在中国的展览比较密集,主要是北京和上海一些美术馆主导的,这里面有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也有私人兴趣和市场的驱动,而有抱负的美术馆本来就需要有国际视野和经验。”

“反通俗建构-恩里科·巴赫”个展现场

恩里科·巴赫 《ESO》195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恩里科·巴赫《ABE》280x210cm 布面油画 2017


多元的国际艺术展


相对于国内美术馆的大动干戈,本土画廊所推动的外国艺术家展览则稍微显得默默无闻。但数据显示国内本土画廊在2017年所策划并有外国艺术家参展的展览数量比2016年有较大提升,除去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艾米李画廊等提前几年开始涉及这一领域的画廊和机构,2017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今格空间、星空间、hiartspace(上海)、北京现在画廊都推出了涉及外国艺术家的展览。


“无幕可落”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在暑期推出的群展,参加“无幕可落”的艺术家全都来自美国,整个展览充满了艺术家们风格不一的绘画、雕塑与装置作品,在同期展览中“无幕可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参展艺术家作品张弛有度,并且更具备多元化特质。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二空间群展“无幕可落”



这场展览的许多架上作品在开幕之前便已销售完毕,展览策展人刘婷认为:“美国艺术更强调来自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和差异,这是和国内许多展览不同的地方,可能国内的很多展览更偏重的是共性,但美国艺术更多的是从作品多样性,从艺术家不同的文化角度出发。”能将这样的展览带回国,刘婷认为这首先是因为有更多中国年轻人在国外学习艺术、策展、艺术史和博物馆研究,这一群体深入到海外的美术馆、画廊、学院和艺术家工作室等各个环节,并愿意把在海外接触到的好的艺术家和作品以及策展方案带回到国内。


“从市场方面讲,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赞助人和资深收藏家,已经致力于在当前的历史和地缘政治环境下,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生产开拓出新图景和新方向。更多人愿意去了解不同文化下的创作背景,并且因为经济的发展,外国艺术家作品价格可以被国内藏家接受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M.本杰明·赫恩登 《曲线7&8号》152.48 x 152.4 cm 亚麻布上银尖笔,石墨,明胶,大理石灰 2017

史蒂芬妮·麦克马洪  《喷流》150 x 120 cm 木板油画  2015


国际艺术家的生意经


展览“无幕可落”中参展的艺术家史蒂芬妮·麦克马洪在展览结束之后,被邀请至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抽象绘画工作室教授课程。策展人刘婷说:“这是艺术家作为继续发展的一种方式,这种发展可能不仅仅是展览或者销售,它可能是各个方式和角度的变化。”


类似于史蒂芬妮·麦克马洪这样的欧美艺术家为数不少,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创作、名气、影像力当作一个整体的品牌来经营。6月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进行展览的葡萄牙艺术家亚历山大·法图出生于1987年,他在世界几十座城市完成过他的涂鸦创作。去年夏天他曾在北京参加过涂鸦群展,由此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产生联系。今年他和几名助手一同带来北京,在主办方提供的工厂内创作最终展览的墙体涂鸦作品,整个驻留期间从材料到吃住行,他将整体预算维持在几万元。在法图的简历中,可以看到他经营了以自己艺术创作为中心的两家公司,而在中央美术馆他的展览开幕之前,除去中央美术学院的媒体宣传,法图所管理的公司出资请国内的第三方机构也协助他寻找更广泛的媒体宣传。


在驻留地创作的艺术家法图及他的助手



某位在国际颇有影响力,并在上海做过个展的外国艺术家,希望在798艺术区做展览并和画廊联系时,提出除去小部分的作品销售分成比例,艺术家本人愿意承担作品运输、保险等费用,并且也可以向空间提供一部分的租赁费。与此相同的是AYE画廊“乔治-巴塞利兹作品展”,也是由AYE画廊与巴塞利兹代理画廊Contemporary Fine Arts共同合作的,多方共同承担费用,将风险降至最低。


群展“无幕可落”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逗留》,因为不方便运输,所以邀请艺术家乔治·伊恩·麦克马洪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空间内驻地创作完成。包括材料费,差旅费在内的多项费用相加并未超过10万元,这相比国内艺术家高昂的材料费而言,可能会让画廊感觉到更容易负担得起,而这件作品在展览结束之后最终交由画廊保有。


策展人刘婷说:“现在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没有时差和地域限制的,音乐、表演和电影各个媒介都有融合和交流,当代艺术也需要更多的带入和引出,但在引进的同时西方艺术家的专业性和整体意识更令人钦佩。”


偏锋新艺术空间本杰明·阿普尔个展“地下室花圃”现场



价格与专注度成为国际艺术家的优势?


艺术家本杰明·阿普尔在今年夏天完成了他职业生涯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的题目为《地下室花圃》。展览的一部分创作是在中国完成的,本杰明坦白说:“作中,我从未多考虑过艺术。另一方面,我其实是对中国的环境感兴趣。当代命题需要通过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在这一当代语境下,我们不单单是在讨论中国艺术或德国艺术,其实是一种普遍性的、有趣的东西在吸引着我。”在对本杰明的采访中,他也一再表示之所以希望来到中国是因为很早就喜欢中国传统艺术。我在中国的展要得益于我与偏艺术的合作。我之所以能全神注于作和展要感画廊我的支持和信任。”

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王新友表示,“有时候真的感觉外国艺术家很单纯,本杰明在中国驻留三个月,他几乎没有向我们提到过任何关于销售方面的要求,而是专注于创作。”而据了解得知,本杰明的抽象作品,价格基本在10万元以下,这是在画廊在考虑驻留和运输等费用之后,给出的最终价格,而这样的价格在国内抽象绘画领域并不会显得过于昂贵。比本杰明更早做个展的艺术家恩里科·巴赫也因为相差不多的价位,以及独特的风格被艺术行业广泛认可,今年他在上海hiartspace的展览“反通俗建构”已经是他第二次在中国的个展了。而本杰明·阿普尔也已经受邀于明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

《将桌子置于角落 55》  200 x 180 cm 布面油画 2017

《将桌子置于角落 54》  60 x 50 cm 布面油画 2017


同样北京现在画廊的Parker Ito个展,也因为定价合理而销售情况良好,艾米李画廊法国艺术家索朗个展也是既叫好又叫座。似乎一夜之间国际艺术家被贴上了单纯、好打交道、专业、价格不贵等等标签。


刘婷认为:“本土画廊毕竟对中国的市场和藏家体系了解得更深入,因此他们有外国画廊缺少的优势,他们了解国内市场什么样的作品稀缺,并由此寻找外国艺术家,这是一种新的模式,我觉得会有好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当代艺术需要带入和引出,构建与海外艺术家合理的对话机制更为重要。”


策展人唐泽慧说:“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展览近两年越发密集,但相较于中国出生和成长的艺术家,这个群体艺术家的展览和市场机会还是相对比较有限的,这其中有语言、观念、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总体上来讲国际交流还是不够常态化,国外年轻艺术家在中国的展览和市场机会以及藏家对他们的认知度都有待提升。并且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外国艺术家走进来,也应该有中国艺术家走出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