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器:张怡(Patty Chang)的后自恋主义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75   最后更新:2017/10/27 22:14:32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10-27 22:14:32

来源:艺术界LEAP 文:Zoe Hatten


艺术家张怡(Patty Chang)近年来的创作多呈现对地缘文化脉络身体全景式的记录。时值艺术家在纽约皇后博物馆的个展之际,LEAP回顾了张怡今年在上海BANK画廊举办的个展"再架构",以及她早期充满感官张力和诙谐的录像作品。

张怡的艺术创作围绕着各类人造基础设施的系统与运作展开,其中包括跨境高速、航道、湖泊、运河与大坝,以及引导、控管与重新导向资源的干线,它们蚀刻出劳动力与变迁的新版图。同时,她保持了对情感结构的探索,聚焦那些潜伏在日常中或微不足道或灾难频生的遭遇。

《在爱里》2001年

视频装置,3分28秒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张怡名声鹊起,开始投身她的行为与影像艺术大业,人们称赞她的作品充满毅力,奉献与勇者精神。在她看来,“这件作品有时将我的身体置于某些不适的场合”。有一条艺评称其孤芳自赏——镜中与池面的倒影成为自恋者的工具,在《喷泉》(Fountain,1999)与《在爱里》(In Love,2001)中出镜。张怡的影像在这件作品中所占比重不亚于作为媒介的荧幕,在不断重塑、挑战并毁灭它的同时,她探索无数擦肩而过的场合是如何构建了其身份、主观与性别。在通往崇高的方式上,她的作品展现出其不同的特质,有时它与平凡共舞,捕捉装饰每日奇迹的模式,有时又在精神性欲的虚拟世界里跋山涉水。在《剃了(有所失)》(Shaved (At A Loss),1998)中,张怡蒙着眼睛将私处的毛发剃去;在《网络性交的佛陀》(Cybersex Buddha,2003)中,她用模糊而玩味的方式重新演绎了白南准(Nam June Paik)的《电子佛陀》(Techno Buddha,1974)。

"再架构",上海BANK画廊展览现场,2017年


今年春天,张怡在上海BANK画廊举办了展览"再架构"(Re-configurations)。这也是她在上海的第一个个展,展品包括往期作品精选与她的最新创作《架构》(Configurations)。张怡向LEAP解释道:这是另一个名为《游移湖》(The Wandering Lake)的大型项目的组成部分,“有些细节是受1937年瑞士殖民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的同名小说启发。中国政府曾委任他前往西部,开发能由车辆导航横穿沙漠的现代丝绸之路”。赫定对沙漠中不断变换位置的湖泊很感兴趣,并将它们命名为“游移湖”。“地缘的移动能够唤醒你对现实、自我与空间的感知,”张怡说,“在这个项目的最后阶段,我追踪水渠的流向,观察水的流动。做有关基础设施的项目时,我曾读过水渠建造的故事,因此,当它建成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身体验。”《失事船只残骸》(Flotsam Jetsam,2007)项目在三峡大坝有关人员的帮助下得以完成,《香格里拉》(Shangri-La,2005)则是聚焦于东方幻想塑造的旅游热潮。张怡再现了这些地点的社会与心理建构,从中拣选出平凡的日常,邀请人们在他们自己的生命中主演其中荒诞的片段。由此可见,她的定点场域作品引入了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对于纪录片的非常规处理,而对场景与身体全景式的记录方式则具有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的痕迹。

《游移湖》(Invocation for a Wandering Lake)

彩色喷墨打印,录像截屏

400 x 600 厘米,12分钟,2016年


走进"再架构"的展厅,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按比例放大的摄影作品——一艘置身于荒漠中的废旧渔船。它占据了整面墙的空间,将观者拽入了一个真人大小的场景,我们不禁好奇这是哪里。基础设施壮丽的影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巨大的水渠,犹如对称法则中的独裁者。它们是不带观赏角度的场景,全然忽略外部的世界。水渠坐拥禁忌之地,在视线之外,野草疯长,挣脱墙面与藩篱。张怡的形象作为人性的象征出现在一张有些奇怪的照片里,画面描绘了她借着女用导尿管对着一个作为临时便溺器的塑料瓶排泄。她犹如患有窥淫癖的一阵暖流,对抗着灰褐,雾蒙的风景。

《玻璃小便器》,2017年


经验的储存犹如文件层层叠叠:一方面,它似乎颇为客观,了解它犹如看一部短篇电视纪录片那么简单,另一方面,象征的疑云将它环绕,亲密而又荒诞。它将世俗把玩掌心——当张怡在短片中口述她的旅程,我们虽然仍在自己的现场,但同时又被静止无机的事物环绕。那是由吹制玻璃组成的雕塑,用于纪念她拍摄使用的女性应急站立小便器,简称FUD(Female Urinary Devices)。张怡在途中使用FUD,将其作为对整段旅途的幽默总结与对航道的隐喻。她将农夫山泉的瓶子切割成不同形状,用视频或影像记录下她往里面排尿的过程。“这是一种满怀同情的流泻,”张怡说,“我在旅途中用随处可见的“小便器”瓶来收集尿液,司机还以为里面是泡的茶。这让我想起在纽约的时候,因为没有很多公共厕所,你偶尔会看见排水沟里躺着装满黄色尿液的水瓶。那些出租车司机或者没条件用私人厕所的人用瓶子解决问题,而我会尿在途径水渠的任何一处,这种移动且站立的姿势和我曾经的习惯截然不同。对于一些有着合适器官的人而言,直直尿进瓶子里显得轻而易举。因此,我很好奇究竟用哪种假体能够让我边走便尿。”

《架构》,行为演讲,香港Connecting Space表演现场


目前,张怡的个展“游移湖,2009-2017年”(Patty Chang: The Wandering Lake, 2009-2017)正于纽约皇后博物馆(Queens Museum)展出。“我从2009年就开始筹备这个作品,最初的想法始于《游移湖》,后来逐渐转向其他关于世界水域移动的叙述。我在乌兹别克斯坦瞻仰了咸海辽阔的水面,在纽芬兰岛洗涤了抹香鲸的尸体。整个作品包括录像播放、影像装置、吹制玻璃品,以及项目的核心:艺术家的藏书”。

当我们身为人类的视角逐步松散,这件作品重新唤醒了我们描绘记录世界的可能性。它是广袤无边,是亲密无间,亦是孤芳自赏的最佳诠释。


文 / Zoe Hatten

译 / 胡怡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