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景俱乐部的“置”与“景”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844   最后更新:2017/10/31 21:39:59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7-10-31 21:39:59

来源:凤凰艺术 李贝壳


2017年10月28日,展览“置景俱乐部”在北京鸿坤美术馆开幕,由策展人李贝壳策划,田恺监制。参展艺术家包括陈维、陈晓峰、范西、李昶、蒋志、Kobie Nel(南非)、齐亚菲、张文心,共展出作品三十余件。此次展览关注“置景”在摄影与影像中的作用以及艺术家作为景观创造者的权力变化,并利用美术馆上下两层的空间构建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场景, 呈现出了艺术家眼中的当代城市、空地、房间、犯罪现场、以及对我们未来栖居之所的想象。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2月10日。以下是“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此次展览策展人李贝壳为您带来的文章。


置景摄影


W.J.T. 米切尔在《风景与权力》中将绘画中的“风景”视为动词,改变了风景通常作为被观看的对象,而将其变成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发展过程。在摄影中,场景代替了风景,既包含室内也包含室外,既可真实亦可虚构,自摄影不再仅仅作为纪实的功用之后,艺术家在照片中便具有了如同导演般的权力,他们既可以改编旧的故事,也可以创造新的现实。


当代影像艺术结合了置景以及摄影技术,它们是人工巧思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宏大叙事被抛弃之后,空间与时间也开始被艺术家更加肆意地打破,当城市成为一个被过度使用并且由人工制品构成的场所,人们便开始在其中制造对生存空间的种种幻觉和想象。以照片、影像呈现出的现实中是否存在真正的栖居,我们仿佛可以从一种如同娱乐般的生活方式中找到答案。被影像与人造景观淹没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如同身处一个巨大的俱乐部。

▲ 陈维CHEN Wei,《昨日商店》Yesterday Shop,2014,收藏级喷墨打印 Archival Inkjet Print,150x187.5cm


展览中所讨论的置景首先不是建筑建造,而具有模仿与仿制景观的含义。“置景”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电影与戏剧中的词汇,艺术家运用搭建、取景、灯光以及后期制作等手段在取景框中制造出新的空间。剧场美学总是以人为中心,然而摄影和影像艺术对人物的依赖则没有那么强烈,任何拍摄元素都能成为作品的题材。苏姗·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谈到“相机开始复制世界的时候,也是人类的风景开始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生变化之际……”


人们置景的能力来自与对现实的模仿,这种模仿可以追溯到人们最初对风景的描绘。风景“landskip”是一个荷兰语词,是一种对土地的表述。风景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由从上帝创造到人为制造的漫长过程。对风景的描绘在西方绘画中自早期宗教绘画便有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令人信服的三维假象。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成为了浪漫主义画家的主要表现对象,体现了对于某些特定环境的描绘以及情感的表达。此时的风景开始于特定的地点概念相连。

▲ 范西 FAN Xi,《幕》Curtain,2014,收藏级喷墨打印 Archival Inkjet Print,80x120cm


“地理学家丹尼斯·科斯格罗夫认为风景是一种“观看的方式”,它是由特殊的历史、文化力量决定的。” 人与风景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描绘到捕捉再到主观创造的过程。暗箱的发明满足了人们捕捉光影的能力,人们通过小孔摄取户外的景色。达盖儿的银板照相法满足了人们将风景如实记录下来的愿望,摄影的发明给纪实绘画带来了如洪水猛兽般的巨大冲击。我们知道,摄影产生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19世纪。此时,风景开始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而城市也成为了相机拍摄的主要对象。法国摄影师欧仁·阿特热 19世纪末开始拍摄巴黎,他的照片很少有人物的出现。他将一些陈旧的东西集合在一起,如店铺、大门、房屋,他用图像的力量来保护失落的都市景象。

▲ 陈维CHEN Wei,《一个世界》One Dream,2016,收藏级喷墨打印 Archival Inkjet Print,150x187.5cm


在当代摄影中,艺术家通过人工“置景”摆脱了拍摄对象的时空限制,达到了一种随时随地还原和再造场景的可能行。摄影理论家亨利·范·利耶认为照片提供的是秩序——世界的碎片 。置景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决定性瞬间”,艺术家并不需要期待巧合,这也体现了摄影师在图片制作过程中的 绝对主导性权力。

陈晓峰 CHEN Xiaofeng,《植物•置物No.1》 Placing Plants No.1,2012-2013,数码微喷 Digital Print,纸张:哈内姆勒 纯艺术 硫化钡Hahnemuhle FineArt Baryta(325g),70x90cm


展览中的一些艺术家利用重新搭建场景并结合后期制作的手法将二维图像中的景物“陌生化”。景物被艺术家刻意地从繁复的背景中孤立出来,使得这些原本难以引起人注意的景物变成社会中的景观。陈维的作品关注人对城市的想象。艺术家在作品中透露出城市中游荡着的形象,让人想起布拉塞在30年代拍摄的《夜巴黎》(Paris By Night)的混乱,又透露着爱德华·霍珀作品中的疏离感。他常常把城市看作是一个超现实的、古怪的和意想不到的事件。


展览中的作品以置景的手法运用摄影以及装置还原了城市的部分景观,这些风景往往孤立于城市的大背景,并处在黑暗的环境中,让人联想到城市背后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陈小峰的作品则关注城市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盆栽或人造植物。他将场景聚焦在没有人出现的室内场景中,将植物作为拍摄以及观察的主角。使得人们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常常出现在公共空间中的熟悉景象。

范西 FAN Xi,《树2》The Tree 2,2014-2016,收藏级喷墨打印 Archival Inkjet Print,160x224cm

▲  “置景俱乐部”展览现场


构图方式及色彩处理


构图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不一样的体验。路易斯·贾内梯在《认识电影中》区分了开放式与闭合式构图给观者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对于开放的构图而言,即部分景物延伸到画面之外的构图,预示着一种取景框内与取景框外的联系,令人产生对于整个环境和即将发生的事的联想。而在闭合式构图中,景物如同安排好的宿命等待人们去观看。范西的作品从自然对象出发,运用开放式构图,从自然风景中截取和重组将观察对象重新组合出新的意义。她的系列作品《树》以后期制作作为手段完成置景,拍摄对象看似是一颗树,但终呈现的树实际是上百棵树的叠加,从视觉上具有欺骗性,而实际上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一种挑战。

蒋志JIANG Zhi,《无色 之三》No Form No.3,2017,收藏级喷墨打印 Archival Inkjet Print,120x80cm

▲  “置景俱乐部”展览现场


色彩的人为处理是置景过程中常用的另外一种手段。色彩的象征意义自古已有,在摄影中,艺术家运用色彩制造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在黑夜中突出霓虹灯的色彩来制造出光怪陆离的城市景观或将景物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颜色来制造一种疏离感。蒋志的作品通过运用光线与色调制作出“山景”在不同天气下呈现出的不同模样。他创作于2017年的作品“散发之物”系列着重强调图像的中的置景。艺术家以微观的方式,将杂志中的现成图像与现实中的实物结合,构成了一个处在二维与三维转换之间的一个全新画面空间。


影像艺术家齐亚菲则将整个城市作为对象,关注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集体。《雾中鸟巢》通过双屏影像记录北方城市的霾。以叙事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生活在霾景中的普通家庭。

李昶 Lisa Chang Lee,《蓝山》Blue Mountain,2014, 高清录像 HD Video,17’35’’,视频截图

▲  “置景俱乐部”展览现场


摄影师英奇•莫拉特认为一个成功的肖像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静止的时刻,使得人的内心有机会流露。而风景或场景摄影则相反,风景常常是静止不动的,当鸟儿飞过的那一瞬间仿佛带动了风景的感情流露。李昶的影像作品《蓝山》正是抓住了风景如人般情感流露的一瞬间。


人像摄影

▲  Kobie Nel ,《安娜的池塘02》Anna’s Pond 02,2015, 收藏级喷墨打印 Archival Inkjet Print,80x100cm

▲  “置景俱乐部”展览现场


在“安娜的池塘”系列中,毕业于挪威卑尔根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南非艺术家Kobie Nel 运用摄影制造出一系列如同电影截帧般的连续动作还原了她对一起案件现场的想象。此系列也是她一直在进行的艺术计划( The Isdal Woman Project《伊赛岛案件调查计划》)的一部分,事件中的女当事人拥有九个不同的身份,这桩发生在1970年的案件曾在挪威引起过广泛的关注,艺术家由此制作了一系列包含影像、装置、文字、版画等作品。

张文心 Wenxin ZHANG,《雪花》The Snowflake, 2013,收藏级灯箱装置  Archival Light Box Installation,65x65cm


在系列作品《瀑布旁的怪兽》中,艺术家张文心将景色进行了如文本般的编排,使之成为了一个非线性的故事。企图在场景中逃离日常生活,如同小说家的工作方式,以场景代替故事。


电影评论家巴赞认为形式主义技巧会摧毁现实的复杂性。然而置景却未必脱离生活或者真实,它反而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印象中城市该有的样子。在当代摄影中,人们不再追求对现实的忠实再现而是主观创造出人们对景观的想象然而超现实的表象往往突显着现实的残酷。由此,摄影师抛弃了现实,驱使我们走入真实。


参考文献

1.W.J.T. 米切尔,《风景与权力》,杨丽、万信琼 译,译林出版社,2014

2.苏姗·桑塔格,《论摄影》,黄灿然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3.马尔科姆·安德鲁斯,《风景与西方艺术》,张翔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4.亨利·范·利耶,《摄影哲学》,应爱萍、薛墨 译,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


关于作者

李贝壳(1990),艺术写作者、策展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后获得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硕士学位以及伦敦金斯顿大学设计策展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2014年至今活跃于北京和伦敦,她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 “置景俱乐部”(鸿坤美术馆,北京,2017);“无法兑现”(I: project space,北京,2017); “声音溶入空间” (大卫罗伯特艺术基金会,伦敦,2016);“运动场”(The Compressor House,伦敦,2016); “复兴的文化”(The Well Gallery,伦敦,2015)等。


撰文/李贝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