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毛连须公”11月4日胶囊上海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208   最后更新:2017/11/03 21:55:16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7-11-03 21:55:16

来源:燃点



无须费皮[1],

开始这封信的时候是在 PRACTICE 成立了两年之后,在这之间我们与很多不同身份背景的艺术家共同经历了十五个项目与展览。PRACTICE 由三个出生于中国的艺术家在纽约创办,作为我们的工作室(又是一个免费的,给除了创始人以外的艺术家创作、住宿的地方),也是一个展览空间、火锅店、麻将馆。和我们合作的艺术家里分别有出生于韩国、日本、希腊、美国、克罗地亚、葡萄牙,也有一些是出生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大西洋的另一边长大的。但是这种现象在纽约并不算什么,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今天写这封信主要是想更新一些想法,不过未必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入手(有时候我们总是在统一很多细微的事物),我想从一个比较近又真实的地方开始——语言(障碍)与友情(同龄艺术家之间)的变化。

1998年张洹到达纽约之后,谁是他最好的朋友?蔡国强曾经在纽约最好的非中国的好朋友又是谁?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关于什么?生命的意义还是学习他人的文化然后回头思考自己的文化?为什么人们会在乎又或者不在乎这些事情?在 PRACTICE, 我们总是有很多快乐。这种快乐一方面来源于艺术家对于创作的欲望,另一方面来源于交流(沟通)的快感。这种交流不是关于吃喝玩乐,而是一种在紧迫感缠绕的状态下产生出对社会、地理、经济、生命、物理以及艺术的疑问。

在和Irini Miga, 增鹽太郎(Taro Masushio), 朴宣映(Seon Young Park), 万振宇(Ali Van), João Vasco Paiva, Casey Robbins, 施昀佑(Yunyu “Ayo” Shih), 王卫(Wang Wei), 何颖宜(Rania Ho)聊天的时候,PRACTICE 总是会不断得到新的启发,他们像是一面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原来自己可以拥有多过一双眼睛(想象有很多天眼在你的身体上打开的时候)。英语的确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都是从模仿开始。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否是必要的(来不及给出判断),但是我们都自然地变成了双语、三语(在朝鲜日治时期的时候难民们被迫逃亡到伪满洲开始学习中文——唯一的交流语言,他们的母语变成耳语,只能在夜晚,以最轻地音量被吞吐出来,为了不要忘记)[2]

我们从来都没有机会去考虑或者决定是否需要这些语言,但是在来不及应对的情况下已经学会了。好在遇到了来自于不同国家背景的朋友们,双语和三语(计算机语言)变成了沟通的基础,开启了不同的思维(逻辑)模式,让语言从工具变成习惯再变成游戏。

在 PRACTICE 有许多夜晚都是在不断的讲话,也不全都是深入的讨论,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吵架。情绪化这个词很适合 PRACTICE,也许是因为三个创始人都来自一个感情用事的地方。人和人总是有一层感情(面子、关系、义气、家庭)为主导的薄膜。这也让许多艺术家都见证了“中国式”—— 吵架,同时他们也体验了“中国式”的另一面——分享(无私的帮助别人)、信任、质朴(对苦难承受的能力)还有一种与生具来的谅解。我总觉得这是PRACTICE作为一个在纽约艺术空间最特别的地方(除了它漫无目的的态度以外)。另一方面,像是程心怡(Xinyi Cheng), 李维伊(Weiyi Li), 郑源(Zheng Yuan)是出生于中国,之后到美国读书的艺术家,我们本就相遇在美国,对自己的身份和故乡的文化产生许多疑问。我们会寄一些邮件,交流彼此的想法——在 PRACTICE 相聚之后,更多的是分离,能够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大家都有不同的使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曾经的联结却是深刻的,足够影响一点彼此的创作与生命。

除了Warhol(1928-1987)与 Beuys(1921-1986) 之外,我们也应该记得Robert Filliou(1926-1987)。他创立了“和蔼共和国”—— 一个超越了国家界限的理想社会,强调好奇心的独立性,以及个人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领土。

今天中午我和朋友打电话,“在你做作品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我问道,他说:“我会想……这件作品是不是在给这个世界又多添一件垃圾。”(耳边响起了另一个来自1991年的声音,“你相信自己冲击了西方艺术界吗?”)[3]

文化是一种结果,人们生产与消费的结果,根据人的需要与信仰。而这些需要与信仰应该是可以被历史的、科技的、地理的、经济的因素所解释通的。而故乡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无论是迫于无奈的出走,还是流连于过多选择的困惑,当每一天结束的时候,我知道我身边有一些小伙伴们。通过时间与空间,我们的友谊在逐渐改变我们的身份。[4]

Special thanks: Capsule Shanghai, Terence Chan, Guo Juan, Ho King Man, Banyi Huang, Carol Lu, Taro Masushio, Xiaofei Mo, Wang Xu, Cici Wu, all the artists.

__________________

[1] 无须费皮,费大为的笔名,用于 1991 年给栗宪庭的一封信中。

[2] 韩裔美籍艺术家车学敬(Theresa Hak Kyung Cha)借由书写自己与国族的寓言小说《听之认之》,1982 年。

[3] 栗宪庭于 1991 年写给费大为的信中提到的问题。

[4] Press release of Mathew Berliner Mauer, Amy Lien and Enzo Camacho, 2014.


地点
CAPSULE 胶囊上海
日期
2017.11.04 Saturday - 2017.12.22 Friday
Opening Exhibition
04/11/2017
地址
上海徐汇区安福路275弄16号1层 Building 16 first Floor, Anfu lu No.275,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电话
+86 021 64170700
开放时间
Tuesday to Friday: 10:00am - 6pm

Saturday and Sunday: 12:00pm - 5pm

Monday Closed
负责人
Enrico Polato 里柯
电子邮件
info@capsuleshanghai.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