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张培力在“掩体”,没有网络的场所不宜久留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2   浏览数:1516   最后更新:2017/11/07 19:49:56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7-11-05 19:54:07

来源:凤凰艺术 王家北


没有网络

2017年11月4日,张培力最新个展“没有网络”于北京掩体空间开幕,这也是空间开放以来的首次个展。展览展出了张培力新近创作的声音装置《不宜久留的场所》。作者认为,掩体特有的历史背景、时间因素以及空间特色是其创作的主要线索。


几日前,在微信群里收到报道张培力最新个展的“任务”后,习惯性地在微信朋友圈与网页中搜寻信息,却几乎一无所得,有的不过是时间地点人物的简单叙述,毫无寻常展览铺天盖地般的前言、作品说明与自述。这在当下是极不常见的,其中既有艺术家试图不为观者预设任何心理经验的主观意愿,但同时又完全回应了本次展览的标题《没有网络》——在如今,没有网络,就没有信息。


▲ 展览场外


媒介即是信息。在这个数字化生存时代,一切信息与认知都无不依赖于数字与电子网络,在此语境下,想要消失遁形,成为了愈益困难的一种尝试。曾经“通过七个人就可以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全球化公式已然成为了过去时,在如今,哪怕你不知道屏幕对面是人是狗,但你知道你总是可以通过网络与之相连。于是,没有网络,意味着与世界的断裂,在这个人类试图变得全知全能、“网瘾”一词已然伴随其语义一同消亡的时代,人们已然开始了对于自身向着“后人类时代”异化的过程——与机械时代媒介的工具性不同,电子时代的媒介已然成为了人类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展览现场视频


在此情况下,展览所在地“掩体空间”的名字显得意味深长。作为位于当年“死胡同”铁狮子胡同上的一座地下工事,当其与无效的网络相并列时,很难不让人想到科幻作品中的末日景象——幸存的人们龟缩在与外界隔绝的掩体空间中,或自力更生等候救援,或就此繁衍、变异,转化为适合末世环境生存的生命状态——事实上,本次展览正是在环境的对比转换中显露峥嵘。人们从阳光温暖的小院下到这个具备历史军事、政治意义的掩体空间中,在五分钟内不得不在六个漆黑的防空洞里穿梭,无法“重见天日”。在进入每个被张培力称为“不同频道”的隔离空间时,再健康的双眼前也是如墨一般的黑暗。而继续走动,则有灯光亮起,成为一间可以生存的、没有网络信号的“掩体”。但这一切仍是短暂的——灯光会在五秒后熄灭,除非再次行走,而伴随于此的,则是提示“还有XX秒”的电子合成音。

但前来的观者与张培力扔持有一种默契:这是一个完全黑暗的地下防空洞,人们在进入地下空间前已经知晓五分钟的锁定状态,也愿意接受这种强制性的身体感受。事实上,当人们顺阶而下,进入空间的第一反应,“黑洞”一词足以描述。但身后的大门已锁,手机也毫无信号无法“求救”,只得手挥舞着探路前行。肉体移动时,头顶最为古老的灯泡亮了,散发着幽幽光线。于此同时,则是颇为严肃的合成女声倒计时。这似乎成为了一种背反:当人们陷入恐惧而不敢前行时,却只有前行才能获得光线,而那些似乎在提醒或是催促着倒数时间的声音,则成为了一种老大哥的关怀或是诱惑——“技术的背后是政治”,张培力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中如此说到。而如果将倒计时的声音撇除,观者很难在空无一物又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室中停留过长,但当一种提示性的声音出现时,时间反而会快速地过去,人们或是忐忑或是好奇地等候“最后的宣判”。为了消磨时间,观者们不得不通过走动来获取亮光,或是就此静止,隐于黑暗。

▲ 展览现场


作品名称《不宜久留的场所》似乎成为了对这一背反的再度声明:艺术家无意设置某种现代的桃花源,并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感受是颇为不适的。于是,“不宜久留”更像是来自创作者的友好提示。但在另一层面,这也喻示着人始终无法“没有网络”,因为这如同对于人自身的割裂。于是,这件作品充满了暂时性与强制性,但掩体始终为进入这一场域的介入者们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安全”——就如尼采所言,“活着就永远处于危险之中,真理永远是不可承受之重——在连接上“社会网络”的刹那瞬间,人们在观察也在被观察,在评论也在被评论,在破坏也在被破坏。具备安全性的当代技术反而成为了“不安全性”的隐患,隐私与信息安全从来没有如此曝露在天网之下。

▲ 展览现场


掩体空间本身的私密感同样增强了黑暗与声音作为作品“内容”的共生性,使它们得以制造一种浸入式的氛围。但本次展览的“浸入式”却与当今那些时髦的浸入展颇有不同。张培力并不试图用复杂的技术与感官原理人为地创造出一个充满“浸入感”的场域,并以此来试图绑架并控制观者的感官与心理,而是充分地让掩体空间本身的气场完全散发开来,将声音与之搭配,在不改变空间场景的前提下对进入者的身体知觉产生影响。这却又在无形中增添了一种力量——在它者的浸入展览中,进入者即便被控制感官,但在心底仍然清晰地明了这是源于艺术家人为的状态,并不会产生危险感。但在此地,其历史痕迹与原始的粗糙状态却带来更为诡秘恐怖的心理感受。


建于1941年的掩体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院,是当时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地下工事。它所在的建筑群落见证了近代中国风云际会的种种历史时期——始建于1906年的清政府海军部和陆军部曾经在此办公,至民国黎元洪任总统时期,这里变为总理段祺瑞的执政府所在地,而在1949年建政后,又长期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址。自2017年起,承载当代艺术诸多实验与思考的掩体空间重又令历史遗迹产生活力。


如果将“没有网络”进一步延展,这不仅指代着数字信息交互的失效,更代表着电——这个现代社会必不可需资源的停流。正在上映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时代的叠新正是源于一场大停电。对于当代社会而言,这是一场无异于宇宙大爆炸般的“重启”。而重启则往往涉及信息或痕迹的保留与存储。在电子时代前的肉体时代与机械时代,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的是,当肉身与外界接触时,注定会留下痕迹。然而,信息时代的痕迹,是否依旧那么明显与有效?在过去,一切都掌握在创造者自己手里,如果不受到现实层面致命的损害,在各式“掩体”的保护下,这些创作的痕迹甚至会跨越千年。但在如今,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其在这个数字化生存时代所留下的痕迹和数据,可以由于各种原因被轻易地消灭或改写,现实中的映照甚至会泯灭地比过往更加彻底。而掩体所提供的肉体延续,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 活动现场


在掩体空间位于的张自忠路3号外,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君曾血溅当场。而如今,人们穿过由严厉保安把守的大门,通过网络的传达信息,进入这个没有网络的掩体。但地下终归不宜久留,掩体外,才是到场人群的聚集之处。


艺术家简介

张培力,1957年11月生于杭州,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住和工作在杭州。


1985、86年组织参与“85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3号》、《遗言》、《阵风》等,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摄影为媒介的创作及艺术教学工作。


曾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及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重要机构收藏。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没有网络

艺术家:张培力

展览地点:掩体空间(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内)

参观采取预约方式

预约电话:13901189731 、13811471409、15101032401

预约邮箱: bunker@cangplus.com

展览开放时间:

周二、四 13:00-17:00

周六、日 10:00-17:00

[沙发:1楼] guest 2017-11-07 10:27:04

来源:掩体空间


张培力个展《没有网络》开幕现场



2017年11月4日下午2点,艺术家张培力个展《没有网络》在北京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掩体空间开展,此次展览是掩体空间开放以来的首个个展。

在掩体这个形态特殊的空间里,展出了张培力新近创作的声音装置《不宜久留的场所》。观众进入空间后电磁锁会将门自动锁上,五分钟后才会打开。空间内部的灯是感应的,观众身体稍作移动,昏暗的灯光会亮起,停滞不前则灯光熄灭。声音系统以倒计时的方式不断提醒观众剩余的时间。艺术家利用灯光与声音做为媒介,使整个空间转化为作品。观众置身其中,从而自动被转换为作品的一部分。

掩体空间特有的历史背景、时间因素以及空间特色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要线索。艺术呈现的多重语义和空间属性的全面涵盖使作品具有了不可复制和不可移动的理由。艺术家运用巧妙的手段使环境、空间、展览、作品达成了完美统一。

《没有网络》的展期为2017114日到2018315

[板凳:2楼] guest 2017-11-07 19:49:56

来源:芭莎艺术 申海婷


张培力:此地不宜久留!

艺术家张培力

114日,艺术家张培力的最新个展“没有网络”在北京掩体空间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张培力新近创作的声音装置——《不宜久留的场所》。这次,他试图在空间与声音等要素的结合中,对历史、个体和时间展开深度的追问与思考。

最让人“待不住”的展览


作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家,张培力的盛名早已享誉世界。他的艺术风格冷峻而理性,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其艺术作品着重呈现的重要主题。

张培力《(卫)字3 号》, 单视频录像,1991年


虽然他的许多作品已在诸多艺术博物馆展出或收藏,但一直以来,张培力从未停止对艺术语言进行新的探索。人们都称他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但事实上,他的创作早已越过了录像艺术的边界。

张培力《焦距》,录像装置,1996年

张培力《不确切的快感(二)》,录像装置,1996年


本次在北京掩体空间举办的个展“没有网络”,就是张培力在探索艺术语言过程中的新尝试。特别的是,此次展览仅展出了一件声音装置作品——《不宜久留的场所》,而这件作品的形式也极为纯粹:除去声音之外,便只有空间本身。

“没有网络”展览现场


建于1941年的掩体空间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院,是当年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地下工事。它所在的建筑群见证了中国近百年以来的风云变幻,特殊的军事、政治背景为这座地下空间平添了几分历史的沉稳与厚重。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暨掩体空间所在地

掩体空间入口


张培力的装置作品就位于此。从阳光明媚的小院,进入到一个幽闭、黑暗的地下防空洞,特殊的历史背景为参观者的心理带来强烈的暗示,环境的急剧对比令压抑和恐惧之感扑面而来。如此“不宜久留”的场所极有可能会对参观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不适,而这恰恰是本次展览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宜久留的场所》作品介绍


特殊的空间布局和环境张力,为张培力创作声音作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防空洞中,六个用小门相互串联的房间联合成一个整体,而在不同的房间中设置喇叭,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声道的切换”。

掩体空间内部楼梯


进入掩体空间,参观者身后的电磁锁骤然关闭。人们迫不得已地在六个小房间中来回穿梭,而从喇叭中传出的合成女声语气严肃而镇静,提醒并催促着参观者离开。

展览内部空间


艺术家在每个小房间中,都设置了一个可以感应人体信息的白炽灯泡。灯泡的亮度每次仅能持续5-10秒,时间一到,光线就会消失,参观者便会再次陷入凝固的黑暗之中。

展览内部空间


有意思的是,参观者若想重获光明,唯一的途径便只有在黑暗中挟着恐惧不断前行。此时,黑暗与作品“共生”。私密的氛围将每个参观者的恐惧与好奇无限放大,人们或果断行进,或踌躇不前。至于是否要将自己隐匿于黑暗之中,则完全出于参观者自己的选择。

参观者们走出地下展厅


当观众的感官与情绪皆为环境所控,人们互相观察着彼此的反应,而这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强调了艺术家作品中的偶发性和参与性。


和时空对话


张培力的想法无疑是前卫的,他从新的感官维度出发,探索出了媒介艺术的新可能。掩体本身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场所,但全然的密闭和黑暗让这个空间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张培力在展览现场


当网络信号消失,参观者在掩体中失去了向外界沟通、甚至求救的可能。而在参观展览的五分钟时间里,观众能感知到的除了合成女声所发出的规律性的倒计时之外,更多的则是空间本身。

展览内部空间


在谈到为何要选择这样的空间来进行艺术创作时,张培力说:“作为艺术空间来讲,它是特别的。即便这是一件艺术作品,但它也不要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在保留空间原始的历史痕迹和粗糙质感的同时,张培力更希望让声音和灯光成为一种对于空间的修饰。

展场门口


“不宜久留”是来自艺术家的友好提示,而这样善意的提醒令参观者和创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在这件作品中,未经改变的空间也在声音的加持下,将其本身的控制力释放到了极致。作品中的强制性和暗示性,割裂了外部世界与内部空间的所有联系;然而就在这样的安排下,观众便不得已地与环境进行对话了。

张培力《30×30》 ,单视频录像,有声、彩色,32分09秒,1988年


从创作于1988年的录像作品《30×30》,到如今独树一帜的新媒体艺术创造,张培力的作品始终能够让人意识到时间的存在。

展览现场


在进入展览空间之前,艺术家在门口的告示上清晰地写明了对于参观者的忠告。即便人们想要迫切地逃离,但空间中的合成女声却总在不断提醒着人们剩余的参观时间。而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背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大众某种期待心理的挑衅。

展览现场


在漆黑、密闭的掩体空间中,古老的灯泡放射出幽幽的暖光,为惧怕黑暗的观众带来短暂的安全感。带着属于过去某个年代的印记,这些灯泡在不经意间将两个时代巧妙相联。而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时间与空间永远是作品最鲜明的主题。


艺术家张培力与《时尚芭莎》艺术部倾情分享,畅聊关于作品本身及艺术语言的探索和思考。

艺术家张培力


芭莎:这是一件特别的艺术作品,是什么契机下产生了这种思考?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空间?


张培力:首先,我从未有过一个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在防空洞里做一件作品,而这个防空洞又是比较特殊的。在进去这个空间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它的背景,这种背景会在进入者的心理上形成一种暗示。在这样的空间里面,人会感受到一种压抑、幽闭的恐惧,想要急切地逃离。

掩体空间入口


所以,作为艺术空间来讲,它是特别的。即便这是一件艺术作品,但它也不要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这个空间本身的张力已经足够了。

掩体空间室内结构


芭莎:声音作为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


张培力:当你进入这个空间以后,就迫切地想要离开;而空间中的声音,又在催促着人的离开。此时,在参观者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矛盾。因为在这样的空间里,很可能没有人能坚持五分钟;但在听到声音的催促以后,人反而能在其中待够五分钟甚至更久。这样的声音对于参观者来说可以是引导,也可以是误导,或者说是一种“诱惑”。

掩体空间室内结构


芭莎:在作品中,每个小房间里都设置了灯泡,这出于怎样的想法?


张培力:在这个空间里,灯灭掉以后,人就不敢往前走;而只有人继续保持前行,灯泡才会重新亮起来。有意思的是,有些人走到前面的空间,看到里面是黑的,他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他看到的东西,跟走到尽头的观众所看到、体验到的是不一样的。这样一种观看的差异性跟环境有关,而我觉得这是极为重要的。

展览内部空间


芭莎:灯泡除了照明之外,还有其它寓意吗?


张培力:灯泡全部采用的是老式灯泡,这样的选择跟时间有关。当初这个防空洞建成的时候,绝对不会用现代的灯泡。出于这样的背景,老式灯泡恰好可以跟过去的时间产生一种联系,而对于这个环境背景的知道与否,会影响到观看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所以灯泡在这件作品里面,相当于是一种对过去时间的提示。

展览内部空间


芭莎:展览给每个观众的参观时间是一样的,这样的设计是想传达给观众怎样的思考?


张培力:如果有人想在一分钟之后往回走,当他发现走不出去的时候,他也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因为对于参观者来说,这种进入是带有强制性的。进入空间的前提是自愿,但在愿意之后,这就变成了一种默契。而我在前面的告示里也提到,这个电磁锁会把门锁上五分钟,而进入空间也需要有思想准备。所以,这也是一种暗示。

展览场馆外


▲正在展出

展览:“没有网络——张培力”

展期:2017年11月4日-2018年3月15日

地点:掩体空间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