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cn:以技术为看点的展览,却败给了技术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687   最后更新:2017/11/13 11:07:46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7-11-13 11:07:46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陆斯嘉 实习生 张怡然


站在科技与艺术的十字路口,艺术在数字时代下呈现出怎样的演变?11月8日,一个名为“.com/.cn”的艺术联展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办,这是该项目继2017年3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后登陆上海,它探讨的是互联网生态系统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然而“澎湃新闻”记者近距离观察作品以及作品间的连接方式,却发现,一个以新媒体科技为出发点的展览,似乎停留在技术形式的浅表层面,缺少了作品背后艺术核心的深刻挖掘。更令人尴尬之处在于,现场的两个重要展项还出现了故障。一位香港专业观众用“堆杂”形容了两次观看.com/.cn的感受。

艺术家苗颖作品《景观.gif》,.com/.cn展览参展作品

11月8日,K11艺术基金会与MoMA PS1共同推出“.com/.cn”艺术联展,展览由MoMA PS1馆长兼MoMA总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与MoMA PS1总策展人彼得·艾力(Peter Eleey) 联合策展,侧重于展示中西艺术家在数码生态系统熏染下形成的艺术实践。
展览共有15个作品参加, 克劳斯·比森巴赫表示:“展览的标题‘.com’和‘.cn’是域名中的常见结尾,藉以指代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展览中的部分作品采用了二维码扫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模拟形式、GPS导航等现代技术,涉及到科技互动、空间艺术、影像艺术等元素。
科技互动捕捉日常影像
一幅巨大的胶面壁纸在.com/.cn展厅中吸引观看者驻足,这幅图文结合的壁纸是非裔艺术家马丁·西姆斯(Martine Syms)的作品《99个小动作》,她将自传体文字作品与流行文化的历史和热点相结合,审视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境遇。通过使观看者下载并激活艺术家APP的方式进行艺术交流层次上的互动,安装完成后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西姆斯的图片进行扫描,展墙上的静态的图片经过扫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艺术载体:交替出现的图片、多段短信对话以及呼应图片内容的影像。澎湃新闻记者使用工作人员的手机体验下来,发现这些“小动作”形式丰富,极具趣味性,但并不是所有图片都能激活“小动作”,当部分图片的技术失灵,扫描不出更多影像时,观者难免失落。

艺术家Martine Syms作品《99个小动作》,.com/.cn展览参展作品

《厄律西克同(肉荚)》同样采用了科技互动的形式,观者坐在半包型的“雕塑品”中感受视听觉以及触感的冲击,音效环绕在半封闭的空间中,配合着屏幕内容感受坐垫的震动,多种感官享受着科技艺术的新体验。艺术家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将电子游戏的动画、网络表情包以及图片、文字和影像中的虚拟场景拼贴在一起,形成叙事性的影像作品。

艺术家Jon Rafman作品《厄律西克同(肉荚)》,.com/.cn展览参展作品

《你最好注意,2017》是.com/.cn艺术联展上香港艺术家麦影彤的互动艺术作品,通过扫描球状空间内夹杂的纸质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自己站在艺术品前的景象。这项展览凸显了全球监控手段的增长,通过安置摄像头增强观者对于展品的艺术化感受,用科技手段实现了艺术的趣味性。“互联网时代,你在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看你。我们在上网时创造了数据,有的时候我们并不关注自己的隐私是否被侵犯,而是享受既在内部操作数据又在外部参观的状态。”麦影彤在讲座中这样说。


艺术家麦影彤作品《你最好注意》,.com/.cn展览参展作品

正如《你最好注意,2017》的二维码扫描,.com/.cn的一些作品均将互动充分融入到了艺术品中,监控技术、app应用、各种视听设备助力,科技虚拟出的幻想世界被叠加在了现实世界之上,不同的叙述融入在现实场景中重现了日常生活的记忆力。李明的影像作品《直线》和《风景》采用25台平板电脑呈现自己从杭州徒步到台湾的拍摄图像,利用变焦相机和GPS电子设备记录行程。展品VR画廊由于网络故障无法观看。对于观众来说,科技艺术品的一个看点就是科技本身,然而对于艺术而言,科技的外衣到底是华袍还是恼人的蚤子呢?
展品连接显得“堆杂”
一位来自香港的专业观众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一展览先前也在香港K11展出,上海的展厅面积和展品内容相比香港更丰富,但一个问题是,“除了作品,一个展览里作品之间的连接方式本身也是作品,从这个角度看,‘.com’展给人一种‘堆杂’的感受。”
“.com./cn”展览所谓“在数码生态系统熏染下形成的艺术实践”的内在艺术精神究竟是什么?互联网概念是否仅仅作为一个表面的符号意义?上述《直线》和《风景》作品,假使去掉那些平板电脑,把数码文字还原成白纸黑字,把GPS卫星图用其他方式展示,一段沿途采风DV外加数字化处理的视频想说明什么问题?假使没有奥运会五光十色投影效果的视觉经验,两幅创作能力平平的布面油画再现又有何更深层次的思考?
展览方欲借展览部分传达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包括它对网络内容的取舍和褒贬、鼓励和限制,乃至它对于西方文化内容的渗透能力。可惜的是,在展览叙事中并没有给人留下中西方互联网主题下创作差异的强烈感受,所谓的不同地域之间的政经系统的反映力也有欠缺。
互联网、科技是本次展览的一个核心,然而当重要展品因为技术原因,使其中的部分互动失效,好不容易开了流量包、扫了二维码、下了APP的观众,最终看不到作品的全貌,更不知它究竟是讲了个故事还是纯粹展示了一项“不成功”的技术,是多么令人沮丧。现场至少2个展项出现了互动的问题,其中1个完全失灵。以技术为看点的展览,败给了技术。
这几天接连有几个展览在K11先后进行,就在开幕的同时,与展厅相连的还有一个“图像岩样”的展览,稍不留意,可能会串展。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不少人在一个展项前不自觉停留。夜幕下的北京,两辆亮着车灯的白色轿车以最低的速度“幽灵般”地穿过城市的高架路,与两辆车的井然有序形成对比的是其他车辆的嘈杂混乱,荒诞的共生画面以极庄严的曲调作为背景音乐,观众像是被吸进了这缓慢、旁若无人的行驶中,完全意识不到时间就在这个长达5分多钟的影像作品《无题(舞伴)》中游走了。作者刘窗在2010年创作了这个影像,“我们将高速公路当成现代城市的一个缩影,我以一种挑衅的姿态遵从道路规则,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去追求这种动态美。”这件作品像是不动声色的讽刺和叛逆,也是创作者所希望做到的“冷峻的描绘与热情的注解”。

艺术家刘窗作品《无题(舞伴)》,“图像岩样”展览参展作品

这件“邻居家”的作品同样是新媒体艺术,却在创作者和观看者双方形成了共鸣和思考的兴趣,反观.com/.cn,更显得有的作品只停留在了技术形式的浅表层面,而一旦当赖以为生的技术出现了故障,便更加令人尴尬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