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紧锁、没有信号、被关地下室5分钟……当一个展览“非此空间不能呈现”
发起人:聚光灯  回复数:0   浏览数:1250   最后更新:2017/11/15 10:01:57 by 聚光灯
[楼主] 聚光灯 2017-11-15 10:01:57

来源:artnet


张培力“没有网络”个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你还有5分钟


“掩体空间给我第一个感觉是呆不住,进去就有想逃离的感觉。它作为艺术的空间很特别,而人在其中一定不觉得舒服。哪怕里面放张床,你一定也是睡不着的。这就说明,环境的张力已经足够了。”

——张培力


当你一步步走入地下,“嘭”的一声,背后的大门猛地被关上。前面一盏灰黄的灯泡孤零零地亮起,似乎在向你呼唤着什么。而当正要走近它时,灯一下子灭掉了。四周一片漆黑,地下年久未见阳光的潮湿味道慢悠悠地进入鼻腔里。怎么办?当你正犹豫是向前走还是原地不动,一个尖锐女声突然报时:“你还有4分45秒”。

张培力“没有网络”个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灯光一下子又亮了,你硬着头皮向前——时间在这个空间里似乎被凝固了,只有在女声报时的那一刻被解冻。前方有一个椭圆的拱门,趁着灰黄的光影能看出门顶不高,前方似乎还有路。进不进去?犹豫了一秒,灯光又灭,你赶紧弯腰走进拱门。空间的压迫感从四处挤压,被幽闭的恐惧在防空洞里一丝丝发了芽。


灯光又一次亮起,环顾四周,四四方方的空间空无一物,前方似乎还有一扇拱门。你的移动所带起的灰尘,细细地飘浮在空间中,视觉已经有些适应了黑暗。体感忽略了温度,你竖起耳朵等待报时,声音突然成为了唯一可依靠的媒介、可以打开大门的钥匙。

张培力“没有网络”个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继续向前,这一次灯光亮起不再那么惊讶了,你出现了是否还在刚刚原地的错觉。这里同刚才所处的空间一模一样,一盏灯泡孤零零地被挂在正中。你抬起头,怯生生打量它,它也回望着你。“你还有3分钟”,女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似乎不再那么冷冰冰,甚至还有一些熟悉。


不容多想,灯光又一次灭掉,你赶紧弯腰向前走。“你还有1分20秒”,女声报时的间距越来越近,似乎在催促着什么。你有些烦躁,脚下的步子也加快了。“10、9、8、7、6、5、4、3、2、1......你的时间已到,请速速离开。”你赶紧向回走,又隐隐期待着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张培力“没有网络”个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而什么事都没发生,大门开了,还是那个段祺瑞政府旧址深处的院落,这个由防空洞改建的掩体空间外被刷成了白色的墙面,初冬的阳光打到玻璃门上,一片祥和。


“声音和空间,变成了支撑起这件作品的内容。”张培力在空间外听着观众对本次展览的反应,“如果不是在这个幽闭的空间,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女声与在公众场合听到的广播声一样,就是上电梯、进地铁经常听到的那种音色。只不过在这件作品中,我有意识地强调不断听到这种声音提示。可能平时人在这种灰暗的环境呆一会儿赶紧出来了,而当语音越催促,人却会越不想离开。正是掩体这样独特的空间,才会出现这样的作品。”

掩体空间外观。图片:掩体空间


这件作品被命名为《不宜久留的场所》,最多每次十人一同体验,但最佳观展效果还是独自一人,独立在这个“不宜久留”的场所强制性停留5分钟。门口贴了张地图提示:“掩体由六个小房间组成,声音贯穿于整个空间,进入到每个小房间,或许你能感受到完整的声音效果。”


掩体建筑本身便“不宜久留”,这里建于1941年,是当时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地下工事。它所在的建筑群落见证了近代中国风云际会的种种历史时期——始建于1906年的清政府海军部和陆军部曾经在此办公,至民国黎元洪任总统时期,这里变为总理段祺瑞的执政府所在地,而在1949年建政后,又长期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址。因此张培力认为此处环境的张力已经足够,作品不宜影响空间太多,就选择了声音装置。六个不同的房间,他把它们看成一体,用程序控制声道的切换。

张培力“没有网络”个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地下室肯定不会有网络,在一片漆黑中,人本能地希望抓住一些信号。张培力认为,声音本身就是对人心理上的一种暗示和影响。报时声会让人觉得被催促,有一种时间上的强迫感。“有些人怕黑,走到一半就返回了,这就与走完全程的人感受完全不同。空间是这件作品很重要的因素,未知的空间会给人一种陌生感,你不知道灯是否会亮,结合这样的声音,对人的心理会造成一种影响。换一个空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没有网络”展览现场


诱惑还是禁锢?


“时间对被关在地下的人变成了种诱惑,随着报时的催促不断想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们全然忘了这5分钟本是个禁锢。”

——张培力


张培力对“时间”的探索来日已久。回顾其艺术生涯,会发现他的艺术语言几次发生了重大改变,架上绘画、录像、剪辑已有的电视、电影等现成品进行创作、监控器装置......即使被称为“中国录像之父”,他似乎仍不想重复自己,本次个展又进行了声音装置的尝试。只用声音和空间贯穿人的感知,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牵领观众独特的观展体验。

张培力“没有网络”个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矛盾的是,如果细看他早年长达三小时的录像作品,你经常会发现重复。他经常在录像中设置一个单独的场景,比如:不断打碎又粘合镜子的手、机械地阅读辞典的新闻主播、采集血液的过程等。这次在掩体空间的六个小房间,也都在正中悬挂着同样大小的灯泡,像是一频频平移的影像。

1988年,张培力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x30》,“录像艺术之父”的头衔由此诞生


对张培力来说,重复本身就是种语言方式。重复与时间、语义都有关系,而语义是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你可以通过在掩体的5分钟,联想更多的5分钟。这5分钟的你被限制了,而从另一种形态上,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被媒介、媒体所限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所处的整个大环境,对人就是个限制。”

1988年,张培力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x30》,“录像艺术之父”的头衔由此诞生


对张培力来说,重复本身就是种语言方式。重复与时间、语义都有关系,而语义是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你可以通过在掩体的5分钟,联想更多的5分钟。这5分钟的你被限制了,而从另一种形态上,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被媒介、媒体所限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所处的整个大环境,对人就是个限制。”

人们在交流观展心得。图片:掩体空间


artnet x 艺术家张培力

艺术家王广义(左)和艺术家张培力(右)。图片:掩体空间


独自一人在掩体空间的5分钟,您在思考些什么?


张培力:可能与一般的观众不同,我对这个空间没有陌生感,更多关注声音时间间隙、音量这些技术上的细节。对我来说,没有一件作品是完美的。你是否注意过,空间中的声音在相互跳跃,有时在很远的地方,在几个位置上不断切换,这是有程序的。声音切换也是我这件作品考虑得很多的地方,不算是很复杂的技术,但如何真正地与空间变得更贴切很难。

本次展览控制声音的程序装置。图片:掩体空间


创作时最注重的因素是什么?


张培力:人的知觉是最本质的感受。 不同的人身体有同知性,在面对一件作品时会出现共同的感受。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文化、种族、年龄的人群,都可以通过艺术对话。我很注重创作最基本的命题,即艺术本身就是媒介。


您曾尝试很多过不同的媒介,不断探索新的尝试是否为了避免符号化?


张培力:很多东西对我来讲是新的尝试,但纵观艺术史,这些媒介都有其他艺术家尝试过。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又有美术史的积累,这些对我们的思维和创造行为都有影响。“符号”有矛盾性,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在别人看来你的创作,客观上就具有很明显的“符号”。我认为不需要刻意避免,也不需要刻意制造,但很警惕简单的“符号”。

张培力(左)在展览开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artnet x 掩体空间创始人彭晓阳

掩体的展览是否都要具有空间针对性?如何评价这次展览?


彭晓阳:掩体空间本身就与美术馆、画廊等常态化的展览空间属性不同,有很强的特点,当然还有其自身的历史和环境。如果在这里做展览不针对空间特点来做,那在这里做还有什么意义呢?


本次展览作品可以说是的国内多年来当代艺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作品内容的语义丰富多重和空间属性的全面涵盖,还有巧妙的转换方式使作品具有了不可复制和不可移动的理由。达到了在艺术家观念统领下空间、展览、作品完美统一。

展览开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为何决定在此处选址?您另一艺术实验空间外交公寓12号,出入也有严格的门禁。这两个位置是否让艺术变得更有禁忌感?


彭晓阳:掩体和外交公寓12号采用预约制和邀请制。虽然看似限制了观展人群,但也使针对展览的观看和交流更为有效。  

展览开幕现场。图片:掩体空间


如何看待国内实验性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彭晓阳:我认为实验性机构尤其是小型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有益于帮助艺术家排除来自资本的、权力系统的、江湖圈子的因素干扰,比较单纯地发挥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机构可以为艺术语言和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没有网络——张培力”

地点:掩体空间|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内

展览持续至2018年3月15日


文:王艺迪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