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本博司十年完成面海观测站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1397   最后更新:2017/12/11 20:02:29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7-12-11 20:02:29

来源:YT新媒体


2017年10月,在钻研许久后,杉本博司位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的建筑作品“江之浦测候所”正式与世人见面。

在江之浦测候所可以眺望大海(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熟悉日本摄影与艺术的人,相信对于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这位年近七旬的大师,被喻为“摄影界的哲学家”。在捕捉自己思绪的同时,他也时刻在通过摄影表达着对世界的思考。


摄影之外杉本博司还热衷于建筑,这种热情不仅停留在他过去的建筑系列摄影作品之中。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杉本曾提到,面对愈发浮躁的当下,希望建造一个以自然为灵感,可以观察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并从中沉淀自我的空间。2009年,杉本博司创立下“小田原文化基金会”并开始构想这座心中的自然空间。

江之浦测候所之“夏至光遥拜艺廊”(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自构思到落成,杉本博司花了10 年时间创作“江之浦测候所”。一如其名,这座建筑坐落于可以眺望海景的高地上,可以将相模湾的景色尽收眼底。建筑内部由多个不同功能的空间组成,包含季节艺廊、以江户时代旧城池的城墙作成的舞台、一座茶室、一座由他从各地搜集而来的石头所装饰的花园,以及根津博物馆捐赠的重建明月门。

杉本博司在江之浦测候所

观测天象,面朝大海


在杉本博司的认知中,古代艺术文明的起源既是观测天象。透过观测天象,人们了解到自身与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与平衡,从当中寻找出相对位置,才能借以定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坐标。


而海,则是杉本孩童时代起的情感源泉。童年的杉本博司在一次自热海搭乘电车到小田原的途中,途径眼镜隧道,透过隧道里的小窗口看见了如电影定格般流动而广阔的海洋。那个场景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画面之一,也成为了他创作的原点。这个场景让他在多年后创作了著名的系列《海景》;也让他在今天渴望再次通过与海的连接,回归“艺术原点”,抛弃一切外在诠释,追寻最纯粹的观赏之心。

Sea of Japan, Oki, 1987.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Ligurian Sea, Saviore, 1982.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Baltic Sea, Rügen, 1996.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观季节更替,思生死轮回


在江之浦测候所建筑中,最为特别的是两个与自然光有关的建筑:“冬至光遥拜隧道”与“夏至光遥拜艺廊”。


杉本博司通过观测天象,从中意识到季节更迭与生死轮回,特别是一年中日照最短的“冬至”,象征着一年的终点与起点。因此他设置了一座长约70米的“冬至光遥拜隧道”,隧道两侧被黑暗的空间包围,外部覆盖着未经雕琢的石头。冬至时,当太阳从相模湾升起时,阳光能够穿越隧道,映照在对向的巨石上。

冬至光遥拜隧道 (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夏至光遥拜艺廊”兼具观测夏至日光线及美术馆的属性,全长100米,建筑一侧是自然切割的大谷石壁,一侧竖立的是37片没有任何支柱的巨大玻璃。沿艺廊走到尽头,一块长12米的户外眺望台可观赏到相模湾广阔无垠的海平面;夏至时分,太阳从海平面缓慢升起,溢出的光芒慑人心头。

夏至光遥拜艺廊(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集中再现日本建筑史


除了观测天象、感受四季更替之外,江之浦测候所的另一大特点,是涵纳日本各个时代传统的建筑技法,宛如一座“日本建筑史”的实景。例如所内的“明月门”,便是来自室钉时代明月院正门(位于鎌仓)的禅宗样式,它曾在关东大地震、二次大战时历经毁坏重建,辗转透过根津美术馆以修复为条件,赠与小田原基金会。

茶室“雨聴天”与石造鸟居(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在露天一处还可以见到低矮的舞台,这是杉本博司为能剧表演所设计的“光学硝子舞台”。舞台面向海景,底部架构效法清水寺著名的悬空式建筑,硝子全部使用制作相机镜头的光学玻璃。当阳光大面积照射在硝子上时,舞台将散发出熠熠光芒。


另外,所内还有一间名为“雨听天”的茶室,它的灵感来自于一代茶道大师千利休的“待庵”。在只有两张榻榻米大的狭窄空间内,壁面小窗透入的光影氛围中,杉本博司从建筑的材质到尺寸,完整地重现当时千利休的寂侘、素朴理想。下雨时,在茶室还能听到滴滴答答的雨声,固被命名为“雨听天”。

茶室“雨听天”. (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designboom.)


庭园造景的部分,主要是考证平安时代末期的歌人橘俊纲(1028-1094年)的《作庭记》。为此,园内收藏了许多从史前时代到近代的考古遗迹,以及传世的名贵石头,包括天平时代的元兴寺础石、鎌仓时代的五轮塔,以及明治时代的京都是电轨道敷石等等。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杉本博司的现代新意。

庭院(Enoura Observatory, Odawara Art Foundation. Image Source: Hiroshi Sugimoto.)


可以说,“江之浦测候所”融贯了杉本博司的毕生心血与艺术理想,他希望观众能在这里回归初心,通过自然来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宇宙的关系。当然,“江之浦测候所”也将成为一个融合美与文化的圣地,为人们了解日本美学提供极佳窗口。


小田原文化基金会 - 杉本博司与江之浦候测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