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光与穹顶的内在性超越——毕蓉蓉个展《穹顶二/Wave》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388   最后更新:2017/12/13 13:15:31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12-13 13:15:31

来源:凤凰艺术 文:姜俊


毕蓉蓉个展|穹顶二/Wave

2017年11月4日在上海玻璃博物馆拉开了毕蓉蓉个展《穹顶二/Wave》的序幕,这是毕蓉蓉继去年在上海Vanguard画廊推出《穹顶/Absolute》后的第二个系列。她受到玻璃博物馆的委托特制了一批以玻璃为材质的作品。“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青年艺术评论家姜俊将和毕蓉蓉将延续一年前关于《穹顶/Absolute》的对谈,为我们解读这批新的创作。


▲ 上海玻璃博物馆


《圣经》旧约,《创世纪》1:3 “神说,要有光(γενηθήτω φῶς),就有了光。”

光对于任何彼岸性的宗教传统来说都无比重要,它象征着从天上传下的启示、福音。圣神的光发生在教堂建筑或者庙宇中,它是神和人的纽带。

中世纪教堂不只是一个被从日常空间中隔绝出来的神圣的领地,同时也是聚集各种感性设置的场所,从视觉到听觉,从嗅觉到味觉,从语言到音乐,从感性到理性,从信仰到迷狂…… 教堂在一个落后的中世纪曾经是最为辉煌和壮丽的“艺术宫”。

科隆大教堂内部


中世纪的教堂由于力学支撑技术的限制,墙壁很厚,窗洞开得也十分小,室内相对昏暗,照明技术有限,彩色玻璃窗成为了一种人为制造色彩的奇迹。它更像一面发亮的光墙,其上描绘着圣经故事、圣徒生平、或者是赋予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图形。透过天光渗透,色彩铺满整个教堂空间,它在黑暗中显得越发璀璨,在信众内心创造出一种超越性体验。人的精神就此仿佛飞升彼岸,圣洁且色彩斑斓的天国就在上方向我们打开。

科隆大教堂中的“里希特之窗”(Richter-Fenster)

光的圣神只有在巨大的黑暗空间中才魅力无限,而彩色玻璃则赋予了光千变万化的魅力,但如果没有穹顶撑起的黑暗舞台,光也将陷于庸常。穹顶,这一源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的建筑结构,与玻璃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传承,从公元前25年完工的古罗马万神殿,到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一世在君士坦丁堡建造的索菲亚大教堂,再到16世纪布鲁内莱斯基为佛罗伦萨营造的圣母百花教堂。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种对广阔室内空间的围合,穹顶连接着承重柱拔地而起,高高耸立,有着天空般的形状。它可以被理解为是凡间通向天国的中介,那是对彼岸性、对人性本身的超越。

▲ 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内部

直到今天教堂和神庙都可以被作为是上帝或众神在凡间的办事处。由于要营造它的神圣性,就必须要隔绝于世俗的空间,即在尘世中制造了连接天堂的圣域。在教堂中的穹顶正是尘世向上过渡到神圣彼岸的那个零度水平面,而玻璃制造了那种被隔绝在黑暗中的圣神,在穹顶之下光的色彩如此耀眼和圣洁——它是向着彼岸的精神(Spiritualität)和超越性(Transzendenz)之灵光乍现。


▲ 毕蓉蓉个展《穹顶二/Wave》展览现场


艺术家毕蓉蓉被玻璃博物馆邀请,被要求用玻璃材质演绎和发展她的作品。穹顶和玻璃之间的关系就被如此巧合性的链接到一起。就如同任何的教堂和神庙建筑,单体的艺术构件都被统合在的整体空间营造上。艺术家既考虑到单体玻璃作品的个别效果,也关涉到作品和空间之间的总体融合。毕蓉蓉并非社会介入型艺术家,也很少涉及批判性维度,她更多是在个人性的生存体验中进行创作。整个展览仿佛成为了艺术家个人主体性的神庙。穹顶发生了变异,它从一种外在性彼岸超越转向追求着自我内在性的超越,从大叙事转向艺术家个体的小叙事。在一个小时代下,我们都追求着自我的彼岸。


毕蓉蓉个展《穹顶二/Wave》展览现场


艺术家为自己设立系统化个人模块,各种既定的造型都来自生活的日常碎片之中,并反复出现在作品中,比如本次展览主打的波浪纹《散点式波浪纹的延续之四》 ,它成为了整个展览的核心。

《 散点式波浪纹的延续之四》局部 ,玻璃、视频、布、不锈钢、钢筋、油漆、钢丝绳,2017


如同本雅明所言,概念是来自于对于日常感性的语言式固定。感觉被翻译成某种语言表达或喻像、符号。它们在日常中被不断的吟唱,于是就固定下来成为习惯,转化为无时间性的概念。艺术家个体性的本质就是获得自我的系统化语言,即获得一种和他人不同的形式话语,即她个人的穹顶。

《连缀的曲线之三》,钢筋、油漆、铁棒、琉璃,宽2.7m、高2.7m,2017

《连缀的曲线》系列,局部


“穹顶”的意向性强调了玻璃作品对于封闭性空间的设置关系,展览顶部暴露的工业化管道也必须在作品中找到呼应的关系。在《连缀的曲线》系列中钢筋和玻璃的对接成为了非常简洁的解决方案。它们被镶嵌在室内的建筑构架上,玻璃的透明性、脆弱性被嫁接和转换了,它对于钢筋外形的模仿和衔接打破了传统玻璃艺术的思维模式。材质的错位被融入到空间的属性中,在射灯下玻璃制的钢筋光彩夺目。



《反复纹样的彩色片》,玻璃、布、不锈钢、钢筋、鱼线、钢丝绳,2017


在作品《反复纹样的彩色片》中,彩色玻璃被做成艺术家个人的模块,和布、鱼线、钢丝绳等其他纤维,以及不锈钢、钢筋构件一起垂挂着,临窗的光从室外射入,玻璃的五彩的折射投射在墙上非常炫目。这一作品背后有着舞台和剧场的渊源,它可以追溯到2015年德国舞蹈家Jutta Hell和Dieter Baumann委托毕蓉蓉在柏林为他们舞剧《变奏三部曲》设计的舞台《<三联图2/3>的一个空间转换》。悬挂的艺术作品和舞者的关系转移到作品和观众的关系上。《反复纹样的彩色片》正是在开放剧场式的设置中展开,在空间中被观看者同时也是观看者,舞者就是观众,观众就是舞者。

《<三联图2/3>的一个空间转换》,材质:PVC,丙烯颜料,钢丝绳,舞台:柏林Uferstudios,摄影: Dirk Bleicker,2015

2013年毕蓉蓉在环球金融中心所构造的《7:3 Colors》大型装置也在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演变中转化为本次展览中看到的《螺旋纹的分离与再构》。2013年LED灯的玻璃和不锈钢的装置散落在环球金融中心的广场上,人在其中穿梭。5年后,旋转的玻璃和钢筋结构成为了隧道,人可以以此通向最后的“祭坛画”《浪》。鹿和鸟的动物纹样在电子波纹中穿插,仿佛是某种萨满教通神的中介面。它们在旋转中通向艺术家的内心。

《7:3 Colors》,亚克力、LED、不锈钢,  展览地点:环球金融中心,摄影:郭波, 2013


《螺旋纹的分离与再构》, 钢筋、铁、油漆、玻璃、钢丝绳,2017

《浪》单屏,3分24秒,2017 ,声音制作:徐程

穹顶是神圣庙宇的躯干、是彼岸世界的空间性象征。它耗时耗力,不辞辛劳地雕梁画栋,每一个构件都互相咬合、相互援引;它经历了多年的建造、侵蚀、翻修、改造、毁坏、重建,最后依然继承着它那独特的精神气质。艺术家的发展也正如此,在今天,外在性的彼岸已经失效,而每个人都在构筑着自己的超越和自己的意义。毕蓉蓉对于作为隐喻的穹顶的偏爱,便同样基于自我的内在性(Immanence)声张——它迎合这一种声音“take care of yourself”。

《 散点式波浪纹的延续之四》 ,玻璃、视频、布、不锈钢、钢筋、油漆、钢丝绳,2017

《盘旋的飞燕》双屏,335秒,2017,声音制作:徐程


关于艺术家

毕蓉蓉


1982年10月31日, 宁波出生。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山水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毕业于荷兰Frank Mohr 学院绘画专业, 获得美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近期个展包括:


穹顶二,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2017

小说景观,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16

穹顶, Vanguard画廊, 上海, 2016

三联图——制作中的素描,毕蓉蓉个人项目,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 2015


合作项目


舞台装置“《三联图2/3》的一个空间转换”与当代舞《美国小雀》的合作,合作舞蹈艺术家Jutta Hell, Dieter Baumann, Ufer工作室, 柏林,德国, 2015


公共艺术项目


如自然,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单元,  西岸艺术博览会,上海, 2016

呼吸,展览“无序之美”,卡斯雕塑基金会,奇切斯特,英国, 2016

阴影的形状,南京四方当代艺术中心,c号楼公共空间装置,南京, 2014


关于作者

▲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姜俊,摄影:汪单


姜俊,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展览信息

▲ 毕蓉蓉个展宣传海报


毕蓉蓉个展《穹顶二/Wave》


策 展 人 :李力

开幕时间:2017.11.04(15:00-18:00)

展览时间:2017.11.04-2018.02.28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N1艺术写字楼一至二楼


©作品摄影图片致谢H2 Studio和上海玻璃博物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