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最会做生意的超市老板徐震教你如何用商业运作艺术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974   最后更新:2018/01/05 13:16:30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8-01-05 13:16:30

来源:Artcoco 文:徐佳蕙



9月,《徐震超市》在伦敦赛迪HQ画廊开业,在苏荷区的商业街上卖着空有中文包装却毫无实物的商品。这是《徐震超市》首次来到伦敦,但十年来《徐震超市》和它的前身《香格纳超市》已经走过很多地方。


在这个外表毫无异常的空间里,商品、价格、收银员都和街边随便哪家便利店差别不大,只不过在这里你能买到的只有完整的包装:空的可乐瓶、啤酒和薯片,而“填补空虚生活每一天”的标语才让人明白你和这个空间共同完成了一次对消费社会的戏谑。


商业和消费是最近围绕着徐震的词汇,徐震专卖店开业一年来质疑声和批评声时有出现,从艺术家到没顶画廊的“没老板”再到“徐震”品牌的经营者,徐震从来不怎么在乎外界的声音,在他看来有争议、有突破、有独特性对艺术来说是必需的。而抛开商业化的表面,“怎么创造这个时代最好的艺术”才是这一切的出发点。

徐震


或许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商业和艺术难以调和。不过就像《徐震超市》坚持要进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互动对话,与大众、与商业化对话同时是徐震想要做的事,这两者在他看来都是当今社会显著的特征,势必引发文化行业的更新换代,而作为创作核心的艺术家不可能不对这种环境和现象有所反映。


在没顶公司的办公室里,徐震和我们聊了聊他对文化环境、商业运作和艺术从业人员的看法,他语速偏快、逻辑清晰、言辞犀利,高傲又真诚。

典:说一下你这次在伦敦展出的《徐震超市》吧,在国内外展出时的构想和预期会有什么不同吗?


徐:其实性质是一样,都是在居民区或者商业街这种市中心很热闹的地方进行。我觉得全世界的产品现在都比较接近了,比如可口可乐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所以《徐震超市》(因为卖的都是中文产品)虽然可能对当地人来说有一点点异域情调,但卖的东西是比较安全的,这样的超市在概念上是可以被当地人接受的。展出的结果和上海也是一样的,就像观众在不同的地方看同样的作品,可能每个地方观众的预期其实都差不多,我觉得有点像巡回演出一样。

徐震,《徐震超市》,2007-2017(图片提供:赛迪HQ画廊及没顶公司)


典:《徐震超市》在这么多年的展出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


徐: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可能首先会想这是不是个玩笑?这是谁开的?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很多人也会去想这么做是不是成本很高?商家是怎么赚钱的?这种问题都蛮正常的,也是今天这个社会大家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的正常判断吧。


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有很多,比如说有人会去别的超市买一些东西过来特地给我们的店员看,抱怨说同样的价格但你们卖的东西是空的,有很多这种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当然后面我们也会给他们解释说这是一个用超市的形式做的艺术创作,包括购物小票上也会有清楚的说明。

典:很好奇那些产品是怎么取出来的?


徐:每个产品不一样,铝罐、饼干、口香糖的取出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是研究很久才做出来的。这个作品我们差不多这十年来一直陆陆续续在做,每一两年就有各种地方邀请我们去展出,所以产品的成熟度也是一直在升级的,可能第一代的时候还稍微能看出来一点,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

2016年4月,《徐震超市》在上海愚园路展出场景


典:《徐震超市》是从《香格纳超市》发展出来的,两者是不是在受众上不同?


徐:最早是在2006、2007年的时候,香格纳画廊带着这个作品去参加迈阿密的一个艺博会,那就要给作品取个名字,当时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就叫《香格纳超市》,就当成一个项目来做的。受众确实不同,《香格纳超市》相对来说是面向艺术圈内的,而且当时是处在艺博会上。现在《徐震超市》是尽可能向社会层面推进,是完全不同的侧重点。

典:走向大众是不是你现在比较想做的一个事情?从没顶画廊向徐震专卖店的转向似乎也是这样的吧?


徐:对,我觉得因为今天在国内大家和艺术的距离在慢慢缩短,大家对文化的判断越来越多元,选择也越来越多,这势必会导致整个文化行业的一种更新换代,那这种更新换代涉及的问题就是艺术家作为文化行业的核心以及艺术创作提供方可能会处于什么位置?首先,当然不应该为了迎合大众去创作,但是当你把大众作为一种创作环境来看的时候,我想你的创作思路或者说阶段性的侧重点肯定会有点不一样。在现在商业色彩这么浓的社会,其实消费就是观看,包括现在去美术馆也会有100块左右的门票消费,通过消费情况能体现出很多人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提高。这些都是社会转型时出现的现象,作为艺术家对这种现象肯定会有反应。

典:所以你觉得消费是接近大众的一种方式?


徐:其实我没有想去接近大众,只是大众在今天接触到艺术比较容易,你不去接近大众他们也会自己接近,就像可能以前只有两个人来看展览而现在有100个人。


当然其实徐震专卖店也经常按照商业逻辑在运作,但是我们倒没有觉得它会产生什么样商业上的KPI。因为艺术其实是一个理解过程,对一个商品来说,消费就是最好的理解,但对一个艺术商品来说,可能看到的同时就是消费,艺术商品除了让人拥有之外,其实让人看到就已经是一种信息交换。


所以我们当时开这个店就想让它成为融合美术馆、画廊以及艺术衍生品的综合体。至于它将来会怎样发展,还是要根据我们周围的整体环境发展去做出调整。


典:商业运作方面是专门学习过,还是自然而然会的?


徐:就是很自然的,艺术我也没学过不是也做了吗?我觉得这是一种社会流行趋势,大家现在都开始很注重自己的IP、品牌,自己生产的东西都会去维护、去最大效率地利用,其实这些都是这个时代很好的特征。

典:所以大家都可以参与这种商业运作?


徐:可以啊,没问题。

徐震专卖店外景


典:你觉得为什么在国内艺术界你这方面做得较突出?


徐:其他人傻呗。好多人觉得艺术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但其实艺术恰恰是怎么不应该怎么来。太多人都被艺术的规律局限了,但其实艺术肯定是要有突破的、是不可教的、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就像你喜欢吃苹果但别人不喜欢吃,那你就不吃了吗?艺术就是要去找到这种别人不吃、你能吃或者你有能力吃的一种独特性。所有从古至今伟大的艺术家不是都充满了争议吗?而且这些伟大艺术家在世期间都受到很多批评,但这些批评和质问的声音不是随着时间都消失了吗?

典:你觉得有争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徐:肯定的,因为从某些程度上这能证明你是对的,真理终归是在少数人手上。

典:艺术家和品牌或者画廊管理者这两个身份你是怎么平衡的?


徐:其实是一样的,因为现在艺术家从业态上已经很像企业家,要考虑很多事情比如效率、利润、艺术的实现程度、影响力以及怎么去坚持或者区分一些东西。今天已经基本上没有只画画而不去经营自己的艺术家了,参加开幕式、各种社交活动其实也是艺术家工作的一部分了。对于两者我觉得没什么区别,我个人是做得很自然的。

典:所以“徐震”品牌的诞生过程也是很自然的?


徐:这个过程肯定很自然,不是为了做一个品牌而去做一个品牌,我们是从如何创作这个时代最好的艺术出发,找到了用公司或者品牌这种对我们来说很艺术、效率很高的方式,但也不是说我们这种模式就是先进的,艺术本身就是非常独特的东西,是不可被归纳的。艺术的前提就是每个都是独特的,不是卖得贵或者被捧得高就好。

典:作为公司在运营或者培养人才方面情况怎么样?现在艺术行业的人员流动特别大,会有什么影响吗?


徐:公司现在有四五十个员工,首先我觉得现在艺术行业的人才其实谈不上是人才,因为国内美术学院招生的时候就没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很多人当时考美院完全是因为自己考不上大学。


我不是具体说某个人不好,而是本身这种体制十几年来就是这样的。然后很多艺术从业者也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干吗,包括艺术媒体、美术馆的自媒体、画廊销售等等岗位现在都很缺乏一种职业化的态度。我觉得你一开始不会没关系,大家可以学的,但很多人好像是以一种混日子的态度来做的。


以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陪这样的小朋友消耗,我们的项目都是推进的速度很快、工作的强度很高。而且我们的目标和要求都是很高的,是要产生好的艺术品的,这就面临着时间的考验,需要一种综合的、可持续的、深度积累的素质,如果总是跳来跳去是没办法花时间和精力去养成的。


比如说我自己从1999年就开始做艺术中心,虽然从非盈利艺术中心到没顶画廊再到徐震专卖店性质一直在变,但都一直坚持在做。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大量从业人员都是做着做着就消失了,就离开艺术行业了。


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因可能一个是教育的失败,还有就是整个社会的分歧,缺乏对艺术行业的职业认知,很多人以为待在艺术行业就是抒情、发呆,这都是完全错误的。但现在大环境是这样,而且人才只能是具体的个体,所以我们现在也是来一个员工就培训,不合适就离开。


典:你觉得这种情况之后会好转吗?


徐:可能我觉得后面会好一点,因为可能之后大家就不会这么紧张焦虑了。现在真正在艺术行业长期工作的,像我们这种老人其实是习惯于快节奏的,可能一天就要做好几个项目,会逼着你去做很多事情、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考虑之前没想过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但前提是要对这个行业有很多基本的判断,要有足够多的积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很多小孩都没有耐心,这也是现在社会环境的大方向吧。


之后可能会有好转,像现在我看到很多年轻的观众看展览就没那么焦虑了,可能以前大家会下意识地把艺术工具化,比如说意识形态化或者商业化,但现在大家进来的时候就只是出于兴趣吧,只关注好看、难看、有趣或者无聊,觉得好的就会再看一遍,所以观察下来觉得现在的观众可能更看中的是看展览之后的感受,而不是像以前会想扣一个“帽子”,越来越尊重个体的力量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