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艺术如何“眼见为实”?朱哲琴和同济大学做了一场实验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905   最后更新:2018/02/12 20:48:26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8-02-12 20:48:26

来源:artnet


《琉音海上SOUND GLAZE》展演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家

声音艺术自20世纪初期问世后,由于其本身的模糊定义和难以展示,相对其他当代艺术类别发展的相对缓慢。在国内更是少有艺术家专攻声音艺术,更多人将其运用在装置或是行为中作为辅助角色。而近日,音乐人朱哲琴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娄永琪共同发起声音实验室,以实验性项目来发掘声音在未来的应用。

同济-朱哲琴声音实验室以声音为主轴,结合音律、视觉艺术、交互设计、联合算法设计、人工智能、媒体设计等等的专家来探讨合并多元领域的可能。如何将这些看似无关的元素串连起来?声音实验室以首次习作《琉音海上SOUND GLAZE》为观众展示了其项目的寄望及野心。

暗房中间竖立着一排排的玻璃细丝,排演过的学生志愿者拿着手电筒围绕着此装置,跟着声音的节奏来移动或是遮掩手上的光源。玻璃上闪烁的光线乍看之下犹如一座立体声波图,而观者的视觉焦点也随之游走。但不管是光点还是借着震动装置而舞动的玻璃丝,它们伴随着旋律,或着是声波的指引来共同完成了这个由光、声音、装置、电音、编程和表演环环相扣的“创奏”。

艺术家郑闻卿的玻璃丝装置。图片:致谢艺术家

如果说声音是此习作的出发点,那玻璃则扮演着声音和视觉艺术之间的桥梁。玻璃材料除了在造型上多变,还具有折射和透光的特性,在控制下能聚集或是分散光源,让人感受到光的存在,且其另一特性是碰撞时依频率差异能发出各种层次的声响,犹如一篇完整乐章。玻璃艺术家郑闻卿掌握其物理特点,将玻璃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提炼成雕塑、装置,甚至是声音艺术。在此项目中,音律牵引着演员控制着光的强弱、节奏及型态,而玻璃丝上一闪一烁的光源成为声音的视觉体现。观众“看到”了声音,而声波也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在过去,声音更多是作为传递人的感情的媒介,”声音实验室的艺术总监朱哲琴解释道,“在21世纪,声音不仅仅是传递感情,也可将不同的人和时空拉近,作为一个大平台将不同艺术种类综合起来,与生活状态结合。”正是如此,朱哲琴在此次习作中涵盖了四个维度,设计出能反映人们今日状态之声音。

同济大学教授娄永琪(左)与跨界艺术家朱哲琴(右)。图片:致谢艺术家

作品以远古符号的解码以及当代上海生活中的钟声、地铁引擎声、人群的声语等等的采样环境音来开场。第二维度则是融入了奥斯卡金奖作曲家汉斯·季莫的重组序列音乐,打造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氛围。同时搭配现场玻璃演奏家敲奏的声响,以及玻璃自身发出的共鸣,这部四维度交响曲巧妙地交融各种发声装置,鼓励观众们用听觉来思考,借而唤起观众的想像。漆黑之中,一切都回归到最原始的元素:光与声音。在两者间时而低鸣,时而激昂的合唱,我们听到了自然的诞生,渐渐转而到当代城市的构成,再跟随音律进入银河接受未来未知的挑战。

朱哲琴在她二十多年的艺术追寻中,从著名的世界音乐歌手到推动传统手工设计——看见造物的创始人,再到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声音艺术家。当她在威尼斯双年展看到其他艺术家对声音艺术的诠释,朱哲琴决定亲自从音乐人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声音艺术。她曾于2014年今日美术馆的声音艺术个展《声觉》以声音和表演来推动听觉文化,而在《琉音海上》里,她进一步摸索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欢迎不同背景的专家带进技术来突破所谓的类别。“声音可以产生这种跨时空、跨维度的一种交互,”朱哲琴表示,“这正是声音非常有意思的魅力,有时可能是写实的,有时可能是在某个意识里。”

观众以自己手机灯光与玻璃装置互动。图片:致谢艺术家

项目的多元融合恰恰说明了声音艺术的可塑性。朱哲琴自身丰富的跨界经验,为声音实验室的工作模式打下了基础:以开放的平台,利用在地条件,与艺术家、学生及专家互动,在各个场域中带来无形的体验。声音实验室在竭力避免为声音艺术设限的同时,其性质上的弹性可能是把双刃剑:不只要兼顾声音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也要考虑在综合各种媒介后,是否还能成为人们可以运用或能欣赏的项目?这些势必会成为将来实验室发展的指标与考量。

文: Yi-An Chen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