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山鹰之歌”3月23日杨画廊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996   最后更新:2018/03/22 16:45:47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8-03-22 16:45:47

来源:杨画廊


山鹰之歌
艺术家:张玥
策展人:崔灿灿
展期:2018.03.23 - 05.13


“我宁可是支铁锤,也不愿是一根铁钉。没错,如果真的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山鹰之歌》

没错,如果可以,我们何不做一支铁锤?响彻在南美大地的《山鹰之歌》和《切格瓦拉之歌》,传遍亚欧大陆。歌声传递的精神力量让人鼓舞,而对革命文化和左翼行动之路的追思也引人怀念,成为拉丁美洲之外反抗压迫的同一号角。

展览由“开火”开始,它像是战争河流中的鹅卵石,162张靶纸铺设了整场展览的路径。从2013年开始,张玥调查、研究、组织了一系列与枪械有关的作品,如各地靶场的射击体验,退伍军人的实战经历,刑事罪犯的新闻案件,各地记载的不同年代的持枪证,民间称谓和暗语形成的地下黑话。

展览的第二部分,由夹在两个空间中的帐篷进入。2015年,张玥在缅甸战场的难民营里呆了65天。枪击不再是靶纸,房子上处处留下弹孔。脆弱临时的帐篷,成了仅有的安全堡垒。两个月后,张玥和包晓伟用作品从北京换回五万斤大米,分发给六千多户难民,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

战争和苦难从未被解决,它只是被一个更近时间的发生所替代了。展览的最核心部分,即是在这个全球化的图景中,不停上演的重复性悲剧,在北回归线各端爆发。张玥从亚洲开始,通过各种图书和网络资料,分析了朝鲜金氏家族的军火贸易,重新解释了1961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内幕。

冷战的谢幕,历史转向了东欧时刻。张玥以科幻小说中对基因改写的设想,虚拟了塞尔维亚对阿尔巴尼亚式英语发音的改造和统治。911恐怖袭击后,一个新的”全球反恐战争“的时代已经开始。张玥由波士顿的恐袭案入手,用20张手绘图纸分析了它与2013年另几宗袭击案件的神秘联系。

靶纸, 2016 - 2017, 印刷品, 54 × 38 cm × 162
Target Paper, 2016 - 2017, Printed matter, 54 × 38 cm × 162


展厅的第三部分,在电子游戏中,张玥变成了一座城市的监视者,隐匿在几百个监视器中,并制定了各种抓捕方案。另一个大屏幕中,张玥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变成了城市“洛杉矶”中的杀戮者,随时可能在监控下被逮捕的“暴徒”。身份的转换,使得我们开始警觉,我们究竟是什么角色?

事实从未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播,只有寻找那些被过去历史视而不见的“可能性信息”,并把它放在另一框架中考量、质疑、批判、想象,我们才能最大可能地靠近复杂的发生,形成个人化的史学观。这也是张玥独特的工作方式,为我们提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对于张玥监狱生活的描述,那些在艺术家个人历程中尤为重要的经历,弥漫在80张监狱画中,静静地追忆情感。而在此刻的展厅外,白色整洁的中庭,回响着作品《明天》中未来战争的声音,它将在这里整日响彻,亦如《山鹰之歌》中永远翱翔在南美上空的号角。

但我们深知,在游戏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选择,麻雀与蜗牛、铁锤与铁钉、森林与街道,但现实世界从来不是可以由键盘和鼠标操纵。

策展人:崔灿灿
2018年3月14日

朝鲜, 2017, 钢笔纸本, 41 × 32 cm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2017, Paper, pen, 41 × 32 cm


关于艺术家
张玥,1985年生于山东济南。其个展有:不明真相(杨画廊,北京,中国,2014);个人项目有:缅北战事(杨画廊,北京,中国,2015)。也曾参加由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罗马)、白兔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凯尚画廊(美国纽约)、白盒子艺术馆、大未来林舍画廊(台北)及佩斯画廊等机构举办的群展。

关于策展人
崔灿灿,是一名活跃在中国的独立策划人,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青年荣誉奖,《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等;策划的主要展览包括:夜走黑桥(2013)、乡村洗剪吹(2013)、FUCKOFF II(2013)、不在图像中行动(2014)、六环比五环多一环(2015)、十夜(2016)等;曾策划的艺术家个展包括艾未未、夏小万、沈少民、王庆松、何云昌、萧昱、琴嘎、谢南星、史金淞、李占洋、许仲敏、马轲、夏星、赵赵、秦琦、李青、陈彧凡、陈彧君、厉槟源、冯琳、张玥、宗宁、姜波、牧儿等。

Welcome, 2017, 多频视频, 尺寸可变
Welcome, 2017, Multi - channel video, Variable size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军事委员会通告, 2017, 钢笔纸本, 37 × 29 cm × 15
Announcement of the Military Committee of the 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 2017,  Paper, pen, 37 × 29 cm × 1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