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桐:从作者意识到大众感知,重建观影体验的仪式感 | ARTYOO 专题
发起人:ARTYOO  回复数:0   浏览数:1402   最后更新:2018/04/18 10:53:42 by ARTYOO
[楼主] ARTYOO 2018-04-18 10:53:42

影像的思辨与迷恋

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早期的录像艺术和实验电影有着反“叙事(故事)”的倾向,而现在的艺术家、诗人们则拍起了纪录片、电影、故事片,这种策略变化与迂回耐人寻味。本期专题以动态的影像艺术为话题,邀请相关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资深媒体人、撰稿人等共同探讨这一形式背后的深层思考。


本篇文章,我们邀请艺术家陈友桐来谈谈他发起创办的“艺术家的电影”项目


往期回顾:

影像的思辨与迷恋: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董冰峰:“影像艺术”重要吗?

Krystals:作为虚构的历史

凝固的与流动的:再看马修·巴尼

辛云鹏、叶秋森:《雁栖湖》,未曾到达,未曾远逝



创办于2016年,“艺术家的电影”是一个邀请当代艺术家拍摄电影短片的非营利项目,旨在把不同当代艺术家的影像观念及语言以电影短片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推介给艺术圈外更多的观众,在当代艺术范畴的“影像”与文化工业意义上的“电影”之间寻找某种有意义的结合可能。



2017年11月,上海西岸艺术博览会上的“艺术家的电影”首发,西岸艺术中心




陈友桐:从作者意识到大众感知,重建观影体验的仪式感

采访/张宗希  整理/陈小敏



艺术家们有的和作品一样活跃于台前,有的则更乐于在幕后组织搭建,更多的让作品或项目去表达。长期致力于艺术实践和微生物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陈友桐发起创办了一个 “艺术家的电影”项目,邀请当代艺术家拍摄电影,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搭建全新的传播平台,通过与艺术家合作,陈友桐告诉我们他的新尝试——重建艺术影像的大众感知,构建电影的作者意识。

ARTYOO请谈谈“艺术家的电影”项目是怎样形成的?

陈友桐2016年,我受一个机构委托做一个公益性质的艺术项目。于是我邀请了鲍栋参与,有一次他来电说和蒋志聊到了一个电影短片的项目,觉得挺有意思,且发现电影类的项目目前也没有美术馆或画廊愿意去做,后来我们经过反复讨论,项目的方案就这样敲定下来了。我们希望能够把当代艺术家创作影像的观念、方式、语言、展示、发布等都和既定的“作品”有所不同,但一开始我们还是以艺术影像的方式在构想这件事,包括最初想在网络上公布等等。

因为不同于艺术家以往创作影像作品的方式,我们希望更以电影“工业化”的操作去尝试艺术影像实现和表达的可能,所以项目启动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牵扯到比如影像的版权、整个的制片流程、各种机构的联络等问题,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完完全全变成了制作出版方,与平时策划展览完全是两个概念,对项目的运作管理变成了首要任务。前期我们邀请了五位艺术家参与拍摄,制片人谢萌的加入解决了不少电影制片方面的问题,但电影的跟进和制片还有拍完之后的放映发行问题,包括首映式的一些活动,工作量其实非常大。

“艺术家的电影”已完成的四部片子之《林中》。蒋志导演作品《林中》将于2018年5月6日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全国首发。本电影海报为ARTYOO获得授权,全网首发



ARTYOO 这个项目跟你之前做的平台,比如“文化馆”有哪些不同吗?

陈友桐两个都是蛮特别的经历。从起初只想简单的做一个艺术影像活动,后来越做越复杂,成了一个艺术家电影“制片公司”,这有点意思,因为完全从当代艺术做影像的思维和方法转变为电影工业里的制作,随之而来也带来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的转变。“文化馆”公号一开始也没想要玩手机端技术,后来为了能大程度上满足艺术家们的要求和方案在手机端更好的实施,我们才组建了个代码团队,最终这些作品也变成只有在移动手机端才能成立的艺术,而我们的平台也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展览空间”,形成了它特有的语境,每个艺术家都在这个“空间”里去实现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重媒介结合的“新触媒”,指尖的滑动即是任何艺术发生的可能。所以,很多时候都不是一开始能预想的,我喜欢顺应事态发展的特殊性。

“艺术家的电影”已完成的四部片子之《广州新语》


ARTYOO在传播渠道上如何考虑?有参加艺术展览或是电影节吗?

陈友桐项目初创时是想在网络上公开放映,后来大家都有意向转向了电影节,似乎这是一个目前艺术电影往前走的方法趋势,但这些常规化的方式,不一定就适合艺术家们的电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艺术家的片子出现在电影节和导演的画出现在艺术展一样,在自己业余系统推敲和使用上其实只是个花边角色;而网络也早就变成各种影像的垃圾场,多一部少一部并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艺术家的电影”既然不只是艺术家也不只是电影,既不以当代艺术系统的方式也不在电影系统成长,那就得摸索一套属于独特且适合的发布方式,而且要发挥“流媒体”特点,应该主动的和全国各大美术馆、各种放映厅合作串联放映,所以我们目前完成了首次国内多城市巡映和对谈活动,未来将继续推广到国外巡映合作,但这其实只算是解决了一部分发布渠道的问题,我更希望未来我们能从观影方式和传播载体上能直正解决这个特殊性问题。


“艺术家的电影”已完成的四部片子之《私人的城市》


ARTYOO艺术家的选择上,是邀请制的还是说也接受透方案?另外拍一个电影的话,哪怕是短片,肯定要比做一个录像耗时耗力,成本也更大,资金支持这一块儿有哪些途径吗?

陈友桐刚开始做第一届的时候,我们主要还是邀请的方式,也有对外征稿。启动了五部片子的计划,我们也给足艺术家的自由,让每位艺术家自己确定主题、方向、内容以及拍摄时间等,我们只希望可以从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但其实过于乐观,真正运作起来很多环节都需要更加专业和严谨的把控

在第一届的经验基础上,未来我们会做出更多的调整,目前是初探阶段,我希望走得再慢一点,尽可能的完善和解决问题后再启动第二届。

目前的影像艺术还没有建构起一套良性的可回流机制,交易方式也仅以物化的方法制作成漂亮的收藏版本,其实并不是一个健全的流动媒体的做法,当然也和线下缺少艺术院线的原因有关。我在想影像艺术是不是也可以有正常上线和票房的良性运作?甚至是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客户端实现?如果类似的这种尝试可行的话,影像艺术也可以通过正常的路径来保证成本回流,哪怕是多一个渠道或窗口,这样有利于更多人能参与进来推动此事。

“艺术家的电影”已完成的四部片子之《雁栖湖》



ARTYOO放映方式上有哪些考虑,比如除了点映,对此感兴趣者可以在哪里看到这些电影?

陈友桐除了各个城市的巡映以外,我还在试图找一个与这个时代最接近的观看方式和传播途径。去年年底,我们启动了一个艺术家电影的app设计,这个app的功能有很多,但主要的功能是和线下电影院一样有电影排期、上档下档的运作, 有场次、有售票机制、到点播放等,甚至还可以朋友约好同时观看,并在场评论等。网络的开放让很多观众在对待一部免费影片的心态变得很糟糕,我更希望观众能够重新在线上体验到以前去看电影的那种仪式感。等这个项目完善好了,也许观者可以登录这个app看这些电影。这样也算是我们在“艺术家的电影”这个项目,从出品、制作、发布、到最终上线的一个完整的实验和尝试了。


ARTYOO“艺术家的电影“除了是艺术家拍摄的之外,还有哪些不同于“非艺术家电影”之处?

陈友桐如果从“实验电影”角度看的话,可能该玩的人家导演都玩了,艺术家可能没什么可特别之处。但有意思的还是 “艺术家的电影”这名字,重新回到了作者身份的实践,而且我们邀请来的人不是导演,也不是作家,而是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也有他们自己强烈的创作特点。所以这最后好像一个艺术作品一样的实验项目,就像前面谈到的,从创作到发布,每一个环节都要去摸索一个新的不同于现在艺术系统或者电影系统的操作,我们都没法预测最后会出来个什么东西,这也恰恰是吸引我们坚持做的原因。

ARTYOO从早起的生物艺术实践,到后来的“文化馆”平台,再到“艺术家的电影”项目,当中有没有一些脉络或者线索?

陈友桐新的科技或者媒介是我一直挺感兴趣,现在这些项目于我而言,只不过是转换了一个媒介在工作,甚至转换了一个和艺术有关的“身份”去实践一些更新奇的事物。微生物艺术是我个人比较干净的一份艺术实验和经历;“文化馆”和“艺术家的电影”算是我的一份跟艺术有关的工作。不需要太固化自己,在有意思的领域里面做不同的实践,无所谓是不是“艺术”,实地去经营和创造“差异”。


放映活动图片:

图片提供:“艺术家的电影”项目组



陈友桐


艺术家;“内耳”独立音乐、“文化馆”线上艺术,“艺术家的电影”等项目的创始人。






点击以下标题、图片可阅读精选内容


ARTYOO 深度 | 董冰峰:“影像艺术”重要吗?


ARTYOO专题 | 影像的思辨与迷恋:从录像艺术到艺术家电影







ARTYOO得艺,你的私享艺术顾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