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期待 2018-2025 | 张营营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638   最后更新:2018/05/05 17:53:00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8-05-05 17:53:00

来源:卡塞尔 文:张营营


1

现在讲这个故事或许有点晚,因为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并也主动避开了“它”,开始寻找艺术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中有可能再次发生活力与爆发能量的场景和理论土壤。这里的“它”指的是艺术领域中一切可见的与社会政治有关的艺术活动、艺术目的。这其中的一部分艺术行为,就好比当年武术在社会中还具有实用性时一样。

我们先构想一个场景:

在武术的流行和发展时期,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它的各种形式或者流派,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门派之间的对立和攀比。让人欢喜的是武术派别的层出不穷,可以扩展习武之人的队伍;让人担忧的是,这些新门派总是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真正的武术绝学,使其成为一门学问。在社会中,反而增加了许多习武的热血青年和绿林壮士在街头的聚集,他们叫嚷着跃跃欲试,想要决斗。


殊不知,当异域的习武之人操着各式各样的拳法前来切磋与挑战时,或者外族即将入侵,人民生活开始不安人心不稳时,平日的那些街头叫嚷与跃跃欲试就真的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了。因为在这两种状态下,比试的不是声音、气势,或者是人多势众的联欢反应,而是一种真正的武学之战和智慧之战。街头叫嚷的青年们错把自己入了一个门派当成了自己行走天下的令牌,而没有将它作为自己习武的开始,主动去理解和研习这门学问。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真正在意的是“较量”本身,而不是“武术”。


在这里我想提出的不是“对抗”,而是“武学”作为武术的精神基石,它可以使习武者到达更深的在人身体和精神的未知领域实现探索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术”的存在与发展,才能实现武术能量和魅力的爆发。



2


过去的十多年间,在中国的当代艺术领域里,我们回想一下,中国的艺术家都创造了什么?制造了什么视觉?策划了什么事件?还是形成了什么理论?答案是:没有。反而在这些年中功劳最大的是画廊与大大小小艺术空间的兴起,因为它们的层出不穷、出现与关闭,才让中国的当代艺术行业有了一种似乎活跃的艺术生态和行业景象。但追根究底,当代艺术行业里的无聊与疲软并不是因资本的冲击或者社会体制好与坏,其根本原因在于更为核心的问题:艺术家创造力的缺失。中国的艺术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的创造与创新,且只是反复咀嚼西方沉淀下的种种视觉印象和一些不成文的理论规定,或者是西方的渴望。

中国新兴的美术馆和画廊在这些年间所做的努力,连接了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当代艺术,让中国的当代艺术画廊在大型博览会中没有缺席,它们间接地保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代艺术全球班”里的座位,尽管它表现的并不是很优秀,也几乎没发出任何声音,它跟其他的同班“同学”也有点格格不入,较少互动。

美术馆的活动和被引进的西方艺术家的展览资源填补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能量缺失,它在提高大家视觉与审美和对艺术思考与认知的同时,也滋长了一种虚伪的假象和不平衡的心理——即,他们也不过如此,我们也可以做得到。是的,今天的中国人有一个宝贵的品质,就是一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实现对创造的挪移和模仿,因为这根本不用负任何的法律责任。我们把这种全民性的行为视为一种“学习”,而不会反思我们到底做了什么,为供养我们的艺术行业(不分国内外)提供了什么,以及真的做了什么贡献。但这其中最最重要的人物和决定性环节就是:艺术家——内在是艺术的头脑和思想,外在是作品的形式和审美——是整个艺术行业可以存在与良性运行的根本。没有作品就没有艺术市场,没有艺术家思维的运作就没有作品的产生。从艺术小范围讲,它就是宇宙的中心。(我把艺术家的尊严抬到最高处,只希望可以鼓励艺术家对得起“艺术家”这个称呼,实现应有的创造力与行业的内在驱动力。)


3


从我渐渐认识和了解当代艺术起(这里依然不分国内外),我就一直都认可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来完成很多事。因为它除了是一门学科和学问之外,它还是一种在特殊社会状态下能发出威力的思想武器;它也是在正常的、匀速发展的社会状态下提高人们审美修养和生活品质的社会工具;它还是人类想象未来生活和进入世界模糊地带(未定义领域)的道路和阶梯。因此,如果用艺术来实现民生的问题,当然是在它的功能之列。但我们做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说要把艺术放在合适的、具体的环境下时,才能找到那个最合适的点,发挥它的最大效用。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最大化激发创造力。

就像开篇的故事中:一群街头武者的争论,就不是将武术运用在最合适的时间与场合里的案例。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他们已经弃武术的发展而不顾!无论在任何时候,艺术也好,武术或者文学也罢,对表达工具和媒介本身的热爱与研究都是不能断的,因为“刀钝了,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如果你想把艺术当做一种工具与实现当今人类能动性的手段,而不是一味地、潜心地把艺术当做一种学科来研究的话。当然,把艺术当做一个学科来研究和实践,也同样值得被尊重,重点在于你的实践和研究为这个学科提供了什么。

还有一个因素,在街头武者的故事中,很明显当时社会状态并没有到达一种危难的紧要关头,还没有到需要他们选择是否行动或者参与的时刻,我认为这些无畏的辩论与切磋是无法产生具体意义的。他们应该各回各家继续把自己的武艺练好,时刻观察着、警觉着、准备着,当事态的危机时刻来临,便可以很自然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做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有的行为和反应。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做研究,因为和平与动荡都是暂时的,各种社会学科还会继续。从长远的、宏观的角度看,任何选择都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关键在于,对你而言你在这种选择中实现了什么。

4


所有事物的发生与生长都是“储蓄能量——释放能量——再储存能量——再释放能量”的过程,而不是“花一直开一直开”直到消失殆尽的过程。艺术也不例外。今天的艺术也许正处在一个能量即将释放完毕,却还在硬撑着开放的阶段。当代艺术上一次能量聚集与爆发的时间是在二战结束后,在对人类历史的巨大伤痕的安抚与心灵修复时,这个过程让艺术生长出了新的理念,配合着社会运动和人类新的需求。这个持续发酵、使用和挥发的过程,至今已有60多年。今天的艺术需要积蓄自身的能量,而不是继续一味使用的时期了。

如何积蓄艺术的能量?我可以提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艺术本身的研究,这里是指对艺术内部所有基本元素和成分的理解与研究、实践。它可以是对任何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媒介、制作过程、过程中的某一层模糊的关系,甚至是更小、更具体的层面和角度,统统都是对艺术本体的研究。从任何一点上出发,只要你走的够深够远都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概念的可能。即便它微不足道,同样是可以实现艺术自身的能量储备的。

另一种方式是:等待大的环境变动,比较清醒的在某个新的浪潮(变化)里,实现由外而内的身体本能反应上的一种公共性的人类需求,再通过思维(经过训练后的艺术家的身体反应),创造出一些适应潮流的新艺术形式,再由通过对多种新艺术形式的综合分析,总结出新经验和新理论,实现艺术自身的发展。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就是大胆,大胆的革新。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什么新东西是被创造坏了的,它只有成熟与不成熟之说。


5


其实“当代艺术”一词在我心里,“当代”只是个定语,是虚的,是现象;“艺术”才是主语,是真的,是本质。


全篇我都没有将“艺术”有国内外之分,我觉得这样才能够把现有的世界上所有的艺术思想和发生逻辑都考虑在内,而不是以一种对立的眼光,区分高低。


全篇我没有讲任何理论性的东西,因为新艺术的发生应该是现代人精神与需求的一种本能,它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才可成为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