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空中花园里的薄荷:马丁·博伊斯与陈秋林双个展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407   最后更新:2018/05/16 11:41:59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8-05-16 11:41:59

来源:凤凰艺术


“空中花园”与“薄荷”  

近日,麓湖·A4美术馆带来了由德国策展人Christian Ganzenberg、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共同策划的透纳奖得主英国艺术家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和目前生活工作于中国成都的艺术家陈秋林的双个展“空中花园”和“薄荷”。展览设置于A4美术馆不同的展厅,两位风格迥异但同样善于刻画细节的艺术家将从不同角度带来他们极富个人表达特色的作品。

近日,透纳奖得主英国艺术家马丁·博伊斯和中国成都艺术家陈秋林的双个展,在麓湖·A4美术馆成功开幕。两位艺术家虽各有不同,如今处于同一空间中,使我们不得不将彼此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正如展览方所称:“两位风格迥异但同样善于刻画细节的艺术家将从不同角度带来他们极富个人表达特色的作品。”

▲ 成都麓湖·A4美术馆

▲ 展览现场,马丁·博伊斯,空中花园,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 展览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如果说有什么共通之处,那一定是两人各自的细腻,让他们以一种极度诗意化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世界。1967年出生于英国汉密尔顿的苏格兰艺术家马丁·博伊斯,2011年获得透纳奖,作为在亚洲艺术机构的首次个展,马丁·博伊斯专门带来了自2004年到2018年间创作的30余件作品,并命名为“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 艺术家马丁·博伊斯与馆长孙莉在“空中花园”中游览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来源于一首后朋克乐队“the cure”中的歌曲。马丁·博伊斯的艺术就是一个谜语,观看他的作品就像是在解密。在早期马丁·博伊斯的创作生涯中,立体主义雕塑对他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立体主义发源于毕加索时代,他所创造的立体透视将空间完全解构,多位面透视法及反透视法,使得画面上的人物里外上下翻转,让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将物体各种不同的角度和面向一收眼底。针对这一思考,立体主义式的雕塑也孕育而生。在马丁·博伊斯的思考中,一些元素正来自于设计或建筑,他讨论的问题是在设计和艺术之间的边界上,而他并不想混淆两者的概念。

▲ 马泰尔兄弟立体主义混凝土树形雕塑


马丁·博伊斯在早期创作中,将马泰尔兄弟的树,从三维解构为二维(平面)。他在这些奇形怪状而又蕴藏着理性逻辑色彩的线条中,偶然发现其中隐藏着字母,然后他通过描摹,从当中“找出”字母,抽离出26个英文字母表来。仿佛是一种儿童游戏,正如他所认为的那样,建筑本身孕育着语言的符号,而这些语言又为建筑本身附加了人为的意义。马丁·博伊斯将这些字母抽离出来,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

▲ “空中花园”——艺术家马丁·博伊斯对谈策展人Christian Ganzenberg现场

▲ 马丁·博伊斯在麓湖·A4美术馆讲述其字母来历

▲ 马丁·博伊斯,Untitled,2017,上色彩色钢, 绿锈上蜡黄铜, 蚀刻上蜡黄铜, 蚀刻油墨,56.5 x 37.5 x 138 cm 致谢艺术家和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格拉斯哥 摄影: Patrick Jameson

关于作品中使用的语言,马丁·博伊斯通常是把作品名字直接转化成字母。文字和语言在他的作品里是重要的部分和他思考事情的方式。这些雕塑作品是关于风景、气氛、心情和语言。他使用诗歌式的语言,把这些感官传输给观众,当观众读了这些文字,文字会把他带到一些其它地方和一些宏伟的空间。

“雕塑、装置和墙上作品营造出的诗意却碎片化的景色,其呈现介于废弃的城市公园、花园以及毗邻街区的室内庭院之间的意象”,是马丁·博伊斯作品当中一贯展现出的整体感受,而随着认真观看并投入更多对细节的琢磨与品味,借由各种象征性物象与幻影引发的联想,正是马丁·博伊斯希望观众通过自我经验以及回忆带来的情感共鸣。

其融合不同时期与情境的物件的研究与创作方法,隐藏于作品背后的更为庞大的知识系统——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思想,正是其作品内部丰富信息与线索的来源。

▲ 展览现场,马丁·博伊斯,空中花园,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他的一些作品参照了现代设计、现代建筑的历史,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如此。它是关于建立起一种环境、城市、建筑、构造和我们存在的这片风景的材质。因此马丁·博伊斯对现代主义的兴趣在于,它是关于某种非常具体的事物,同时也包括环绕这些事物的意识形态、政治,在世界的第一时间段:

“我感兴趣的点在于这种意识形态随着时间变化而如何改变,因此这些作品现代设计的意识形态是不同于当它第一次制作完进入世界的那个状态,我对它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很感兴趣。这个作品总是处于当下的环境,按这种逻辑,不是往后看,是关于现在和当下,这是我现在做的,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重要部分。谈到现代主义,我们仍然活在大量的现代派的建筑风格中,就像我们与现代主体生活在一起一样。当然,很多新的主体自从那之后被介绍入世,有更多的历史性的建筑风格、风景,所以,我的作品是特别的历史时刻,但是只有一个,并且它不是作品唯一参考的地方。”

▲ 展览现场,马丁·博伊斯,空中花园,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马丁·博伊斯的谜题正是在他的话语之中显现。在现代文明的残渣之下,他感兴趣的是公共器具,如电话亭,简单的桌子、椅子、雕塑,这些是不仅仅是与现代主义相关的地方,也是与其他相关,比如关于想象的空间。这些环境和空间中的墙,以及在墙上的门。门就是入口,它标志着通向另一个空间的一个进口或出口。这就是这个“空中花园”展览有关的东西,关于入口、风景,同时也包括记忆:

“事物可能有着特殊的记忆,举个例子,桌子、椅子,白色的桌子框架,这些椅子牢固在桌子之上。在做这个雕塑的过程中,我非常努力地去保护,影响它纹理的表面,我给金属表面着色、刷漆,就像在作品上加上时间, 似乎这件作品是有记忆的。然而它其实是没有记忆的,它只是个雕塑,但可以通过细节创造风景。所以,通过烟囱,我可以创造烟囱顶部的风景,通过桌子和椅子,我或许可以创造难忘被遗弃的酒店露台,或者一个私人露台,产生通过对事物风景的想象。”



▲ 展览现场,马丁·博伊斯,空中花园,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雕塑之间的空间对马丁·博伊斯非常重要,他强调作品的静止性。当这个空间空荡荡时,它创造了一些想象。马丁·博伊斯认为这就是凝固的时间所带来的力量。这不是时间划过整个空间,而是当所有东西都凝固时,观众可以进入这个想象的空间,并且四周移动进入到另一种想象中,就像是走进一张张照片里一样,四处移动,通过不同的维度。

在马丁·博伊斯精心设置的环境中,没有人物形象,没有具象的作品,即使面具有眼睛,但它们是关于隐藏的形象。因此观众才成为了人物形象的呈现,以此,你不是观众,你也不是一个人物形象看着另外一个人物形象,你是一个在空间里的人物形象,在风景里的人物形象。当你四处走动时,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作品,你可以关注某几件作品,或者你可以把这个展览看作一个整体:

“有那么一瞬间,你感觉这个物体是物质的,但是之后它会让你想起室外的风景,所以你开始崩塌和倒下。而且在某一方面我总是认为那件作品是一个凝固的瞬间,它是安静和静止不动的,所有的东西都只是挂在空间的前面。你可以走入并且到处游览,你可以进入这个凝固的瞬间。”

▲ 马丁·博伊斯,Our Love is Like the Flowers, the Rain, the Sea and the Hours,展览现场,Tramway,格拉斯哥,2002,致谢艺术家和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格拉斯哥,摄影: Keith Hunter

▲ 马丁·博伊斯,Sleeping Chimneys. Dead Stars.,展览现场,Tanya Bonakdar画廊,纽约,2017,致谢艺术家和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格拉斯哥和Tanya Bonakdar画廊,纽约,摄影: Maris  Hutchinson

▲ 马丁·博伊斯,When Now is Night,展览现场,罗德岛设计学院美术馆,普罗维登斯,2015,致谢艺术家和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格拉斯哥;Eva Presenhuber画廊,苏黎世;Johnen画廊,柏林;Tanya Bonakdar画廊,纽约,摄影: Erik Gould

▲ 马丁·博伊斯, Light Years, 展览现场, The Modern Institute, Osborne Street, 格拉斯哥,2017,致谢艺术家和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格拉斯哥,摄影: Patrick Jameson

▲ 马丁·博伊斯,You Imagine What You Desire,展览现场,第19届悉尼双年展,悉尼,2014,致谢艺术家和The Modern Institute/Toby Webster Ltd,格拉斯哥,摄影: Sebastian Kriete

薄荷

而成都艺术家陈秋林的展览“薄荷”,则围绕着一张1983年的老照片展开,浮现了艺术家关于童年、关于武术、关于旧人、关于围绕着万县小城故事的回忆与想象,由此展开的无法预期的重逢与返回,引导观众探索并深入。

▲ 展览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展览的名称叫做“薄荷”,在整个现场,我们也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薄荷味道。陈秋林认为薄荷对她而言是一种关于童年的记忆。就像某人吃到某种熟悉的食物,他会勾起一段记忆。陈秋林认为气味也一样:

“其实那个气味具体是什么已经不重要,我觉得我都不确定,在我的记忆里面,那个植物是不是薄荷?但是我到现在,我就给自己说,那个是薄荷的味道。小时候因为练功,在操场上,总是阳光灿烂的,周围都有很多,永远在野生的青草,练功压腿都在乒乓球台上,旁边都是植物。一想到那个时候,我觉得,一切记忆都跟阳光、跟青草、跟植物有关系。”


▲ 展览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不同于马丁·博伊斯以多件作品营造出的静谧、诗意的“风景”,陈秋林的作品回归于“人”:那些关于“他们” 的回忆,以及鲜活的现在,借由“武术”被联系起来。可以说,这是属于陈秋林的怀念与执着,关于从前童年阶段习武生活中的自己,以及同样承载这段记忆的老师与朋友。相比于模糊的回忆,夹杂了重逢后的陌生与欣喜、彷徨与怀疑都在现场的影像与物件里显露出来。

陈秋林的工作集中在使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和展现中国的城市化,并且二十年来一直如此。她认为自己骨子里头应该是个刀客,可能跟小生活在那个码头城市有关,也可能跟她小的时候学过武术有关。陈秋林觉得她从小就有打架的情节,都拿着刀跟剑自己跟自己对刺。她的研究方向其实就是中国这种城市化的变化,很快速的变化,包括人,你身在里面,你的那些变化。

▲ 陈秋林,别赋,2007,摄影,艺术微喷,127×154cm,致谢艺术家及千高原艺术空间

▲ 陈秋林,晨钟,2009,摄影,艺术微喷,154×124cm,致谢艺术家及千高原艺术空间

▲ 陈秋林, 空的城 No.1,2012,艺术微喷,117.8×151cm,致谢艺术家及千高原艺术空间

这不是一种纪录片的形式,而带有着艺术家自己的情绪、表演、装置,一些印象化的东西。然后在这种变化之中,艺术家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正如她觉得周围的人,包括曾经认识的人,也都在这过程中在变化。在这张由1983年的旧照片中的人物追溯中,陈秋林找到了那些照片中的人物,时过境迁,那些照片中的人们如今已过上了各自完全不同的生活。这种生活正是轨迹,一种关于时间、关于存在、关于我们世界正在发生着的轨迹。

陈秋林把这些人物都做成照片或影像,放置于空间之中,让我们感受这些彼此分叉的时空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如果说这是关于时空的立体主义,那么,在此刻,当我们处于这些时空立体当中时,我们将感受到整个时空和关于存在的想象和认知。或许,我们可以说,我们感受到了如流沙般的存在之世界。

▲ 展览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1983年时,当时的陈秋林只有8岁。围绕着这张武术队的照片,里面都是她30多年没有再见过面,没有联系的人,并且他们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人很少。重新寻找,几十年的时间沧桑,所有人对彼此都成为了陌生,陈秋林将这种关于她最细腻、最真挚的体会拿出来了,就像是那永远不能确定的“薄荷”。


▲ 展览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在这些变化中,艺术家感受着城市、感受着乡村、感受着整个城市化的变迁。作为成都本土的艺术家,这种在地性使她深刻地认识到关于社会与人之间的时空变迁关系。而对于秋林,这仅仅是这次展出作品的一小部分,如同她一贯的风格与“企图”,灰调子的基底与糅合现实与回忆的行走、演绎是贯穿全程的线索,故事本身并不重要,借由自己以及那些人的喜怒哀乐展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城市变迁的巨大历史洪流中普通个体的生命写照的缩影。


▲ 展览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 肢体现场,陈秋林,薄荷,麓湖·A4美术馆,成都,中国,2018年4月27日,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空中花园”

艺术家: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

策展人:Christian Ganzenberg

展览地点:成都麓湖·A4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7日——7月29日

“薄荷”

艺术家:陈秋林

策展人:Christian Ganzenberg、孙莉

展览地点:成都麓湖·A4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7日——7月29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