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观 | 虚实莫测: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578   最后更新:2018/05/18 20:38:37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18-05-18 20:38:37

来源:艺术界LEAP  作者:刘曼堃



虚实莫测: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

On Struggling to Remain Present When You Want to Disappear

地点:OCAT上海馆

时间:2018年4月8日至6月10日


在近期上海本地机构与海外艺术基金会合作举办的展览中,卡蒂斯特基金会(KADIST)与OCAT上海馆共同策划的“虚实莫测”展现出最直接的、对当下社会议题的关注。展览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地区都进行了在地化的研究,其内容涉及战争、城市化、社交媒体和校园暴力等若干议题。循着“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人们认知及抵抗真实世界的方式”这一组织线索,展览呼之欲出的子命题——“虚构/模拟作为一种创作策略或方法论”——串联起了跨越时间、地域和社群的作品。

曹斐

《角色》(截屏),2004年

录像,800

作品和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艾德丽塔·胡斯尼·贝

《来自荒岛的明信片》(截屏),2011年

Postcards from the Desert Island

单屏彩色有声影像,22分32秒

作品和图片由艺术家和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提供


其中,角色扮演游戏作为一种直接且有效的虚构手段出现在多件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角的作品中。比内尔德·胡塞恩(Binelde Hyrcan)作品中的贫民窟男孩在沙滩上扮演着乘客和司机;曹斐镜头下的cosplay爱好者在高楼和荒地间演绎着动漫中的厮杀,他们的荒诞热演为进入虚拟世界以抵抗匮乏现实的做法蒙上了消极色彩。与此同时,贾兹明·洛佩兹(Jazmín López)影片中手持树枝的男孩向着同伴“开枪”;在艾德丽塔·胡斯尼·贝(Adelita Husni-Bey)组织的工作坊中,孩子们在想象中的荒岛上建立了生产制度和公共生活的规则——儿童对成人世界的模拟暴露出社会冲突的起源及其发生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艺术家们正在通过数字技术调查、介入和构建观众对于重大社会事件的认知。

邦尼·罗杰斯

《与格斯琳恩·梅姆布兰在科伦拜餐厅里诵诗》(截屏)

2014年

动画电影,19分30秒

作品和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邦尼·罗杰斯(Bunny Rogers)关于1999年美国科伦拜高中校园枪击案的双屏动画作品《与格斯琳恩·梅姆布兰在科伦拜餐厅里颂诗》(Poetry reading with Gazlene Membrane in Columbine Cafeteria,2014)展示了枪击案发生的主要地点在历劫之后被弃置的景象——浸水的明亮餐厅里桌椅横陈;昏暗的图书馆寂静无声;两名带有愤世嫉俗色彩的女性动画角色——《外星入侵者》(Invader Zim)中的梅姆布兰和《克隆高校》(Clone High)中的圣女贞德依次登场,她们作为艺术家自我形象的投射以沉郁的语调诵读了两段文本;这些文字摘自青少年在网络论坛上发表的诗歌,其中充满青春期的自我厌恶和对死亡意象的迷恋。藉由颂诗和聆听,观众和艺术家共同完成了一次纪念仪式;而影片中的虚拟空间也为私人及集体记忆提供了永恒的安放场所。


司法建筑

《77平米_9分26秒》(截屏),2017年

三屏录像投影,27分23秒

作品由国家社会主义地下党调查委员会、柏林文化宫、

Initiative 6 April与14届卡塞尔文献展委托制作

作品和图片由司法建筑于2017年提供


“司法建筑”(Forensic Architecture)的作品《77平米_9分26秒》(77sqm_9_26min,2017)针对德国政府情报人员安德烈亚斯·泰姆(Andreas Temme)作为目击证人为德国籍土耳其裔移民哈里特·约兹加特(Halit Yozgat)在自家经营的网吧内被枪杀这一事件提供的证词做出查证和反驳。小组在工作室内搭建了网吧的一比一建筑模型,并以三频录像的形式重现了相关人物进入和离开事件的时间线、模型内部的模拟情况和案发现场的实景推演。作品所使用的数字建模技术较之艺术表达的手段更接近于将搜证过程可视化的工具;而认可“司法建筑”近年来在艺术领域的工作,也似乎正意味着认同以下观点:相较于“何为艺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媒体和权利机关的话语之外,借当代艺术的展览机制将社会冲突背后多层次的真相呈现给公众。


与之类似,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的影片《严肃游戏III:沉浸》(Serious Games III: Immersion,2009)记录了治疗师通过VR设备治疗士兵精神创伤的过程,并提问虚拟实境的应用范围和伦理。在呈现方式上,艺术家选择了录像而非更激进的形式提示着其面对数字技术时的审慎和克制

哈伦·法罗基

《严肃的游戏III:浸润》(截屏),2009年

双屏录像投影,20分25秒

作品和图片由哈伦·法罗基协会提供

安东尼·迪森萨

《影响》,2010年

声音装置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2012年6月

图片由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展览中的其余作品,包括杨·杰克(Yung Jake)的说唱MTV以及托拜厄斯·菲克(Tobias Fike)和马修·哈里斯(Matthew Harris)的《食物大战》(Food Fight,2013),对展览主题的演绎则更加轻松和富于想象力。其中颇具新意的是安东尼·迪森萨(Anthony Discenza)的《影响》(The Effect)。作品将观众带入一间空房间内聆听一段长度约半小时的录音,其内容整合自用谷歌搜索关键词“影响”后出现的条目。迪森萨对文本的筛选和重组赋予了文字的一种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并非建立于文本描述的对象,亦即图像,而是完整的语法和叙述逻辑:在贯穿始终的第一人称视角和不厌其详的、对感官体验的叙述的引领下,这段浪漫化的描述性文本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平滑过度以及经典图示之间的互相转喻激发聆听者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从而对图像的生产过程以及文化系统中已有的图像范式如何圈定了我们的视觉想象边界做出提问。作品最令人赞赏之处在于用最简洁的方式制造了一场沉浸式体验——在昏暗的、没有图像的均质灰色空间中行进的女声仿佛在说:“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

托拜厄斯·菲克与马修·哈里斯

《食物大战》(截屏),2013年

单屏影像版本,19分49秒

作品和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尽管“虚实莫测”聚焦数字技术对现实的影响,展览却没有急功近利地将虚拟实境一类的设备搬入展厅;而从场刊中的说明文字和作品中文本素材所占的比重来看,展览对上下文背景的呈现较之媒介语言的丰富性更为重要,加之长时间的录像作品占了不小比重,这也对观众提出了一定要求。另一方面,展览在物理层面和发展脉络上对“技术”尚缺乏定义和梳理,使其对主题的探讨较为松散,但展览仍然明确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虽然技术革新和影像的流通不能抹平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但它正在延展我们对社会机理挖掘的深度和范围。


*正文图片致谢OCAT上海馆及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

返回页首